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那年,快要被平庸打败的雷军决定超越自尊和虚荣

2020-08-18
我们能看到很多对于小米由衷的敬意和钦慕。

编者按:本文来自深潜atom(ID:deepatom),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封面图来自壹图网。

这些天,关于雷军「小米十年」的演讲,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这种盛况,虽然离不开小米的运营,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对于小米由衷的敬意和钦慕。

雷军演讲开始的前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关于雷军和小米的评论:

小米十年了,不喜欢小米手机,但喜欢雷军,喜欢小米公司,喜欢小米(品牌)。

这个评论虽然不典型,但至少说明一点:你可以不喜欢小米的产品,但小米这个品牌和雷军这个人,你没什么可指摘的,他们都会给你某种亲切感和信服感。正如有人评价雷军的十年,这是一个普通人靠勤奋能达到的上限。

01

一个内心骄傲但皮实耐造的人

雷军的故事其实已经老掉牙。熟悉的人都已经耳朵磨出了茧子。但是为了行文的完整,我们还是简要的赘述一下。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18岁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20岁,他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

雷军1992年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山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窠臼里。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在16年的时间里,以为以己之力,能改变一个产业的宿命。结果什么也没有改变,他心生去意。2007年12月,已经财务自由的雷军从金山离职。



这个故事的脉络,很清晰,概括出来,就两个词:学霸,人精。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不服输的雷军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幕后投资人。先后投资了孙陶然的拉卡拉、陈年的凡客、俞永福的UC等众多项目。在此期间,雷军获得了在金山时没有的江湖地位。

他自己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其他的赛道都有人做了,他觉得做软件能出人头地,但没想到,做软件,也没什么劲。出道那么早,但眼瞅着快成了一个平庸的有钱人,他自己抽掉了自己的凳子,决定起身离开。

回头看,2010年,一定是一个被羡慕的年份。那一年,国内手机行业,整体正在经历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过度,深圳的山寨手机商们日子也蒸蒸日上。乔布斯发布了iPhone 4之后,一个时代开启了。雷军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做软件的,决定做硬件,大都觉得不靠谱。雷军开始到处阐释他的目标和愿景。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优米网跟王利芬对谈,还透露着紧张和不安。我常想,是不是没有去留过学,也是雷军的优点?虽然那一口英语有点尬,虽然也一路是好学生,但却又在把自己抛出去之后,会格外的皮实耐造,不会过分的脆弱,有一种弹性上的优势。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超越了自尊和虚荣,他就获得了新生。把这句话用在雷军身上,似乎也很熨帖。

他自述,人到四十,背起双肩包,在咖啡馆,一拨一拨的见人。接受各种质疑,但丝毫不损伤他要做这件事的信心和判断。「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虽然雷军不擅长树敌,但这个决定还是让人觉得太过跨界,关于雷军耍猴的调侃,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那些在十年演讲当晚,夸赞雷军的人里,有不少当年就是这种调子的鼓吹者。

02

一个把农村包围城市发挥到极致的公司

  • 早期避开和高端机的竞争

小米是一个把农村包围城市发挥到极致的公司。小米一开始,就在寻找和自己一起成长的用户。「成长」就意味着,这些用户,和自己一样,在智能手机的需求上,不是高阶用户。以前我都会说,最无聊的事情是和还在上大学的弟弟妹妹争论,到底是iPhone好用,还是小米好用。这个段子,基本清晰的界定了这两大手机的主要用户群体。


我就曾经在地铁上,被小米用户欺负过。两个小米的年轻用户在我旁边,看着我的iPhone说,「傻逼才用iPhone,我过几天再买一个红米,我不就有俩手机了吗」?这是真事。

小米的这种选择,巧妙的避开了和在舆论场占据核心位置的人们的交锋。先满足一部分人「有智能手机」的需求,再逐步迭代、进化。不像罗永浩,一开始就高举高打,说苹果已经完蛋了,乔布斯的精神传承已经中断了,要拯救手机行业,只能靠老罗了。甚至还去乔布斯墓前祭拜,搞行为艺术。虽然罗永浩具备评价整个手机行业的能力,但真到了自己要做一个手机时,就懵逼了,除了说和做是两回事,重要的是,flag立的太高,树敌太多,一交卷,就被群嘲。再扯什么,你行你上,也不会有人买账。

努力做大用户基础,迭代出靠谱的产品和生产能力。然后再做品牌拆分,逐步占领高端机市场。这个策略也是一以贯之的。做好了从0到1,做从1到100,收获的更多的就是尊敬和赞美。

如果说雷军一直鼓吹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那么这就是他的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先做简单的,先做从0到1的,先占据初级用户,做大用户基本盘,然后小步快跑,高速迭代。

03

把发布会和摩尔定律应用到极致

雷军早期的亮相,一直被认为是对乔布斯的模仿。只是过了十年,这种风格一直被坚持,时间让这种论调平息和柔和了。牛仔裤、帆布鞋,蓝衬衫,这个组合,成了雷军逆生长的标志装扮。也成了小米高管,普遍的着装风格。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重复的力量。

乔布斯对科技行业的贡献,除了产品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营销了。为电子产品开发布会,这个是他开创的行业先河。雷军对产品发布会倾注的心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小米之后,发布会才成为国内手机厂商运营的标配。

小米在手机上线之前,先开发布会,公布手机性能和价格,制造期待,然后等到3个月以后再交付。对于小米手机来说,巧妙的使用了摩尔定律,3个月后交付的手机,虽然符合3个月前的承诺和期许,但是硬件成本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节省和压缩。

小米从一开始就专注于线上销售。每次做足了预热了,往往刚刚上线就被抢光。也因此有很多人质疑小米手机出货量真实的数据。对这种营销方式不满意的最高形式是,疯狂吐槽雷军为「耍猴人」。但雷军本人在公开场合似乎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一点。


在小米十周年的分享会中,雷军终于回应了产能不足的无奈,坦诚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才导致了小米被贴上了“饥饿营销”的标签。

在应对舆论和评价这一点上,他比同时代的企业家,似乎都更有弹性,也更善于自嘲。也似乎更容易集中精力,保持专注。比如,老罗就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外界的评价上,以至于每年的发布会都有一个例行的回应媒体、消费者评价的环节。虽然也极具幽默感,但始终都散发着「非常介意」的气息。雷军反倒因为皮实耐造,因此显得更快乐一点。

04

雷军作为一个大哥

稻盛和夫说,一个管理者的进阶,有三个层次——做事、用人、结盟。做事的层面,雷军很早就自我证明了。在用人和结盟上,雷军的表现要比大部分同时代的企业家都更低调,但更深入。

无论是对傅盛,周鸿祎这样的背叛者,还是对陈年这种屡败屡战的老大哥,在雷军这,都能得到待见和持续的支持。

很多的企业家,需要对身边人进行各种设防,需要反反复复确认身边人是否靠谱,但雷军和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信任的过程似乎都并不复杂。甚至小米内部,还有一个「复仇者联盟」,这些曾经辉煌过,后来发展不顺的大鳄,雷军都欢迎,但也不是纯粹的江湖意气,带着任务指标,给予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但是做不好就走人。

在小米成功之时,市面上有着众多的追随者。小辣椒便是其中之一,其创始人王晓雁表示,凭借对小米的模仿,在圈子内名声在外,799的价格,年销量能够达到800万台。然而,最终王晓雁选择加入小米,而雷军也没有对其产生任何抵触心理。而是大家共同为了小米发展而努力。

十年演讲的发布会之后,小米公布了新的「合伙人」名单。小米也和阿里一样,把「合伙人」当作企业最重要的制度建立了起来。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的一步,也是所有「家大业大」的大公司,该有的做派和选择。如前面所说,「合伙人」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降低信任的成本,不会在信任上消耗过多的沟通成本,也是公司「专业化」的重要一步。

所以,作为「大哥」的雷军,既有情有义,也善于对企业做制度化的建设。

关于「生态」,之前雷军和贾跃亭是最积极的鼓吹者,现在贾跃亭已经退幕了。但小米生态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米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凭借小米有品,雷军完成了对凡客模式的纠错和修复。

05

超越中年危机的雷军

我想,雷军最大的意义,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超越中年危机的成功范本。有成为偶像的心气,但却没有被偶像包袱吞噬。有对平庸的挫败感,但没有被路径依赖所束缚。

很多焦虑的人,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打转,为自己如何回到曾经的江湖地位而发愁。但雷军选择了企业家最该做的事情,继续创业。既然之前的赛道,天花板已经看到了,那么就交给别人打理好了,自己再重新走出去,趟一条路出来。很多企业家,习惯于在企业内部,对着员工喊「狼性」和「走出舒适区」,但自己也没有走出来的行动和心气,为什么?因为已经习惯了点评,如果自己去做,做差了,也受不了这种打击。可问题诡异的一端,难道不是——既然这焦虑折磨最深重的人是你自己,那你不就应该更加一往无前去「破圈」吗?

在这个意义上,雷军是一代企业家的榜样。我想,这一点,也一定会让他曾经的宿敌周鸿祎折服。在入局做手机之后,连三分钟的热度都没持续下来,这个挫败,一定会让他心服口服。

十年演讲,是小米的高光时刻,也是雷军的高光时刻,也是小米发展历史上应该被铭记的一个分界线。这一年,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小米也在此之列。

小米的核心业务——智能手机受到了严重影响,据Counterpoint的报告称,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售同比下降17%,环比增长9%,小米手机下降35%,降幅最大,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8.4%。与此同时,根据IDC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机出货总量为 1050 万台,较去年同期的 1710 万部减少 660 万部,同比下滑 38.4%,在主要厂商里跌幅第一。

这就需要小米有更清晰的战略思维和眼光,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持续增长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