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左晖,毫无宠爱与万千期待

2020-07-16
做些格调不高的事情是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的宿命。他说,最差的就是贝壳没做好,链家也没了。即使这样,我也认。

编者按:本文来自机构投资者评论(ID:IIR_DeepView),作者Dear IIR,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封面图来自tuchong.com

左晖的互联网平台梦来得很晚。

贝壳所谓的“万千期待”,毫无宠爱的意思,无非是机构投资组合中一个迟迟仍未上市的小龙头,以及竞对眼中行业原罪能否救赎的探路之首。

30年地产中介江湖,若贝壳上市顺利且(股价)表现良好,左晖的“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畅想,终于将赢得阶段性胜利。

01 吹响号角

左晖被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即将赴美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脱胎于链家的贝壳找房3月初完成D+轮24亿美金融资,累计融资380亿(中国企业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贝壳目前寻求IPO后超过200亿美元的估值,有望成为年度最大的中国企业赴美IPO项目。

30年地产中介江湖,若贝壳上市顺利且(股价)表现良好,左晖的“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畅想,终于将赢得阶段性胜利。

左晖的互联网平台梦来得很晚。98年的房改启发了凭借保险代理赚得第一桶金的左晖,2001年,链家第一家线下直营店在甜水园开店。但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左晖并未穿上互联网“新装”,搜房网2010年登陆纽交所时,链家才开始投入5000万开发链家在线(后来的链家网),正式涉足线上。

这也不难理解。线下地产经纪业务曾在2009到2011年达到小高峰,“南世联、东易居、北思源”,三大代理公司先后IPO,链家那时忙着跑马圈地,楚汉之争怎么看也迈不到“网”上去。

2014年又是刺激左晖的一个节点,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虽然链家强大的执行和管理能力早已做到北京第一,但搜房网开始直扑线下二手房交易,安居客、房多多、爱屋吉屋等线上空军开始凶猛袭击,左晖真是坐不住了。除了必须在更熟悉的线下市场占领阵地,链家开始正式反击,先和搜房决裂,再建丁丁租房狙击爱屋吉屋,2015年开始横向频繁收购,眼看着头把交椅触手可及。

但2014年开始的房产大牛市从2016年开始被叫停,尽管链家收购战绩显著(2015年净利润达11.96亿,仅一年就翻了10倍,交易规模达到7000亿),几轮融资豪华机构和包括腾讯在内的巨型战投傍身,丁丁租房也完成了使命,但政策的连环炮和愈发高昂的线下扩张成本,还是将链家和背后的投资人震得有些措手不及。

房地产进入存量市场后,现实很残酷。易居、思源早已退市,市值曾达80亿美金的搜房网也因转型失败成为过去时,前赴后继的互联网人要用“互联网思维”从百万亿级别的地产市场夺食,链家左晖也终于吹响集结号,“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找房2017年成立。

对左晖来讲,新平台贝壳既是应对未来的防御之举,也是一场合纵连横的实用主义,可广大同行并不买账,左晖和姚劲波也明着较过劲。2018年,姚劲波发起了真房源誓约大会,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成立“反贝壳联盟”,抗议的核心就是贝壳“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左晖希望借助贝壳实现“商业模式从重转轻”、“公司生态从中介转向平台”,做得太晚的互联网平台梦,也是难逃一波三折的悲苦命运。

万科2019年提出“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战略,直接导致万科与链家合作成立的家装公司万链被砍(万科持有的50%万链股权转入贝壳找房);手握线上和线下两端的58系(2015年,58同城收购安居客,2018年,线下起家的我爱我家在A股上市,58投资我爱我家10亿美金,成为第二大股东),还是左晖有力的对手( 极光大数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房产经纪行业和购房市场洞察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4月,安居客和贝壳找房的渗透率分别达到2.94%和1.38%,安居客渗透率暂时仍高于贝壳找房)而似乎从未在地产领域出手的阿里巴巴,终于也在今年推出“阿里房产”,再添一队重兵。

说起来,左晖原本是个“数据控”的,但如果他的重塑行业规则的“平台梦”做得再早些,资本市场的经验再丰富些(直到目前,链家及左晖个人的投资依旧较少,左晖做过源码资本LP,链家在2015年后少有投资及并购;贝壳2018年投资寓小二)或许背着5年对赌的左晖,早已提前上市,更从容面对政策跌宕,市场周期了吧。

02 自家的豪门

中国有古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中介、掮客等,古皆称“牙”)“中介”这类生意,原本并不光鲜,又是房产中介,万千家庭安身立命的结点,不被骂已经谢天谢地,哪敢轻易谈“价值”。因为买方卖方纠纷,左晖曾被发过限制消费令(2019年3月),链家的行政处罚、被列入失信名单,“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更是数不胜数。贝壳所谓的“万千期待”,毫无宠爱的意思,无非是机构投资组合中一个迟迟仍未上市的小龙头,以及竞对眼中行业原罪能否救赎的探路之首。

创业快20年,左晖说过,我说不上低调,但非常抗拒捷径,宁愿慢慢来,先做事再说话;好的经纪人就要做到两点:1、职业操守,做到不骗人,所知尽告,2、专业能力、言之有据。“慢热”的左晖,一开口就是“大话”,他要让链家成为“民族品牌”,做成一个国家企业,像奔驰、宝马之于德国,像苹果公司之于美国一样,真是不甘“夹缝”,要冲出“牙”门,当“豪门”

房产这类低频交易,造就了经纪人天然的短期行为特征。“对抗人性”这种挑战,左晖能拿的武器,只有真诚、数据和管理。2008年,链家开始建立真房源数据库,2010年,左晖挖来彭永东,技术赋能打造“楼盘字典”;2010年链家做“链家在线”,更是开发了超级OA系统,为的就是去“黑”,用机制约束人性。能将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同一战壕里的兄弟”,2014-2015年间收购的11家房产经纪公司里,左晖将原上海德佑地产邵非、成都伊诚地产徐万刚、高策经纪陶红兵等一把手全部收入链家高管重用,还都算稳定。他自己的解释是,“中国那么多并购,成的少,不成的多,为什么?除了技术本身的一些原因,两口锅合成一口锅之后,对人的挑战太大了。这个锅只要足够大,那边是你的,这边是我的,都没什么矛盾。”

而现在,左晖则是习惯了站在彭永东(现贝壳找房CEO,前链家CEO,前东家为IBM全球企业战略咨询部)和熊林(自如CEO,2010年加入链家,前东家为IBM全球企业战略咨询部)两位职业经理人身后,少了些热血,多了不少耐心。

他说,最差的就是贝壳没做好,链家也没了。即使这样,我也认。

03 创业心得

大多数所谓执行力出了问题是战略能力不够

当我们做到 100 的时候,人们觉得我们是 1。做到 1000 的时候,人们觉得我们做了 10000。对外界可能是 1 跟 10000 的差距,但是对链家来说,无非是从 100 涨到了 1000。大多数所谓的执行力出了问题,是因为战略能力不够,洞察力不够。

怎么让员工的观念与行动能够跟上你?第一,从A到B,A是搞清楚你在哪儿,B是要去哪儿。总体来讲,中国的企业今天的战略能力都比较弱,把A点到B点真正能说清楚,这个事情本身就很难。第二,关键的路径要搞清楚。管理的落地、组织、绩效、IT 支持,四项一项都不能少,这是基本功。

明确什么是不好的,并且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你也要明确什么是不好的,并且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比如,链家曾推出了高压线,接私单和吃差价便属于红线事件,制度推行三个月,很多人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链家的规矩真多。很多有能力的经纪人看不下去,自谋生路,纷纷离去。从那时起,链家的人才结构发生变化,有能力的经纪人变得越来越少,不熟悉业务的愣头青越来越多。既然大家都不懂怎么去做,那干脆就都由一张白纸开始,共同做下去。

用专业获得尊严

看过一个词就是「高贵的平民」,我们是做服务行业的,永远都是服务行业的一个平民,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专业获得自己的尊严。现在链家有十几万经纪人,外界也经常讨论,链家不得不和大公司病作斗争,解决管理半径扩大过程中的矛盾。对此,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得出结论:如果把经纪人当员工,管十几万人太难,但是如果把经纪人当客户,那十几万人没关系。

为了80分而努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链家打过交道,我对链家服务的要求是什么?是不要差。我们的基本管理理念是方差要足够小,IT系统和内部运营体系设计都是为了80分而努力,90、100分我并不期望。做服务业要管控到任何一个点非常难。这行业的关键问题是效率低,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协作建立在规则之上

协作的基础是科学严谨的规则之上的私权的伸张。我们鼓励利他,但首先我们保护对服务与客户做出贡献的人的利益。规则是我们的信仰,合作规则是神圣的。

凭什么你牛?看价值

我们为什么做真房源等服务承诺?这是我们自己倒逼自己去改变,即使看上去不该我们管,但是理想目标足够大,收获也会足够大。整体思路上,线上线下我们在物、人、基本服务流程上基本能够达标,比如每个房都有矢量的标准户型图,这应该是个标准,这事除了一人一人去跑没有好办法没有捷径。如果做成了,链家是谁不重要,但是对国家有很大意义,此时想不做大都难。凭什么你牛?看价值。

做些格调不高的事情是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的宿命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说法,美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比如特斯拉什么的,都在干特别高大上的事情,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都在送盒饭。但是这个时代,也许就是这些送盒饭的企业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中国的消费者在基础的商品和服务的体验上的获得是缺失的,中国应该有一批企业在这些领域里有所作为,起码让整个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如果能够在这些事情上有所作为,就很了不起。我们这代人就是应该做一些格调没有那么高的事情,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的宿命,不要幻想自己未来能够青史留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