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loser”到人生赢家,他踩中了2020第一个风口?

2020-02-13
春风吹,战鼓擂,云端办公,陈航怕谁?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艾问人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截至2020年2月10日早上06: 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确诊病例已高达39829例,死亡病例905。但是,就在2月9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公开宣布:“全国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每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数,从2月3日的890例,下降到8日的509例,下降的幅度超过42%。”

“这表明,各地联防联控机制以及严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实际上,自2020年新春佳节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无疑与社会各个环节的运转都息息相关。各地联防联控机制以及严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的同时,社会各界人士的日常生活都遭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20年2月3日延时开工后,“云办公时代”进阶,成为今年开年后第一个“风口”。

2月5日,金山办公开发总监汪大炜称:“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整个表单业务增长了近20倍”。

腾讯会议也言调一致:“腾讯会议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共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

“视频会议”?“移动办公”?远程办公需求量大增。根据百度指数搜索数据显示,1月28日到开工首日,“远程办公”搜索指数环比上升521%;“企业微信”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上涨272%;

(1月中旬以来“远程办公”的搜索指数变动情况)

更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的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上涨539%,更是在2月5日一度超过微信的下载量,跃居苹果App Store免费排行榜首位——这是办公类应用产品历史上首次跃居第一。

(2月5日钉钉下载量首次登顶App Store免费排行榜)

看似战绩辉煌,但上了热搜的高人气新星钉钉却是“哭笑不得”。截至2020年2月8日,华为应用市场上钉钉的综合评分为1.3分,苹果App Store的钉钉的综合评分为3.2分,大量的“1星差评”使本就评分不高的钉钉口碑严重注水。

(截止2月8日,钉钉在苹果App Store的综合评分已跌至3.2)

“疯人院”钉钉

2009年,一向性格张扬的陈航结束长达11年的“日漂”生活来到阿里巴巴。

初来乍到的陈航得知阿里有一“花名”文化,即进入阿里的员工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给自己取一个花名,于是他自取“阿凡达”,不料HR一口回绝:“只有高管才能使用3个字的花名。”

在钉钉诞生以前,CEO陈航几乎是整个阿里巴巴最“臭名昭著的loser”:以他为首的两个明星项目“一淘”和“来往”全部业绩惨淡。

2010年,“一淘”成立,陈航带着阿里巴巴投来的10亿巨款成为全网焦点,他信心满满,还请来时下大热的著名魔术师刘谦当代言人。调势极高,跌得极惨。

2013年,“来往”上线,这是阿里巴巴旗下一款用来狙击腾讯微信的明星项目,有马云亲自上阵吆喝宣传,还拉来赵薇、李连杰、史玉柱等明星好友前来协助推广,可谓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然而不到一年时间,“来往”便在大批同质化产品的围殴下折戟沉沙,可谓是状态起得多高,跌的就有多惨。

(曾被马云给予厚望的“来往”)

两款产品的“双杀”大挫了陈航的锐气,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压力:项目搞得好就“全组升天”,搞得不好那就集体死光。

危机下,他深刻体会到大企业的弱肉强食与竞争激烈,只有能赚到钱的人才能生存。在阿里一片“996是福报”的工作氛围中,陈航开启了暴走模式。

为拯救濒死的“来往”,陈航带着6个产品经理灰溜溜地入驻湖畔花园的马云家。在这块阿里的“精神圣地”中,他开始在“来往”的基础上,打造成钉钉的前身——“工作圈”。

陈航把“向死而生”这句话写在钉钉的办公室,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宣誓“不成功便成仁”。如今的上班族都在抱怨“996”,但当年的陈航却如疯子一般“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1点,且一周无休”。

他干脆大方承认了自己的“疯子”形象,不仅把钉钉团队称为“疯人院”,甚至在钉钉的内部招聘文案上直接写道:“欢迎加入疯人院”。钉钉团队人手一件的队服T恤上赫然印着7个字母——“BE CRAZY”。

或许是越努力越幸运的缘故,命运之神终于开始向陈航抛来了橄榄枝。2014年起,to B领域的企业服务开始受资本追捧,融资事件数及金额均一路飙升,并于2015年达到高峰。

2015年也成为了“中国企业服务元年”。

以往以C端业务见长的消费互联网科技巨头,也开始纷纷布局To B业务;而钉钉作为阿里B端战略的重要抓手,地位开始日益攀升。

2015年5月,阿里巴巴正式发布钉钉2.0版。2016年1月,“疯子”陈航带着钉钉一举夺得“2015新浪微博之夜”的年度最佳创新奖。

(钉钉创始人陈航)

1.0版是沟通,2.0版是协同,3.0版是平台;2017年的超级发布会上,钉钉发布了智能前台等智能硬件产品,从软件跨越到硬件;2018年,阿里巴巴钉钉在北京召开的秋冬发布会上,公布了基于办公场景的“人、财、物、事”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

截至2019年6月,钉钉用户数突破两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家。钉钉一路高歌猛进,圈内人评说:“陈航就像个从门口闯进来的野蛮人。”

2020年2月3日,全迎来了疫情中的开工第一天,钉钉也迎来了流量高峰。企业用视频会议开晨会,许久不见的同事通过视频打招呼送祝福,学生在家用群直播听老师在线讲课……陈航公布了一组华丽的数据:在阿里巴巴钉钉上,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的2亿上班族在线开工。

3日、4日,钉钉方面通过阿里云紧急扩容1万台服务器。

视频里其乐融融,一片欢声笑语景象极为和谐,然而,令陈航和马云都措手不及的是,用户反手给了钉钉“一星差评”。

小学生的锅?

这次疫情把许许多多热名词推上浪尖,网友纷纷猜测它们就是下个风口,比如盒马生鲜的“共享员工”,比如阿里钉钉的“云端办公”。更有乐观者极端预言:云端办公将取代先前的实体办公形式成为主流。

春风吹,战鼓擂,云端办公,陈航怕谁?

当今网络,“小学生背锅”成了热门调侃词汇。游戏打不赢赖小学生作业少,微博的网友评论不堪入目赖小学生拉低微博用户平均素质水平。此次的钉钉低分事件,也逃不过这个宿命。比如,在钉钉的用户评价中,学生们表面上亲切地写着“我太喜欢这款软件了,有了这款软件,老师在家都能给我上课了”,随后反手就打了个一星。

截至2月2日,广东、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等20多个省份的220多个教育局加入阿里钉钉 “在家上课” 计划,覆盖超过2万所中小学、1200万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以观看直播、视频录播等方式学习相关课程。

老师成了主播,提问发言成了满屏弹幕。

钉钉“一星差评”引发热议:“每天让我们打卡可真让人高兴!假期虽然很短,但是有了这个,我们的作业也翻了倍呢”;“原以为不用上课了,可现在有了它,腰更酸了,腿更疼了,头发也渐渐稀疏了”;“高二的我们在今天也被光荣地授予了下载这个软件快乐学习的使命呢!”

“……”

陈航哭笑不得,但调侃之余,不得不引发深入思考:钉钉的低分事件,究竟是黄口小儿们无心的信口雌黄,还是云端办公背后弊端的先行暴露?

云办公的时代已经来临?

所谓危中有机,当年的非典成就了阿里电商江湖一哥的地位,因此17年后也有人据此判断:“云端办公将取代先前的实体办公形式成为主流”。但在艾问看来,17年前马云们的故事将不大可能在云办公领域重演。换言之,未来的几个月内,钉钉或是其他云办公软件的日活用户流失几乎是肯定的。

首先,新用户存在使用障碍。

虽然当今正处于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全国14亿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不能熟练掌握其操作及使用方法的。特别是像钉钉这类较为复杂的办公平台,很多用户,尤其是新用户都不熟悉或不知道相关功能及流程。

第二,受限于网络设施,使用体验差。

小通是河南家境较差的高三尖子生,他的梦想是考上浙大。近期学校响应“停课不停学”,延迟开学改为网络教学,家里没装宽带的他向邻居求助借Wi-Fi,而屋顶的信号最好,于是他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独自一人爬上屋顶,裹着御寒的外套冒着冷风,只为了在信号最好的环境下在钉钉上课。

无独有偶,杭州一女老师因疫情管控,被困在江西老家无法返杭上课。据媒体报道,接到学习要求直播上课通知后,这位教师便开始满山找4G信号,甚至用竹竿自架天线。

事实上,“屋顶男孩”和“竹竿教师”的故事并不是“感动中国”的个例,而是真实的基层社会情况;现实里,太多的下沉用户受困于基础实施而无法触达。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办公的真正普及,恐怕还要等到5G的建设和大规模使用之后。

(某学校开展网课前的调查表,心疼这位同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云办公并未改善传统办公的效率。

集中办公的优势,是你一抬头就能看得到人,一句话就能喊得到人,三五员工的会议说开就开——比起打字,说话显然更有效率。而对一些需要反复沟通的复杂工作,也根本不是来回截几张图片+语音能够沟通的。

比较典型例子,就是搜狗输入法在2月3日突然向河北兴隆县的5000多名用户推送了一条即将发生12级地震的预警消息。后来搜狗公司查明原因,竟然由于相关人员在家远程办公,在对服务器做技术测试时进行了误操作。

(图片来源:搜狗输入法官方微博截图)

距离长了,效率自然低了,性价比也肯定差了。整体来看,现阶段的云办公远远没有达到理想云办公的目的,不仅增加了沟通的成本和时间,反而对员工个人的专注力和自控力要求更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办公少了公司本身所应发挥的效应——既不能为员工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上的工作环境,更难以营造同事之间互相竞争、合作的工作氛围。事实上,陈航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他没有把整个团队的办公室打造成996的“疯人院”,钉钉也不可能发展到今日之高度。

只靠网络维系的“工作情”,或许并不能稳固。

或许就像近日某位投资人警示的那样:非常时期,我们更要警惕那些“疫情催生的新机遇”——分清它们到底“是场景还是盆景,是馅饼还是陷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