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的热闹与隐忧

2020-06-27
香港的新股市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秦朔朋友圈,作者秦朔。

香港的新股市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接近6月末,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大约有9只新股在近期要在香港以IPO方式集资,合计融资额接近327港元。

其中,海普瑞药业(09989.HK)和弘阳服务(01971.HK)已经在6月24日开始招股,集资约45亿港元及4.3亿港元。到下周一(6月29日),永泰生物(06978.HK)将会接棒IPO。此外电子烟生产商思摩尔、渤海银行、华夏视听、正荣服务(物业管理公司)、欧康维视及手游生产商祖龙娱乐也可能开始在港IPO。

香港IPO市场的火爆,几乎令人忘记了6月中恒指暴跌带来的不快,也令投资者一度忘记了港股市场有“五穷六绝”的魔咒。

带旺新股的,有三大元素。

其一,对于不少IPO发行人来说,6月底前上市特别重要。因为通常6月底是半年结,如果错过,则发行人要更新IPO招股书上的财务数据。这需要重新审计及制作IPO文书,不仅耗时,更进一步加大了成本。

其二,自6月15日港股暴跌以来,市场过去两周有了一丝回暖的迹象。恒生指数已上扬逾千点。截至6月24日收盘,恒指已收复6月中以来的大部分失地。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以网易S(9999.HK)、京东SW(9618.HK)为代表的中概股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带旺了整个港股IPO市场。特别是在美国方面不断推出针对中概股的法案,以及中概股自身暴雷不断的情况下,这两只重磅互联网股票能在香港获得国际投资者认可,足以显示中概股并非一盘散沙,也并非全是瑞信这样的老千。

网易在香港第二上市时的1手中签率仅8%,抽45手(4500股)方可稳获1手,以网易的定价123港元计算,相等于散户也要投入超过55万港元,才能稳获1手。网易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即供散户认购部分)超额认购达到360倍,国际发售部分(即供机构投资者认购的部分)也获数倍的大幅超额认购。

6月11日上市开盘就暴升了8.13%,对于一只大型股,而且是第二上市的股份,这种升幅算是对得起IPO打新一族了。

比网易迟1周(6月18日)登陆港交所的京东更是火爆。在上市前的公开发售中,京东荣膺香港2020年迄今为止的集资王、冻资王、人气王三大桂冠。说实话,在香港,很长时间没有碰到像京东这样的IPO热门股了。

集资王指的是它此次融资规模是今年以来最大,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人气王和冻资王是因为它共获约39.6万人热捧认购(超过网易的37.1万人),最终获超额认购近179倍,冻结资金近2580亿港元,并触发了回拨机制,令香港的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增至12%,即1596万股。

京东的1手中签率为10%,较网易(09999.HK)的8%稍高,认购40手可稳中1手;但国际配售则获超购逾10倍,这说明机构的需求严重不足。

京东香港上市首日开盘价较招股价高5.75%,以其大盘的规模来说,也算是可圈可点了。当然,散户中签率的大升,往往意味着上市后的抛售压力大,因此走势未必佳。

但网易和京东的意义远不止是给港股打新者提供回报,更重要的是令那些尚在观望的美国中概股更坚定了它们的回流意愿——从阿里巴巴、网易及京东的成功,可以看出香港的国际投资机构以及本地投资人,均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抱有深厚的兴趣。

尽管如此,港股投资者依然不可忽略中概股依然存在的风险。

最大的风险来自美国方面。

5月份,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这个法案有两个令中概股颇为头痛的条款:

一个是要求特定的证券发行人证明其不属于外国政府拥有,或受外国政府控制。

另一个是,该法案指出,如果外国公司的财务报表连续三年不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是美国的非官方审计工作检查组织)检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禁止公司于美国上市或进行“场外交易”——如果中概股公司未有解决问题以及时满足PCAOB的检查要求,有可能被退市。

有海外的对冲基金朋友说,这两大法案对中概股非常不友好。就第一个条例来说,《华尔街日报》几年前曾经有过报道,国企会入股一些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只持有极小的股权(例如1%),但却会拥有关键的投票权或是否决权。而内地媒体也报道过,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企业与国企间的混改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些信息,在美国的法案倡导者看来,都有可能是政府控制互联网公司的行为,一旦被认定政府有控制权或是关键的否决权,则这些中概股公司便可能会面临退市之忧。

关于会计的规定也对中概股不利。因为中国的相关法规规定,跨境证券监管事宜需通过中国证监会进行,现场检查应以中国监管机构为主,或依赖中国监管机构的检查结果。

美国的新法案明显与中国的规定相冲突,因此,中概股或将面临更为窘迫的境况。一些海外基金经理认为,如果中美双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愿意让步,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大规模退市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中概股在美国退市,那么它在香港的第二上市也将面临重大风险。一位负责过网易及京东的港股承销商主管向笔者确认了上述判断。

坊间不少分析人士,甚至是中概股的高管均公开称,把香港当作第二上市地,有助于防范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但这种想法显然不可行,因为第二上市的前提是存在“第一上市”。

有中资投行的主管对笔者说,中概股在香港做第二上市,实际上获得港交所许多豁免政策。万一这些中概股在美国退市,则这些豁免政策便会因为前提条件(在美国上市)无法满足而失效。届时这些中概股只能向港交所方面申请进行IPO上市,而不是以第二上市方式在香港交易所进行交易。

从港交所现有已披露的政策信息来看,对于上述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引。

京东的招股书称:“……倘我们未有解决问题以及时满足PCAOB的检查要求,我们可能被退市。”但京东并没有提及,若在美国被迫退市,其在香港第二上市的证券会如何处理。

不过大多数人均认为,港交所届时会给出一个豁免的时间,允许这些进行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在香港重新走一次IPO流程,然后把香港作为第一上市地。当然,更彻底的解决办法是中美两国就有关的监管政策进行谈判,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安排,那样的话,中概股也不需要退市,又能享受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好处。

尽管监管方面的前景未明,但至少网易和京东的案例鼓励了大量的中概股。

从港媒披露的信息来看,有不少中概股正计划来香港做第二上市。据港媒报道,目前在纽交所挂牌、以及阿里(09988.HK)有份投资的中通快递有意来港第二上市,该公司计划集资最多10~20亿美元(约78~156亿港元)。目前正在与投行接触,最快有可能于2020年底启动IPO。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