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云药物:扎根药物晶型研发,撬动创新药、首仿药市场

2019-08-23
“一根针捅破天”,唯有专注才能将自身长板做得足够长。

屏幕快照 2019-08-23 12.03.28.png晶云药物联合创始人兼CEO陈敏华

晶云药物于2010年7月在苏州成立月,是国内首家专注于药物晶型研发的技术型公司,为国内外创新药和仿制药企业客户提供以药物晶型研发为核心的药物研发方案和研发服务,帮助客户加快研发高质量的药品,提高成功率。

晶型对于药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分子通常具有多种排列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不同的晶型。一种药物可以有多种晶型,而同一种药物的不同晶型在人体内的溶解速度和吸收速度可能不同,自然会影响其制剂的溶出和释放,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据晶云药物联合创始人兼CEO陈敏华介绍,最初回国创业时,国际领先制药企业美国默克公司出身的三人创始团队计划全力抢占美国晶型药物研发服务市场。不承想,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创新药和仿制药企业对晶型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

至今,晶云药物已与全球超过500家制药公司建立合作,为1000余个新药化合物提供了晶型研发方案和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二订单来自美国。

去年12月,晶云药物完成1.5亿元的B轮融资,由拾玉资本领投,同创伟业和元禾原点跟投。此前,晶云药物曾于2015年9月获得来自人人公司的1000万美元A轮投资。“目前在国内这一细分市场中,晶云的占有率已经做到了第一。”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向创业邦介绍。

国内外市场双管齐下

2002年拿到硕士学位后,陈敏华留在美国,进入默克公司,开发小分子化学药晶型技术。8年间,他参与了多种创新药的研发,并在工作期间获得了美国罗格斯大学物理分析化学博士学位。

彼时,默克的项目想外包给CRO去做,陈敏华却发现外部CRO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能满足公司需求。这一发现让陈敏华和其合伙人张炎锋、Bob Wenslow渐渐燃起了创业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是,在自身掌握的晶型研发技术的基础上,若按自己所长主攻这门技术,则有可能做到全球最好,更好地解决制药企业在晶型研发领域的痛点。

恰逢陈敏华博士毕业,他决定将自己8年的行业经验释放出来。这次创业对32岁的陈敏华来说颇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妻子辞掉大学工作,全家一起回到中国。他的两位合伙人也是如此,张炎锋在默克负责和管理过8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晶型研究和开发,Bob Wenslow曾经是默克全球药物商业化晶型研发部门的负责人。

2010年7月,三人正式创办晶云药物。初时,团队的目标都放在需求较大的美国市场,“连公司的介绍、网站等都是全英文的”。没承想,2011年初实验室等正式完工时,第一个订单竟来自国内。

这个订单让陈敏华印象十分深刻。客户是同在苏州的一家药企,创始人刚好是陈敏华在北大的师兄。2011年1月20日,“营业”还不足一周的晶云药物迎来了这位师兄。师兄一听到“晶型研发”,直呼需要,当场就签下了总额20万元的订单。

陈敏华这时才意识到国内药企对于晶型研发的需求。经过调研,他发现国内市场一片空白,便双管齐下,开发国际客户的同时,在国内也举办了一系列技术论坛、行业会议促进药企对晶型的认知与重视。

第一届晶型技术论坛在2011年的3月23日举办。陈敏华其实对效果期望并不高,毕竟只有三个人讲一天的晶型技术,也不知道能吸引多少企业。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竟有70多家企业的100多名研发及项目管理人员到场,这次会议之后有十几家企业成为了晶云的客户。陈敏华进一步感受到了国内药企对于晶型研发技术的渴望和需求。

目前,晶云药物已与全球超过500家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在创新药领域,其合作客户包括全球Top20制药企业中的12家以及国内近一半的小分子创新药生物技术公司。据陈敏华介绍,晶云药物自2011年起一直保持着盈利的状态。

深耕晶型研发

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大型一体化CRO企业不同,陈敏华希望“一根针捅破天”,在晶型药物研发领域不断深挖,以撬动整个创新药、首仿药市场。一方面,晶云药物为创新药企提供晶型筛选和研发服务,并提供药物晶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助其更好地研发。

另一方面,晶云为仿制药企业提供晶型技术方案,使仿制药品上市周期缩短。2013年前后,全球进入“专利悬崖”时期。但这种排他性的新药专利保护到期,多是分子结构专利到期,距晶型专利到期还要3~10年的时间。如不能找到晶型解决方案,仿制药上市也要等待相应的时间。不少仿制药企找到晶云药物,提出希望规避晶型保护期的需求。

但在陈敏华看来,为单笔订单投入大量成本和周期研发专利技术的风险很大,以服务的形式突破晶型专利壁垒行不通。为此,晶云药物决定自己投入研发专利技术,以专利授权的形式与仿制药公司合作。“像我们开发的一款抗心衰药物的晶型专利,预计能帮助国内的合作伙伴将此药物的仿制药在中国提早7年上市,在美国提早4年上市。”

2014年开始,晶云药物开始在产业上下游做战略投资的布局,首仿药开发领域会倾向于一些立项、合成工艺及项目执行能力较强、能够把技术落地成产品的公司,创新药服务领域则包括研发生产及新药药学研究、注册申报管理等。

彼时,陈敏华一个朋友的公司正在谈融资。因为缺乏经验,陈敏华便陪同朋友一道去见当时还在人人公司的陈一舟。结果朋友没聊几句,陈一舟倒是对晶云药物感兴趣极了,尤其关注晶云药物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一周之后,陈一舟又飞到了苏州,这次深入交流后,陈一舟对晶云药物的商业模式也起了兴趣:“你们这不就像是游戏领域的IP,在服务领域做好之后又利用IP原创能力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此后没多久,人人公司投给晶云药物的1000万美元便已到账。

第一轮投资方是“外行”,在谈B轮融资时,团队便更倾向于对国内生物医药市场比较了解的机构。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晶云药物和拾玉资本、同创伟业、元禾原点完成了“匹配”。

陈敏华用一个词对晶云药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专注。唯有专注,才能将自身长板做得足够长;特别是针对晶云药物所在的行业,唯有如此,才能通过创新技术改变制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