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证,千亿市场

2020-01-13
市场需求够大,企业和其他专业机构才有动力去研发相关的认证体系,否则花了很大力气搞出一个认证来,结果一年只有百八十个人来考,得不偿失啊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 老王创业日记,作者 王翌。

上一篇介绍了帮里赵隽恺的项目【集宿】,已经有投资人问我一些更具体情况,还有两三位同是办了爱尔兰移民的朋友,表达了购买意愿。我觉得这玩意儿是可以等过两三年看看,应该会越来越成熟,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是否是违建的问题,这个现在还不好讲,毕竟是新生事物,如果当成房车来理解,交个停车费不就解决了?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在我看来,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这样的事物就总有机会往前发展。【集宿】这种设备,确实降低了居住的成本,提高了居住的质量,还更加环保,大大提高了房屋基建效率和迁移效率,这就够了,至于将来会如何,就交给时间,我觉得这样的创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是值得尝试和被鼓励的。

上周四还给蔺华做了一番战略分析,我发现,他的新业务也是一个非常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现在算是开始得比较早,只要扎实做下来,十年八年后,这个事情应该也不会太小。

他做的是什么呢?就是企业认证市场。

蔺华是个连续创业者,此前一直做招生培训,上一个创业的项目已经挂上了新三板,前两年有几千万规模的营业流水,但不怎么赚钱,遇到年景差的时候,做得越大赔得越多,所以去年他开始转型。

因为做了多年的培训招生,蔺华对高校市场和职业培训都比较了解, 这让他有机会看到一些行业需求的变化。几个月前,他开始与一些大企业合作,帮助这些企业推广自己的技能认证体系。首先是跟Oracle合作,蔺华所带的团队业绩十分亮眼,很快阿里云也来对接了。不到半年时间,上千个专业技能证书发出来,这个业务方向看起来是有机会的,所以蔺华来找我讨论一下接下来的策略。

从阶段来看,这个认证业务是全新开始的,刚做四五个月,蔺华入帮后也听我讲过不止一次【18个月创业周期论】,所以我跟他讨论就很容易让他理解:现在还是在第一个18个月的初期,他根本不用思考所谓战略问题,就是要多试错!

企业认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市场呢?我就在白板上随手画了一张图。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需要被认证的,比如“本科毕业”、“研究生学历”等这样的常见招聘要求,就是一种认证需求,这些认证当然都是国家教育部发出来的,类似的还有英语四六级证书之类,这些认证都是普适性的,而“注册会计师”就是比较专业的职业认证了,基于职业和适用场景的各领域认证就比普适性的学历认证多很多了。

这些证书有什么用呢?在人力资源市场,这些证书降低了人力资源买卖双方的信任成本,促进了交易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

比如一份工作的难度要求必须有高等数学的基础,那么招聘方可以设置应聘要求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直接通过应聘者是否能提供本科学历证书来进行一次快速的过滤,如果没有学历教育这个认证体系存在的话,那招聘方就必须在每次面试的时候都对应聘者进行一次针对高等数学能力的评估,也就是说,每个应聘者都要先考一遍高数。。。。。。

人才需要专业的认证来为其能力进行评价和背书,那么企业在认证这个领域的需求是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是品牌输出的需求。举个老王自己的例子,早年间,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家美国公司叫Cisco,专门做网络设备的,非常非常牛逼。但其实这家公司的业务是针对运营商级别的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当时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我,又是怎么知道这家公司的呢?就是通过考证。

上个世纪末的那几年,国内的IT从业者几乎都知道CCNA和CCIE这两个由Cisco官方推出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围绕考这些证书又催生了大量的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那时候针对CCNA这个入门级网络工程师的培训+考试的总成本基本上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那可是九十年代的5000元啊,放到现在基本就相当于5万元还不止了,而彼时CCIE的培训和考试总成本下来已经是十万元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百万水平。

如此昂贵的培训和考试,为什么还吸引了大量的IT人前赴后继?

虽然当时我还是个大学生,作为国内较早考取了CCNA证书的人,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结论就是,这是Cisco这家公司在后面大力推动的结果,而Cisco在这个证书推广过程中是一箭双雕。一方面,推广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把自身企业的品牌面向C端进行了大量的推广。

考证的人,也就是C端用户,既是证书的受益者,又是证书的推广者。证书考下来,如果没用,就说明用户自己花了冤枉钱!哪个人愿意花完钱之后还承认自己是冤大头呢?于是,几乎所有考证的人,考下来之后都会继续向身边的人推广,说这个证有多么多么牛逼。。。。。。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工具,用户付费给你,之后还要转身去帮你推广你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连带着对你的品牌进行美誉度极高的传播。

我当年为了考CCNA,真的是硬着头皮买了十多本英文原版教程,还花了几千块去学了一个月的线下课程,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Cisco设计好的一套策略,不由得越发觉得这公司真是牛逼——当然,最后我为了把学费赚回来,就去翻译了一本Cisco出版的CCNA官方教程,那是我在北京淘的第一桶金,2002年用了一个月时间赚了一万块钱稿费。

其实把专业认证这个策略玩得更6的,是微软,与CCNA同期火爆的一个更低门槛的认证,就是微软的MCSE,这个证考下来,并不比CCNA便宜,但说实话,在技术能力的含金量上可是比CCNA差得挺远的,我当年也考了一个MCSE,感觉比CCNA简单多了,但那成本可是一点儿不少,也是大几千块人民币。

而且,微软就连Word、Excel等等办公软件的操作都是有职业认证体系的,这个就比较厉害了,考过这些认证的人,当然也变成了微软Office办公套件的义务推广员,这在早期微软进入办公软件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比之下,CCNA等认证对Cisco在网络设备市场的推广也只能说是有一些辅助作用,毕竟运营商在采购高端网络设备的决策上还不会受到网络工程师的太大影响,而办公软件的市场就不一样,如果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使用Word编辑文档,那么微软旗下的Office产品是很难卖给目标客户的,甚至如果办公室里更多的是会熟练操作WPS的职员,那结果。。。。。。

看起来,企业推广自己的专业认证体系,真的是有很多好处,那为什么之前这个市场没有发展成非常大的规模呢?

即使在发达的成熟市场,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去考虑开发一个自己的专业认证体系,尤其是劳动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市场,传统的教育认证体系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因而C端用户本身在其他专业认证上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强烈,除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企业推出的那种较高门槛的专业认证,但这又并不符合可以大量推广的条件,因为更高端,获取认证的成本也高,难度也高。

中国现在倒是有机会在这块产生较大的市场机会,因为国内的劳动力市场中,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才还是相对稀缺的,有大量的未能参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要得到除学历教育之外的其他专业技能认证。而且,国内的人力资源市场极为庞大,可以支撑大量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的存在,同样的一个认证,放到欧洲一个国家,可能每年的申请量都不够中国一个城市的体量,所以这个需求在很多区域市场是做不起来的,但是在中国就有机会可以做大。

市场需求够大,企业和其他专业机构才有动力去研发相关的认证体系,否则花了很大力气搞出一个认证来,结果一年只有百八十个人来考,得不偿失啊。

之前,在专业资格认证方面,国家是用计划经济的方式,自上而下的以上级主管单位的名义来牵头对某个细分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发起一套认证体系,最近这个做法变成了市场化的,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方式,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和第三方机构都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计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并自己去推广。

我给蔺华分析了一下,这个市场中未来可能会需要一类介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服务机构,在toB这一边,要参与企业客户的认证体系设计,并帮助其进行推广,而在toC这一边,则要为考证的用户提供培训、考试乃至实践环境等多方面的服务。这就是我认为蔺华现在做的这件事在未来的方向。

这个市场会有多大呢?中国这么大的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认证也会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应该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现有存量。按1亿的职业劳动力来计算,假设其中只有20%的人有职业技能认证需求,那就是2000万人,即使按每人5000元的认证成本来算,也有千亿级规模,这还不包括围绕认证的周边衍生出来的各种其他商业机会。

最后随便举个例子,我们看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就说说公共营养师这个很细分的职业认证,日本的比例是每400人就有一名营养师,我国有10万营养师,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不足万分之一,即使达到500人中有一名营养师的比例,也还需要300万的增量!

这只是营养师的一个例子,类似的职业领域至少还有数百个,所以我觉得中国未来可能需要有上亿个职业技能证书发出去,所以说至少是个千亿级的市场,而且除了企业可以发证书,第三方机构也可以发,因此而催生出的第三方专业技能认证机构也不会少了。

蔺华临走的时候,我跟他讲,可以考虑把我之前想做的【创业实习生】落地成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认证体系,我们可以提供服务,这也是可以大幅降低初创者成本的事情,值得搞。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