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汤艳:菊园新区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

2020-06-12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正从创新资源、创新服务、新兴产业以及创新环境四方面全面建设科技城和自主创新产业示范区,同时建立多点试验区、引入人才,为打造上海市创新生态提供菊园方案。

6月9~11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0 DEMO CHINA 创新中国春季峰会暨企业创新与企业创投峰会在线上举行,这是DEMO CHINA 亮相十三年来首次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

在峰会中,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汤艳在数字化创新路演环节中的"前沿AI"专场,发表了演讲。精彩观点如下:

1.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位人才,工作在菊园有声有色,生活在菊园有滋有味。

2. 2015年,上海市委把嘉定区定位为市郊唯一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同年,区委又把打造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的重任,赋予了菊园。

以下为演讲实录整理:

尊敬的各位嘉宾、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菊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菊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再次欢迎各位的到来。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成立于1997年。位于上海西北部,长三角城市圈的圆心位置,距离人民广场、虹桥机场、上海火车站、吴淞口国际码头约25公里,距离浦东机场约70公里。辖区面积18.61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1.3万。下辖3个村、21个社区。

2015年,市委把嘉定区定位为市郊唯一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同年,区委又把打造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的重任赋予了菊园。区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一核三区"的发展规划,把菊园定位为建设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一发展定位,菊园新区牢牢把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科技菊园 品质菊园"的发展追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1234"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宜业、文化文明的现代化城区。

下面,我从创新资源、创新服务、新兴产业以及创新环境四个方面介绍菊园新区创新创业环境。

一、创新资源的集聚力

菊园新区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经过多年打造,创新核心功能区建设初具成效。

这里科研院所集中,菊园新区承载了嘉定"科技卫星城"的尖端科技,拥有光机所、华东计算所、硅酸盐所、微系统所、激光等离子所等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汇集了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占全区科研院所总数的50%。

科技人才云集。目前,辖区范围内共有各类科技人才5093名。其中,两院院士15名,国家及市级高层次专家143名。中高级职称239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共2213名,海归人才300名,人才总量占全区四分之一。

创新主体深度融合。现拥有5家产业创新联盟,围绕嘉定区的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通过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合作构建产业创新中心、产业联盟方式,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迄今院所已设立、引入产业化项目152个。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项目落地"的良性发展格局。

产业载体能级持续提升。六大创新产业园区定位鲜明、配套完善,载体功能日益凸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打造的中电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千余名研发人员已经入驻。江南园林风格的产业园区金融小镇、紧邻地铁11号线北站的智慧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拟态产业园、嘉加德必易园等产业园区相继建成使用,产业载体面积近52万平方米,新兴产业集聚规模持续扩大。

孵化器培育作用逐年提升。新区现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菊园物联网和新微创源)、市级孵化器1家(软件信息)。其中,菊园物联网孵化器是全区首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019年先后获批市、区级专业化众创空间。新微创源孵化器获批为国家传感器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5年来,孵化器企业数量从70家增至目前的433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9家增至82家;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从272家增至965家,年纳税从2.07亿元增长到6.13亿元;专利数量从699件增加到2342件。

二、创新服务的品牌力

我们立足企业需求,全力打造立体化科创服务体系、多元化 技术产权价值提升体系,形成了专业化、品牌化、便捷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组建菊园"创业+"联盟,近300家科技服务机构加入,涵盖知识产权、投融资、法律、财税、检测等领域。配套引入创新券机制,并进一步向长三角地区辐射,实现创新券与温州龙湾两地互通互兑。截止2019年末,已累计发放创新券1145万,其中已兑现创新券552万,受益企业1900家,有效调动和释放了中小企业对专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促进企业规范、快速发展。

全力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联合建设"菊园科技资源大数据平台""菊园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量大数据下的精准服务。打造"创闯嘉园"科创生态圈,为企业提供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的精细服务。成立"长三角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先行先试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举办"院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搭建院士专家与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对接服务平台。新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嘉定分中心、中科院上海查新中心嘉定分中心,全力打造以知识产权价值链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三、新兴产业的引领力

根据辖区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对接区内产业发展需求,菊园新区确定了重点发展"1+3"产业模式。

"1"即将菊园打造成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能级提升,成为了服务嘉定、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创新源"。目前已引入市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家,集聚科技服务企业536家。2019年全年累计纳税2.23亿元,同比增长30.41%。

"3"即大力发展原有优势产业物联网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现有物联网企业478家,2019年全年累计实现税收1.56亿元,同比增长19%。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是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2017年12月,致力于"超越摩尔"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运营的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心线首款传感器产品验证通过,正式宣告研发中试线通线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四、创新环境的吸引力

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菊园的城市品质也日益凸显。

菊园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西南紧邻上海国际F1赛车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北部与市级工业园区接壤,西北与江苏省昆山市和太仓市为邻。交通畅达便捷,轨交11号线嘉定西、嘉定北两个站点坐落于此,规划中的轨道交通嘉闵线也位于此,实现快速通达上海中心城区;G1501上海绕城高速横跨东西,G15沈海高速贯穿南北,2个小时车程内连通苏州、南通、杭州、嘉兴等15个城市。

区域公交便利,从轨交站点到各个园区,我们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共享租赁、公共自行车租赁,实现站点与园区"无缝对接"的便利交通。

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是菊园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拥有嘉定一中、大众工业学校、工艺美院、市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民办马荣凯瑞幼儿园等16所重点院校,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各个层面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据规划,辖区内还将建设19所学校,待建设完成后,新区学校总量将达35所。

精品社区云集,保利、万科、绿地等知名房产开发商建成了一批高品质的住宅小区。2019年,新区实现辖区智能安防小区全覆盖建设,上海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连续多年领跑嘉定全区。同时,为创新创业人才配备了生活配套齐全的人才公寓。喜来登酒店、信业广场、日月光商业中心等优质成熟商业日趋繁荣,西站大居商业圈等高品质商业配套正稳步建设。

公共配套完善,2019年,上海市公布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名单中,菊园新区位列其中。新区文化活动、卫生服务、事务受理和生活服务"四中心"连成一片,成为了全市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社区便民服务圈典范。设施一流的嘉定区中心医院也坐落于菊园,社区邻里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城北大居卫生分中心等相继建成,社区"白领餐厅"今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两级公共配套叠加连片的服务圈效应。

打造花园式生态环境,依托横沥河和护城河,位于新区中部的"北水湾生态圈"已成为菊园景观地标。新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已达27.2平方米,是上海市人均公共绿化面积的3.3倍。百果园、紫云廊、环城河绿带、陈家山公园、北水湾体育公园等近20个公园,共同构建起水绿相映交融的城市公共生态环境,形成了以绿为主、以水为景的生态宜居的"花园之城"。

未来,新区将致力于大幅提高城市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度。

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满足工作、生活所需高配套。培育独具特色的"菊园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居住餐饮等低成本生活需求体系、公共交通便利体系、创新交流休闲娱乐体系、培训及猎聘体系、宣传互动体系等八大科创生态体系。加速推动商务、娱乐、休闲、科研一体化创新生态建设,高品质打造具有菊园特色的夜间经济。实现十分钟步行可达的城区走廊,塑造"朝拾创新,夕履木桥"的优美创新生态。形成科技创新活跃、人文精神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科技菊园 品质菊园",为企业赢得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越城市环境。

未来,新区将致力于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推动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为传统行业大企业、产业资本寻求创新土壤,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体系成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塑造面向科技前沿的技术策源力。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打造菊园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共同体,全面塑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策源力,为上海成为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提供"菊园方案"。到2025年,菊园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增加值比重超过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7亿,科技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10%,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超过1000项。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形成"一轴两带多点"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菊园科技创新和城市服务的核心功能,以平城路"科创大道"建设为核心,以环城路、胜竹路南北两片区为辅,以西区六里、青冈为拓展区,形成"一轴两带多片"的创新发展空间格局,打造菊园科技创新资源高地。

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平城路"创新驱动主轴"。以硅酸盐所、微系统所、智慧中心、物联网中心、北水湾大厦等一系列创新载体为重要标志,吸引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空间集聚,形成菊园技术策源的核心区域,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测试及产业孵化等多功能服务,进一步为自主创新产业示范区赋能。

推动新兴产业落地,建设南北两带"创新空间廊道"。聚力打造平城路南侧"创新产业示范带",鼓励企业承接各类技术溢出和创新项目,推动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平城路北侧"创新服务示范带"。形成集科技中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服务以及科技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创新服务产业集群。

形成创新发展新动能,设立内涵丰富的多片"功能区"。将西部、南部地区打造成战略发展区,建立多点"试验区"。一是"核心产业承载区",聚焦菊园优势领域,为需要提高规模生产效益的现有企业和项目提供土地和配套供应,打通技术创新到产业发展的通道。二是"科技文创区",发挥嘉定菊园文化产业基础优势,有效链接各类"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菊园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有效结合。三是"生态休闲区",以百果园等为重要标志,加大力度推进生态休闲试验区建设,打造科创大道由东至西、集科研、商务、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廊道。

打造在上海具有体验度的创新人才高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国家"千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名企中高管、草根创业明星等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集聚,使菊园新区成为上海创新人才版图的热点和高地,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和财富链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效率最优化和人才价值最大化。到2025年,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顶尖人才创新创业团队32个,引进以"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为主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精英科技人才60人。建成人才公寓、人才之家和人才客栈1500间。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位工作在菊园有声有色,生活在菊园有滋有味。本次企业创新峰会汇聚了众多的有识之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我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关注菊园、钟情菊园,欢迎大家来菊园投资创业。让我们相约菊园,科创圆梦、共赢未来。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菊园发展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谢谢大家!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