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没有企业家

2020-04-20
站在政策高地的海南,却是一片“企业家洼地”。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作者朴 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建设两周年,网上一片高歌,为海南的成绩点赞。

然而,穿过热闹,人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海南几乎没有企业家。

图谋大略的关头,却迎来无人可用的尴尬。海南,该怎么办?

热门新闻中,通常难觅海南企业家的踪影;全球或者中国各大富豪榜中,海南企业家也很少引人关注。

华商君对“胡润百富榜”进行了筛选,统计出近6年海南上榜企业家的简单信息:

在表格中,海南上榜企业家的人数相对固定,通常在10人以内;在全国占比很小,通常在2‰~5‰之间。数量和比例,海南都仅高于西藏、青海等西部省份,和榜首的广东、北京等相差几十倍。

官方机构的表彰名单中,也鲜有海南企业家的身影。

例如,2018年发布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海南仅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入选,而北京有10人,广东、浙江均有8人。

这些数据,超出人们的想象。难道海南企业家都比较低调?或者海南一大部分企业家还在“生长发育”中?

华商君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上市公司是地方企业的优秀代表,地方经济的支柱力量。在A股,海南有31家上市公司,约占全国的8‰,市值也仅在十几亿到200多亿之间。这表明,海南上市公司数量少、市值低,不被投资人看好。

海航可谓是海南民营企业的一颗明珠。2019年,海航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二,以6100亿元的营收仅居于华为之下。近3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海航人成为上榜常客。

如今,身背7000亿巨债的海航风雨飘摇。自2017年末流动性风险爆发以来,“自救”未见成效,2020年疫情又雪上加霜,风险有加剧之势。能否化解风险,依然是未知之数。

4月14日,“13海航债”兑付前一天,投资者突然接到通知,称一个半小时以后,紧急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对到期本息延期一年兑付,导致电话会议现场骂声一片,几乎失控。4月15日,对海航失去信心的投资人用脚投票,“15海航债”两次停牌,跌幅一度超过30%。

老大朝不保夕,其他也处境惨淡。

2019年,中国养猪巨头都赚翻了,牧原净利暴增1075.37%,正邦同比增长777.53%。

但华商君翻开了海南养殖业龙头罗牛山的年报,发现相当有趣。

大好的行情下,罗牛山2019年净利润仅有3000万元;但如果减去近3700万的政府补助,罗牛山竟然是亏的。2019年都能把猪养亏了,简直就是个笑话。

此前,罗牛山还发布公告,要剥离上市公司旗下的房地产业务板块,以便专心养猪。

房地产一直是罗牛山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占据公司三分之一的营收。如今,这块“后续发展空间有限”的资产,却要定向卖给关联大股东。

不知道为什么,大股东甘愿把这块“烫手山芋”,塞进自家腰包?

有人说,这大概就是爱吧!

另外,养猪行业,向来是低谷扩张,高峰获利。如今,猪周期正值高峰,罗牛山却要逆市扩张,到时候亏了怎么办?难道要再靠政府补助?

这大概还是爱吧!

在自贸区建设迎来两周年之际,两家公司如此操作,让大家如何看待海南企业?

海南92万中小企业,成长起来不容易。

这类小企业老板通常是两类人,一是本地人,一是“闯海人”。

海南一直被戏称为“插根筷子都能长起来”的地方,生存压力较小。多数本地人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很少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欲望。

外来的高学历“闯海人”,也大都靠小生意糊口。他们既没有大企业经验,又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商业教育,稍微努力就有车有房后,很容易就失去奋斗的动力。

于是,海南企业大的不强、小的更弱,没有能担当大任的企业家,这种尴尬局面一时也很难突破。

30多年前,海南曾是一代人热血澎湃的梦想。

“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浪迹天涯。只因为走自己的路,只因为种子要发芽。创业的一颗雄心,伴着椰子树长大……”当年,一首《海南梦》,激励无数人。

1988年,海南建省,国家给出“比特区还特”的政策,海南瞬间从“穷荒绝岛”变成改革热土。政府官员、商人、教师、大学生……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怀揣激情梦想“一路向南”,潮水般涌入海南。

当时,广州发往海南的车几分钟一班,三四个司机轮流驾驶,一路不停,到达海南后,马上调转车头开始下一个轮回;沿途的店铺,生意忙得不分昼夜。

结果,海南人潮泛滥,城市不堪重负。海南做出规定:优先录用本省人,外省人必须持暂住证才能合法劳动。于是,很多人只能打黑工度日,一些人被迫离开海南。

当时,充足的人力加政策的支持,让海南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初5年,海南GDP增速保持在25%-42%。一个曾经荒蛮的小岛,仅用4年,就赶上了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各路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岛内,海南疯狂了。

1991年,海口房价还是1400元/平米;1992年,就涨到了5000元/平米;1993年上半年,房价达到7500元/平米的顶峰,少数楼盘甚至超过了10000元/平米。

而当时,白菜大约2分/斤、豆角大概1元/斤。

坊间也流传着荒诞的故事:有个流浪汉,晚上睡在一家房产公司门口。第二天,有新楼开盘,他一醒,就有人出七万块买他的位子。

房地产最火爆时,700万人口的海南,竟有2万多房地产商,潘石屹、冯仑等人就是这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1993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房地产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项目停工,公司破产,富豪逃离,经济陷入泥潭,海南从“热土”变为“绝境”。

直到2009年,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迎来“第二春”。

在政策刺激下,旅游地产瞬时疯狂,新一轮投资热潮迸发,地产企业携重金回归,房价一度比肩京沪。

2010年,三亚凤凰岛建成。首期700套房源当天秒光,最火爆时卖出15万/平米的天价,成为“海南最贵楼盘”。

而旅游业的初心,却因各类消费陷阱和骗局备受诟病。

2018年4月,海南在建省30周年之时迎来超级大礼:自由贸易港。这次,海南似乎铁了心要与房地产决裂,大幅升级限购政策,几乎堵住所有漏洞。2020年3月,即使遭受疫情影响,海南宣布取消商品房预售,坚决摆脱对房地产依赖。

受政策影响,房企再度开始撤离。海南的地产时代,告一段落。

坎坷30年,海南留下了什么?

毫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个烂摊子。

论GDP,海南常年全国倒数第四,仅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2019年,海南GDP(5308亿)拼不过浙江嘉兴一个市(5370亿),按城市算都排在42位,人均GDP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论产业,旅游业稍有存在感,却背负着欺诈、宰客的骂名;除了房地产,再没有拿的出手的产业。

甚至有人把海南的简称“琼”,笑话成“穷”。

海南为何落得如此狼狈的境地?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这座造梦之岛,充斥着走捷径、赚快钱的欲望。

海南建省之初,房地产转手就赚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暴利,鼓舞着更多后来者,资本和人才热衷“赚快钱”,也就失去了进工业领域“赚慢钱”的动力。

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也曾引进过诸如木兰摩托、海马汽车等项目。但工业需要人才、物流、产业链等相应配套。而在海南,少一个零配件就要派人去深圳采购,遇到大问题就只能从外省请工程师维修,吃、住、交通、时间等,都是巨大的成本。

由于海南与内陆没有陆路交通,遇到暴雨、台风等天气,会导致各种延期。这时,人员物流只能通过航空运输,成本大增。企业“死走逃亡伤”,在所难免。

当海南遭遇国际旅游岛“第二春”时,资本再度迎风而动,加入爆炒旅游业的行列。

但在海南旅游市场,大量小企业低价竞争、强制消费,凭借欺诈手段、短期获利,将市场搅乱。▲一家旅行社的宣传图

南海网曾报道,有旅行社大量赠送价值2760元的海南双人游贵宾券,承诺只要人到海口,再交380元报名费,就能享受价值2760元的高品质双人游。但这不过是请君入瓮的把戏,旅行社一路变着花样加钱,团餐吃不饱,住宿标准低,购物点一个接一个!一路上,导游威逼利诱,游客不断买单。

类似的“低价团”、“免费游”屡禁不止,有人因此对海南游避之不及。

条件如此、产业如此、企业如此,又怎么能孕育、培养出一大批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

海南不需要企业家吗?当然不是,海南不但需要企业家,而且需要大量企业家!

2018年,国家给出政策大礼包的同时也提出期待,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规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25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海南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海南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

2035年渐渐走近,GDP全国倒数的海南,离“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想要如期达成目标,海南需要大量的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从何而来?

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进口”。

2019年1月,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把马云、马化腾、宁高宁、周其仁、梁建章请了进来,组成“海南省人民政府企业家咨询会议”。

5人都不简单。“二马”自不必说,宁高宁是中化集团董事长,周其仁是北大国发院教授、央行货币委员会前委员,梁建章是携程董事局主席、北大光华教授。

5位大佬的作用,显然并不仅是提提建议的。会议一结束,沈晓明就分别与腾讯、携程等召开工作座谈会,明确了一系列项目,大量资金开始投向海南。

人才方面,海南近两年求贤若渴。到2019年年底,海南重点用人单位引进8.6万人才。2020年3月,海南面向全球启动新一轮“引智”行动,提供3万岗位。目前,网上报名正持续升温。

招商引资方面,海南对内瞄准央企及行业龙头,对外加大全球招商力度,成果显著。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70.8%,世界500强有28家进入海南。同年,海南岛内新注册央企完成结算营业收入800亿,投资超百亿。

此外,2019年,海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8家,增长102.4%;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超过100%,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连续两年翻番。

就在4月13日,100个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89亿。

这些人才、企业、项目的流入,无疑为海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后续培养更多的企业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更关键的是,这些外来的积极因素,将倒逼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包括惩戒不诚信、抑制投机思维、培育企业家精神……彻底激活海南创业创新的一池春水,并有望培养出一批扎根岛内、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企业家。

马云更为海南献上三条“锦囊妙计”:一是围绕国际旅游岛,把海南打造成21世纪的夏威夷;二是用区块链技术,把海南变成真正的自由贸易港;三是借助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建立全新贸易规则,把海南变成全球创业者的天堂。

马云认为,只要做到这三点,海南超越香港,绝非梦想。

海南的大时代,或许真的到了。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