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366.5%,“药神”再现!

2019-08-14
“在《我不是药神》影片中,因为一粒抗癌药,多少人铤而走险,为活着而寻找。”

编者按:本文来自投资家网 ,作者投资家网;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日,科创板迎来了被誉为“中国药神”的“创新药第一股”,一举刷新了多项科创板记录。

这家名为微芯生物(688321)的企业于8月12日,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开盘暴涨511.85%报125元。随后涨幅回落,时隔一天,截止8月13日午间收盘,微芯生物报价84.00元/股,跌幅较大。无论如何,这支“创新药第一股”以高达467.51倍的发行市盈率、超1100倍的动态市盈率,创下了科创板首发纪录。

谁也不会想到,在微芯生物上市之前,命运一度多舛。微芯生物创始人鲁先平带领团队用了12年时间,研发出了全球获批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让中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原创抗癌新药。

前后历经长达18年的苦苦等待,靠着多家VC/PE的8轮融资“弹药”支撑,微芯生物才迎来了今天的光荣,中间过程堪比“走钢丝”。

十八年磨一剑

鲁先平有着一份光鲜亮丽的简历,从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毕业后,他便一路读到了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接着就顺利出国,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并在圣迭哥参与创建生物技术公司从事创新药研发。

在上世纪90年代,鲁先平算得上学业有成,事业顺利,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美国舒心地过完一辈子。

鲁先平却偏偏不想按部就班地走既定路线。彼时中国正值20年改革开放后,很多产业都在迅猛发展,唯独在医药研究领域,一直停滞不前,很长时间国内药企都在做仿制药,创新药研发领域却几乎等于空白。

在一次留学生聚会上,鲁先平与朋友谈起来中国医药行业目前的现状时,第一次萌发了,要“回国做点什么”的想法。

几乎毫不犹豫,他把两个年幼的孩子留在美国,告别在美国从事新药研发12年的成果回国创业。他的想法很单纯:“用多年所学之长为国内医药产业尽一点力。”

带着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年轻中国学者,鲁卫平创立了微芯生物。对于新药研发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得充足的资金。

从2001年开始,鲁先平便从市场上寻找风险投资,第一笔5000万元风投资金进账的时候,总算看到了一点希望,但这点钱对于未来研发路程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在还没有能够盈利的前提下,微芯生物很难得到VC/PE的青睐。为此,前期公司陷入了巨大的融资困境,没有钱,只能将员工的薪资减半,很多初创团队的成员也因此经济压力选择离开,5个合伙人只剩下了3个。

为了能够尽快获得融资,鲁先平无奈决定尝试把正在研发中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在国外进行专利授权,由此得到了一些资金,微芯才得以续命。

20多家机构上演接力赛

在行业混迹多年,鲁先平深知原创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先活下去才有可能让自己成功。

“从商业上,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微芯生物已经在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建立多个原创新药产品线,并申请73项化合物全球发明专利,其中45项已获授权。如果一个产品线死了,还有其他的产品线。”

也就是在这种前瞻意识下,微芯生物得以在幸存。尽管钱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但仍能艰难维持,终于将产品开发至风险可测阶段,接着陆续有一些风投找上门来。

“原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甚至周期可长达10到15年,期间还伴有高风险。”对于这一行业现状,需要研发投入人具备极大的耐心和恒心。

好在,微芯生物在长达18年的发展历程中,背后20余家VC/PE展开了“弹药”接力赛,堪称史上最长接力,其中部分机构一直陪跑了18年之久。

从数据来看,自微芯生物成立以来,在2000年-2018年共经历了8轮融资,累计到D轮融资共1.26亿元,2015年的E轮融资金额尚未披露,并且在2017年引入招银国际等投资方,融资金额达2亿元。

这些年,微芯生物几乎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融资速度,引进不同风险资本才得以收获最终创新药的成功研发。

在微芯生物科创板上市后,这些陪跑方均获益颇丰。其中最早期进入的A轮投资者祥峰投资,在2001年投入的一笔750万港元资金,如今伴随上市,以今日收盘价计算,其持有市值已高达22.73亿元,投资回报率超过300倍。

就连最后一轮投资者收获了接近翻倍的回报,可见微芯生物挂牌科创板,让医药行业投资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目前,微芯生物拥有14个在研项目储备,累计申请境内外发明专利百余项,已获得59项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境外发明专利授权42项。

产品包括已经在全球上市的唯一的一款抗外周T淋巴细胞瘤(简称“PTCL”)药物西达本胺(商品名“爱谱沙”),以及在研的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他钠、抗癌药西奥罗尼等。

西达本胺是鲁先平带领微芯团队经过12年研发出来的原创新药,主要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西达本胺是全球第一个亚型选择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目前,这一药品的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药物的5%—10%。

这一药物的研制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自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创抗癌新药,也意味着中国药物研发逐渐从仿制、高仿,走向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独立创新阶段。

创新药前路几何?

很多人评价鲁先平为“原创新药研发‘斗士’”,在这一鲜少有人问津的领域,他用18年的持之以恒与长期坚守,终于换来微芯生物在市场上的价值认可。

伴随微芯生物的上市,多家创新药企也纷纷抢注科创板机遇,这一次科创板也有望迎来新一轮创新药企的上市高潮。

自从去年港股上市新规出台后,国内医药行业纷纷转战科创板寻求上市。而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每年8.1%的年化增长率,并于2023年达到2.1万亿元。

业内预测,国内创新药的春天已然到来。

从东方财富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情况显示,科创板目前有大量生物医药等创新公司的资源储备。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等创新公司共获得120多亿元的融资,其中金额在2亿元以上的公司有首药控股、中逸安科、润东医药、康立明生物等21家。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很有可能会出现BAT或者下一个首富。但相反,也有一些人感到并不乐观。

有分析人士称,微芯生物之所以得以大涨,原因一是由于公司是创新原研药企,属稀缺标的,易被炒作;二是当日仅有1只科创板股票上市,导致部分炒作的资金蜂拥而入。

微芯生物次日股价跌幅超10%,这也说明确实有炒作成分存在。但毋庸置疑的是,相较于传统医药制造业,微芯生物等一些创新药企,在新药研发产品上所做出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同时,这也是整个医药行业迈出的一大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投资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