组男团、排舞、拍MV…这位89年鲜肉投资人说,明星能跨界投资,我就不能跨娱乐圈玩玩?

2016-05-10
别信那些概念,投就投用户愿意花钱和时间的项目

  

跟汪天凡约了两周的采访,要不在上海,要不在台湾,始终约不上。后来才知道他和另外两位投资人潘翔以及施诺组了个男团,还签了经纪公司,在台湾忙着拍MV、打碟、排舞呢,现在的投资人真会玩。

  汪天凡告诉创业邦(微信关注:ichuangyebang),“只允许他们明星跨界我们投资圈,还不能让我们也跨界到娱乐圈玩一玩”?当然这只是汪天凡的调侃,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真实了解一下文化娱乐领域的舞美、灯光等各类工作人员是以什么样的生产周期在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汪天凡在本科毕业后就拿到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的offer,在英国伦敦商学院(LBS)进修的时候同时在给贝塔斯曼做远程实习,来贝塔斯曼出的第一个TermSheet就是给滴滴,但是后来因为个中原因,最终没能投成。见证了一个行业大势的开始与擦肩,让他一直带着复盘的心态不断与自己较劲。从2012年加入BAI以来,汪天凡从最早参与到大姨吗、拉勾、mo9,也逐渐投资了很多耳熟能详的项目,包括即刻、Keep、妙计旅行、车轮、铅笔道、Say视频、open开腔、企鹅吃喝指南、托福easy姐、兔卡等。

汪天凡在职场中其实是非常严谨的

  不用框架思考,用常识

  正如他组男团亲身实践的精神,他做投资决策强调的是用常识。大家都在讲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变革,汪天凡说他不太愿意信什么“生活方式变革”、“B2C模式”等这些概念,他只愿投哪些人们真正愿意花钱和时间去体验的项目,于是他投资了Keep和妙计旅行。

  汪天凡告诉创业邦(微信关注:ichuangyebang),投资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不独立、不思考”,他将之分为两个维度。

  一方面,投资人不能太禁锢在自己的圈子里,需要眼观六路。

  “因为人所见到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太独立就会遮蔽自己的眼睛,就会忽视竞争对手,会缺少时间轴上的判断,如果你眼观六路比别人更厉害”,他强调贝塔斯曼一直以来的铁规就是只投Market leader。

  另一方面,很多人会因为框架的概念思考太多而忘记了用常识去判断。

  汪天凡告诉创业邦(微信关注:ichuangyebang),“互联网每天都有形而上的新概念,流量转化、获客成本、B2B模式等等,投资人不能被这些人云亦云的概念框死,不能闭门造车地讨论去中介化、获客成本、单均价”。

  当投资人去进行这方面的框思考的时候,就证明我们并没有去真正实践,因为足疗店的按摩师傅就会告诉你,只有年轻的按摩师才会去上门服务,上了年纪的根本不愿意。“只要在框里思考就会忽略大势,投资人不能被BP套路化的东西所蒙蔽”,汪天凡总结。

  做时间的朋友,读史明鉴

  做投资四年,汪天凡一直恪守的准则就是做时间的朋友。最开始做投资,汪天凡在和创业者谈完回来跟领导说这个项目拿到了10张termsheet,领导就笑话他被忽悠了,太单纯了。在这之后,他就开始自己观察、研究,每年要看500个项目,后来他发现通过数据的积累,很多产品的发展路径就有迹可循了,因为一般的上市公司都需要5-7年的流量积累、变现的过程,很多东西都可以从时间中学到。

  现在人们开始说他老成稳重,虽然他是89年鲜肉一枚,但4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实现了特别快速的积累,从微信联系人都快5000人就可窥见一斑。他的脑子几乎变成了字典或数据库,只要创业者跟他讲到一个项目,他就马上从脑子中调出相关的项目,分别是什么细分方向、数据是多少。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他也愿意去通过书本做历史的朋友。私下里的汪天凡经常会写文章、办读书会,“读史可以明鉴,希望大家能够冷静”。汪天凡说。互联网历史很短,投资人做决策都是基于新闻等碎片化东西的判断,必然是形而上或鲁莽的,如果去看一些长卷的历史,往往会发现事物发展的脉络和目前某些领域很像。

  汪天凡觉得知道了一些历史规律,就可以从过去的事情中吸取教训,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不要去投资。这有感于一次去澳门出差,他坐在赌桌边,思考的是依然是投资的事情。因为投资就像赌博,要想赢,就必须在账面很好的时候离开赌桌,但是VC行业没有离开的机制,必须在6-10年周期内投完。“在投行输多赢少,回报率只有2%,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就会避免很多亏损。”

  有明确的投资方法论

  近4年这样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坚持导致他是一个极其精明和理性的投资人,在投资时他会遵循这样的一套精细的方法论:

  先找项目亮点,如果足够闪亮,有投资可能性,再去核实有没有不能碰的底线,最终做投资判断。

  在项目亮点上他也有明确的标准,包括从scale driver(天花板不能太低)、growth driver(涨不快)和profit driver(赚不到钱)三个方面去考量。

  此外,汪天凡也很重视在投资把关上做好工作,使自己接触到的都是质地优良的项目,并且能在比较早期进入、锁定这个项目。他的诀窍就是头部流量——找到优秀的好人。他投资的项目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前同事给他推荐了MONO,MONO创始人又给他推荐了keep;投资大姨吗时认识了顾旻曼,后来又通过顾旻曼投了即刻。

  当然,除了这么理性的一面外,汪天凡也有很drama的一面。他会为了追投资deal,跑很远到郊区找创始人踢球,会把优秀的创业者从高铁餐车一直追到饭店。“通常会瞬间变销售,有点像创业者极力劝说一个人去加入自己的团队”,他觉得这种感觉很疯狂,但也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