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大,欧洲念书,美国工作5年,回国做出海——未来属于这样的创业者

2016-10-31
未来十年,混搭团队才能得天下

硅谷当地时间2016年10月29日,由创业邦主办,以“跨境投资,出海创业”为主题的2016创新中国硅谷峰会在圣克拉拉会议中心举办。在上午的专场讨论中,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和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对出海、估值等2016年最热创业话题进行探讨:

从左至右:主持人Lilly Huang(前硅谷银行创业总监,跨境投资高级顾问)、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

主要观点如下(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1. 中国经济要往前发展,互联网比例要越来越大,但要对整个经济有影响,预计还得5~10年才能发挥作用。
  2. 美国互联网做深,中国互联网做广,2013~2023年是中美模式混合打,吃遍全世界,未来全球化最有可能做大的公司也会在这两个国家。
  3. 好项目在哪儿都不便宜,同理,有两地混搭投资经验的投资人也会变成稀缺品。

从2000年开始,GGV在中国投了去哪儿、YY、世纪互联,也参与了滴滴的投资。但童士豪首先抛出问题,没投到腾讯,为什么?

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

“当时没感觉到整个时代和整个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在变。”他最近翻了一本旧书——林军写的《沸腾15年》,讲述1995年~2009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每隔几年都有新的创业者崛起,抓住技术或模式的改变带来的新机会。作为投资人,童士豪自称运气不错——雷军从第一天创建小米就找到了他和刘芹。

“中国15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和美国截然不同。美国市场从相对高端往下走,中国打法则正好相反,走“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从屌丝用户开始,得屌丝者得天下。”童士豪说。

但最近趋势在变。

“2013~2023年,这未来十年其实是中美模式混合打,能够吃遍全世界。至于其他国家的创业者,都没有经历过中国15年,美国20年的互联网发展经验。我在台湾,新加坡,很同情当地创业者,最近15年的天下变化,他们没经历过,因此不管再怎么努力,明显没有经验,在国际市场上厮杀的时候非常吃亏。”童士豪说。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投资人要在旧金山找到中国出海团队。

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由懂中国市场和懂美国市场的人组成。过去美国企业进入中国时,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会非常痛苦。一是做很多事情需要解释,二是解释不清为什么在美国行的模式在中国不行。而现在这样的问题越少,大家普遍认识到两边要用不同的打法,如果用得好,在全世界都有机会。

刘泽辉也属于“幸运的一代人”,他在2006年加入君联资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时代”。君联资本现管理规模30亿人民币,项目投资超过300个,15%的项目投资发生在海外,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

变化来自大环境,特别是中国整个经济从过去以制造业为主体,发展到今天技术和互联网、科技和消费市场的结合。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

“美国市场的互联网做得比较深,中国做得比较广。”刘泽辉说。

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

1.中国过去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是两拨人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风险投资人看不到这些传统企业家,但过去三四年,两拨人融在了一起。

“去年的阿里苏宁合作、京东永辉合作,都是非常好的趋势。”

2.中美发展状态的不同,美国传统零售产业发达,而中国传统零售产业今天遇到天花板,所以催生了各行各业的O2O,对于O2O,我们过去的观点不是左倾就是右倾,2015年火到不行,今年又差得不行。

“这是不客观的,O2O一定是一个趋势,但优势不在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而是节约时间更方便”。

国内的O2O发展,其实钻了个空子,通过低价、便宜的产品,获取了一些online市场,但今天中国90后的消费特点和美国消费者已经没什么区别,再靠低价低质量产品是不可能了。

这些变化都导致了跨境投资构成的变化。美对中的跨境投资由来已久,2006年GGV早已设立人民币基金,看准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会越来越开放。而主持人Lilly Huang透露了一个数据,2015年,美国有超过140个项目拿了中国投资人的钱。

那么,未来投资战场会更多地发生在哪个国家?对于这个问题,两位投资人都认为将是“双向跨境”。

童士豪提醒,不要忽略中国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考量。2005年他搬到国内,中国经济每年增长11~12%,2008年开始保8,现在只有6,GDP不断下降,但并没有影响中国创业潮流的开始和增长,互联网创新丝毫不受影响。

“互联网在中国占GDP 5%左右,行业增长速度是30~50%,其他行业都很缓慢,甚至负增长都有可能。中国要往前走,互联网比例要越来越大,但要对整个经济有影响,预计还得5~10年才能发挥作用。”童士豪说。

尽管大趋势是中国资本的全球化、中国公司的全球化,但“在此过程中,很多在海外的人会比较悲观,中国有实力的公司也会做一些分配,不会把所有钱放在国内,既会希望在国外买更多技术,也会把美国或者海外服务引入中国。”

“相比之下,美国创业者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创业项目99%在小众的利基市场。但若顺应了趋势,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也有可能像uber、airbnb一样成为全球性公司。”

刘泽辉则认为,原来中美差距比较大,不仅是技术的差距,还有思维方式。但今天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消费者,都生活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思维方式和意识都在和美国同步。

“今天国内的技术跟美国之间的差异也没那么大,更多的差距在经验、项目、管理、设计、架构上,特别是文化和环境上的差异。”

换句话说,形式上的追赶还不够,还需要文化上更多理解和交流。

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上,中国在某些方面也开始有想法,不再是遍地copy to china。君联资本在这两年关注文娱体育和科技结合,其中一个投资案例是Bilibili。

“二次元文化来自日本,但今天大部分用户在中国,而且我们做了统计,10%的用户群在美国欧洲,因为中国学生带动了他们同学也在看,这是个年轻人的文化,现在Bilibili还有1/3的用户是00后,和90后、95后已经接上了。内容也在变化,有来自海外PGC和UGC的内容。”

另外一个例子是游戏。“以前,游戏公司是把美国世界观的故事带到中国,但现在发现错了,应该把中国世界观带到美国,用美国的技术团队,可能更make sense。”

北京迎来了一批一批的硅谷创业者,几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越来越多to China,不仅仅是看到钱,更多是看到市场。

但总的来说,今天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占了70~80%市场,只要把这两个市场抓住,把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利用好,“这件事基本就做成了”。

So 到底什么样的创业者能成功?答案是Mix

童士豪举了个例子,小米花了一年时间挖Hugo Barra,一个在巴西出生,在英国留学,美国谷歌工作的人,跑到北京工作5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过程中没看到小米速度,不知道三星称霸80%的市场,而且是可持续的称霸,他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如果现在创业者对未来10年有规划,自己在中国、美国、欧洲都有经验,未来看到的将是其他人看不到的世界。美国基金见过很多公司,但没有人想到小米这样一个模式,未来能跟巨头竞争,如果没有在中国亚洲看过这样的公司。只是从美国角度看,一定有局限性。”童士豪说。

另一个例子是最近投资人频繁提到的Musical.ly,把国内的直播模式变成美国人接受的方式。

“两个创始人,来自上海,但对于全球和美国市场非常了解,其中一位在硅谷待过六年,知道硅谷其他公司水准在哪里。他们一起创业要把中国的直播模式带到全世界。这样的创业者相对触角比较广,学习经验更多。”

比musical.ly规模大的美国公司还有两家,其他美国VC对童士豪说应该投这两家,因为红杉,KPCB等硅谷大咖都进去了,但为啥最终投了musical.ly?

“你要知道做全球市场,没有中美两边经验,在打其他国家时,多多少少有问题,但中国团队做社交方面应用的能力比做工具公司的能力、经验多得多,所以相对来讲,你要赌这个团队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但前提是这个创业者的背景够广泛,否则“学到的招数会比较少”。

“雷军在小米的每一招,都有之前卓越、金山或参与凡客时的思维模式,没有之前的经验,不可能有这样的招式。如果团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来自各地的人才储备,出招时不可能想到很多事情。”

看中美两地的团队看久了,投资人自然会知道他的招数,“如果有团队彼此关系不错,各自有不同的经验,他做成独角兽的机会很大。中国美国做大的公司有130家,未来全球化最有可能做起来的,也会在这两个国家。”

那么投资人在变化带来的挑战面前应如何自处?

估值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好东西哪儿都不便宜。“现在主要是投资人太努力,把这些公司都推起来了,全球资本市场资金太多,中美钱太多,过去10亿人民币基金都很大了,现在很多政府基金是千亿规模,换算成美元在美国也算很大规模。”刘泽辉说。

因此,在投资领域有经验的GP,会越来越有价值。当然另一面是钱太多,鱼龙混杂,整个市场的估值和定价体系就不太理性。好项目稀缺时,投后期赚钱还容易些,早一步就有劣势了。

但早半步则大为不同。还是拿项目来举例吧。君联是2015年在国内比较早挖掘和系统化投资网红产业的VC之一。去年在B轮投的如涵电商,今年获得阿里C轮(10月刚借壳新三板),估值翻几倍。

“去年投的时候,坦白说我也没看太懂,当时还不叫网红经济,而叫社群经济。美国叫KOL,我们研究时都没有太多资料和参考。”刘泽辉说。

但君联内部为什么愿意支持如涵?答案竟然是——那时候这家公司最缺钱!

“B轮是去年10月份,如涵在备战双11,当时是几千万的收入。那时候我们隐约感觉到,如果淘宝是中国电商1.0,京东是2.0,蘑菇街、美丽说其实是2.2、2.3版本,3.0的形态可能就是人和人之间社交属性比较强。”

大方向上,如涵做的事可行。另外,团队也非常好。

“过去中国创业者互联网企业人,大部分是IT、互联网背景,没做过真正的企业,没参与过运营和供应链,但如涵团队开过工厂,做过服装生意,同时也做过淘宝,坦白说之前不是很成功,冥冥中发现了这个模式,走的比别人早一点。”

投如涵体现了专业投资人对行业大势结合对人的判断,是一个典型的估值当时便宜,但今天投已经挣不到什么钱的项目。

另一个找到竞争优势方法是找自身的差异化。

“今天投项目,作为本土机构,君联跟别人不一样的点是依托联想企业,包括君联15年积累和300多个项目,在中国的人脉关系,用这些去和美国本地的机构竞争。要发现到自己的特长,再去跟其他人竞争短板,赚钱会容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