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201亿美元控股,WeWork创始人诺依曼被迫离职 | 邦眼

2019-10-23
“WeWork IPO的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即:哪怕一个公司不盈利,它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估值。”

作者|YY

栏目编辑|尹茗

已在WeWork上投资106.5亿美元的软银,选择继续加码豪赌,再向WeWork投资95亿美元。

北京时间10月23日,众创空间WeWork宣布,其母公司The We Company已经与软银集团达成了一项重大融资协议。根据协议,软银将总计向WeWork提供95亿美元资金:

包括软银提供的50亿美元新资金,软银向现有股东提供的至多30亿美元的股份要约收购协议。另外,软银还将加快注资15亿美元的现有承诺。

交易完成后,软银将持有大约80%的WeWork股份。

这意味着,软银先后共计投入201.5亿美元,购入一家估值仅为70亿-80亿美元公司的80%股权。

自9月30日WeWork母公司We Company撤回IPO申请,WeWork第一大外部股东软银同第三大外部股东摩根大通分别向WeWork提供了融资方案,试图寻求替代融资拯救WeWork,向其提供后续运营资金,并促成业务重组。

软银集团侧重于股权融资,计划以10亿美元至30亿美元的价格进行要约收购,同时还将加快15亿美元股权的注入与50亿美元的银团债券;摩根大通银行则侧重于联合其他银行进行数十亿美元贷款融资。

最终,软银控股WeWork。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集团将向WeWork现任董事长、公司创始人亚当·诺依曼(Adam Neumann)支付17亿美元,让他辞去董事职务,其中包括10亿美元的股权,1.85亿美元的咨询费,还有5亿美元的信贷,以帮助偿还他从摩根大通借来的贷款。

作为软银集团援助投资协议的一部分,诺依曼将放弃自己在WeWork董事会的席位和投票权,变为公司董事会观察员。

另外,软银首席运营官马塞洛·克劳雷(Marcelo Claure)将成为执行董事长。

独角兽向左

在递交上市招股书之前,WeWork还是美国风光无两的明星巨无霸独角兽公司,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曾公开表示,WeWork就是他的下一个“阿里巴巴”。

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9年时间里扩张为共享办公行业的龙头公司,在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1个城市拥有528家分店,客户数量超过3万个,先后获得15轮融资,融资额高达(并未全部到账)128亿美元,其中有106.5亿来自软银。

WeWork还是全美估值第二的创业公司。软银集团今年初向WeWork投资入股时,WeWork估值高达470亿美元,预估上市时可突破600亿美元。

IPO失败直接将WeWork打回原形。据其招股书数据显示,2016-2018年,WeWork净亏损额分别为4.29亿美元、9.33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净亏损额则达到9.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22亿美元又增长了25.2%。

上市失败,WeWork估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下跌,从最高点的470亿美元下跌至70亿-80亿美元之间,此次软银与摩根大通两个融资协议都将WeWork公司估值调低到了8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线下股票转让市场的行情显示,WeWork的股价跌至20美元以下,估值已经跌到了70亿美元左右。前不久福布斯更是将WeWork的最新估值调低至28亿美元。

从估值470亿美元到70亿美元,相当于缩水了一个拼多多,目前拼多多总市值为395.20亿美元。

事实上,华尔街似乎已经对“独角兽”企业失去耐心,以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高估值、亏损上市企业股价来看,则更为直观,Uber股价较发行时跌去30%,Lyft则下跌超过45%。

而对WeWork来说,即便获得软银新的融资得以缓解目前的难关,未来依然“生死未卜”。长期亏损,盈利能力堪忧的无底洞下,烧钱模式能持续多久?

这种状况其实不止于华尔街,模式先行、烧钱抢占市场、流量……资本和市场看待风口上烧钱而起,却最终囿于烧钱的“独角兽”公司的眼光正在变得审慎。

正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s)所言:“WeWork IPO的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即:哪怕一个公司不盈利,它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估值。”

孙正义投资神话时代终结?

孙正义曾被誉为“亚洲巴菲特”、“互联网世界幕后人”、“马云爸爸的爸爸”。

如果说20年前投资阿里巴巴让孙正义一战封神,那Uber及WeWork等多个投资项目失利则恐怕将让其走下神坛。

2017年,孙正义与WeWork创始人诺依曼第一次见面时称,“在战斗中,疯狂比聪明更好,WeWork现在还不够疯狂,要让它更疯狂起来。”(In a fight,being crazy is better than being smart — and that WeWork wasn’t being “crazy enough”)。如今孙正义不得不为WeWork的疯狂持续买单。

WeWork项目上,软银投入巨资,如今骑虎难下,此次虽然在收购WeWork上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接手的是烫手山芋还是香饽饽尚未可知。

而Uber虽已成功上市,但作为Uber最大的股东,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目前面临超过6亿美元投资损失。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来,Uber已较发行价跌去了30%的市值,Uber最新市值为561亿美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Uber亏损高达50亿美元。

Slack公布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Slack第二财季运营亏损为3.63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251%;上年同期运营亏损为337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37%。

如果去更近一步探究的话,会发现,软银系多数创业公司的发展路径似乎很相似:通过烧钱抢占市场,进而获得高估值,最后亏损上市变现。

但这种豪赌投资策略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截至10月23日,软银集团股价由今年7月的高位5885日元跌去近三成至4202日元;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亦被连带“质疑”,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软银正艰难地为愿景基金二期筹集资金,最终的规模可能远远小于今年7月宣布的1080亿美元。

属于孙正义“投资教父”的神话也在随着接连失利的投资项目很可能一去不复返。日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对自己至今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孙正义称,自己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感到“羞愧和紧张不安”。

有人说,孙正义错过了整整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早期投资最好的时代。

中国在2010年之后创立、估值最高的六家公司:头条、美团、滴滴、小米、快手、拼多多,在C轮之前都没有软银的身影。美国自Facebook开始,Twitter、Square、Airbnb、Uber、WhatsApp、Snapchat……一直到WeWork,几乎所有估值或市值过百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在C轮融资(甚至更晚)之前同样都没有出现过大帝的身影。

10月21日早间,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从榜单来看,捕获上榜企业最多的三家投资机构分别为,红杉资本、腾讯、软银,其中,红杉捕获92家上榜独角兽企业,腾讯46家,软银排在之后,为42家。

参考资料:

《WeWork的IPO“滑铁卢”改变了什么?》中国经济周刊,谢玮

《孙正义的“惭愧”和软银的“中年” 》志象网,Andolini

《孙正义走下神坛,大帝错过了一个时代》接招,方浩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