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上演回购潮:小米、腾讯、苹果、微软等巨头都在这么干

2019-07-10
据统计,美国20家科技公司已斥资261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巴菲特认为,只有自身价值被低估的情况下回购股票才是合理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刘荻青;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全球上市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库S&P Capital IQ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最近一年的财季内,股票回购最活跃的20家科技公司花费在股票回购的资本支出略超过2610亿美元,这些资金约占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100家最大买家总支出的40%。

其中,几家科技巨头合计占据了最大的回购份额,苹果、甲骨文、高通、思科以及微软在过去一年中合计共花费了175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是两年前同期总支出的三倍。

而仅苹果一家就在过去四个季度内花费了75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占据其iPhone业务放缓期间股票累计交易量的4%左右。甲骨文则花费高达360亿美元回购股票。

A screenshot of a cell phone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美国科技公司股票回购金额 数据来源:S&P Capital IQ)

报告显示,甲骨文在截至最近财季报告的一年内回购数额已达到公司同期自由现金流的近三倍;对于思科来说,其回购金额大约是公司自由现金流的1.5倍;高通在统计期内的股票回购数额超过其2013年至2017年股票回购数额平均值的四倍。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近期科技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激增、股票回购活动加速也减少了许多公司对增长放缓的担忧。

除了他们,中国已上市的科技公司近期也多见股票回购现象。

今年1月,小米在上市6个月之后开始回购股票。在市值下跌的情况下,小米董事会表示将回购至多10%的股票,公司在1月17日回购了价值约6,000万港元(合770万美元)的股票。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也承诺在一年内不出售任何股票。

截至目前,小米陆陆续续进行了22次股票回购,共耗资12.5亿港元。而仅在6月单月,小米共计回购17次股票,回购总量超过1亿股,总耗资超11亿港元。

今年6月10日晚间,港股上市的阅文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在未来6个月内用不超过5亿港元的资金最多回购已发行股份的10%。

此前的4月份,腾讯控股亦发布公告称,将考虑并酌情授予董事一般授权以购回已发行股份总数最多10%之股份。按照彼时腾讯3万多亿的总市值计算,腾讯的回购规模将达到接近3000亿元。

但市场普遍认为,腾讯回购股票仅仅只是常规操作,因为往年腾讯在每年的3月或4月的公告中,也都提及了类似的操作。

但在去年9月到10月期间,腾讯确实进行了时隔四年之后的最大规模回购。去年,腾讯连续24个交易日回购,回购规模近9亿港元,并在距离发布三季报前一个月,受限于港交所的相关规定,停止回购股票。

今年3月,港股上市的映客也宣布了股票回购计划,映客在公告称,拟用不超过1亿港元购回股份。

除了港股科技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也有回购现象。比如趣店,去年底,趣店就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趣店当时宣布将在未来12月内最多回购3亿美元的ADS。

对于科技股而言,回购无非是希望提振信心,提升股价。不过,股神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中谈到回购的问题。他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下企业回购股票才是合理的,那就是自身价值被低估了;而盲目回购被高估的股票会摧毁价值。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