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安全计算护航数据要素普惠时代

2020-08-28
技术与制度携手挖掘数据金矿

WechatIMG115.png

我国的大数据应用正在前线与后方齐头并进。

领跑在最前线的是技术与制度的推进和创新,以金融领域落地为代表。如近日杭州、苏州两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首批试点亮相,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范围在短短8个月内迅速扩大至9城,主要聚焦信贷风控与征信、智能金融等领域。

在后方全面开花的是各种民生类的下沉应用。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应用落地不再是一二线城市的专利,更多地方政府,甚至是村镇,正在打通数据,为更多基层百姓带去“让数据多跑路”的实惠。这也与发改委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完美呼应。

大数据应用强劲,数据安全更须强悍

不难看出,在“新基建” 、“数据要素”等国家政策导向的指引下,大数据的应用在专业领域创新和大众民生普惠两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都不能少。而在此过程中,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正受到极大关注。

基础是“三观正”,即看待数据安全应具备“生态”视角。

数据在流动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环节和不同的参与者,因此谈论数据安全的前提就是要将这些环节和参与者都考虑在内,只考虑单一环节或参与者并无意义。

隐私安全计算企业翼方健数认为,参与整个数据流通中的角色可简单概括为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者、数据服务方和管理方。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创造和合理分配价值,需要提供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在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所有权保护和授权使用、提供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工具、并且实现数据价值的归因、分配和清算。隐私安全计算技术是为这一系列要求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主流行动路径是,数据安全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应兼容并蓄。

隐私安全计算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具体包括如基于硬件的TEE、基于密码学的安全多方计算(MPC)和全同态加密(FHE)、源自人工智能的联邦学习等等。

目前业界的普遍共识是,要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单一技术难以独挑大梁,不同技术路径(密码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的互补融合才是发展趋势。

从产业视角来看,“隐私安全计算” 已成为当下创投圈的热点话题,连蚂蚁金服、微众银行等巨头也纷纷投身该赛道。此外,一批创业企业也显示出了强劲实力。他们各有所长,或技术路径不同(有些侧重MPC,有些侧重联邦学习等),或目标行业和目标客户不同。

比如,华控清交主打多方安全计算,其PrivPy平台实现了高性能通用的安全计算框架、集群化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而数牍科技则融合多方安全计算与联邦学习,并已在央企及互联网企业间的数据合作中实现应用落地。

翼方健数以“数据和计算的互联网” (IoDC)为核心,建设开放的生态,通过自研和第三方的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同态加密、TEE等技术手段,通过计算实现数据的打通、共享和价值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翼方健数在厦门构建了基于XDP隐私安全计算技术的医疗大数据应用与开放平台,是目前所知首个利用隐私安全计算技术实现城市级应用的案例。

图片5.png

城市应用开启数据“普惠”时代

尽管大数据应用在专业领域创新和大众民生普惠两方面都意义重大,但分量却不一样。前线领跑开拓着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未来,后方应用则关系到每个人每天的工作生活——政务民生领域应用是创造大数据据普惠价值基石。

从数据安全角度来看,大数据创新试点的范围小、可容错,但下沉应用则服务于亿万百姓,容不得半点差错。各级各地政府坐拥海量数据,在社会治理、扶植企业、服务百姓中如何用好大数据,既是责无旁贷,又是责任重大。

效益很明显,问题也摆在那儿。

政府的确掌握了很多数据,但原始数据缺乏治理,说白了就是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的数据完全用不了。即便有了治理好的数据,但出于安全考虑却不敢用,数据价值依然为零。

这就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形成数据孤岛,数据无法打通,也就无法真正形成“大数据”。二是造成资源浪费,大量数据存储在机房,场地、电力、设备都是成本,数据却没有价值产出。

事实上,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全球学界及业界专家都一直在贡献智慧。近日,在全球顶级数据科学盛会——ACM SIGKDD 2020(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会议)上,各界专家达成的普遍共识是,数据安全流动与共享需要在技术与制度两大层面上齐头并进。

作为上述会议的受邀演讲嘉宾,翼方健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让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安全计算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得到了验证,可以有效确保数据的安全流动与共享。而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需要与企业多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法律法规的创新。以自动驾驶为例,从一开始无法接受到现在热度不减,并拥有国家和地方标准,正是政府与企业不断磨合,技术与制度同时创新的结果。

公共数据领域需求增长,成功案例或成敲门砖

政务管理的公共数据领域的需求增长为具备极强技术实力、业务理解和应变能力的隐私安全计算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抢先完成构建成功案例或成敲门。以翼方健数为例,目前正与多地政府接洽城市级的隐私安全计算平台项目,其中包括了深化与厦门市的合作,从医疗领域扩展到城市治理等其他板块。

据了解,翼方健数在技术突破和场景落地两方面已形成“一横一纵”的独特竞争优势。其中“一横”是以XDP翼数坊平台为代表的数据能力平台,向上可支持各种应用场景接入,输出AI能力,向下可兼容各类基础设施(如阿里云、腾讯云等)。“一纵”则是指一站式、全流程打通应用场景的能力,比如医疗领域就需要跑通医保、征信等多条线数据。

图片6.png

就在技术起跑之际,制度的顶层设计也传来好消息。

2020年7月3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全文公开征求意见,被普遍认为是隐私安全计算行业迎来的重大利好,表明数据安全问题已在国家层面得到研究,将为政府和产业在处理数据时设立边界。数据安全法草案的公布也标志着大数据与隐私安全计算行业的元年,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方方使用数据了。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数字人民币(DCEP)的扩大试点。众所周知,DCEP将让许多没有银行卡的人将直接进入数字货币时代,这也将是技术创新与普惠应用相结合的最佳案例。

无疑,DCEP的运行将依赖并产生大量数据。当科技与数据承载货币价值,数据交互的安全性更将达到国家金融体系级别。其中,隐私安全计算的用武之地必然是可以想象,甚至超乎想象的。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