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2019-04-27
Discovery是继迪士尼、环球影城、六旗以及乐高之后又一个加入中国主题公园战场的国际IP


编者按:本文转自公众号娱乐资本论,作者秦白水,创业邦或授权转载。

对于综合性媒体娱乐集团的华人文化集团公司(CMC Inc.)而言,作为其线下重点业务的文旅版图,还在“扩张”中。

4月24日,华人文化宣布同美国纪实传媒娱乐公司探索(以下简称Discovery)宣布在大中华地区共同开发“探索营”主题娱乐公园相关业务,以及STEM领域的数字化教育产品。

“CAMP DISCOVERY这条产品线,华人文化签的是排他性的合作”,CMC资本和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CEO黎瑞刚对河豚文旅表示。这也是华人文化继乐高乐园后第二条主题公园业务。

主题乐园的重资产和长周期回报使其成为竞争壁垒最高的旅游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启动这一全新的IP项目,华人文化再次巩固了其文旅顶级玩家的标识。与融创、复星等公司位于一列,共同挖掘万亿文旅金矿。

更大范围内,Discovery是继迪士尼、环球影城、六旗以及乐高之后又一个加入中国主题公园战场的国际IP,华人文化对此抱有很大期待,这将会是一个“以度假村为基本形态、融合DISCOVERY IP体验项目的大型综合户外项目”。

不同于国内其他新兴文旅玩家,短短几年间,华人文化从对国际成熟主题娱乐产品的落地起步,到把国际头部内容IP向线下转换进行独立开发并主导落地运营,逐渐进入到产业的源头与核心领域的尝试与探索,试图成长为一家类似于中国版“迪士尼”的传媒巨头。

这条路线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以Discovery合作为例,摆在华人文化面前的是,要如何将其媒体内容开发为可消费的体验型产品。在这个重要事件节点上,有必要对华人文化不断“进击”的文旅版图做回望梳理。

黎瑞刚表示出了敬畏。在主题乐园领域,他说国外积累了多年开发、运营经验,“我们要老老实实学习”。

成为一家一流的综合性媒体娱乐集团

1994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黎瑞刚随即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恰好是那一年Discovery亚太电视网成立,Discovery随之引入中国,对于从事纪录片工作的黎瑞刚而言,Discovery仿佛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受整个教育系统的熏陶,当时中国的纪录片多以人文类为主,“就像中国以前比较擅长拍摄艺术片”,Discovery纪录片则是另一套模式:商业化。

这给那一批纪录片从业者带来了新思考模式,“这是另一套内容结构和叙事表达方式”,黎瑞刚说到。

二十多年过去了,Discovery早已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内容品牌,每年生产8000个小时的原创节目,辐射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以50种语言通过各类屏幕触达观众。

与此同时,受到Discovery纪录片冲击的那个年轻人成为了中国市场的资本大佬,被亲切称为“黎叔”,二十多年之后双方再度产生了关联,并且程度更深。

4月24日,黎瑞刚执掌的华人文化宣布同Discovery共同开发主体乐园业务。这已经是华人文化第二次尝试国际IP合作,2015年10月,华人文化和英国默林娱乐即宣布将在上海开建乐高乐园。

CMC资本和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CEO黎瑞刚

作为线下竞争壁垒最大的主题公园,连续联手两大国际知名IP,华人文化的文旅“大玩家”形象再度得到了巩固。

2018年7月,华人文化集团公司(CMC Inc.)获得100亿A轮融资时,黎瑞刚表示,“伴随技术颠覆驱动着内容消费形态的不断演进,全球的媒体与娱乐行业正在发生着新一轮的调整和变革”,中国有机会诞生新一代大型媒体和娱乐产业机构。

在变革的窗口期,华人文化将在内容与平台、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推进战略布局和运营。对于线上内容领域已有充分布局,线下开始成为华人文化的重心之一。

一定程度上,对于想要成为一流的综合性传媒娱乐集团的华人文化而言,同Discovery合作意味着其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文旅版图则是线下业务的最好代表。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华人文化文旅地产总裁谢力主抓文旅板块,为何进入文旅行业,他在此前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这是“内力驱动”,希望线下娱乐板块能成为华人文化的从地面往高架上走的一个匝道,能多一个变现渠道,从简单运营到深度和复杂运营,充分享受优质内容的溢出效应。

计划于概念更早期就在落实。2014年,华人文化即已宣布建设上海全新文化娱乐新地标的“梦中心”,2015年华人文化宣布在上海建设乐高乐园,2016年华人文化同万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打造线下娱乐产品。

美国佛罗里达州乐高主题乐园

自此,华人文化文旅版图异常清晰,共分为三大板块:以合作开发乐高乐园、Discovery为代表的室外大型主题公园,以“上海梦中心”为代表的大型城市文旅综合体,以及包括剧场院线、电影院线等业态的文娱线下渠道网络。

近几年来,华人文化内容生态涵盖电影、剧集、游戏、时尚、生活方式、财经媒体、短视频、体育等10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线下演出方面,华人文化有华人文化演艺CMC Live、华人梦想等,如今在文旅地产实体层面也渐渐深入到“落地”期。

谁是典型的综合性媒体娱乐公司?迪士尼是最典型代表,其电影拥有丰富经典IP,旗下乐园则在全球“扎根”并深受喜欢。

在中国,迪士尼门徒众多,华人文化即是其一,黎瑞刚的抵达路径则是以头部内容为核心,从投资及孵化起步,逐步进入线上线下的深度运营及商业化,一步步打造出“迪士尼”类型的中国版综合传媒娱乐集团。

Discovery和乐高是两种不同的乐园开发模式

华人文化迫不及待想要跟外界分享其与Discovery在阶段内达成的合作。

消息宣布的当晚,黎瑞刚正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亚太地区的媒体峰会APOS,接受电话采访前他刚刚同Discovery全球总裁、亚太区总裁和中国地区负责人一起吃完晚餐,黎瑞刚对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强调到,“我们同Discovery后续可能还有其他业务方面的合作”。

2018年8月,华人文化方面表示未来还可能会与国际大型娱乐公司合作主题公园,这意味着同Discovery的合作洽谈早于去年8月份可能就已经展开了。

在华人文化的三大文旅业务板块中,主题公园作为超级重资产投入、回收周期最长的业务,重要性和意义更大。一定意义上,连续牵手合作乐高乐园和Discovery两大国际IP,就代表着华人文化的文旅野心。

在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宣布的业务合作中,主题公园自然更受到外界关注,黎瑞刚表示,“华人文化会将Discovery的内容与度假体验相结合”,浙江莫干山已有占地180亩的Discovery拓展营项目,这自然同华人文化规划的主题乐园不在一个量级。

“我们是有实体投资的,不仅是一些拓展训练活动,还有度假村等体验场景”,黎瑞刚表示到,在落地区域上,华人文化方面认为,“中国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具备开发价值”。

对于同时牵手乐高乐园和Discovery两大IP的华人文化而言,外界关心的是二者的推进节奏是怎样的,在黎瑞刚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园开发模式。

乐高乐园在全球已经有八家主题公园,所有产品已经由默林集团设计完了,目前推进情况是正在和地方政府做深入洽谈工作,“它是一个落地的过程”,黎瑞刚表示道。

在主题乐园这种超级项目中,地方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上海迪士尼的最终落地此前则是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谈判,华人文化此前对媒体表示,地方政府希望默林集团能够有一定比重的重资产投入,而不是仅仅是一种轻资产运营,因此乐高乐园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的落地过程,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了大量复杂的评估和测算,不会很快达成利益模式。

不同于迪士尼、乐高乐园,Discovery则是另一种开发模式。Discovery本质上则是一个媒体品牌,其以人文、科技类的纪录片享誉全球,在长期积累中拥有大量片库等内容资源,在强大的品牌支撑下使得Discovery本身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国际IP。

“Discovery之前没有这样的产品(主题公园),我们要根据这个IP,从零开始,与Discovery一起进行开发设计”,黎瑞刚表示到,华人文化会在大品牌下面,重新设计一系列用户可消费的体验式产品。

具体合作上,黎瑞刚表示产品将由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共同研发,项目建成落地后,运营则以华人文化为主,“Discovery会对品牌、品质、价值层面的把控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事实上,华人文化的文旅布局并非全部为重模式。2018年7月,华人文化宣布与新加坡的动画工作室One Animation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用“奇宝萌兵”IP在线下娱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同全世界范围内优质IP合作,进行线下转化或赋能即是华人文化文旅业务“轻重并行”的打法。

遵循两大原则:家庭娱乐和青年文化

对于Discovery而言,如何走出美国本土开展更丰富的活动是其近几年的一大工作。去年,其同上海SMG合作的纪录片《跟着贝尔去冒险》就是不错尝试。Discovery这些年在全球布局已经突破原有的内容界限,其欧洲公司更是在体育方面异军突起,收购奥运转播版权,控股Formula E电动汽车方程式比赛,包括近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马术比赛也是其体育业务领域的拓展。

“中国市场需求在这,Discovery很愿意先来这里尝试”。Discovery在美国本土市场仍将更多的工作放在了内容与发行层面,本土市场之外展现往线下等多领域拓展的野心。

“我们期待携手华人文化在线下主题娱乐领域丰富的开发运营经验,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充满乐趣的娱乐体验”,Discovery 分管大中华区和韩国的副总裁兼总经理邱煌表示。对于Discovery而言,这几年在线下文旅板块有着良好布局的华人文化,是不二选项。

将华人文化的文旅模式同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容易发现其同复星旅文类似,都是与国际IP进行合作,然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开发。例如华人文化的Discovery主题乐园将适配与中国地理,复星旅文则在Club Med模式中开发了Club Med Joyview 品牌。

但不同于后者“买买买”的模式,华人文化更乐意大家一起“通力合作”。

对于华人文化而言,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模式:华人文化此前表示乐高乐园以外方为主运营,而在Discovery主题公园项目中,黎瑞刚表示后期运营将完全以华人文化为主。

不同于此前万达文旅城一个模式“复制”到底的开发方法,华人文化和复星旅文另一个共同点是,产品丰富多样,以消费潮流做产品驱动。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建农此前接受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采访时表示,复星关注的不是产品渠道,而是消费者需求。无论是Club Med、亚特兰蒂斯酒店还是合资旅行网站托迈酷客,瞄准的都是偏高端旅行消费人群。

华人文化的线上、线下产品则始终如一,遵循着两个消费趋势:家庭娱乐和青年文化。

“城市化和中产阶级增长进入到一定程度后,家庭型消费是重要消费形态,另外教育和娱乐相结合的形态,是青年文化重要的消费体现”,在黎瑞刚看来,Discovery的教育产品和主题公园分别代表着这两种消费潮。

“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不少中外合资的内容,其中的一个经验是,必须要以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来看待,需要优秀的团队,需要长期投入的心态,慢慢地去养”,黎瑞刚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采访时表示到。尽管Discovery乐园有可能最早落地于中国,但华人文化没有想过往世界“复制”的前景,黎瑞刚表示“中国人在这方面还得谦虚点,要老实点,人家积累了这么多年,我们要老老实实学习”。

目前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在两项产品的开发上都已经开始组建团队,教育产品已经在设计软硬件产品,主题公园层面,“产品细化工作已经启动起来了”。

“现在做项目从产品到最后运营,很多细节都要充分考虑,所以未来我们还会有一些挑战,如何建立由持续运营能力的运营团队”,黎瑞刚表示到。

上海梦中心概念图

对于华人文化的文旅项目而言,户外大型主题乐园始终是最具挑战的项目。

1994年Discovery进入中国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内容视角,一定意义上,作为并没有主题公园开发经验的Discovery而言,当下或许意味着另一个历史阶段:由华人文化和Discovery一同,如何通过主题乐园等产品再次给中国用户带来创新、有趣的内容。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娱乐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