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商和零部件商在行业中的角色扑朔迷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8-10-16
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入激烈的“战国时代”。

louis-reed-747361-unsplash.jpg

本体厂商无论是出于战略目的还是低价策略所迫,向上游进军已是必然,而感受到来自下游威胁的零部件商也会向本体扩张,两种势力的明争暗斗势必让市场进入激烈的“战国时代”。

从市场角度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国产工业机器人仍然是在一些“长尾”中低端市场得到大量应用,该部分市场属于新增市场,其成长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可能在市场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起起伏伏。目前这部分市场体量有限,大量本体商涌入会导致短期内快速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因此在未来三到五年,大量同质化的、只具备采购零部件做低端本体组装的、缺乏应用理解的小本体商,会大量破产并退出市场,市场会开始呈现向少数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但同时由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体量大,所以更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最终必然是多个头部企业把持市场的主要部分。因此一味的低价策略,在早期导入市场时有效,但试图通过低价策略将其他竞争对手扼杀的想法是完全的一厢情愿。同时过度低价除了破坏市场和行业生态,对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也是巨大的挑战。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类本体商自己也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去进行这场从本质上就不可持续的战争。即便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成功,但低价的边际效应会随着价格下压不断降低,越过一定边际之后便不再有效。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本体商已经越过了该边际线。仅仅通过扩大自身销售规模,来增强与上游议价能力,降低量产成本这样的手段,远远不足以支撑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而上市公司虽然具备较为强大的资金实力,但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他们几乎不可能获得主要份额。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而言,机器人只是其市值管理工具,不是其主营业务,在公司业绩压力的驱使下,去大量投入目前可能还很难盈利的机器人行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这在行业里已经被大量证明;即便有一小部分上市公司或者较有规模的未上市公司将机器人作为主业,其对市场的反应敏感度不足,缺乏战斗力,面对狼性十足的小型民营企业挑战明显准备不够充分,反应迟钝。因此在本体领域,最终可能获得成功的,将是一些锐意进取,掌握核心零部件能力的中小型企业。

从本体商的角度,向上游零部件扩张已成定局,而第一个要突破的零部件必然是控制器。从战略上,控制器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高度,直接决定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表现,任何具备一定实力的本体商都必然会将控制器作为第一个突破口;从战术上,控制器突破门槛最低,国内软件算法类人才和团队较为完备,虽然需要较长时间去稳定和积累,但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很快上手,并应用在一些要求不高的低端应用场合,最适合作为进军零部件的第一站。从控制器出发,同为电气重要组成部分的伺服驱动可能会是第二个被突破的领域,尤其是同时掌握驱动和控制器之后,驱控一体化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对本体商也有很大吸引力。电机部分国内有很多选择,竞争充分,虽然普遍性能一般,但也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可压榨的油水并不多,所以短时间内本体商不会涉足此领域。编码器近年来在国内出现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利润空间较大,但由于在成本构成中占比较小,并且技术门槛较高,尚未进入本体厂商视野。而在整个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中占据相当比例的减速机就必然成为降本的重中之重。并且由于整个减速机领域现阶段属于典型的供不应求状态,交货期一拖再拖,已经成为本体商进一步扩大规模最大的心头痛和拦路虎,无论RV还是谐波均是如此。因此可以预见,本体商下一步要涉足的必然会是减速机领域。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减速机也最有可能成为本体商的滑铁卢:首先,减速机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行业,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机械精加工和装配,还涉及润滑、热处理等多个领域,对团队的经验和积累有很高的要求;其次,减速机制造需要大量的高精密机床和加工设备,这部分设备绝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因此是个典型的重资产、对资金需求量巨大的行业,且机床和加工设备的订购交货周期通常都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对于扩产会形成很大障碍;第三,减速机无论是加工还是装配工艺,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摸索和完善,产品的稳定和寿命都是很大挑战,如果不尊重行业规律,盲目大干快上,势必影响自身本体质量,可能造成客户口碑崩塌。因此虽然减速机是一块很诱人的蛋糕,但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足够的技术团队储备,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足以拖垮风险抵抗能力差的本体企业。这也许是本体和零部件战争中最危险的一环。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市场上出现本体厂商真正攻克减速机这一环,那么该企业在竞争中就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一是因为减速机的成本占比确实相当惊人,二是相较而言,其他零部件只要有合适团队的介入,护城河略低,突破较为容易。

综上,只有一些具备足够实力,积累了大量客户、资金丰足、团队能力过硬的头部本体厂商,才有可能在目前阶段尝试向上游渗透扩张。如果这类厂商能够顺利突破减速机和控制器,那么在这场混战中,显然具备绝对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而能够突破减速机必然在资本上也不会太差,这样的企业在未来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中肯定占据一席之地。但同样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这样的头部企业在零部件尤其是减速机突围中失败,可能会使企业本身难以为继,甚至有可能会让其他的本体企业打消挑战零部件的念头,让整个行业重新回到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有序状态。然后在行业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由实力强大的行业头部企业再行向上游发展。因此当前一些略具规模的领先企业的成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模式。

对于零部件厂商而言,狼来了的警告绝不是空穴来风。所有零部件厂商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下游传导来的进攻信息。无论是出于自保还是进攻的目的,零部件厂商也都在策划自己的反击之战,反击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多个零部件厂商形成攻守同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联盟;二是自己向下游延伸,成为本体商,两种途径并不矛盾,甚至可能会同时存在。

对于联盟途径,这是相对比较柔软的回击,或者更多是防守性动作,但从可实现性上看,反而难度更大。这是因为,一旦几个具备优势的零部件商形成商业同盟,就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下游客户的时候需要向客户提供更为有诱惑力和竞争优势的联合方案。从以往的各自为战,各卖各家产品,变为一体化方案,首先必然意味着销售价格的下降,不同零部件毛利空间不同,供求关系也不一样,下降的价格如何确定,其中涉及诸多利益的取舍。其次客户侧的售前售后服务如何协调,销售渠道如何统一,这些都牵扯很多实际运营当中的问题。此外,在当前社会中,商业信任的建立也需要时间。如果几家企业背后没有强有力的推手,要形成这样的同盟具有相当难度。但是这样的同盟一旦形成,无论是从性价比、服务,还是对客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等各个方面,都将形成巨大的优势。这会给下游的中小客户带来不小的好处,因为他们可以具备和头部客户一争高下的可能性,否则头部企业就靠大宗采购的低成本便可以将其他中小本体企业打得抬不起头来,时间一长,垄断便会形成。如果几家零部件企业更进一步合作,联合研发方案套件,形成类似联发科的模式,进一步降低机器人本体研发和生产制造门槛,这对于行业内众多的中小本体企业来说更是福音,可以大大削弱头部企业在各方面的优势。但同时联盟模式对于其他联盟外的零部件商也是威胁,不排除其他零部件商形成新的联盟来与之抗衡,形势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至于向下游渗透,实际上是与自己的客户正面作战。在这场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控制器企业。如前所述,控制器对于本体厂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必然是最先被本体商入侵的一环。然而反向来看,相对于其他零部件商,控制器也同时具备最容易向本体渗透的有利条件,只要可以找到其他零部件供应,做出一款不算太差的本体并不难,更大的挑战还是在于如何利用对控制器和工艺、应用场景理解的优势做出差异化的本体,而这种优势是其他零部件甚至很多本体厂商也不具备的。同时,控制器厂商和终端客户或者集成商的联系紧密,可以较容易建立起本体销售服务渠道和网络,势必成为本体商的强劲竞争对手。

对于减速机厂商而言,现在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他们的危机感较弱,向本体扩张的意愿并不强烈,更重要的是,减速机厂商的大部分经验和专家知识与机械相关,和电气控制相距甚远,这种天然的行业区隔使得减速机厂商在向本体渗透的态度上表现较为谨慎。然而也有一部分减速机生产商出于另外一个原因,在考虑向本体迈进。这部分减速机厂商由于新进入减速机行业,其产品功能和质量还存在较大问题,下游客户观望情绪重,没有客户使用就意味着产品迭代速度慢,因此使用自己的减速机来发展自己的本体也是在此情况下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由于减速机本身的不完善,本体产品性能是否可以达到客户接受的程度,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早期低价策略可能是唯一选择,但这样竞争的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判断,从资本侧观察,并不乐观。

对于伺服厂商而言,这场战争离其最远,一方面因为伺服选择太多,不具备与本体商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不做电机的单纯伺服厂商在行业中的位置也比较尴尬,可替换性强,这类厂商大多体量也较为有限,对于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本体布局有心无力,安于一隅发展自己的专长是绝大多数该领域厂商的选择。

因此从零部件侧看,控制器厂商最具备向下游渗透的优势,也同时会是本体厂商第一个入侵的零部件,未来本体和零部件的相爱相杀主要会体现在这个领域。但随着行业的不断成长,减速机和本体之间的竞争态势也会发生变化,成为第二战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零部件和本体都会呈现出胶着的互相侵入状态,最终不会有一方的压倒性胜利,而将是相互入侵的两方会逐渐变成同一种形态,即具备某些或全部关键零部件能力的本体厂商的同场竞技。这其间鹿死谁手尚无从推断,但从目前行业态势来看,这场战争必然是相当惨烈,很难有全身而退的机会,入局各方都只能拼尽全力搏杀以求生存。

专栏作者投稿文章,不代表创业邦官方立场

来源:北极光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