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这样的公司和中国的产业升级,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2)

2020-05-24
华为这样的头雁企业,拉动着或者说逼迫着社会的进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西弗评论,作者老C,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残酷的企业间竞争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你死我活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成百上千失败企业的尸骨。

落后的企业,想翻盘,是非常艰难的。

一家企业落后了,没有好的人才,就做不出好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就无法扩大市场增长收入,收入不增长,就给不起高工资,找不到好的人才。落后公司,人才不如人,技术不如人,资金不如人,怎么赶超呢?

有些行业,在人才上的竞争会弱一些,但其他方面的竞争同样残酷。

曾经与一传统行业非常成功的朋友聊天,他当时孤注一掷,超出自己企业能力巨额举债建新的产线,大规模扩产能。我当时很不理解。他说:“我们这个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百万吨的产线,单位成本就比五十万吨的低,五十万吨就比十万吨的低。领头羊的百万吨产线只要一投产,我不跟就是死路一条。冒险扩产能跟上领头羊也许死的更快,但还有一线生机。”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落后者想赶超,是一件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在企业的战场上,落后的企业,下场基本就是破产或者被收购。

美国曾经有几十家飞机制造公司,上百家汽车制造公司,现在民用飞机只剩波音一家,军用还有一个洛克希德,上百家汽车制造公司,也就只剩下通用福特两家。

国家间竞争的残酷更胜一筹

国家的竞争其实也是一样。落后者赶超非常困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八个国家是,英、法、德、意、俄、美、日、奥匈。

今天世界最强大最富强的七国集团,是英、法、德、意、美、日、加拿大。加上一度加入,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开除的俄罗斯。

除了解体的奥匈帝国被前英国殖民地加拿大代替以外,120年前的世界最强八国,120年后最富强的国家,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还是这几个国家。

美国这样的国家,有最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可以通过移民,收割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美国比你有钱,比你有技术,比你能付出更高的工资,美国通过移民和留学,可以收割你最优秀的人才。

30年前,东方大国的优秀人才,宁可去美国洗盘子,也要投奔大洋彼岸。

如果这是企业间的竞争,简直就可以举白旗了。

因为亚洲国家二战后的经济奇迹,让很多人低估了落后国家赶超的难度,实际上,这种赶超是难上加难的。

发展中国家如同在竞争中已经完全落后的企业,一步错,步步错,翻盘谈何容易。

一些国家采用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和发达国家硬碰硬。但你的产品不如人、人才不如人、资本不如人、技术不如人。只靠政治力量保护是培养不出有竞争力的企业的。

亚洲国家和中国,都没有靠进口替代战略。而是采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战略,从发达国家的供应商起步,做发达国家不愿意做的苦活累活,逐步积累资本和技术,从低端开始,一点点升级。

这条路看似正确,但真正成功做到的,也就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亚洲国家。出口导向战略,最终成功的要诀不是市场,而是国家导向的产业战略,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海峡对岸,都是这样。

雁行理论

在20年前,有一个发展经济学理论《雁行理论》在中国非常流行。这个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在二战前的1935年首先提出的,其实是大东亚共荣圈附带的经济理论。但二战后在全球,特别是东亚国家被广泛关注和认可。

雁行理论认为,东亚国家就是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雁头,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包含印尼、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等)。

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 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雁行理论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有雄心壮志的国家会愿意一直跟着头雁飞吗?韩国的手机、半导体、造船等行业,都已经赶超日本。

日本人期待的雁行应该是这样的

实际的雁行却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的这张图非常好。中国是一头巨大的雁。中国整体上还是落后于日本,但头部的行业,如通讯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已经超过了日本,但尾巴,西部贫困地区,和日本的差距非常大。

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14亿人口的国家,有充分的腹地和人口和地区间的差距,来承接产业转移。

在中国自己内部,其实就可以形成一个雁行发展的体系。

地域上,北上广深是中国的头雁。

企业中,华为就是中国的头雁之一。

残酷挤压带来进步

十几年年前,我曾经在传统软件行业创过业。今天再和传统软件业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感到压力巨大,不好做。其中一项主要压力就来自于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

一位做海外软件外包的朋友一次饭局中说,北京的程序员工资已经仅次于美国,超过了日本和台北的水平。海外外包给中国是为了降低成本,结果中国成本比海外还高了。他开玩笑说,我的研发中心从北京迁到成都,现在成都的程序员工资也被做互联网的给炒起来了,估计再过10年,我就得去四五线城市才活下来了。

一线城市互联网巨头开出的高工资,对其他需要程序员的企业的竞争压力是巨大的,很多传统软件企业都向武汉、成都、西安这样的教育水平很高,但工资偏低的城市迁移。

2020年腾讯的年报,62885名雇员,总酬金成本是531.23亿元。人均年酬金84万元,月酬金7万元。

当然,酬金成本包括社保等项,大于工资。普通员工也会被年薪上亿的高管平均一下,中位数酬金肯定低于平均酬金。但不管怎么样,人均月酬金7万元,中位数工资4-5万应该是有的。阿里、头条,这样的公司的工资也不会比腾讯低。

华为的薪资水平,应该也相差不远。2019年的财报,人均薪酬成本达到70万元,比腾讯稍低。而华为的员工数量,接近20万人,超过阿里和腾讯的总和。

人均4-5万月工资的互联网和技术巨头,就把只能开人均2万的传统软件公司,挤出了北京上海深圳。

对传统软件行业的公司,这是无比痛苦的被挤出过程,是一个灾难。但是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好事。给武汉、西安、成都这些的新一线城市,增加了不少优质的,人均月薪2万的就业机会。

这种对企业来说痛苦的挤出过程,也是雁行理论的体现。

头雁企业一方面,通过价值链向上下游输送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残酷的竞争,提高了行业的工资水平和竞争压力。把无法与其竞争的企业,挤出北上深,把他们挤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

很残酷,但是这种残酷,会让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

20多年前,中国也有非常高薪的工作机会。

当时,麦肯锡、BCG这样的咨询公司,高盛、摩根斯坦利这样的投行,是中国最顶尖学生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海外读了MBA,回来就可以拿GLOBAL PAY,大概接近10万美元一年。当时,国外读了MBA,回国工作当associate,除了工资,还有房租补贴,一年可以拿80万人民币,那时北京上海房价估计也就3000左右。一年工资买一套房。那时麦肯锡的员工,基本人人有钱买别墅,买了10套房子的人也不少见。

然而,这样的公司那时每年在国内招多少人呢?麦肯锡只在北清复交招聘分析师,每年招聘几个,投行国内招的更少,每年几个人。

十几年前我进麦府的时候,房租补贴已经没有了,只有工资。一年也是10万美元,那时北京的房价大概1万出头一平米。麦肯锡的同事们已经买不起别墅了,但还是可以买很不错的公寓。当时,每年招的人也多起来,大概每年能招小几十人吧。

现在,国外顶级MBA回来,到了麦肯锡当Associate,应该还是十多万美元,百万人民币级别吧。北京的房价已经5-6万了。现在麦肯锡从国外回来的MBA,估计北京买房都不容易了。

有人说华为996,工作太辛苦残酷。

在麦肯锡时,公司经常搞lifestyle initiative, 每次大家都吐槽工作太辛苦,希望工作时长能降低一点,当时希望降低的目标是多少呢,希望能降低到每周70个小时。我们当时,经常说,虽然咨询挣得少,但是lifestyle比投行那帮经常每周100个小时的人还是好多了。

996,刨掉午饭晚饭,每周也就是60-70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基本上大部分顶级咨询公司工作强度都是超过996的。但挣得多也没啥太多人抱怨。当你的工资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时,工作辛苦,就没什么太多抱怨了。

至于所谓的45岁以上现象。其他公司也一样呀,麦肯锡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 Up or Out,不升职就滚蛋。2-3年必须升级,不升级就滚蛋。这个也挺残酷吧。

我们需要很多头雁企业

这些顶级外企的高薪工作,因为人数太少,门槛极高,是无法带动整个国家的薪资水平上升的。

一家在北京的技术企业,在程序员人才争夺上,基本不担心IBM,微软这样的外企挖人。第一,他们的薪资竞争力并不强,第二他们的门槛很高,每年的招聘人数不多。头条、快手这样的快速扩张期的互联网企业,才是最大的威胁,他们愿意开出三倍工资,去挖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优秀程序员。

这些本土领先企业需要很多人,也给得出高薪。这样才能拉动社会。

华为这样的公司是同样的。

2019年,华为在顶级高校的招聘人数,都是上百人。

华为每年招聘几千个大学生,社会招聘估计也不少。华为offer 的薪资,应该是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对标薪资标准。

中国企业界的头雁,就是这些本土的优秀企业,他们飞得很快。

这些头雁会拉着或者说逼着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往前飞,要么跟上,要么掉队。对企业来说,掉队就是死路一条。

对于同行友商,对这些头雁的感情是复杂的,是羡慕嫉妒恨。然而,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些头雁的作用绝对是正面的。

头雁企业,拉动着或者说逼迫着社会的进步。他们逼供应商提高技术水平,逼同行给员工涨薪。他们的员工的集体购房可能拉动一个区域的房价。

如我在上一篇所讲到的,头雁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甚至拉动了餐饮,家政,超市这样低端服务业的人均工资水平。

台积电实际也是一个伟大的头雁企业。在芯片代工这个领域,已经是一骑绝尘。联电,Global Foundries 都已经放弃了在最近技术上追赶台积电了,而三星和台积电的距离也在拉大。SMIC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一家企业,可以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一定话语权。

头雁企业,对一个经济体的意义非同寻常。对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经济体),一个头雁企业能改变一个国家(经济体)。

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需要很多家头雁企业。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