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不死

2019-10-20
豆瓣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图虫创意-616429889788575796.jpg

编者按:本文转自犀牛娱乐,作者岛主,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10月20日凌晨,豆瓣“广播消失”后的第14天,动态功能正式恢复。

就在两周前的差不多同一时间,豆瓣用户们一如往常地发着动态,但渐渐地有人发现,刷到的友邻动态停滞了,而自己发出去的内容后面会有一个小小的“锁头”,仅自己可见。简单来说,“我发的东西别人看不到,别人发的东西我也看不到。”

一开始用户们以为只是正常的系统调试,毕竟豆瓣的服务器是出了名的差,出现“开小差”这样的状况很正常。但到了第二天动态功能仍旧没有恢复,用户们开始慌了。

按照惯例,流言四起。有人说豆瓣是被电影片方告了,摊上了麻烦;有人说豆瓣小组和动态里有涉及政治的内容,被上级约谈了;还有人说豆瓣这是要全面升级,开始把一些版块进行合并优化……

众说纷纭,但豆瓣官方始终没给出一个解释。动态功能停止的同时,部分小组也在陆续被雪藏,数量超过50个,其中也包括“瓜组”“鹅组”这样的“头部小组”。有网友发消息给豆瓣客服,对方回应:动态功能将在20号左右恢复。

对,也就是今天。

从零点开始,很多用户焦急地反复刷新,那种心情比过年回家抢火车票还要急切。还好豆瓣没有令用户们失望,在0:20分左右动态功能如约恢复,豆瓣社区顿时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仿佛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般,纷纷发动态问候庆祝,甚至有人提议,要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豆瓣的复活节。

这当然是玩笑,但用户对这里的爱可见一斑。实际上这两周以来,最心急的莫过于豆瓣用户们了。豆瓣作为一款社交平台,虽然最出名的是电影评分、书影音记录等版块,但很多忠实的用户还是更注重其“社交”的功能,而动态就是他们发表言论、结交朋友的最好渠道。有的人甚至关闭了微信朋友圈,每天只刷豆瓣的动态。

豆瓣官方没有正面回应是最令人心急的,用户们不知道事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个个都如“老母亲”一般:20号功能能否恢复?如果能,会恢复成什么样?如果不能,什么时候可以恢复?

不稳定的因素出现,内讧随之而生。一些激进的小组用户指责动态用户“不爱国”,而动态用户则认为是小组用户祸害了豆瓣,断送了这最后的“精神角落”。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的豆瓣社区,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官方不发声,原因不明朗,但这阻挡不了用户们对于豆瓣的热情,一场“保卫豆瓣”战役正在悄然打响。

保卫豆瓣

打这场硬仗首要任务,是尽量多地留住豆瓣现有的用户,避免造成流失。对于豆瓣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来说,“人”确实是这个平台能够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元素。

既然动态发不了,我们还有小组啊。于是一些豆瓣用户自发地建立了一些“过渡小组”,邀请了其他用户进入小组中。动态和小组的不同之处是,动态即时性强,很像朋友圈,而小组更像贴吧、天涯时期的版聊,需要按“楼”回复,但至少还能让用户们有一些归属感。

很快,这当中最早建立的“过渡时期版聊”小组进组人员与日俱增,目前已接近十万人。小组管理员生怕会有不安分因素涌入,及时关闭了进组大门。与其他平台可能会有“僵尸号”等情况相比,豆瓣一般情况下账号背后都是真人,可以想象一下十万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的盛况。

人暂且是留住了,但习惯了用动态的用户们还是会觉得别扭。毕竟如果喜欢版聊的话,直接去贴吧、虎扑等社区就好了,何必待在豆瓣?虽然大多数的用户还是展现出了包容和理解,但仍有少部分人在小组中唱衰豆瓣,制造焦虑。

迫于无奈,用户们只能不断地向豆瓣官方求证具体的恢复时间,豆瓣方面虽然不便发声,但也在做出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用户们最看重的书影音动态(为电影、书籍、音乐写评论打分),就在“推荐”这个版块中偶尔放出几条来让大家解解渴。

这当然还不够,身为文艺青年的豆瓣用户们深知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于是纷纷拿起笔来,自发地为豆瓣写文章。最近两周,很多公众号都布了关于“豆瓣不能死”这一主题的评论,都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用一位豆瓣作者的话来说:“我们除了买两本豆瓣的日历之外,也就只能通过写字的方式来支持一下它了。”

精神角落

与动态相比,豆瓣用户更愿意叫“动态”为“广播”。

其实“动态”原来的名字就是“广播”,这个词可能更有感觉一些。可以想象一个用户举着大喇叭对着社区里的人说出自己平时在朋友圈里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这种感觉很独特,也是豆瓣带给用户比较别致的体验。

豆瓣创始人兼CEO阿北(杨勃),曾经说过一句蛮著名的话:“盈利一点也不庸俗,只有庸俗是庸俗的。”一直以来,豆瓣的变现速度都很慢,现阶段除了线上课程、豆瓣豆品和广告合作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更直接的变现方式。

豆瓣很注重用户的体验,所以就连露出广告都尽量隐晦一些。除了平时打开APP能看到开屏广告之外,大部分广告都夹在动态当中,而且数量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与文艺青年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说起来豆瓣不是没有进行过商业化的尝试,2011年完成C轮融资后曾经推出多款产品,但最后大多都无疾而终。

一拍一、豆瓣东西、豆瓣一刻,还有差点消失的豆瓣FM……这些都是曾经令豆瓣用户印象深刻的产品,推出之初都被寄予厚望,但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历史。用户对于豆瓣产品的研发一直持复杂态度,一方面希望可以优化体验,一方面又不希望它离想象中的样子偏差太远。

说起来豆瓣的注册用户量蛮可观,至少有1.5亿以上,但每天活跃在社区的用户并不多。大多数人注册豆瓣其实都是为了查电影评分、逛鹅组瓜组,需要的时候打开看看,不需要的时候也不会想起,这种性质注定豆瓣只能成为小部分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不过渐渐地,豆瓣电影评分已经成为了国内最权威的电影评分体系之一,与猫眼、淘票票等普通观众更多的情况相比,豆瓣用户对于电影的打分更加苛刻,标准也会更高。尤其是近年来涌现了大批的豆瓣影评人,更是令影视从业者们不敢轻视豆瓣的力量。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豆瓣不仅仅是精神角落,甚至成为了精神世界的全部。在朋友圈信息愈加趋同、微博信息愈加流量化的今天,豆瓣上的交流还保有一丝难得淳朴与真诚,这分外可贵,也使得这批用户们在“豆瓣遇难”的情况下,仍不离不弃,坚守在这片精神土地上。

豆瓣不死

其实近年来,豆瓣多次都从“死亡边缘”被拉了回来。因为电影打分的事情,豆瓣摊上了不少官司;而部分用户屡屡发布触及高压线的言论,更是让豆瓣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面是用户发声,一面是大环境的压力,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豆瓣,不得不学的“圆滑”一些。一个最近的例子,国庆档三部影片,开分后豆瓣评分都在7.0分以上,而且部分给出低分的评价会进行审核,后台有选择性地放出。最严苛的豆瓣尚且如此,也难怪今年会成为一届“没有差评的国庆档”了。

“圆滑”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虽然豆瓣选择了这样妥协的方式,但大多数用户都表示理解,因为在潜移默化间,豆瓣已经形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放到电影评论领域来说,是要坚持公平公正,而放到人生态度来说,是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不畏惧别人的目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可能是豆瓣最可贵的地方,也是豆瓣精神不会衰亡的原因所在。自由与公平是人人都向往的,豆瓣只是这些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已。即使有一天豆瓣真的“死”了,但在这些精神的感召下,也许还会出现“豆腐乳”“甜面酱”也未可知。

当然经过十余年的积累,豆瓣还是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很多创业者曾经试图效仿阿北的模式,制造一个新的“豆瓣”出来,但大多无功而返。底蕴的积累同样关键,豆瓣用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这不仅是让用户信任平台,更是要让用户把这里当成“家”。

如今豆瓣涅槃归来,但接下来势必会对触及高压线的言论管控更加严格。可能会有人说:“你们平台倡导的自由呢?”但仔细想想,豆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大多数用户的“发声自由”。

毕竟豆瓣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它平安回来了,回来就好,只要回来就还有希望,真诚地祝愿它越来越好。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犀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