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上亿用户,打造“电视+互联网”平台模式,瀚动体育传媒要做“体育大屏时代的缔造者”

2017-05-18
专注用户垂直度

在我国,体育用户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三类:观看型用户、参与型用户和消费型用户。据官方数据统计,现阶段中国的观看型用户约2.5亿左右,可是参与型用户只有5000万人。让观看型用户过渡到参与型用户,甚至使其递增到消费型用户,是瀚动体育传媒一直所做的努力。

瀚动体育传媒正式成立于2016年9月,瀚动体育是专业从事数字体育电视播出、赛事开发及内容制作为一体的综合体育营销平台,首创了体育电视直播互动平台这一概念。目前瀚动体育涵盖7条高清体育付费频道,包含篮球频道、先锋乒羽频道、汽摩频道、电竞频道、网络棋牌、垂钓、冰雪、搏击及高尔夫频道。

解决两大痛点,让电视直播价值最大化

瀚动体育传媒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姝霖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虽然瀚动体育传媒十分年轻,但筹备这项业务已有4年半之久。之所以看重体育直播,是因为现如今这个市场还存有两大痛点:

  1. 从电视直播的载体来看,观众对于直播的选择十分有限。比如CBA比赛日,球迷们往往只能看到一场重点赛事的直播,想看其他比赛要么需要转台、要么根本看不到。
  2. 从互联网这一载体来看,最大的痛点就在于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卡顿现象。卡顿。特别像火爆的亚冠和中超赛事,单一时间节点用户激增的时候,整个的带宽坚持不住,受制于用户本身的网络端。

瀚动体育传媒的核心优势就是多场次直播。直播平台可以提供比赛日至少5场赛事直播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通过VOD点播菜单进行直播赛事点播。除了引入上述频道的优质版权外,瀚动体育在内容方面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版权合作模式,如与ESPN、FIFA、福克斯建立战略关系,引进大量海外原版体育节目;与体育界的大腕儿合作孵化多档体育原创直播节目,如著名篮球运动员马健的《马后炮》、撑杆跳高全国纪录保持者薛长锐的《锐哥来了》等。

除了电视互动直播,瀚动体育平台还有微信号、线下赛事等不同的渠道来增减用户的互动体验,在下个月月底还将推出手机App。瀚动体育平台要完成的就是“电视+互联网”的概念,通过聚合高品质的内容、新兴的互联网模式和更好的观看体验让电视的价值最大化。目前其平台已覆盖23个省、210个城市,1.25亿用户。

关于卡顿的痛点,大屏端显然没有太多顾虑。毕竟与互联网的传输形态不一样,两套传输标准:一个卫星传输,一个是干线网传输;大屏端一旦卡顿就是播出事故的问题了。而且,体育是族群型的消费产品,绝大多人选择多个人一起观看,这也是大屏端的优势所在。

瀚动体育传媒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姝霖

专注用户垂直度,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当然在近些年,互联网体育直播对于大屏端直播的冲击力度是显而易见的,做付费电视还有生存空间吗?对此,李姝霖给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分享了一组数据:全国打高尔夫的约有33万人,瀚动体育传媒在大屏端覆盖用户80%左右。在去年,通过微信号、线下赛事的消费用户达到1万人,累计贡献收入2300万元;像钓鱼频道的5万用户,全年收益更是高达到9700万元。这就是小众用户的魅力和深度参与用户人群的消费力。现在的体育直播市场,面永远比点难,综合永远比专项难。也许瀚动体育的用户数量的确没有互联网或者公共媒体那么大,可是用户垂直度高,粘性强。

从生意的角度来谈,构建良好的体育生态更需求持久可靠的盈利能力。虽然互联网在行业以及用户习惯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垂直用户习惯的开发以及有效用户的用户数据的获取,互联网做的还不够好。

这种黏性较弱的付费能力和大众对互联网“免费直播”的固化思维导致了一定用户的流失。关于平台的付费价格,瀚动体育传媒9条频道一年需要支付80元,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客户端的价格,是有很强竞争力的。毕竟过高的价格也不利于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受互联网付费模式启发,瀚动体育推出新型电视频道付费系统,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即可随时支付,并且支付模式灵活,单场、单月、单季度、单赛季、单年都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

当然,李姝霖也不认为那些互联网体育直播平台是其竞争对手,毕竟传输介质、用户属性不一样,体育生态的构成也不是靠哪一家公司就能做好的。至少在未来三年内瀚动体育还将继续根植在付费电视领域。

关于从事电视体育直播行业,对李姝霖来说也算是机缘巧合。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后,李姝霖在北京电视台做了6年主持人。后来辞职去香港大学读EMBA,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和朋友也是第一个去美国NCAA打球的中国球员马健一起聊到了关于体育产业的创业机会,一拍即合。

目前,瀚动体育传媒完成了A轮融资,预计2017年完成平台落地20个省,300万付费用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