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没有未来

2019-05-28
从整个行业的生态来讲,最大的问题,还是内容生产者的良莠不齐

blob.png

编者按:本文转自老徐商业评论,作者老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上一篇关于自媒体下半场的文章里,咱们说了,新媒体的三种商业模式:广告、电商、知识付费。

今天想重点聊聊知识付费。虽然我自己的公司在知识付费领域浅尝辄止,但从知识付费概念出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关注着这个新的领域,以及各路玩家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

知识付费在过去的几年,的确经历了从零创生,到瞬间高潮的阶段。

艾瑞的数据,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预计2019年能到3.87亿,市场规模在2020年可能到235亿,年复合增速69%。

但是伴随而来的,也有各种关于收割、伪需求、非刚需、贩卖焦虑的讨论。

今年以来,行业内也已经不止一个人在讲,野蛮生长后,可能到了知识付费的拐点。

甚至,还有说法是,“知识付费”还没来得及成为一个行业,可能就已经被投机者过度收割了。

一、定义“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的定义其实可以很宽泛,广义上来说,传统的教育培训、图书出版等等,其实也是用户对于知识的买单和付费。但今天咱们所说的“知识付费”,实际上一般是狭义的定义:

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售卖音频、视频、直播、图文课程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内容生产。

与别的新媒体形态一样,知识付费也是平台、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的三方关系。

目前主要的平台方,以喜马拉雅、得到、知乎、十点读书等等为代表。在行业产生和爆发的过程中,平台方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未来当增量市场逐渐变为存量市场后,迎来的变化也一定也是刺刀见红、此消彼长的竞争。与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别无二致。

平台玩家们的发展,大体是和市场同步的。然而个体的内容生产者,也就是各种“卖课”的机构和个人,发展则有更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也是我想讨论的重点。

二、用户会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用户为知识而付费的原因,其实逻辑也挺简单,无非是两个:为爱(爱豆/爱好)买单,为回报买单。现在市面上所有成功的知识付费产品,都逃不出这两个方向,或者兼而有之。

第一逻辑,我把它叫做“为爱买单”,一种是明星、名人、大V等等开出的课程,用户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是基于对于他们个人的爱,或因为他们个人的背书,而去付费买单;另一种是为爱好,比如热衷历史、爱文学、喜欢音乐,会为了相应的主题而付费。

第二逻辑,我把它叫做“为回报买单”,更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好处而存在的“刚需”。用户听了你的课,是要有回报的。比如学英语、投资理财、个人提升等等。

以喜马拉雅平台为例,销量最高的课程多数是第一逻辑,用户为爱好买单,而去付费听小说、听英文名著、学习古诗词。亦或者,类似陈果、蔡康永的课程,大家对于他们个人的喜爱,以及对于他们背书的内容信赖,而愿意去支付费用。同时,某些名人的课,用户为喜爱买单的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符合第二逻辑的:为了学会如何寻找幸福、提高情商的个人提升“刚需”。

再看十点读书平台,销量最高的课程,很多也是主要符合第二逻辑的:学英语、学时间管理、学理财、学演讲等等,都是所谓的为回报买单。

再拿得到APP为例,销量最高的课程,普遍两个逻辑并存,比如销量最高的《薛兆丰经济学课》,销量第四的《武志红心理学课》等,普遍打的点,是用户“为回报/学习而提升自己”买单,同时又有名师背书的“为爱买单”的第一逻辑。

所以,用户买单的知识付费产品,一定是符合为爱买单、为回报买单的两个逻辑。

三、知识付费内容生产者的危机

回到本文想讨论的点,在知识付费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新媒体整体疲态的2019年。

从整个行业的生态来讲,最大的问题,还是内容生产者的良莠不齐,大量“标题党”内容(课程的标题、讲者、介绍特别吸引人,买了之后没啥料),纯粹割韭菜。

用户尝鲜性付费后,不会再有复购。劣币驱逐良币下,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也必然受到牵连。

而市场中的“良币”,则要面临另一个问题:优质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注意,这里的“优质内容”,是要优质到值得大家为之付费的内容。

为什么整体来讲,我不太看好知识付费领域的内容生产者?其实就源于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最大悖论:

内容生产者的知识和能力,是有边界的,且是很难快速迭代的。

而快速迭代,是移动互联网所有产品的第一法则。

而这对于付费型知识产品生产者来说,是几乎难以实现的。

举个例子,典型的传统“知识付费”是课堂学习,类比来说,平台方是学校,知识提供者是老师,知识消费者是学生。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知道,一般来讲,所谓“好老师”一般是年纪中年以上、“有经验”的老师。

而他们之所以是“好老师”,无非是因为讲授的内容日复一日地重复,对于讲授的知识不断提高精进,能力不断提高,甚至连穿插的段子都在不断升级和迭代。

而这背后蕴含的逻辑,实际上是对于同一个知识边界内的内容,在相当长的周期内的不断升级迭代。

但是在网络生态下,不会给内容生产者这么长时间,去精进和迭代的。

如果你提供的是免费内容,OK,没有问题,可能只要源源不断产出就好。哪怕偶尔内容一般,用户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付费内容呢?对不起,不可以,每一次都一定要是精品内容。偶尔内容水了,可能导致的就是用户的永久流失。

对于很多付费内容生产者来说,第一个课程产品,能够做到效果好、用户买单,可能并不难。因为第一个产品,一定是你最擅长、甚至已经在线下打磨迭代的课程,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

但是,第二个课程呢?第三个课程呢?如何保持输出的新内容、新课程,还能有同样的质量呢?

这就给付费内容生产者,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何无限扩充自己的知识边界?尤其是在要求快速反应、迅速产出的前提下。

这就意味着,无法规模化量产。

而能做到规模化和量产的付费内容,只有一种:“割韭菜”型内容,不求长销,但求快销。割完一波,再割一波。

这是最致命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知识付费领域,真正能形成商业模式的玩法,一定是、也只能是平台。这也是得到、十点读书这些曾经的内容生产者,逐渐转型平台的逻辑。

只有做平台,才能有不断迭代的付费内容产出,而对于纯粹的内容生产者,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没有未来”的,可能不是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更不是知识付费的平台玩家,而是各位知识付费领域的内容生产者们。

来自市场的挑战,是劣币驱逐良币;

来自自身的挑战,是持续性的付费内容产出;

而终极的挑战,是付费以外,这些内容生产者们,能否探索出新的模式?这才是最大的变量,也才是可能存在的“未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老徐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