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这么多大厂经验,为什么你还是开不好公司战略会?

2019-09-21
开会最终是为了共识目标和快速推进落地,可以有建设性的讨论,但不要变成无意义的争吵,所以要把一切可能的争吵放在会前。

摄图网_500448297_banner.jpg

编者按:本文系舵舟投稿,创业邦编辑后发布。

阿里的战略会令很多企业向往,一次会议支撑了阿里十年的发展,很多公司都在学习和效仿, 能够取得成果的却很少。公司一把手们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优秀企业的做法,回到公司还是管理不好团队、开不好战略会?

1 提前准备,避开战略会“四没有”的坑

X公司CEO相当优秀,也很爱学习,他很重视这次战略会,因为去年开的效果并不好,同样是选择了一个适合度假的地方,去年的战略会很轻松,开到最后大家的心也随着美丽的风景散去了。这种情况还是好的,也有公司的战略会开成了争吵大会、批斗大会。

要想开好战略会,仅有周到的会务安排就可以了吗?战略会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会议,更多功夫在会前。可以将很多公司开不好战略会的问题归纳为“四没有”:没有目标、没有准备、没有参与、没有支持。没有目标,即为了开会而开会,没有明确会议的目标,以及要达成的结果;没有准备,战略的制定需要管理层对所处的行业、环境做出分析和判断,进而制定公司的发展方向,而这些判断需要大量的事实、数据支撑,没有会前对业务分析的准备是开不好会的;没有参与,即公司战略都是一把手的决策,管理者没有真正参与探讨过程中;没有支持,战略能否落地取决于公司能否匹配相应的资源,没有配套资源的支持,战略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为了避开上面说的这些“坑”,舵舟在为X公司策划战略会过程中,与创始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毕竟制定公司战略的第一责任人是公司的一把手,在确定了这次战略会要达到的几个目标之后,我们罗列了详细的会前准备清单。(如下图)

有必要重点解释一下第四条,会议不是吵架和证明自己对的地方,战略会也是一样,开会最终是为了共识目标和快速推进落地,可以有建设性的讨论,但不要变成无意义的争吵,所以要把一切可能的争吵放在会前。了解到X公司的高管同样是行业内的KOL,在团队中很强的主导性和影响力,会前与核心高管达成基本一致很有必要。

2 战略不是在真空中制定的

做完准备工作,战略会到底该怎么开?在设计X公司的战略会时,舵舟并没有直接进入战略讨论环节,而是在一轮深度破冰之后,进行了公司使命、愿景的探讨和共识。舵舟认为:战略不是在真空中创建的,不能在战略之上谈战略,它一定是反映了公司的意图、公司长远目标,也就是说公司战略是建立在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之上的。

马云有一段话很经典:“企业做大,不一定快乐;做小,不一定不幸福。你一定要想明白,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我把这称之为使命感。所有人围绕这个使命去打工,我也一样”。这就是战略会开篇来说使命的重要性。关于使命、愿景、战略目标的关系(如下图)

那问题来了,使命、愿景不应该是企业创始人来定的吗?有必要拿出来讨论吗?说讨论不如共识准确,一家公司创建之初一定是带有创始人的使命感,一定是朝着他心中的方向发展,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公司发展一定是靠更多人推动的,而这些人只有在认可公司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持续保持干劲,所以谈战略,离不开文化。

在X公司的战略会上,大家对于使命、愿景的讨论很激烈,每个人都描绘了对于公司未来的美好蓝图,讲述过程是幸福的,而会前收集的员工对公司未来的憧憬也在这个环节展示,让参会的管理者感受到背后还有很多小伙伴和大家一样,对公司未来充满希望。经过两轮讨论,在分组展示和投票之后,X公司暂定了公司使命、愿景,由于保密原则,不做展示。

需要阐明的是,短短半天时间的使命、愿景讨论产出的结果不一定是公司最终确定的版本,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参与过程,激发了每一位管理者的原动力。关于企业文化后续如何落地,可以查看舵舟之前的实战案例《如何让企业文化软实力变成支撑目标达成的硬实力》

关于公司使命、愿景的知识要点:使命陈述定义了一个组织的核心意图,是一个公司存在的价值,使命永不可达,应当能持续至少100年以上,再此期间战略会调整,使命不变,使命是组织未来所有决策的基石。

愿景回答的是“我们的公司将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具体地定义我们未来将往何处去,“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愿景要包含数值和时间设定,以确保有效可行。

3 好的战略可遇不可求,坏的战略防不胜防

对公司的使命、愿景有一个基本共识之后,再进入战略探讨将是十分顺畅的,而且所有讨论都围绕使命愿景来讨论,不会无边际探讨。

战略方向,企业一把手先定调子,创始人的开篇讲话很重要,是否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清晰认识?是否对公司发展方向有大概想法?是否对现在业务状况有清楚的理解?在会议之前,X公司创始人进行了充分准备,也决定了战略讨论环节高效。

如何展开战略讨论?曾鸣老师在《智能商业》一书中提到战略分析的框架:点、线、面、体,所谓“体”就是大势、趋势,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面”是指生态或者平台,“线”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赋能,“点”是一个人的技能、资源。总结起来就是要在清楚知道我们所处一个什么时代的前提下,把个人的势能集合起来,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如果能得到平台的有效赋能,则可以快速发展。舵舟认为,好战略的本质是在有吸引力的市场内获取用户的信赖以赢得竞争。

战略讨论会可以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为战略方向和目标的讨论;第二轮为战略路径的讨论;第三轮为部门承接目标及承诺。每一轮讨论都遵循同一个核心原则:以探讨业务方向为主,不聚焦在争论本身。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所以战略会不仅要确定战略方向和目标,还要探讨实现路径,最终分解到各个部门,形成考核机制。

在战略实现路径环节,可以运用一些工具帮助分析,比如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KSF),通过分析找出使得公司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然后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提供解决方案,进行规划。(业务分析法如下图)

经过一整天的引导讨论,X公司最终确定了战略重点业务,以及相应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公司创始人现场为这些目标承担部门匹配了相应资源。这是有效战略的重要一环,匹配相应资源。

4 价值观为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战略会的最后一部分是共识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是在最后而不是开始?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之后,用核心价值观来统一认知和行为方式,用价值观来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

还是引用陈春花老师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由既有的事业所形成,如要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新事业、新产品,推展新的战略,大部分都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战略方向做了调整,相应的价值观要进行调整。

在深度参与X公司战略会过程中,舵舟还发现一个很好的开会技巧:白天深层次探讨业务,晚上进行企业文化的共识,会议效果十分显著。这个结论只能从人性角度来解释,虚实结合、劳逸结合,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