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Colis:遇到的艰辛越多,你就越不会受它的影响

2020-07-13
每一个能让世界为之改变的公司,都必须克服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 Sequoiacap),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每一个能让世界为之改变的公司,都必须克服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Ethos最初的几年进展比较顺利,但我们仍然要面对各种经营问题,筹资、成长、招聘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问题我们都遇到了。

起初,为了获得第一个客户,我们在两周时间里几乎每天都给客户打两次电话,才最终敲定。之后的初始客户来得也很不容易,我当时想“我们显然没做到产品与市场相匹配”。后来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过程非常艰难。但最终,结果是好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学会了从容面对不确定性。在创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可能会觉得异常艰难,但遇到的艰辛越多,你就越不会受它的影响。

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让公司成功地发展壮大。最初,我和合伙人Lingke的管理经验都很少,但在创业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就发展到了一支有100人的团队。对我来说,让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对工作内容进行重述。仅靠最初所具备的能力,不太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团队领导者。

领导力就像肌肉一样,需要不断锻炼。在这一点上我永远无法做到完美,我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让自己不要太自负。不管需要在哪方面提高自己,执行方案也好、雇佣人员也好、在发展中不断与他人分享企业文化也好,他人的反馈都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为了确保能够获得别人的反馈,我会把话说得很具体。我会问,“你觉得那次会议进行得怎么样”,或者,“我怎样才能更好地陈述这个观点”。我们也在鼓励大家在Ethos创造一种反馈文化。开全员大会时,我和Lingke会在开场时和大家分享我们收到的反馈意见,讨论我们所犯的错误,并说明我们计划怎样改正。

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MBA时,我已经患了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我的高中都是白天在养牛场打工、晚上乘房车上学中度过的,所以我觉得MBA的同学都比我优秀,他们大多有技术类的本科学位,或者拥有在谷歌或高盛的工作经历。

但最终我意识到,英雄不问出处,成就事业需要恒心和决心。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自学了微积分、统计学和会计学。在攻读学位的同时我还创办了两家公司,从这段经历中学到的企业经营知识比在学校学到得更多。就像红杉资本合伙人Roelof Botha和Stephanie Zhan跟我们讲的那样,“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有多大潜力”

我通常会问应聘者有哪些展现自我特质相关的经历。一部分原因是,我很在意他们与公司文化的匹配度。结果导向、具备勇气同时不令人厌烦的人,往往能在Ethos干得不错;另一部分原因是,我在意他们如何看待自己,这能够帮助我判断,当碰到困难时他们是不是会指责别人?他们会不会主动采取行动去克服困难?

总的来说,我的面试问题主要集中在性格方面,而不是通过短短一个小时的会议就去评估他们的能力。在和他们谈话时,我可能并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的硬实力,因为我要找的是一个比我更能胜任这些工作的人。所以在能力方面,我更多会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和其他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考察。

马戈特·莫雷尔(Margot Morrell)和斯蒂法妮·卡帕雷尔(Stephanie Capparell)的《沙克尔顿领导艺术》(Shackleton’s Way)。这本书写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沙克尔顿带领一支探险队去往南极探险,经历重重灾难但最终成功归来的故事。

这是一个带领团队克服困难的经典案例,尤其在营造心理安全感和鼓舞人心方面,更是可圈可点。沙克尔顿通过正面思想引导使队员们保持信心,从不让人陷入绝望。虽然这本书讲得更多的是如何度过危机,而不是日常成长,但它仍然是一个关于领导力的出色故事。(在之前的推送中,红杉中国合伙人曹曦也分享了他对沙克尔顿领导艺术的感悟:危机中的领导力——28人700天绝境求生 | 红杉投资人笔记

要让团队不怕犯错。我曾经有几次,说话前没有认真思考或者语气过重,让大家感到害怕,觉得没有犯错的空间了。但我都会自我反思,领导者的工作不是制造这种压力,而是想办法让团队不受种压力的影响。

比如,我会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给团队更多支持,在复盘问题时更关注从问题中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醒团队和自己,艰苦与反思相加才会进步,这些微小的瞬间叠加起来慢慢就会带来效果的质变。同时,领导者不能有虚荣心,需要学会坦然面对尴尬情形,这样才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错误。

我倒是希望能撤销一些发明,比如各种消息通知。如今,人们已经适应了被各种事务分散注意力,但这会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不利于效率提升和目标达成。对于领导者来说,时间本来就很有限,你不得不果断地划分轻重缓急,分清哪些是对业务经营、家庭和你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不要为了立即回复信息而分散注意力。

除接听电话外,我关掉了手机上所有的通知消息,每天安排四个时间集中处理新消息。我希望大家都这么做,我认为保持注意力集中可以减少很多损失,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