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维修?这位帅哥就笑了: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2016-07-28
现在做家电维修也要看智商了

唯修汇创始人周桥

一身户外装,背着双肩背,脖子上挂着耳机,邦妹(创业邦微信关注:ichuangyebang)在咖啡店见到的唯修汇创始人周桥,像刚从野外露营回来。说起唯修汇,周桥眼睛发光,这是他第三次创业。

关于唯修汇,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家冰箱坏了,打电话找人维修,第一个选择是从哪儿买的打电话给哪里,比如联系京东或者苏宁,再由他们转给厂家进行售后服务。第二个选择是直接打电话给厂家。

不管电话打给商家还是厂家,只要它与唯修汇有合作,报修后数据会实时同步到唯修汇平台,然后系统自动判断位置,把工单派给地点附近对口的师傅。师傅接单后,上门提供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唯修汇公共号关联自己的手机号,给这个单做评价。

喂饱师傅,留住客户

周桥称,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351万的师傅,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做5-10单才能养活自己,而实际情况是,平均每个师傅每天只做1.5单。

品牌商与唯修汇合作,带来很多业务可以派给师傅。比如一个冰箱就有很多品牌的工单需求,只要师傅业务能力足够好,好评足够多,就可以接到足够多的单。

唯修汇的师傅大部分是兼职关系,不签劳动合同。全职师傅是公司的雇员,有五险一金,每天上班打卡。全职师傅接单多少不重要,除了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确保时刻有人能接单,还做技术指导和培训,每个城市都有几个。唯修汇所有合作的师傅(包括全职和兼职)都有工单保险。

会员师傅是兼职师傅中,主要依靠接唯修汇单生活的人,占所有注册师傅人数的20%左右,但是20%的师傅会完成80%的单,这部分人收入可以到5k以上。

“有些师傅原来收入3k-5k,现在跟着我们做,收入到8k甚至是10k,有这样的口碑,师傅会不断带着师傅过来。所以唯修汇师傅的来源,一个是接管,第二个是口碑。”周桥对创业邦(微信关注:ichuangyebang)说道。

一直以来,售后服务对用户而言有两个痛点,第一是配件价格和收费标准,第二是上门时间与维修效率。

唯修汇给合作的五十几个品牌建立了超百万的SKU,比如你报修了格力的某个空调,这个型号的空调涉及的配件可能有几十种,服务器里都明码标价,师傅用了哪些配件,不能自己写价格。用户确认的时候能看到配件价格,最后不确认无法完工。这就是一个闭环,用户就不会再被蒙了。

唯修汇不设上门费,但是有服务费,收费标准视不同维修标准而定,维修标准有大修中修小修简修等,评判标准由师傅判断。在唯修汇建立的SKU里,每个厂家的修理标准都不一样,一般是10个以内。保修期以内对厂家收费,保修期以外对用户收费。

盈利方面,周桥称,唯修汇现在的平均客单价是100块钱。“我们会从服务费中收20%左右的抽成;考虑到仓储成本等等,配件部分也有盈利。但因为唯修汇的配件是集采,所以价格相对合理。”

用“互联网+”整合旧行业,带来新机遇

许多品牌商的售后服务是这样一个流程:客户有需求打电话到厂商,厂商把用户需求写到系统里去,分配到地方城市,城市分配到相应的网点,网点找师傅上门,厂家最后做电话回访,这是一个闭环。

在这个闭环中,许多厂家和网点是外包服务商关系,用户只看到维修人员穿的是格力或美的的衣服,事实是那些穿格力、美的衣服的人,包里还有很多其他品牌的工装。外包服务网点和师傅之间,也不是雇佣关系,而是计件合作关系。

厂家的电话回访率比较低,在25%~60%,回访时间是30天以内,也不是实时的,所以回访对服务的监控非常有限。

这就暴露了维修行业的问题:

第一,匹配低效。用户的需求和师傅的能力通过人工方式进行;

第二,信息不通畅。闭环中任意两者之间都有人为造成的断层;

第三,管控难。尽管大的服务商都有自己的标准,收取相应的上门费和配件费。但因为师傅是人为管控,中间环节太多,不能保证师傅上门以后按标准做。

对接品牌商,上游下游一箭双雕

要做维修,就离不开如何接单和获客的问题。但周桥告诉创业邦,唯修汇只要对接好品牌商,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许多家电品牌都有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海尔有日日顺,海信有赛维,苏宁有帮客,但美的的需求不会让日日顺来做,海尔的需求不会让别的品牌做。每家都用很多人力,在当地建仓库、物流,支持自己的售后服务,这就导致每家的自有售后都与别家有隔阂,行业资源不能共享。

还有些品牌商的售后服务仍然是外包服务商在做,有的外包服务商还是夫妻店,管理素质和系统能力不够强。品牌商非常欢迎有人能把他们的售后维修做好。所以唯修汇不是孤立的,和家电品牌商进行合作才能双赢。

唯修汇上游和品牌商做市场对接,接管商家的区域售后服务网络和维修师傅。周桥称,现在合作的商家品牌已有五十多个。

而下游,因业务模式针对的是商家,所以在用户方面也不需要推广,业务来源是品牌商的售后服务工单。工单中70%是安装,30%是维修业务。

因为唯修汇的工单大部分直接来自品牌商,用户主动报修的比较少,所以师傅端有专门的APP,也方便公司采集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师傅的地理位置,历史服务状况,客户评分,上一单距离,时间的空闲安排等等。用户一旦有需求,唯修汇会用算法在附近找正好空闲的师傅,把用户需求和师傅的能力迅速匹配起来。

客户端则用微信公众号对接,作用是为了关联工单:一旦客户报修,工单关联上,唯修汇就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

中间最难操作的一点,是让系统的标准、规范在每个环节都用的很好:让品牌商满意,让中间服务商和师傅满意,让用户也清楚明白——这就是唯修汇做的事情。把数据走通,用系统化代替人来管理。

唯修汇下一步目标是更加智能,这就凸显了算法的重要性。前期人数少,数据也少,无需算法;随着唯修汇规模的发展,师傅的人数达到成百上千,算法的价值也越来越大。唯修汇已经从最初的纯人工,发展到现在的“人机互动”,周桥称公司正在做调动模块的研发,希望今年年底能做到部分区域在派单环节完全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