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的钉钉已成阿里未来

2020-07-11
从减少分工的摩擦成本中释放巨大生产力。

编者按:本文来源周天财经,作者周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逍遥子也开始写信了。

7 月 10 日,阿里发布 2020 财年年度报告,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表了作为阿里董事会主席的第一封致股东信。

在信中,张勇开宗明义地写道,「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就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走向数字化的大趋势…我们从作为全球电子商务的『水电煤』,正成为各行各业走向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整个看下来,张勇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谈数字化、数字经济、未来以及基础设施。

疫情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可以说将原本要在几年内兑现的增长压缩到了短短半年。而在此进程中,阿里有一项业务也在火箭式蹿升,隐隐体现出肩负未来的成色,这项业务就是钉钉。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今年 3 月,效率办公细分行业的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了 20 倍,在绝对增量折算上也已经能够排到各赛道第三位,仅次于短视频和即时通讯。当在家办公变成「必选项」,采用与之相配套的线上工具也成为了必要选择。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谁吃到了这轮红利中最大的一块蛋糕?钉钉。

根据钉钉方面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钉钉用户数超过 3 亿,企业组织数量也来到了 1500 万。QuestMobile 的数据则显示,在效率办公行业中,钉钉的 MAU 从 19Q4 时介于 5000 万~1 亿之间,已经蹿升到了 2.5 亿左右,也是赛道内唯一 MAU 破亿的产品,进一步拉大了领先优势。

实际上,在张勇的信中对业务的介绍中,也特别提到了「破土而出」的钉钉,并且是紧随在淘宝、支付宝、菜鸟和阿里云这「四大门面」之后,称其「不同程度重新定义了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

是时候重新理解钉钉之于阿里未来的意义了。

01 数字化是单向街

我开始意识到,远程办公,企业在线,在疫情期间也许只是一个暂时性命题,但全球范围来看,疫情并不乐观,防疫可能成为一种持久的常态,暂时性命题正在演变成一个永久性命题。用上了好东西,尽管最初适应起来不容易,但时间足够长,就能养成习惯,"再也回不去了",显而易见的一个现象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开始 all in 远程办公,甚至鼓励全员永久性在家办公。

相比永久远程办公这一单纯时间维度的变化,更加剧烈的变革是,一切业务都在线运转。

趋势不可阻挡。继 Twitter 率先宣布进入「永久在家办公」时代,一周后,Facebook 也宣布进入此阵营。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内部视频会议上表示,他预测未来 5-10 年里接近 50% 的员工将处于远程办公的状态。同时,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将大幅增加远程办公人员的招募数量。

顶级互联网企业前赴后继地选择永久在家办公,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不可逆的趋势正在标志性地成型。

与其说,这是疫情的「危中见机」,不如说,是时代亦步亦趋走到拐点,遇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催化性变量,从而把日后 10 年里缓慢发生的进程,压缩到了一年中完成。

钉钉作为此时此刻真正做好了准备的玩家,自然是被施加了最重的担子。过去半年,我接到了很多 CEO 在朋友圈吐槽钉钉产品体验的友好反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各行各业在加速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些必然的互通有无,或陌生或懵懂,但是当打开钉钉赋予的数字化大门,各行各业就从那一刻起被深刻地改变了。

图源:IC photo

比如,会展行业就在被永久重构了,当甲方们发现,举办线上发布会的过程中,当视频直播的体验已经足够好了,场内外的实时语音交互零延迟了,不论是演讲还是专访都能在线完成,越来越少的人,会愿意去办线下的数百人大会,节省出来的数百万经费,也就促使会展行业,把线下的接待能力转移成基于线上的营销视频、宣传物料的制作能力。

也许看上去,是减少了来自于线下的收入,但是随着成本缩减,也许甲方办会的积极性提升,同时因为易于参会,无需舟车劳顿,更多人愿意加入,反而效果倍增,进一步扩大了预算,这也许是一件多方受益的皆大欢喜之事。

然而,线上化进程总有一些受影响者,比如航空业减掉的市值,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叠加到钉钉身上的巨大市场价值。但我们仍然可以说,航空业尽管在眼前会损失掉的一部分收入,但更长期看,航空业在接受了数字化后,和用户发生更亲和的关系,能够定制更好的产品,也很难说不会扩大市场的基本盘。

人类有了移动互联网多年,终于有机会来一次实质性的变革了。

02 呈现中的新图景

有许多还不了解钉钉的人,对其印象仍然停留在工作场合的 IM 软件。

这样理解有问题吗?没有,因为某种程度上对于个人用户来说,IM 确实是使用最高频的功能。

但实际上,作为一款面向企业打造的产品,只有站在企业角度才能理解钉钉的真正要义——钉钉远不止于沟通工具,而是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操作系统。

立白的案例相当具有代表性。

借助「专属钉钉」的深度定制化能力,立白集团建设开发了其专属钉钉「嘟嘟」,并将其作为了集团内部统一的数智化工作平台。

立白集团 CIO 阮群锟表示,立白与钉钉的合作,背后是钉钉与立白 1100+ 经销商、35000+ 导购员、1800+ 销售团队、5800+ 配送司机以及 20000+ 业务员的全面合作,覆盖了经销商、直营、销售、物流、业务员等整个体系。

比如说,借助钉钉打造的智慧物流系统,现在每一笔物流订单都默认生成一个包含了经销商、承运商、运输管理方、仓储方、司机等多方在内的一个钉钉群,沟通协同、以及现场的验货签收,都完全在线上进行,「司机再也不用拿着纸质签收单,等几个月后才能结账」。

进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因为数据都在「嘟嘟」平台内处理流转,企业经营的各项关键指标都变得在线化、实时化、并且可以按照不同层级的管理颗粒度随意拆分。

这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应用,实际上,借助钉钉近乎无所不包的生态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迅速迁移、整合至线上完成,从而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升级。


特别是,对于同时要面对 C 端消费者的零售企业来说,钉钉与其背后的阿里还能够提供更进一步的升级赋能。比如像立白的爆款产品洗衣凝珠,就是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合作开发——通过 TMIC 提供的消费者数据洞察能力,立白能够突破传统的产品研发链条,通过柔性供应链小规模生产、上架测试,然后再迅速拿到反馈,试错迭代,最终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又具有差异化的爆款产品。

又比如说,在疫情中,中国有 14 万所学校、300 万个班级、1.3 亿学生通过钉钉实现了线上复课,累计上课超过了 6000 万小时,从企业组织场景拓展到学校班级的在线学习与家校共育平台,堪称对在线教育赛道的「降维打击」。这也体现了钉钉作为一款「操作系统」的延展性和生命力。

03 钉钉的星辰大海

其实,最受益于钉钉的,未必是大企业,反而是中小企业,举一个例子来说,很多仅有几个人的小微企业,老板本身就是身兼销售和行政这两个工种,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挤占了老板本人大量的时间精力,而钉钉自身一些自动回复或快捷回复功能,或是在线填写或签约功能,是能够帮人力最为紧张的中小企业节约大量的精力的,每节约的一小时时间,都很可能是决定一个小微企业能否正常存活下去的边际时间。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线沟通的便捷化,在催生大量工种的外包,职业被分工得颗粒度越来越细,比如在工程领域的设计行业,能够进一步分为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如今,这种分工进一步细化,产生了专门的灯光设计、水池景观设计,这些单一的垂类都可以组成专门的团队,一个大的设计工作室,不必须掌握灯光设计的能力,而是交给一个个微型的工作室,也能完成。

还比如,专门帮各个大型企业制作可视化、图形化展示界面的团队,正在成型,他们胜在动态效果和交互能力,替代的是过去的黑板报和企业宣传册,如此细微的分工,也在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从设计行业的大类中分化出来。

一方面,钉钉自带的一些自动化工具,让每一个企业可以只需要哪怕 1-2 个人都能运转。另一方面,也促进大行业源源不断裂变出更细碎深入的小工种。

经济学里最核心的一点就谈到:分工和交换创造价值。而远程沟通创建的无阻沟通环境,在减少分工的摩擦成本。

关于分工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亚当斯密早已在《国富论》中论证过:"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足见,钉钉代表着人类探索未来的一种解决方案,这当然也就意味着:钉钉也代表着阿里的未来。

从资本市场来看,美国市场早已认可了 to B 企业的价值,在上半年涨幅最高的两支科技股都是企业服务公司,一个是为企业提供内容分发服务的 Fastly(年初至今上涨 372%,市值 91.4 亿美元),另一个则是视频会议巨头 Zoom(年初至今上涨 307%,市值 778 亿美元)。

还有像是 CRM 开发商 Salesforce 屡创新高,市值来到近 1800 亿美元,团队协作软件 Atlassian 也不断健康增长,目前市值 473 亿美元,为商家提供电商 SaaS 服务的 Shopify,也因为疫情的催化实现了 160% 的年内涨幅,市值超过 1200 亿美元。

资本市场从来只看未来,之所以能够给这些企业更高的估值溢价和 P/S 倍数,毫无疑问是看好着正在全面袭来的数字化浪潮。

对比着来看,无论是中国数千万家企业的潜在市场规模、相对更低的数字化程度、以及目前钉钉一骑绝尘的领先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完整服务生态,都意味着更辽阔的想象空间。

钉钉和阿里的征途会是星辰大海。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