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井喷,投资机构的冰与火之歌

2020-09-23
疫情难阻中国公司IPO的热情,2020年中国企业IPO呈现井喷之势。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南七道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创板开市时,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脑袋都要炸了”,自己投的项目去交易所敲钟都没让他这么开心过。这也是多数投资人的心理状态。证监会相继宣布科创板开板、创业板试点注册者,创新、创业型企业摩拳擦掌,纷纷递交招股书,机构更是有了多元化退出通道,迎来丰收年。

要知道,VC/PE苦募资难久矣。2018年募资寒冬,一级市场钱荒,机构进入洗牌期。但2019年,A股向公司和投资机构抛出橄榄枝,IPO公司数量在2020年呈现井喷之势,创下数年之最,投资机构也因此有了更多退出通道。短短两年时间,他们体验着冰与火之歌。

去A股IPO

疫情难阻中国公司IPO的热情,2020年中国企业IPO呈现井喷之势。

安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放缓,共有412家企业在全球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同比下降20%。但相比其他地区,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小,IPO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企业终于能把A股作为主要上市市场了。清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企境内上市数量超境外上市55%、融资额超22%;2020年上半年中企境内上市数量超境外上市136%、融资额超59%。

以A股市场来看,2020年前8个月IPO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仅是8月份,就有63家公司在A股市场完成IPO。2020年前8个月,A股有227家公司完成IPO,而2019年,仅有203家公司完成IPO。

一个重要原因是,2019年6月科创板开板,2020年6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安永发布的数据更是显示,上交所IPO数量与筹资额在全球资本市场夺得双料冠军。

此前,多家机构会把美股和港股视作主要的退出渠道,A股固然会给上市公司更高的估值,但对公司收入、净利润有着严苛的要求。今天,A股也向新经济敞开大门,上市门槛大幅降低。以科创板为例,即便是未能盈利的企业,最低市值达到10亿元即可上市。截至今年9月20日,共有435家企业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

“按照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企业只要没硬伤就都能上。2017年港交所改革,大量公司把上市地点定为香港,科创板开板的消息传来时,很多公司飞快把红筹架构给拆了,就是为了回科创板上市。”一家投资机构称。

但机会与风险同存,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取得理想估值。在科创板上市的上纬新材创出科创板史上最低发行价。经过机构询价,上纬新材发行价格为每股2.49元,发行总股本为4320万股,合计募资1.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资额仅约7000万元左右,这是科创板有史以来规模最小的IPO。上纬新材管理层一度想放弃上市。以历史数据来看,多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承销承压。

抢啖头汤的机构

在一二级市场征战多年的商事主体,会记得2009年10月30日,那是创业板开板的日子。

“还记得创业板开板的时候,当时我还在IDG,开市当天上午,政府官员,第一批上创业板的公司、投资机构、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齐聚在五洲宾馆,创业板开板是资本市场的巨大突破,作为亲历者,那是见证历史的感觉。”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称。

开市当天,创业板28支股票首日涨幅均逾70%,最高者超过200%,10支个股实现股价翻倍,对机构和公司有着巨大的诱惑。

同样甚至更为热情的交易盛况也出现在科创板上市首日。科创板上市当天,25支个股平均涨幅达140%,最为夸张的安集科技股价上涨超过400%。

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投资机构会把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较。对于机构来说,科创板开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不仅意味着退出渠道变得多元化,还意味着全新的历史机遇,机构在争啖头汤

“我们投资的公司再等等的话,上主板不是没有机会,但科创板开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是巨大的机会和红利,是几年不遇的浪花,不管是基金还是创业者都能在早期收获红利。回头看看,第一批登陆创业板的机构和公司,收益是最大的。新一波浪花我们必须要抓住。”姚海波称。

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称,科创板开板的消息传来时,“我整个人都炸了,这比我自己投的公司去敲钟还让我开心。以前出资人总会问你投的企业去哪儿上市,我只能说纳斯达克,现在能去A股了。”

虎嗅大湾腹地访谈的多家投资机构称,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国内资本市场热度是鼓舞也是激励,投资不追求短期回报,但全新的历史机会摆在眼前时,机构会想要抓住历史红利,会推动被投项目在A股上市,并优先考虑科创板和创业板。

清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有超过500家VC/PE机构获得被投企业IPO,其中达晨财智与深创投在被投企业IPO数量上领衔各家VC/PE机构,各有7家被投企登陆境内外市场。

有机构把筹码向硬科技、医疗等科创板目标公司倾斜,以此来迎接历史红利;与此同时,大量PE参与企业Pre-IPO轮融资,有PE成立了针对科创板上市公Pre-IPO轮融资的基金。

清科数据显示,2017年之前,VC/PE机构自第一笔投资至被投企业IPO的投资时长集中在3-5年,而近三年来机构的投资时长逐渐缩短,投资时长在1-3年的案例占比提升,而投资时长在1年以下的案例有所增长。

募资依旧艰难

尽管机构有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可行业心照不宣的规则是募资寒冬依旧,LP出手更加谨慎,他们更愿意把珍贵的筹码投向自己相信的GP。

“2018年经历了VC行业的大洗牌,战绩不理想的机构在后续募资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挚金资本投资总监夏日对虎嗅大湾腹地表示。

姚海波称,“今年募资是最难的,虽然能募到资金,但整个过程比以往都有挑战……当然市场上也出现了新的LP,此前他们是没有机会投向好GP的,好GP的份额被老钱吃了进去,今年他们有机会投到心仪的LP。”

“募资以前对我们这种成立时间久,在行业有口碑、有业绩的机构而言从来都不是问题。”一家国内知名的PE市场总监就如是评价行业的募资之痛。

另一家PE则表示,就像高考,领到满是难题的考卷,成绩好的学生只会更开心,这样才能拉开与差生甚至是中等生的差距。

可尽管头部机构不用为募资发愁,可募资周期却在变长。募资寒冬之前,基金募资周期大概在3到4个月,但现在即便是头部机构,基金的募资周期也会被拉长至7个月左右。

“现在募资时间却被拉长了,以前最多2到3个月,大把的资金就募到了,现在一般要半年甚至更久才能募集到资金,像我们这类机构募资都这么难,其他中小型的机构就更难了。”前述PE机构市场总监称。

种种迹象显示,2018年只是一个开始。以周期来看,一级市场投融资热度可追溯到2014年到2017年,彼时大量热钱涌入风险投资行业,造成了股权投资的虚假繁荣。而人民币基金存续期一般为3+2或5+2,即5年或7年,LP会要求退出。

“比如说2014年、2015年成立的基金,现在是交成绩的时候,GP如果没有好看的成绩单,后续没有任何LP愿意给他出资的。但2017年成立的基金还不会,他们还能再收管理费,这样来看,洗牌期还会再持续两年。”深圳一家PE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多达14943家。在前述PE机构看来,中国不需要这么多机构。洗牌期真正结束,是热钱从行业消失之时,市场回归理性,LP才会把筹码投向机构。

上一轮IPO井喷还是2018年,大量公司赴港上市。正如王兴在饭否上引用的一句话,“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彼时,公司密集赴港上市的重要理由是一级市场钱荒,创业公司在一级市场很难再融到钱,二级市场成了最好的选择,越早上市意味着越多的筹码

至2020年,公司和机构不会认可这一点。以上纬新材为例,公司上市整体市值仅约10亿元,“10亿元的公司,基本面能上科创板,在一级哪里融不到资?”一家机构感慨。

可机构募资难,层层传导下创业公司融资依旧艰难。“此前很多明星企业你是很难见到他们的,他们不缺钱也不缺机构,但今年有个特殊的情况,即便是非常明星的项目,他们也会经常出来把投资人见一圈。”姚海波称。

“今年除了热门赛道的明星项目以及在细分领域有自己独特优势的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可能会遇到融资困难的情况。”夏日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