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与跨界转型的博弈,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2019-12-02
产业创新与跨界转型的博弈,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在传统的以分工为特征的工业时代,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的路径方向基本是恒定的,进入当下以连接为特征的时代,万物互联打破了原本界限分明的商业关系,行业边界趋于模糊,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范围也无限扩大。

从科技竞争的领域来看,全球各国也纷纷将科技创新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半导体、量子信息科学和5G等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上,我们正在迈入一个无边界的大博弈时代。

在产业创新与跨界转型的复杂博弈中,新物种在横冲直撞中不断打破并重构着创新新生态,要在新的复杂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大企业同样也必须积极勇敢地探索开放式创新,重新认识并撬动基于更大商业生态圈的更多潜在价值。

问:“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答:“只需三步:把冰箱门打开,把大象装进去,把冰箱门关上。”

这个看上去像是脑筋急转弯的问答,看上去有些荒诞不经,很可能会让很多人陷入“过度思考”的漩涡,但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出正确的行动,往往需要有正确的观念来指引,只有简单成功学,只有高效加速度,才能高效执行,走在别人前面。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大公司鼓励创新的做法通常是成立研发中心,从内部孵化新技术。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陷入“创新者的窘境”,尽管努力创新,但依旧绝对避免不了落后乃至被时代淘汰。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论是理论基础研究,还是产品和应用层面,当中都蕴含着大量的创新机会和发展机遇。

一方面,传统观点普遍认为,初创公司由于体量小,战术和战略调整速度更敏捷,所以往往能抓住并专供某些创新点,进而捕获新的市场;另一方面,让大象式企业起舞,并做出属于革命式的勇敢探索,仿佛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转型存亡之际,时刻保持姿势优雅或许不只是为了体面,但生存的优先级显然要更高。

在众多身手敏捷的创业公司的联合竞争下,大企业同样不能再仅凭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安然无忧。在完全的确定性之中,创新往往反而难以实现,如何在充满不确定的市场中,既能保持战略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又能兼顾战略落地得到有效执行?

一个典型案例是IBM,作为IT公司中唯一一家拥有108年历史的大企业,IBM见证了太多科技长河中的大风大浪。在连续的自我颠覆与转型中,IBM始终没有止步不前,它是值得全球商界研究的转型变革典范。

“当你在如日中天的时候说要革自己的命,那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件事。”谈及企业变革,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曾如此说道。

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组织的生命体,当然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性,如何巧妙地把大象放进冰箱,如何让走向衰老的企业重返青春?传统的经验和算法,或许可以帮助人类大脑和计算机系统用极少的运算量得出最优的结果,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高效,但我们也必须要警惕传统经验所带来的偏见与束缚。

不只是大象,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发展,本质上就是要不断地从模糊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当然,简单成功学并非在任何时候都绝对有效,“居安”更要“思危”,创业本身,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伟大博弈。

当前,“数字化+生态圈”已发展成为竞争新维度,所谓数字化生态圈,大致上是指企业借由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时代的前沿技术,与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商业生态圈的竞争性永恒存在,但也强化了彼此间的联动性、共赢性和整体发展的持续性。尽管在很多时候,破坏式的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巨大的价值,但转型道路上的风险同样很高: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优秀的合作机制,带动自身与合作伙伴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共同提高……多重要素缺一不可。

那么,在自我转型与被颠覆面前,大企业究竟又容易被什么束缚手脚?是沉浸于过去的成功,是忘记了初心、不再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还是创新乏力与控制性思维的根深蒂固?

有效突破这些束缚的一个典型案例是谷歌。谷歌依托互联网浪潮兴起,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最终也两次成功改造了互联网形态:第一次是通过搜索引擎,改变了以门户为主要形态的互联网;第二次是通过Google+Android的开发组合,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

另外,财力与资源占据绝对优势的大企业,从内部研发转变为投资外部初创公司,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CVC投资自然成为了大公司获取新技术和新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一批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如今大多数已成为了市场中最为活跃的CVC投资者,它们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投出了大量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当然,大企业内部赛马式的创新也不会停止,腾讯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一种传统认识也需要被我们重新审视:那就是在创新方面,小而灵活的初创企业,注定会胜过体型庞大而行动迟缓的大象型企业。

然而,当我们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以及更广的创新维度去探寻创新历程,往往却容易发现,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关键角色,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其创新价值和引领性从来不可或缺。

巨头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事实上,在巨头们或难或易的创新背后,更多的还有融入血液的全球化思维、创新开放性和社会责任感所构成的一整套发展范式,初创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同样不少。

企业的转型变革和持续创新既需要勇气,离不开深邃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更难能可贵的是,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创新性建设、对于未来商业博弈的洞察与思考,同样也将丰盈我们的思想境界,并深刻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

在由人工智能+5G等技术带来的创新变革中,在产业创新与跨界转型的多重博弈中,在即将于12月17日—19日举办的创业邦100未来商业峰会暨2019创业邦年会上,不论何种规模、身处何种发展阶段的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寻找连续性,都是一门很有必要的发展必修课。

近日,重返港交所上市并成为港股第一大市值公司的阿里巴巴,多年来不断自我革新,最终成功地再造了一个自己,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UC事业部、书旗事业部总经理吴嘉将作主题演讲,为我们深度阐释并《阿里的内容生态创新战略》。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数字化领导者们,都在致力于提升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中的用户体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正在逐步改变着整个业态。在SAP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师刘可《智能时代和体验时代 开创数字化场景的纵深变革》的主题演讲中,对于如何连接并整合创新技术,打造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我们又该有哪些思考?

此外,硅谷银行董事总经理陈青、凯德集团中国区数字化与创新董事总经理李琤洁、Telstra Ventures中国主管合伙人卜君全、58产业基金合伙人李纳等重量级嘉宾也将列席参加。

同样让人期待的还有“万象未央之夜”大企业创投创新交流晚宴。“万象未央”,喻指在如今科技爆炸、创新轮回的时代,各种现象与认识受到前所未有的颠覆,万象更新,始尤未及,没有穷尽,同时也与大会的主题“无尽的博弈”进行呼应,暗示未来还有很多新事物等待我们去开发、去探索。

2019是勇敢大象们的探索游戏,同时也是承前启后的转型关键之年。在峰会首日,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也将压轴作大企业开放创新平台的重磅发布,继续为创新者赋能,提供高价值的科技与资本信息和服务,推动中国创新创业创投生态发展。

◆ ◆ ◆ ◆ ◆

今天,值感恩节到来之际,我们正式推出双十二大促,现在扫下方二维码报名,即可获取18号观众票(感恩节限免),限量500张!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