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的“体面告别”:科学家能否适应商业的现实主义?

2020-07-14
小冰独立后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一群秉承着技术理想主义的科学家,能否适应商业的现实主义?

编者按:本文来自Alter聊科技(ID:spnews),作者胖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坊间议论了一个多月后,微软小冰分拆独立运营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几乎与外界猜测的一样,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有“小冰之父”之称的李笛被任命为CEO。不过有别于此前大多数员工内部转岗的说法,小冰团队近200人将整体加入新公司。

对比微软小娜在去年底的战略性收缩,小冰的分拆独立不失为一种体面的告别方式。特别是沈向洋在离开微软半年多的时间后,仍愿意为小冰的新公司“站台”,团队的后续融资似乎不存在太大问题。

不过在豪华的高管阵容和微软大胆放手的背后,微软小冰的单飞也留下了一些“疑点”:

正如微软在新闻稿中所提到的,分拆内容包括微软小冰的品牌、产品、现有合约等,同时授权新公司继续利用微软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后续开发,并指出拆分旨在加速小冰产品线的本土创新步伐,促进小冰的商业化和生态落地。

用漂亮的话说,独立后的小冰将摆脱微软的条条框框,避免一些商业化机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独立公司的身份也有助于小冰在中国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从2014年诞生开始,小冰团队始终没有背负KPI和商业化诉求,分拆则预示着离开微软这棵大树的庇护,大概率将自负盈亏。

再阴谋论一些的话,小冰团队的分拆可能是微软甩包袱的一种方式:给个“独立”的名义让团队自己去折腾,同时保留对小冰的投资权益,倘若小冰团队有望在商业化上找到出路,微软仍然有控股的机会。

当然,这些看好或利空的观点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微软的小冰在商业化层面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先从数据上看。

截止到2019年,小冰已经覆盖6.6亿在线用户、4.5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与用户的单次平均对话轮数为23 轮。即便和天猫精灵、小度、小爱同学等中国市场主流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相比,微软小冰的表现也不逊色。

再从入口上看。

目前小冰已经部署在今日头条、微信、微博、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多个第三方平台,同时可以通过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智能硬件设备进行召唤,深度和广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在应用场景上同样不可小觑。

不仅在网易、新浪等平台上撰写新闻评论,也与万得资讯、华尔街见闻等合作生成金融摘要和语音,甚至还以主播的身份参与了数十档电视、电台节目的录制和播出……现阶段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无出其右。

然而微软小冰给外界的印象却是一个不急于盈利的“富二代”,一个长于唱歌、画画、作诗的网红,一个比较学院派和佛系的另类玩家。这样的微软小冰能否在商业化上顺风顺水,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

微软小冰近乎是唯一强调IQ和EQ的人工智能,有些类似于《银翼杀手》中的AI伴侣,比起那些定位“智能助手”的产品,微软小冰在立意上就高出了一大截。

可回到技术层面,微软的自然语言交互技术并不比百度、亚马逊领先,在NLP没有出现“银弹效应”的局面下,小冰团队只得去关注EQ这种比较虚的东西。按照李笛的解释:“当把情感交流放在语音助手中时,它和人类之间信息量的交换会比纯粹想要去完成一个任务的信息量要大得多。EQ的加入,可以使助理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上升为一种更有深度的、有情感纽带的关系。”

为了评估EQ的数值,微软还打造了CPS指标,即人工智能与单个用户的平均对话轮次,对话的轮次越多,意味着与人类对话的能力越高。有些遗憾的是,微软小冰第三代时的CPS数值就达到了23轮,并讽刺同类产品只有1—1.5轮,然而友商们并没有跟随,小冰“EQ胜于IQ”的思路有些特立独行。

在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出路上,少数派微软小冰是否正确,还是个未知数。

二是商业的不确定性。

单从微软小冰的合作名单上看,国内主流的超级APP和智能手机都可以“召唤小冰”,但多半是快应用或小程序的形式,微软小冰更像是娱乐化的应用。

同时在B端的商业化上,与天猫精灵、小度等平台化的定位不同,微软小冰提出了输出技术的Dual AI 战略,以Avatar Framework框架作为媒介,主动将小冰融入到合作伙伴的平台中,奉行了“去中心化”的策略,并已经与网易、米家生态链、腾讯、华为、万得资讯、罗森、万科、中国联通等达成了合作,落地的商业客户涵盖金融、零售、汽车、地产、纺织、音乐、出版、养老、IoT等十个领域。

无论在To C还是To B领域,微软小冰的主张都是“工具化”,分拆独立后也在某种程度上更利于这种商业化路径,代价则是与科大讯飞、思必驰、云知声等一样扮演了技术流的角色。个中不确定性在于,在技术处于同一纬度的情况下,友商们早已在这个行业拼杀多年,微软小冰团队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化经验,属于以己之短克彼所长。

所以微软小冰看似无所不能,在商业化上却有些自缚手脚。

犹记得2017年微软小冰第五代产品的发布会上,时任微软小冰产品负责人彭爽谈到:“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从两年前开始很多厂商都来找过我们,希望和小冰在IoT上有所整合,不仅在中国,包括日本也是。但是我们一直都保持克制,几乎全都婉言谢绝了。”

而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亚马逊Echo的出货量已经超过千万台,人工智能助手Alexa渐成生态;苹果在当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智能音箱HomePod,试图与亚马逊抢夺家庭娱乐中心;国内的小米、百度、阿里随后也在智能音箱上掀起竞争,为了抢占用户获取信息的未来入口,抢夺所谓的IoT控制中心,进行了10亿元量级的用户补贴。

前后的反差,让外界看到了微软小冰的克制,希望小冰在微软打造的温室中“无病无灾”地长大,绝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杀鸡取卵”。或许这才是小冰独立后最大的不确定性:一群秉承着技术理想主义的科学家,能否适应商业的现实主义?

至少在不到一年前的时候,小冰的商业化落地还被寄托于“以整体赋能、联合拥有、跨界生态等三种方式逐步推进,去解决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会单纯的销售小冰技术的API,不会生产第一方硬件产品,不会通过大量的硬件补贴来获得OS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单一的领域。

微软小冰分拆后的最大悬念也在于此,到底是微软的立场和文化阻碍了小冰的商业化,还是团队本身的风格使然?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资本想要的绝不是浪漫的“人工智能少女”,而是务实且有盈利前景的“下一个现金奶牛”。

独立后的微软小冰团队还需要给出一个切实的答案。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