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四周年 于亮:从容应对挑战,回归初心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8-09-20
目前轻松互助的互助会员已经累计超过6000万,累计划拨互助金超过2.2亿元。

9月19日,国内最大的健康保障平台轻松筹迎来了4岁的生日,作为“大病众筹”模式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轻松筹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它的“健康保障商业模式闭环”上,更多的体现在轻松筹改变了人们关于“爱”和“健康”的认知。

blob.png

无论你是否进行过捐赠,相信你一定在朋友圈里看过大病求助的筹款链接,而我就是轻松筹的联合创始人——于亮。

2014年9月,轻松筹成立,2018年,轻松筹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用户突破5.5亿。一路走来,我感受到可能更多的不是创业的成就感,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开辟一个全新行业的不易。

blob.png

以社交强关系切入众筹

2014年,“双创”的浪潮吸引了不少有梦想的人,同时,“众筹”是当年最火的创业风口之一。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2014年成立的众筹平台共有84家,平均每月都有七家新平台诞生。那时,我和5名技术员搬到北京东北二环一个100平米左右的胡同房里,开始了轻松筹的创业。

虽然当时众筹的概念很火,我和团队想到了微信,微信是熟人社交产品,传播方便,加上当时大力推广的微信支付,可以借助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众筹模式。

如果通过我们的工具生成一个链接,用户把链接分享到他的朋友圈传播,其好友再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这种模式一般能带来三层关系的传播,基于微信熟人社区的背书,一下子就能解决信任的问题。

我当时给技术团队在公司斜对面租了间宿舍,几乎天天都是早上3点下班,没出过胡同,希望尽快能上线“轻松筹”的产品。

基于微信和移动端的众筹模式很快吸引了一批尝鲜用户,那时围绕各种梦想的众筹计划五花八门,筹集的金额大多是几十几百几千,同时,农产品的众筹金额也在逐步攀升。

直到,一个名为“拯救创业攻城狮!”的项目发布,一名29岁的工程师突患急性肝衰竭,他的同事通过轻松筹发起众筹五万元,这则消息迅速在技术圈和创业圈传开。

大病救助的众筹显现出巨大的传播势能,同时,我们也开始意识到,大病救助是有巨大的需求和现实意义的。

中国虽然已经实行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但面对大病的冲击,基本医保依然无法避免很多家庭被拖入赤贫的悲惨境地。

据中国扶贫办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30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四成人会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这不仅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足的原因,更有中国人普遍保险意识缺失的原因(中国商业健康险的普及率只有5.6%)。

正是因为中国社会这么深刻的现实状况,“轻松筹”这种事后救助的方式才得以爆发式的增长。另外轻松筹凭借社交应用的熟人关系,又为每一个大病众筹项目找到了强有力的信用背书,基于熟人社交关系的口口相传很多病人才得以筹得救命的捐款。之后,我和杨胤决定把公司的重心转到大病救助这个方向。

应对高峰访问,用AI和区块链守护爱心

虽然大病众筹项目的增长很快,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大病救助的项目很快就迎来了第一轮爆发,可最初开发时用的算法和语言没法支撑高峰期的访问量。有用户支持了某个项目10块钱,但是他支付完以后,打开项目发现他的钱没在里面,总金额也没变,他们就会打电话来问为什么。

系统突然面对大量的访问请求一下子就崩溃,用户都会觉得是我们卷钱跑路了。同时,因为用户的电话经常打不进来,轻松筹的客服电话那时都被标注成了诈骗电话。当时我们只能全部在线,在QQ群、微信群不断去安抚用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跑路。

另一方面,当时轻松筹还没有对接银行的财务系统。因为开放了大病救助,每天都有大量的小额资金打入,每打一笔钱,财务都需要打印一张财务凭证。那时候轻松筹只有两个财务人员,每天要应对庞大的单据量,财务经常整晚整晚地整单子,一边流眼泪一边在那儿干。

大病救助的业务给轻松筹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支持大病救助业务需要有大量的开发人员、客服人员、审核人员,还要有足够好的服务支撑、非常健全的财务系统,而这些也离不开高效安全的IT设备。

IT系统的完善以及财务系统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采购设备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但是如何打消外界对大病救助业务的质疑却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

2016年之前,关于个人救助合不合法的讨论十分热烈。我们随后多次与相关主管部门及法律界专家一起研究、讨论。最终相关规定给出的定论是:个人为自己或者是直系亲属在网络上发起的救助是合法的,但是,为他人或者是为其它某些特定群体筹款,必须通过具有合法资质的公募组织,这个界限划分得很清楚。

随着2016年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的正式实施,包括轻松筹旗下的轻松公益在内的13家平台被民政部指定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可以协助具备资质的慈善组织或公益组织发布募捐项目;法案还做了明确的界定,即“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但可以公开求助”。

blob.png


作为传统公益筹款的有力补充,目前我们的筹款总额超过255亿元。

另一方面,虽然事后的救助很有必要,但治本的方法还是事前预防。为此,在2016年4月份,轻松筹开始尝试互助业务,即发动会员每人拿出一笔钱,当互助保障体系内的成员罹患保障范围内的疾病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救助。

由于轻松筹的捐款对象与筹款对象(病人)多是熟人关系,受到身边案例的触动,很多捐款人非常主动地加入互助计划。目前轻松互助的互助会员已经累计超过6000万,累计划拨互助金超过2.2亿元。

blob.png


2016年12月,轻松筹完成了在健康保障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布局,推出了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轻松e保,把对健康有着强烈关注的人群进一步引导,这就是所谓的“场景化营销”模式。通过场景化营销模式的教育,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接纳保险,接纳这种模式。

此外,我们也完善了对项目的审核机制,不仅实行“数据+客服+群众”的三重把关制。更是在今年的8月份,携手人民网▪人民健康发起了“轻松助善”公益行动,推出了【轻松助善】三步法。

一是,通过技术升级,严把审核关,在轻松筹大病求助通道发起的项目须通过人工、大数据等手段审核通过后才能发起筹款,上线了现场视频验证等手段;二是,在行业内首推“黑名单”制度,轻松筹将把“黑名单”与同行业平台共享,并上报网信办、卫健委等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多方联动,让黑名单发挥最大效果,惩戒不法行为,维护行业环境;三是,畅通举报渠道。轻松筹与有关职能部门的举报电话均可作为举报渠道。轻松筹还公布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举报渠道,依靠群众、全民监督,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轻松筹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监督,积极提供举报线索,让“骗捐”完全失去生存土壤,让每一份爱心都能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017年6月,轻松筹上线了“智▪爱”的AI风控审核系统,以人机协作的方式加快审核速度,使得项目审核的成本由此前的平均200元,降低到60元。

此外,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我们自主开发的“阳光链”在2017年7月上线。所有用户的整个善款周期都可被自动记录在联盟链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基于所有节点的共识性原则,在每一个节点,信息同步,多方记账。

项目的发起人、实施人、爱心支持人,无论是以公益组织、合作单位、医院还是企业、爱心支持人士的名义参与,都会实时的放在“阳光链”上,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每笔资金、每个动作都“可追溯”。

无畏挑战,满血出征

blob.png


由于大病救助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在AI审核系统和“阳光链”的研发中,我们没有太多可借鉴的东西,但轻松筹在四年以来一直秉持一战到底的精神,遇到问题不退缩,一个个去攻破,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每天坚持跑步,直到计步器显示步数超过8千。而轻松筹成立近四年,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改进,更像是一场不打卡的长跑。质疑和苛责来临时,我会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保持高效、满血的工作状态,也将之化作改进的动力,就像惠普产品在严苛环境下依然稳定的“一战到底”精神。

我曾经在《中国计算机报》做记者,对惠普、戴尔、ThinkPad等品牌的机器都做过拆机、评测,了解办公设备性能对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开发进度,也让技术团队保持满血的状态,我给团队选了配备第八代四核英特尔酷睿处理器,25瓦标准电压独立显卡的机型,让AI系统、“阳光链”这样的项目能早日上线,提高审核效率和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

目前,轻松筹体系(包含轻松筹、轻松互助、轻松e保)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总数有5.5亿,筹款总额突破255亿元。

截至2017年底,我们已对超百万个家庭进行帮助,这意味着我们有相对应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病症数据。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系统,与相关技术方合作,目前已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大病以及在不同地区大致的医疗花费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在健康保障领域发力,持续完善轻松筹的“全面健康保障体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应对疾病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