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榜:打车、外卖、网购、在线旅游,你中了几个?丨邦TOP

2019-04-09
大数据杀熟,难发现、难举证、难监管,可以说是21世纪最普遍的新型商业陷阱之一。

一切伟大的创造都来源于学习和模仿。创业邦推出「邦TOP」栏目,摸索成功商业案例中的规律,寻找优秀企业家的共通点,自制或整理成为大小榜单,呈现给大家。栏目注重案例性、指导性、趣味性。希望为正在创业,心存疑虑的你提供答案。

本篇是栏目的第9篇报道,请细细赏阅。

大数据杀熟,难发现、难举证、难监管,可以说是21世纪最普遍的新型商业陷阱之一。

近些年来,互联网行业频繁曝出大数据杀熟事件,多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中,“大数据杀熟普遍”热点话题凭借其高达73的社会影响力,排在十大热点话题第三位。

3月27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大数据“杀熟”的调查结果,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存在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经历购物类、在线旅游类和打车类App或网站经历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最多,分别为44.1%、39.5%、37.1%;另外在外卖、视频以及电影购票等消费领域,被调查者反映也存在不少“杀熟现象”。

被调查者经历过的大数据 “杀熟”类型

大数据“杀熟”争议背后,透露了互联网行业的不少问题。

“大数据杀熟榜”TOP 5:电影/视频类

作为新兴消费领域,视频网站、电影购票平台近年来也被曝出不少“杀熟”事件。在此次调查中,经历过视频类和电影类App或网站大数据“杀熟”的用户,分别有15%和13.9%。

其中用户反映最多的就是价格歧视问题,购买同样的网络服务或商品,不同用户之间会产生不同价格。

首先是根据手机型号不同而给出不同收费待遇,有网友曾爆料,某视频网站会员费安卓和iPhone收费不同,iPhone年费218元,在安卓手机上显示年费只要178元。

类似的,电影购票平台也出现过不同账号不同价格的事件。

曾有网友透露,用新注册的小白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别的会员账号同时选购同场次电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账号,其次是普通会员账号,而高级别的账号一张票要比小白账号贵出5元以上。

同一影城,不同账号,显示的电影票价也不同

“大数据杀熟榜”TOP 4:外卖类

在消协公布的大数据“杀熟”榜上,外卖类排在第4,有16.26%的受访者表示经历过“外卖杀熟”。

豆瓣上有网友曾反映被“杀熟”的经历,该网友在连续点了两个星期的美团外卖后,发现优惠力度在逐渐变小。经过实际测验后发现,在同一餐厅消费,不常用美团的同事所享受的折扣要比自己大,所有优惠都高1块钱。

在饿了么平台,新老用户在同样一家店消费,可享受的红包金额却因人而异。

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曝出过类似情况。有网友和伴侣通过微信小程序在肯德基点餐,同样的会员专享价,但该网友手机显示的价格却比同伴的要高一块钱。

相比其他消费领域,外卖“杀熟”的主要争议就在于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

“大数据杀熟榜”TOP 3:打车类

网约车也是“杀熟”争议较多的领域,近些年来,相关新闻也在逐渐增多。

2018年3月,一位微博网友发现,在使用滴滴打车时,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在同样的时间里,使用不同的手机时,价格竟然相差七八块钱。

当时事件被曝光后,滴滴陷入大数据“杀熟”的舆论风波。

针对杀熟质疑,滴滴 CTO 张博赶紧声明:价格差是受 GPS 精度影响产生的细小误差,滴滴打车价格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然而,针对张博的回应,消费者并不买账。

“大数据杀熟榜”TOP 2:在线旅游类

在线旅游可以说是大数据“杀熟”的重灾区,相关企业都因为疑似“杀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去年10月,作家王小山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飞猪上购买机票时遇到“杀熟”问题,他表示其他渠道卖两千多元的机票在飞猪上的票价显示竟然超过三千元。王小山的微博一经发出便将飞猪推至“大数据杀熟”的舆论潮头。随后,飞猪虽发表声明称从未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不止飞猪一家平台被诟病,包括携程、去哪儿等平台在内,都屡被质疑存在“杀熟”现象。

3月10日,微博网友“陈利人”爆料称,自己在携程App购买机票,原本总价17548元,因为漏选报销凭证返回从新操作,但再次支付时发现无票,其他航班则高出1500元。

网友@陈利人发文质疑携程“杀熟”

与此同时,他发现该航空公司官网的该航班仍有余票。因此,他怀疑被“杀熟”。

实际上,携程此前就饱受杀熟质疑。去年5月份,有多名用户投诉携程,称使用同一账号,不同手机预定同酒店、同房型却出现价格差异。携程当时表示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等差异造成的。

“大数据杀熟榜”TOP 1:购物类

实际上,电商购物的“大数据杀熟”在国外早已出现。

2000年,亚马逊网站开始了差别定价试验,亚马逊选择了68种DVD碟片进行动态定价,根据潜在客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在亚马逊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以及上网使用的软件系统,从而确定不同的报价。

在国内,也有疑似电商平台“杀熟”的事件发生。

有京东用户透露,自己购买了京东 Plus 会员之后,在京东上看到一种苹果的售价为76.9元,会员价为69.9元,然而在非会员的朋友那里却看到同款商品原价为71.9元(两人地址相近)。

总的来说,现在市场上曝出的大数据“杀熟”主要有这几种形式:根据用户特点提供特定服务;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隐藏老用户优惠券;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高;手机配置不同收费不同;默认勾选之前购买过的服务。

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大数据的刀,为何总是挥向用户

过去一年来,大数据杀熟舆论漩涡持续发酵,众多互联网平台均被曝出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官方回应也是惊人的一致:不存在。

而企业屡屡再犯也有原因可循。一方面,由于大数据杀熟具有隐蔽性,用户往往面临这举证难的尴尬境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没有具体的监管机构,企业也不会对外公布具体算法、规则和数据。

大数据“杀熟”高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对称以及不透明。

大数据杀熟,其源头在于平台根据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平台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来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定价。

简单来说,大数据杀熟通常表现为“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本质上是企业利用老用户的信任牟利,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有意消费用户忠诚度,也就是所谓的“精准打击”。

技术本无罪

选择权在企业手上

事实上,大数据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使用者用来做什么。针对同样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定价,说明企业本身的经营理念就存在问题。

要知道,在如今互联网交易情境下,人们交换商品价格和信息比以往更为便捷,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大大提升,等到舆论危机爆发后再去“灭火”,重拾用户信任将无比艰难。

根据这次北京消协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2.5%的被调查者认为“杀熟”会透支消费者信任,降低企业信誉,66%的被调查者认为会降低用户忠诚度。

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带来的后果

随着大数据“杀熟”事件频繁被曝,伤害的已经不仅仅只是某家互联网企业,就连整个行业的商业信誉也受到牵累,信任缺失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由于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中,对于“杀熟”现象的规避还要依靠企业的自觉,只有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写在最后

大数据“杀熟”虽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现象,但“杀熟”本身却是老问题,大数据“杀熟”与传统经济中的“杀熟”其实都体现了一种滞后的商业文明。

在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杀熟”会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造成更大的伤害,“杀熟”行为更难监管,这是新经济兴起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愿我们能早日找到治疗它的良药。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