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打造3家上市公司,中国酒店业“乔布斯”再敲钟,总市值超1000亿

2020-09-22
今年是华住赴美上市10年,也是华住的前身汉庭成立的第15年。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杨绚然,编辑刘岩,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今年是华住赴美上市10年,也是华住的前身汉庭成立的第15年。

而在这一年,华住选择赴港二次上市。9月22日,华住在香港IPO,每股定价297港元,发售2042万股股份,集资总额约60.65亿港元,这一定价较9月16日的美股收市价折让了2.13%。

但对于华住而言,却在上市前经历了糟心的一夜。昨日晚间,沽空机构博力达思研究(Bonitas Research)发布报告对华住酒店的财务数据提出质疑,并表示正在做空这家公司。今天上午,华住迅速作出回应,称已知晓博力达思研究发布的沽空报告,基于对报告初步的检查和评估,公司认为这份报告是缺乏事实依据的,而且它包含大量的错误、未经证实的陈述,以及对公司业务及运营的误导性结论。

尽管如此,华住在开盘当日仍旧表现尚可。9月22日,华住开盘价报305港元/股,上涨2.69%。截至发稿,华住股价上涨4.8%,总市值超过1000亿港币。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华住全年实现营收112亿元(约合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147.1%。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华住集团实现净收入39.66亿元,净利润为-26.83亿元。

目前,酒店客房总数为599235间。根据招股书显示,华住旗下包括高端的美爵、VUE、禧玥,中端的诺富特、美居、漫心、全季、桔子水晶、桔子精选、CitiGO、星程、宜必思尚品,以及大众市场的宜必思、汉庭优佳、汉庭、怡莱、海友等酒店品牌。截至6月30日,华住在运营的酒店有6187家,其中包括758家租赁和自有酒店,以及5429家管理加盟和特许经营酒店。

除此之外,中国1.3亿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华住会员。华住创始人季琦在8月28日发文称,酒店业的发展过去为从钢筋混凝土时代到钢结构时代,也即从豪华品牌到轻资产连锁酒店管理的发展,而未来则是合金时代。因此,华住要升级到品牌、流量、技术“三位一体”的合金军团,打造复合材料的新型酒店公司。

但无论如何,受疫情影响,摆在华住面前的问题仍然不少,二次上市能否帮助华住逆势上涨,我们仍未可知。

曾被亲手创办的公司逐出门外

说起中国的旅游业,携程、如家、汉庭都是绕不过去的三家公司,而这三家公司都和同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季琦。

有人把他比作中国版酒店领域的乔布斯,有人称他为中国的“创业教父”。从2003年到2010年,季琦所创办的这三家公司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成就了如今市值过百亿的家公司。

1999年5月,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季琦任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范敏任执行副总裁,成为了互联网人尽皆知的“携程四君子”,而季琦也与酒旅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2年,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吐槽说携程上的酒店价格都过高了,下面还有不少人跟帖赞同,这引起了季琦的注意,于是他代表携程创办了“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2003年12月,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当时的如家的利润率已经可以达到15%~20%。

2005年,令人惊讶的转折却在这个时候发生,因为和投资人意见不合,季琦被自己创立的公司逐出门外,并且协议两年内不能再从事经济型酒店。

2006年,如家上市,携程前部下郑南雁创办的七天也已经有100多家店。而季琦的汉庭连锁酒店刚刚破茧而出,并先后获得8500万和5500万的融资。

华住在美国上市前融资情况,数据来源:启信宝

当时摆在季琦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为此季琦犯了不少盲目扩张的错误,不仅收购了一些资质不佳的小酒店,还拓展了经营效果并不理性的三四线城市,使得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甚至一年换了三个CFO。

不久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这无疑对汉庭是雪上加霜。但季琦却认为这是扩张的好机会,因此沽清他持有的所有如家股票,押注汉庭。

但一次,世界酒店大师、法国雅高集团创始人保罗·杜布吕对季琦说:“规模不重要,质量最重要”,这让他如梦初醒。于是,当两年的竞业协议到期后,季琦带着汉庭重新进入了经济型酒店的战场,并力求把各个细节做得更好。正是这些转变,让汉庭走入了快车道,并于2010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到了2011年年底,华住开业门店数量达到639家,其中直营占比将近60%,营收规模达到当时国内酒店规模最大的如家集团的60%左右。

2012年,季琦将汉庭酒店集团正式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并重新出任汉庭CEO,在那一年,季琦不仅收购了国内最大的中端酒店品牌星程,还将汉庭改名华住,并相继推出禧玥、全季、星程、汉庭和海友等品牌酒店,全面覆盖高、中、低不同档次。

季琦的成功,和曾经幽暗的时光不无关系。19岁在农村长大的他考入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来到上海的他,瞬间被眼花缭乱的物质、文化、信息所吞噬,他觉得自己缺钱、缺知识、缺文化,旁边的人也对他这个”农村孩子“并不友好,这让季琦一度陷入了自卑。

于是,他在图书馆埋头拼命读书,大学期间看了400本书,包括哲学、历史、文学、传记,而这些,为他日后创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又考取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并在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奔赴美国。正是那段在美国的时光,在季琦心里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疫情之下敢赌、敢重仓

2020年,旅游行业被新冠疫情“速冻”,酒店行业也不能幸免。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第一季度85.3%的酒店下降幅度巨大,仅有1.4%的酒店业务量上升,其中经济连锁酒店、中高端酒店在入住率方面均受较大影响,同比下降幅度在35%左右。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华住现金水平急剧下降44.3%至18亿,同时,华住净流动负债达68.78亿元,尽管在6月30日,净流动负债已经缩减至59.85亿元,但仍旧是不小的数字。

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负债,和华住从2018年就开始的疯狂扩张有关。在华住公布完2018年财报后,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曾经表示:“现在是一天开2家店,我希望一天有3~4个,甚至4~5个单体传统的酒店加入到华住的生态圈里面来,这是华住的规模。“彼时,华住旗下酒店数由4230间迅速增至2019年的5618间,增长率高达32.8%,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份。

随着疫情的缓解,酒店的入住率也在逐渐恢复,2020年6月,华住、锦江之星、首旅集团的入住率均恢复到70%以上。

华住创始人季琦

而疫情之下,季琦再一次显示出了自己的“赌徒”精神。华住并没有放慢开店速度。9月14日,华住公布了其未经审计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财报中,华住表示将维持全年开业1600~1800门店的速度预期不变。

这并不是季琦第一次这么干。2003年,非典肆虐,正在快速奔跑的如家陷入僵局,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离开,投资人也希望他们关闭门店,压缩费用,但季琦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这才是如家趁势而起的好机会。“任何一个泡沫、危机,都应该是买东西的好机会,包括企业的发展”,这是季琦不变的逻辑。

但这次疫情和非典时期仍旧有着诸多不同,华住能否复制当年如家在特殊时期的成功,我们仍未可知。在二次上市前期,认购遇冷的情况也透露出了不少投资者的迟疑心态。

二次上市底气在哪?

华住的野心并不止于国内,2019年,季琦曾公开表示,要在未来五年建立一个全球酒店网络,开启华住的国际化之路。

而去年10月1日,华住在新加坡开设的第一家全季酒店就是起点,而后的一个月,华住又耗资7亿欧元收购德意志酒店,它是德国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团,在欧洲、非洲和中东有118家中高档品牌酒店。但国外肆虐的疫情又让华住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回国内。

数据来源:携程

如果说是全季的崛起使华住抓住了中档酒店的市场空白和红利,快速超越其他对手,那么,广袤的下沉市场可能是华住的另一个机会。季琦公开表示:“中国有2000多个县城,我们下一步计划是把汉庭开到中国的每一个县城。”

汉庭品牌CEO徐皓淳也曾表示,疫情之后的复苏阶段,三、四、五线城市的酒店恢复更快,有很多城市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甚至好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可以说,疫情的发生客观上进一步加速了酒店的下沉速度。目前,汉庭酒店营建的新项目中有60%在三、四、五线城市。

根据《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体酒店数量约占全国住宿业80%的市场规模,连锁化比例不足10%,它们更多的分布在下沉市场。这些单体酒店无论在品牌化,或者服务能力上都不尽理想。而OYO此前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席卷中国,跟他对下沉市场的改善不无关系。

但这一片蓝海不止有华住看得到,阿里巴巴飞猪、携程、同程艺龙等平台也都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相继推出了菲住、索性、OYU等品牌。

此外,进入下沉市场,华住也要面对原本就从“小镇”起家的连锁品牌,他们在当地拥有更多的先发优势以及价格优势,例如被称为“小镇之王”的尚美已经默默布局了十年,甚至在2019年度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榜中,已经位居第16位。

同时,在一二线城市,城市高端民宿也正成为不少人掘金的方向,这些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趋势,这些,都为酒店行业的未来带来了不少变数及想象空间。

但此次二次上市,无疑为华住积累了更多的底气。如今,在“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季琦排名119位,身价高达195.9亿元。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