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拯救波音和福特,这个CEO的答案出人意料

2019-07-30
当企业陷入低谷,被迫进行改革,什么才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答案或许出人意料:CEO的执行力是决定性因素。

图虫创意-258130326295150629.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作者Michael Liu,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何拯救你,我的福特?

二零零六年的福特正是面临这样的问题,而整个改革的来龙去脉被详细的记录在了布莱斯·霍夫曼的《美国偶像:艾伦•穆拉利与拯救福特之战》一书中。

福特在当时已经濒临破产。信心满满的福特家族第四代继承人比尔·福特主导了2001年到2006年的一场改革计划,但是以失败告终,股价从16美元跌到10美元。

当时的CFO断言,福特的流动资金会在18—36个月内耗尽,届时不得不提出申请破产保护令,而这一年福特将面临历史上最大的亏损。

总的来说,福特当时面临的棘手问题有如下几点:

1. 恶劣的企业文化

福特从创始人亨利·福特时代就形成了一种独裁的、好斗的、推卸责任的企业文化,后来亨利·福特二世掌权,他蛮横的作风更加剧了这种文化的蔓延。

直到20世纪80年代,福特的管理层依然害怕自己说的话被公司窃听,说不准哪天就会被开除了。所有人都不敢想自己会在福特工作到退休,每个人都可能被内斗斗到垮台。

在这样的文化笼罩之下,一切改革都极度困难:一是没有人敢承认公司或者自己存在问题;二是一旦改革不顺,所有人会首先推卸责任以自保。

2. 组织架构复杂,汇报关系混乱

福特在全球有多个分公司和生产基地,他们和总部的关系非常复杂。

在总部,只有极少数人向CEO直接汇报,福特在CEO和其他高管之间设置了一个“幕僚长”职位,其他人先向幕僚长汇报,幕僚长再向CEO汇报,这样的机制某种程度上架空了CEO,而且CEO很难了解最真实的公司运营状况。

分公司和总部之间的关系更为混乱。

负责欧洲子公司的主管,直接向福特北美总部的副总裁负责,这意味着欧洲子公司的总裁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下属在干什么。

另一方面,欧洲区产品研发的最高主管向欧洲子公司的最高主管报告,但是欧洲与北美研发总部的研发主管几乎不直接联系,这导致了大家互相不清楚对方在研发什么,研发进度如何,各自为政。诸如此类的复杂的、纠结的层级组织在福特比比皆是。

3. 产能过剩,供需错位,供过于求

福特在全球销售的车款一共有97款,这个数量太多了,有的车款销量很低但是依然要为其匹配相应的生产线。此外,由于油价持续攀升,福特赖以生存的休旅车和货车销量低迷,同时公司又无法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低油耗小轿车。

更严重的是,伴随着产品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福特工厂的开工率很低,拿着工人的薪水但是干着清洁工工作人比比皆是,同时公司还要承担他们退后之后一家人的医疗支出,不堪重负。

执行,执行,还是执行

面临这样复杂局面,你会怎么做?

既然内部候选人受企业文化影响太深,那就从外部寻找一个拯救福特的人。艾伦·穆拉利,曾经拯救过波音的男人,被董事会以2800万美元的代价挖到福特。

在911之后,波音曾经遭遇巨大危机,当时波音的订单不是被延迟就是被取消,公司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空客后来居上,超越波音成为全球第一大商用飞机制造企业。

此时的穆拉利在做什么?时任商用飞机部门的CEO,在他的主导下,波音裁掉了近一半的人力,外包更多的业务,简化产品的行政流程,把节约下来的经费都投入到最先进机型——波音787的研发中。

最终更便宜、更简单、更环保的波音787让波音公司起死回生,重新回到行业老大的位置。

从这段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什么?“裁员、外包、简化流程”都不是新鲜词汇,研发更便宜、更好的新客机也是人人都知晓的道理。

但是,人人都知道,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到。穆拉利是典型的执行型CEO——这也契合了“首席执行官”的本意,他能够推动计划的彻底执行,让一个看似“平庸”的计划,展示出神奇的效果。

|穆拉利

▍“去执行计划,告诉我结果”

2006年9月5日,穆拉利正式上任福特CEO。

他带着一份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改革计划来的福特吗?很遗憾,没有。穆拉利的改革规划完全基于比尔·福特之前执行失败的计划——《前进之路》。

《前进之路》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2012年底之前,关闭北美14座工厂;裁员2万5千到3万名员工;减少12%的管理阶层;2010年前削减60亿物料成本,未来3年降低北美产能26%。其他还包括提升福特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一揽子措施。

现在看起来这些计划都是能够切中福特的问题的。市场需求疲软,供大于求,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能想到关厂、裁员、降低产能和削减成本。

产品销售不畅,则要提高研发能力,改善营销和销售系统也是理所当然。《前进之路》是一个中规中矩、普普通通但是执行下来确实可以解决问题的计划,但是如果执行不下去,一切都等于零。

穆拉利上任之后,对《前进之路》做出这样的评价:“计划是健全的。如果这步棋下对了,北美的福特汽车未来两年会减产26%,关厂裁员预计能减少成本50亿美元,这相当于福特一年的营运费用。同时,这计划保证会加速研发新的车款,到2008年底前,70%的车种会更新或升级。”

穆拉利对《前进之路》总体满意,他告诉计划提出者——北美区负责人马克·菲尔德斯:去执行计划,告诉我结果。

▍徙木立信,扭转企业文化

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每个人大胆的承认问题的存在。这个看似可笑的、理所当然的逻辑,在福特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在福特,所谓的“事实”是经过层层包装的事实,不同部门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数据。举例来说,要预测新产品需求时,他们会提供夸张的数字给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供保守的数字给分析师,让福特较容易达到预期销量。

穆拉利无法忍受这些做法,他设计了一个组织层级的例行会议,叫营运计划回顾(business plan review),简称BPR。

BPR在每周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每个主管都必须参加。每个人都要提供简明扼要的报告,更新自己的进度,会议上不开放讨论或辩论。至于需要领导团队更深入讨论的议题,将在BPR会议结束后的细节检视会议(special attention review,简称SAR)上讨论。这么做是要让主要会议能够专注在大方向的讨论。

穆拉利反复强调,会议上不会有任何政治考量或人身攻击,只有针对组织营运项目的讨论,崭新的福特只看数字。

看似简单的要求,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穆拉利要求每个主管在更新自己进度时,正常的用绿色标识,存在问题的用红色表示。

然而每次开会,每个人简报上的进度标识都是绿色。当时福特已经连续亏损,整个2006年预计亏损数十亿美元,但是每次BPR会议上,每个业务单位都没有任何问题。

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没有人承认有问题。

这便是福特百年来形成的令人窒息的企业问题文化。在以往,每一次会议都是想方设法吹嘘自己和把罪责推给其他部门的会议。如果有人没有把身上的错误推卸干净,到时候一定会被“秋后算账”。

这样的文化过于根深蒂固,以至于穆拉利多次承诺不会“秋后算账”,但是没有人相信,甚至大家认为这是穆拉利的圈套。

直到有一天,福特的Edge车款因为质量问题无法实现年内上市的目标,虽然技术团队已经在加速处理,但是进度仍然不令人满意,这是一件大事,不容易隐瞒。负责这个项目的主管开始考虑是否要在每周四的BPR会议上把这个延期的项目标成红色。

他鼓足勇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测试一下这个叫穆拉利的男人是不是真的说话算数,如果自己不幸被公司开除,也算是一种壮烈牺牲。

那天,在BPR会议上,这位主管站起来指着幻灯片上的红色部分说:“因为产品的某个问题,我们决定延缓上市”。

台下是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心里都在想:这个人死定了。

最先打破寂静的是穆拉利,他对这种正视问题的态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他询问在座的各位谁能够帮助这位主管解决问题,品管部门当即表示可以派出专家进行检查。

原本是一个项目事故,却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范本。承认问题的主管没有被开除,大家看到了穆拉利的信用:这是一个说话算话的CEO。

这个在BPR会议上首先承认问题的主管正是提出《前进之路》计划的马克.菲尔德斯。七年后,他接替穆拉利,成为了下一任CEO。

在这次特殊的BPR会议后一周,每个人的投影片上几乎都是满江红。无论如何,至少每个人都敢于承认问题的存在了。

▍CEO亲自出马向银行借钱

扭住企业文化只是第一步,这是保证改革计划可以被执行的前提。然而改革不是开开会就可以成功的,改革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福特决定向银行借款,抵押福特所有的资产,能借多少算多少,抵押品也包括福特那个经典的蓝色椭圆商标。

2006年11月27日,福特汽车宣布,他们寻求180亿美元资金,用以应对“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的负现金流的情况,并筹措重整公司的资金以及预备经济衰退或其他突发事件”。

11月29日,穆拉利前往纽约时代广场的万豪酒店做演讲,争取说服投资人借款给福特。穆拉利分析了目前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重整计划,他不断的对投资人保证,福特汽车已经准备就绪,绝对能跨越阻碍,扭亏为盈。

这次募资非常成功,福特总共借到236亿美元,超出预期。

向银行借款起初并没有写在计划表上,但是作为CEO必须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改革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的支持,企业会不堪一击。

当时的福特在各地的工厂大多处在亏损状态,价值不被银行认可。抵押福特椭圆形商标也是无奈之举,此时华尔街需要一个能代表福特的人站出来,说服他们福特未来是有希望的。这个重任CFO无法完成,只有拯救过波音的穆拉利可以给出承诺。

用他的话说:“福特再糟糕,也不比911之后的波音差”。

现在回看福特抵押所有资产借钱的行为,称之为“神操作”一点也不为过。仅仅一年后,金融危机爆发,整个信贷市场被冻结,任何企业都无法从市场上借到1分钱。这236亿美元成为了福特的救命钱,帮助福特度过了改革的困境和金融危机的冲击。

▍CEO亲自与工会谈判,推动降本裁员

为何《前进之路》计划在比尔福特时代会遭遇失败,关厂裁员迟迟难以推进?

因为裁员不是一纸文件就可以做到的,面对美国强大的联合汽车工会,裁员需要艰苦卓绝的谈判才可以让工会让步。这里边没有多么高深的战略,无非是一次一次的磋商、施压、让步、妥协,都是所谓的“脏活累活”,但是这一步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减产与削减成本就是空话。

在美国汽车工厂中有一个潜规则,当产线上某个员工身体因为多年辛劳开始出现问题时,他可以被分到一份轻松的好工作。比如扫地、开除草机,直到他退休为止。

美国联合汽车工会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一系列罢工、谈判,从美国的汽车厂获得了非常优厚的待遇条件。在经济景气的时候,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当企业经营不佳时,往往这些近乎苛刻的待遇条件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汽车厂和工会既是对立又是合作关系,如果汽车厂破产,工人什么都得不到。

说服工会削减福利的关键在于,必须充分让工会领袖们意识到当前企业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双方陷入讨价还价的扯皮当中,最后很有可能会一起完蛋。

2007年1月25日,福特公布上一年一共亏损125亿美元。

2007年5月11日,经过一系列前期接触和商谈,这一天穆拉利正式和工会坐下来谈判。

穆拉利心里很清楚,想让对方合作,就要告诉他最糟糕的情况。

穆拉利继续把福特近几年的亏损列出来,表示福特必须要在2009年实现收支平衡,否则无力回天。

然而,公司内部数据估计,2009年依然会亏损40亿美元。这个40亿美元的缺口,醒目的展现在工会领袖的面前。

除此之外,在福特的子品牌中,除了林肯,水星、捷豹、路虎、沃尔沃、阿斯顿马丁、马自达(实际持有马自达股份)这些品牌都要出售。穆拉利进一步表示,出售品牌的资金会继续投资福特,关键是投向哪里。

如果工会继续坚持当前的福利,没有更好的劳动协议签署,这笔钱可以投向墨西哥建厂,那边不会有工会的麻烦。如果工会愿意让步,福特可以保证依然会在美国生产汽车并保证获利。如果企业能恢复竞争力,公司就能壮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雇佣更多的工人,然后更多的人加入联合工会,这样皆大欢喜。

谈判产生了效果,工会开始动摇,在后来的细节谈判中,福特拿下了新员工契约,可大幅削减劳动成本,但是保证工厂不外移。

此时已经是2007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传导到制造业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危机加上金融危机,福特已经处在风雨飘摇当中,改革在与时间赛跑,此时最关键的是——在暴风雨中存活下去。

▍开源节流,保证研发投入

2008年4月,美国已经处在金融危机当中,伴随油价快速上涨,此时全美的轿车销量超过卡车,这是2000年以来首次。福特此时可以销售的省油小轿车主力产品只有Focus一款,其他的车型还在设计阶段暂时无法上市。

形势非常严峻,穆拉利原本每周一次的BPR会议已经改成了一天一次。卡车的销量如自由落体一般下降,大型货卡车作为福特最赚钱的部门,每天损失1万台销售量,数据一天比一天难看。

穆拉利一边要给公司员工打气,同时必须要加速新产品研发与削减成本。

在金融危机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CFO把成本削减对准了穆拉利全力保护的新产品研发计划。经过多次争论,穆拉利明确表示:办不到,建造大家都想要与重视的车款是我们未来的使命。

穆拉利的不妥协导致了CFO勒克莱尔提前退休。

穆拉利心里很清楚,削减研发只能让企业死的慢一些。缺少有吸引力的产品,无法扭亏为盈,企业最终是要破产的。在金融危机下,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等竞争对手都停止了新产品研发,此时福特如果能坚持下来,就有一线生机。

但是不削减研发预算,就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开源节流,或者说,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下,要全力以赴的节流。

福特可以把“节流”这件事执行到什么程度?

2008年11月的某一天,一位公关部门的年轻经理走向文具柜,要拿一些回形针,然而盒子里只有一枚回形针了,他走向行政助理,要求购买一些回形针,助理的回答到:“对不起,我没有权限,购买回形针必须要部门副总裁的同意”。

是的,在福特买一盒回形针需要副总裁同意。

当时福特办公大楼不再有保洁人员清理玻璃了,不再有人去浇花了,所有这些工作都得由员工自发完成。

▍改革成功,福特重生

2008年全年,福特亏损146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亏损。但是这已经是谷底了,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从2006到2009年的3年,福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不仅仅是改变了不正常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重新编排,形成了全球5大部门:研发采购部门、全球制造部门、全球品质团队、全球行销、业务与服务部门。

此外,CEO穆拉利多次与工会谈判,在最困难的时候工会和企业站到了一起,最终实现双赢。在是否接受美国政府纾困资金的问题上,福特选择了拒绝。福特做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营销:福特不依靠纳税人的钱脱困,我们靠自己,我们与众不同。

  • 2008年12月,福特新款Fusion油电混合车荣登美国最省油的中型房车的冠军宝座。

  • 2009年1月,在北美国际汽车展中,公布了福特全新的Taurus车款。

  • 2009年4月,福特夺回了两位数的市占率,创下单季市占率新高。

  • 2009年12月,福特汽车销量增加33%,股价创下两年来的新高:9美元。

  • 几个星期后,福特公布了2009年财报:全年获利27亿美元。

  • 2010年1月,新款的Focus上市,7月全新改版的Explorer上市,福特决定进军中国。

  • 2010年11月,福特股价已经反弹到15美元,而2年前,只有1.01美元。

穆拉利是怎样的人?

穆拉利不是天才,它加入福特后,每天早上5点半到公司,每天工作12小时,上任6天,也就是工作72小时后,他就做出了出售福特下属子品牌(捷豹、路虎等)的决定。

他不仅做大事,也做小事。大事比如抵押福特所有资产为改革筹资,促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企业贷款。小事诸如为了弄清楚福特到底有多少款车型,他亲自找出所有销售车款的图片,剪下来,贴到一起,就是为了向董事会证明福特的车款太多了。

他脸上总是露出“穆拉利式”的经典笑容,给身边的人以亲近感。不论在企业多么困难的时候,不论谁向他质疑计划是否有效时,他的回答总是:“当然,我们的计划一定能成功”。

CEO穆拉利承受了多少压力,至少在表面上每个人都看不出来,哪怕是在福特最危险的时候,管理层开始讨论申请破产的时候,穆拉利一样信心满满,镇定自若。

福特的媒体公关凯伦·汉普顿曾经透露,在2008年的某一天,他走进穆拉利的办公室,看到他凝视着窗外,手中握着压力球(用来释放压力),凯伦惊呼:“你都感受到了压力,那我们一定死定了”!当时的穆拉利哈哈大笑,说:“别担心,我只是打网球扭到了手腕”。

穆拉利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没有一丝一毫传递给公司员工。

改革为何能成功?

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艾伦·穆拉利。不得不说,福特的董事会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人。

当时福特的改革计划已经准备就绪,但是内部文化让整个计划停滞不前,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前进之路》计划看似健全,但是改革的脚步不够快,公司缺乏执行相关计划的经验。

让福特成为世界级车厂的关键在于,要善加利用自身设计与技术的优势,需要借助福特全球产品研发系统把福特带上正确的道路,但是如果没有穆拉利在后面猛踩油门,恐怕福特的时间和现金早已用尽,根本走不到今天。

穆拉利没有受到过福特文化的荼毒,同时他知道如何在执行计划的时候避免出乱子,这对推进整个计划至关重要。福特需要的不是一个制造矛盾的人,而是一个可以团结他人,一起推动改革的人。

改革成功的另一个功臣是比尔·福特。作为福特家族的继承人与董事长,他成为了穆拉利的坚强后盾。在穆拉利推行BPR会议时,有高管向比尔·福特抱怨,并且公然与穆拉利唱反调,比尔的回答一律是:有问题请找你们的CEO,我对他所做的一切都100%支持。

福特这家企业有其特殊之处,作为上市的家族企业,福特的股权结构非常特别,家族持有的股份称为B股,B股保留了相当大的投票权,这样的架构保证家族不会对福特失去控制力。因此如果CEO穆拉利无法得到福特家族的认可,改革一样举步维艰。比尔·福特为穆拉利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最后,改革成功还需要一点点运气。金融危机后,经济的快速复苏、汽车市场的回暖成为了福特改革成功的助推剂。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混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