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也成“猪厂”,AI养猪的一线方法论

2019-06-25
京东也是继网易、阿里后,又一宣布“养猪”的巨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财经,作者何星莹,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6月上旬,京东农牧在其投资的黑猪养殖企业吉林精气神的生产基地对外公开了AI养猪的最新信息。京东也是继网易、阿里后,又一宣布“养猪”的巨头。

据USDA和芝华数据,我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美国则是9.3%。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生产一公斤猪肉所需的价格是7.82元人民币,这个数据在美国只要3.97元。

除了饲料价格差异之外,国内的人工成本是美国的五倍。在一向人工成本低廉的中国,会出现如此现象,实在让人费解。但实际上,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虽然总量巨大,但国内养殖却仍然处于传承全凭经验、智能程度低的现状。

为什么要做农业这块比较难啃的骨头?京东农牧是怎么做的?做这件事情和其他传统公司做的有什么区别?在6月12日的精气神线下参观中,京东农牧副总经理李佳隆揭示了这三个问题。

京东农牧诞生自京东数字科技,主打数字科技赋能农业,已经做了一年左右的智能养猪,除此之外还有牛羊、水产、禽类。此外,4月1号还启动了种植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李佳隆用一句话概括京东农牧所做的事:给传统的养殖企业生产车间做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的升级改造服务,以及借助京东的配套生态来给第一产的全产业链进行智能化升级,以下为李佳隆演讲。

7亿头猪的生意

首先是行业现状,大家相聚在长白山精气神的猪场,我们就拿整个中国养猪数据给大家做一个市场背景简单介绍。

中国生猪养殖量居世界首位,绝对遥遥领先。每年出栏大约7亿头育肥猪,占全球57%。也就是说,每两个人每年就会消耗掉一头肥猪。我们的量,是绝对头号养殖大国。

以猪的数据做一个引子,可以引出禽类、蛋类和羊,以及水产整体数量,差不多都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养殖大国来说,我们的水平是怎么样的?

现场演讲PPT

PSY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团体或者一个国家的养殖水平最官方的指标,它的意思是每头母猪每年可以提供多少头健康的小猪。

这个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像欧美等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30头以上,中国每年只有16头。

再看看这组数据,这个数据是2017年中美养猪成本的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生产一公斤猪肉,中国所需的价格是7.82元人民币,这个数据在美国只要3.97元。

现场演讲PPT

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这些钱差在哪儿。

7.82元里面有1.63元是中国每公斤猪肉所需要的人工成本,在美国只有0.29元,大概差了5倍;此外,我们的饲料价格是美国的2倍。

京东养殖的黑猪

正是看到了这种市场背景:巨大的量,且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京东开始把农业提高到一个战略级的地位,做我们京东农牧品牌。

“三大核心”,赶英超美

首先,我们打造了一套整体方案,称之为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主要体现了“神农”和物联网两大标志性。我们打造了一个农业级的人工智能大脑——神农大脑,让它以中枢的形式控制整体方案,再配合自己独立研发生产的物联网设备。也就是说,让这些脑子有眼睛、有手、有脚,可以自己行动。

机器人自动喂食

最后,通过一套非常轻量级的SaaS系统,把上述这些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大脑,和饲养员联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让这些科技可以得到落地。

这就是我们三大核心。

这三大核心,是怎么分别独立运营、又整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工作呢?这块我想通过自己总结的几个痛点给大家讲解一下。

现场PPT

首先,来看中国养殖业的第一个痛点,也是我认为最大的痛点:养殖业全凭养殖经验,是难以传承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们做这个事情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我个人也走访了非常多的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负责生产的老板都会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他个人的养殖经验。当我听多了以后,会发现每个人做事情,很多环节都不太一样——无论是养猪还是养牛。

机器人数猪的数量

这就引发了第一个思考:如果这个事情整个行业都没有一个标准,那该怎么去提升行业的水平?

第二,很多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有着自己独有的养殖经验,但却不愿意或者没办法公开给其他人知道,这是他们企业的窍门。我们怎么收集到来自于行业优秀人才通过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并固化、共享给全行业?这是农业级的神农大脑的由来。

我们建立了京东农牧研究院,把行业里面的优秀专家、企业优秀的人才都纳入到研究院里面,用他们的知识训练大脑。

大脑对于养殖这个行业有了初步构想以后,把它部署到尽可能多的生产厂里面。比如说养猪厂、养牛厂和一些禽类的生产厂里面,让它可以靠自己的脑子和感知器官,去感知这个世界,让它们自己采集数据,再通过我们的大数据分析,再补充学习给它,让它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自己的能力非常全面地提升起来。这样大脑的水平应该会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尤其是它的判断能力。

我们用大脑主导整个核心,让它最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生产者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一层一层像传统方式一样制定方案,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神农大脑有两个齿轮,它的意思是,大脑不光可以支配人类,还自己有手和脚,可以取代一部分员工的工作。

这引出了我们第二个痛点,智能程度低、实施性差。

计算猪运动量

简单来讲,在第一产业里面,在养殖的自动化、信息化这个领域,我们国家落后欧美发达国家至少25年的水平。怎么去结合现在中国优秀的场景化人工智能的能力,做一些弯道超车,而不是生硬的做25年追赶。

由此诞生的,就是我们在养猪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自动的巡检体系、环控体系、实施监控体系和精准的饲喂体系。

那么,我们的三大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和SaaS系统怎么结合工作、怎么结合到具体的养殖场景里面?

▍一、 巡检体系场景融合人工智能IOT和SaaS系统

用机器巡检,可以24小时不停的对于生产车间进行巡检。机器人上面配备了很多我们自己研发的设备,比如3D双目摄像头,广角深度摄像头、远程测温仪、声音收集器、六项指标的环控测试仪等很多设备。

它会感知到很多情况,包括猪的行为以及整个环境的情况,会通知给大脑,大脑再得出下一步工作的怎么做,再支配其他的机器人或者支配饲养员进行工作。

智能巡检机器人

用机器代替人之外,结合人工智能也能做到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传统养殖场老板无法知道场子的动态数据,而巡检机器人拥有视觉点数功能,在巡检一周后,会实时把数据刷新到手机SaaS系统里面,让工作人员或老板可以实时掌握数量,并且检测养殖物的健康状况,同时还能自动化评估重量。

前两项功能,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对资产情况更加明晰。而体态检测提供的数据,是母猪生产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标志这头猪还能不能优良地进行生产或者被淘汰。

▍二、环控体系

这个体系简单来讲,就是营造一个最适宜它生长环境,让它每天心情特别好,吃得特别多,运动量特别棒,不饱和脂肪酸就高。我们监测了很多指标,比如说温度、光照、风速、二氧化碳含量,氨气含量,湿度等很多指标,让它们有一个绝对五星级的家,让他们长肉更快,缩短出栏时间。

▍三、监控体系

简单理解,就是对全生产环节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

猪的一些干咳、气喘、喷嚏、站立困难,包括它发情时候的一些症状,以及牛的反刍的行为步态都可以反馈很多问题。根据监控体系,我们做了一套最新的瘟疫防控的体系。通过24小时不停的监测,分析运动量、采食量、温度粪便的状态这四项指标判断这头猪是否有一些瘟疫的前期征兆,从而早期把它进行隔离。

监控体系

▍四、饲喂

通过我们自己发明的半限位的栏体,做成隔断,批量饲养猪,还装了四维的IoT眼睛——自研的摄像头,从而可以“看到”每一只猪的想法,比如它是想进食还是吃饱了。

它进来栏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脸,有了脸以后,相当于我们人用手机解锁我们的猪脸识别功能,可以调出这头猪的所有数据。拿到这些数据以后,这些猪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吃多少,可以非常简单就可以算出来,并且通过我们的饲喂机器人,给它下现在吃的量。

能养还能卖

前面讲了为什么做农业、是怎么做的,最后讲一下我们做的这件事,和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打造了一款神农生态圈。4月1号我们开始做种植产业,首先打破饲料作物种植的整个监控体系,从源头把控饲料中含量最高的大豆、玉米等这些作物的种植。配合国家饲料中心,包括兽药、疫苗生产厂,把控好整个生产环节,做到数据透明化。最后,把这些上游的产品,所有猪场里面的消耗品能够精准的连接到我们这个场里面。

到中间生产的环节,刚才讲了,我们有个体识别,从这头猪出生就记录它的所有,包括运动量、饲喂量、生病情况等。

京东的神农生态圈

到下游,这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也是大家最了解京东的一块:物流、仓储、销售环节。我们要把上游和中游所有的信息数据客观地在下游进行展示,直接把它送到消费者能够看到的地方。比如说线上京东生鲜的商城,线下生鲜便利店等所有的地方。

再横向看,有了这些数据以后,可以把整个养殖过程透明化,把京东金融和保险的能力加进来,用金融杠杆撬动生产厂家,让他们有更好的资金支持。而神农研究院,要把它做成一个可以给传统农业的人普及数字农业的事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