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要对得起“电影”这两个字

2019-10-28
从“佳作欠奉”到“璀璨在远方”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镜像娱乐,作者刘孜然。

“要对得起‘电影’这两个字。”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李捷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上,对于已经达成共识的“网络电影”概念发出感慨。

为了正视“网络电影”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契机,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网络视听平台向全行业发出联合倡议,对于“网络电影”的称谓、使命、责任和需求等进行了总结,以期推动行业稳步前进。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电影”已经有了技术、人才和平台的加持,它经历过资本的狂欢和内容的野蛮生长,正走向制作精品化和商业模式多样化的道路。

10月23日,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开幕,不仅有着业界三巨头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着国家广电总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电影家协会等官方力量的加持。今年,“网络电影论坛”首次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方论坛单元,如今,又迎来了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网络电影”的内容质量和行业地位愈发提高。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是中国网络电影历史性的节点。

从“佳作欠奉”到“璀璨在远方”

去年4月,《人民日报》撰文直指网络大电影是“佳作欠奉”,且“内容低俗”、“从业者专业性差”、“受众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明确表示,“如果不改变网络大电影追求短期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很难提升其文化层次。”随后,各大平台认真进行自查,主动下架了千余部网大,是历年下架数量最多的一次。而这仅是其发展节点中的一小环,扒梳其历史,从几个重要事件便能窥探其繁华景象背后的“隐疾”,更是尤可见主管单位和业界头部公司联合之必要。

2014年,概念萌芽。

在微电影逐渐式微以及观众的需求不断多元化的趋势下,爱奇艺在论坛上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规定了其制作需要符合电影规律、时长超过60分钟,同时必须是在互联网发行的三大特点。因为是初生,市场和政策都没有规范起来,所以当时生产的影片很多都打着“擦边球”。色情、暴力、鬼怪是常态,蹭IP的现象也一发不可收拾。

2015年,“道士出山”。

在紧贴当年陈凯歌电影的热度后,《道士出山》展现了网大可以成本28万、收益1500万的巨大市场潜力。即使难逃“低俗”和“质量差”的指责,但诱人的红利还是吸引了诸多资本入局。

2016年,2271部。

从611部到2271部,网大市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数量上的5倍突破。但危机也在这喧嚣中出现:“影片因广电政策原因下线,后续发行影片请注意不要违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避免低俗、暴力、色情、脏话等”。

混乱的格局倒逼着平台进行调整。爱奇艺在当年的网络电影行业交流会上倡导“精品化”和“专业化”,首次让网络电影市场开始重视自身质量,这对市场后续的开发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017年,资本入局。

华谊、欢瑞世纪、光线传媒、华策等传统影视公司开始关注网络电影市场,因为这些公司本身有着丰富的影视内容制作经验,也让习惯了粗制滥造的市场开始转变。

比如由慈文传媒和爱奇艺联合出品的《哀乐女子天团》。该部网大成为2017年的口碑佳作,并且拿到了可以在院线上映的龙标,不少豆瓣网友评价这部影片“质量好过90%的院线电影”。

除了专业影视公司的经验注入,各视频平台也在采取行动来规范市场,并有意识地开始训练电影人才,这与本次首届网络电影周的倡议书不谋而合。爱奇艺相继推出了“网络大电影2.0”、“大师监制计划”,并携手索尼合拍头部作品、和北京电影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剧本扶持上达成合作;优酷也宣布,会联合阿里文学、阿里影业,投资10亿资源启动“HAO”计划,意在为网大内容生产者提供开放的平台、IP和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2018年,分账达千万级,数量下降,质量提高。

爱奇艺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电影的上映数量为450部,2015年为680部,2016年为2463部,2017年为1892部,2018年为1468部,在经过野蛮生长后,网络电影的作品数量已连续两年一降再降。且各平台后主动下架了千余部作品。

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部分质量较高的影片逐渐打开了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分账过千万的网大数量为27部,《大蛇》《灵魂摆渡•黄泉》《齐天大圣•万妖之城》等甚至创造了单片过4000万的成绩。

但在《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便可见市场的马太效应。2018年前台播放量超1000万的有278部,占总数的27%。但播放量小于100万的网络电影就有476部,占总数的46.2%,远超头部作品数量。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仍有很多网络电影成“炮灰”。

有关主管单位的管理也愈发细致,2018年12月24日,北京广电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确保网络视听和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在导向、题材、内容、尺度、嘉宾、片酬等方面执行同一标准,同等管理。

2019年,监管升级和现实题材。

本次网络电影周上,提到要“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以往,一些网络电影为了使前6分钟能够吸引住观众而无所不用其极,今年的作品则明显更加与国家主流价值观契合。

分别改编自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的《大地震》《毛驴上树》,不仅分账过千万,让市场看到了现实题材作品的可能性,还凭借较好的质量和传播的主流精神,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关注,影片《毛驴上树》就被专家进行了细致研讨。

国家的视线,在挖掘和扶持优秀作品之余,也继续深入到监管当中。今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升级的通知》,要求投资总额超过100万元的网络电影,相关登记信息及成片都要经省级广电行政审核。由此,视频平台代为备案已成历史,今后需片方自主备案,且按步骤等待审批。监管的严格和复杂,反而过滤掉了以往只想占市场便宜的“流沙”。

从以上对网络电影6年发展历史的简要梳理可以看到,它带给了市场新的发展契机,也滋生过不少问题。近日的网络电影周,第一次集结了国家和业界力量,共同总结了网络文艺作品的弊病,更对未来网络电影在提升内容、创新分账模式、优化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当“网大”被更名为“网络电影”,概念清零,一切重新出发,用论坛中嘉宾的期许总结便是——“璀璨在远方”。

从内容、宣发到分账,产业优化的可能性

远方肯定是璀璨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所谓的“网民”,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兴起时的一小部分,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

以前观众的网感需求是视听奇观,而部分网络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是当下时代的网感。从《毛驴上树》和《大地震》的反馈可以看到,网络电影只要找准了网民的需求和现实意义,肯定会有广阔市场。

李捷告诉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优酷准备在年底或者明年1月份推出的网络电影《北京女子图鉴》,也是以前网络电影比较少见的现实题材,这是优酷今年希望做网络电影头部精准化的一个举措,明年优酷还会有系列相关主题类型的网络电影。

从各大平台现在不断增长的付费会员数来看,当下网民的付费习惯已经养成,网络电影如果自身质量提高,分账金额也会持续提升。

但正如企鹅影视副总裁常斌谈到,他心中的网络电影应该是跟院线电影创作规律和商业模式差不多的。为实现“璀璨”,网络电影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第一,是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在内容上的互补和差异化。

李捷根据对比发现,这两年市场反响较好的网络电影,恰恰是前几年比较流行的院线电影题材。这其实为网络电影的有效开发指明了道路,保守的创作者可以从院线电影中找到灵感。在互补方面,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存在的“时差”也恰好使整个电影市场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当网络电影无法像院线电影一样,集中到更为庞大的资本支持来创作大场面,“小而美”也是一种特质。

另外可以看到的是,各大平台对于网络电影的运营也有所创新。爱奇艺曾将5家片方集合在一起,推出过“东方奇案季”主题营销季。优酷则提出了季播电影的概念,基本上是一个类型一个题材,在一个完整的播放季,每月一部的方式来播。李捷告诉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目前已经完成的是叫优酷怪兽宇宙这个系列的网络电影。

第二,要从平台补贴到实现合作共赢。

网络电影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最初有赖于各大视频网站的资金支撑,但相比“烧钱”,各大平台更期望能从补贴实现合作共赢。

从爱奇艺发布的数据来看,与平台合作进行网络电影创作的公司在2016年有648家,到2017还有504家,而到了2018年只剩下463家,但其中,只有142家公司连续两年提交新作品,有不少公司在中途主动或者被动离场。发展到现在,爱奇艺已经会在项目早期进行评估的时候,就严格淘汰掉不合格的项目。对于已完成的作品,未达质量标准的也坚决不予上线。

爱奇艺的“残忍”,在前几年是很难预想的,而如今却成了各大平台的标杆。常斌也代表腾讯做了期许,“如果不存在共赢的商业模式,所有的补贴都是暂时的”。而想达到利益上的共赢,内容质量是第一关。

虽然于部分内容生产者而言,淘汰机制太过严苛。但诚如常斌所说的,参与到网络电影生产中的每一方都有危机感,都要怀揣着一个愿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网络电影的商业模式还十分不成熟。这也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分账、营销和发行模式升级。

网络电影本身具有不同于院线电影的商业模式,院线电影是依靠票房进行成本回收,需要通过观众购买电影票走进影院进行观看,而且每部电影的票房都是单独记账,而网络电影并不是纯粹的to C模式。

在网络电影周的论坛上,“付费点播”被多次提及。之前由优酷和淘梦共同出品的网络电影《傀儡姬》便选择了采取单片付费的方式,这是网络电影诞生五年以来首部采取单片付费模式并盈利的影片。点播付费,于平台和内容方来说都能产生正面激励作用。几大平台也表示,未来会形成付费点播分账加会员包月分账的叠加商业模式。

在网络电影的初生期,其“电影”的商业模式未被完全开发,而随着其逐步的成长,发行和营销终于被重视起来。相较于2015年,《午夜讲诡故事》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尬”投广告而遭吐槽的局面,近年来,网路电影的发行和营销模式都在逐步提升。

《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联合片中故事事发地的政府宣传部门,在当地举办首映礼,通过内容下沉进行推广;《霍元甲之精武天下》上映前夕,推出了由歌手GAI演唱的宣传曲《在下霍元甲》,让流行音乐和当红歌手加持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则在北上广深的地铁、公交和广场户外LED投放广告,主打“春运路上的营销”活动;《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甚至在《钱江晚报》的头版刊登了巨幅广告;而与“齐天大圣”和“黄飞鸿”IP有关的网络电影,几乎都会邀请陈浩民、赵文卓等明星进行宣传。

整体而言,在头部平台的推动下,网络电影的分账、营销和发行模式都在升级。

今年爱奇艺提出“营销分成+联合营销”。这种调整意味着制作方也需大力参与到影片的营销当中,而非过去的平台全权负责;优酷的合制计划中,也有专为网络电影的“锦绣合制计划”,旨在与6家头部网络电影公司合力打造优质网络电影,而灯塔平台则负责电影的营销推广;腾讯视频曾在今年的“远航”发布会上透露,将网络电影升级为“自制电影”计划,会动用腾讯系所有资源进行。一方面,继续施行既有的“会员付费观看”模式,对于品质突出的自制电影会尝试“付费单点”等分账尝试。另一方面,推动优质自制电影的院线发行,促进“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共生;而今年10月才进军网络电影市场的芒果TV,则在“超芒计划”中提出采取成本保底加有效付费点播分成的分账模式,以吸引网络电影在该平台播放。

第四:技术和艺术上的其他可能。

在本届网络电影周上,李捷祝福业界“早日出现世界级的网络电影六大公司”,而网络电影也必须对标国际才能实现长足进步。在国外的流媒体中,Netflix已经凭借《罗马》拿下了奥斯卡小金人,并多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亚马逊则有商业片、获奖导向的艺术电影、专供流媒体播放的电影的详细体系。

国内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传统影视公司的制作经验也已经十分成熟,建立起中国网络电影的内容、艺术、格局上的优势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电影也将乘科技之东风,率先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从“网大”到“网络电影”,不只是一个称谓上的变化。这意味着,作为中国网络文艺作品极具代表性的一支,网络电影要从诸多方面进行升级迭代。虽然注定这是任重道远,但国家和业界的协力,肯定会让当下探讨的“可能”逐一实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