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深圳奇迹:一座城市如何与企业相互成就?

2020-10-17
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周天财经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总书记这样总结到。

40 年时间,深圳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全球闻名的都市,创造了改革开放进程最为璀璨的「深圳奇迹」——深圳 GDP,从 1979 年时的 1.96 亿元,增长到了 2019 年的 2.69 万亿元,翻了整整 1.3 万亿倍。

与此同时,深圳也成就了一批极具深圳特色的知名企业,中国平安、腾讯、华为、招商银行、万科、比亚迪,不胜枚举。

敢叫日月换新天,是什么造就了深圳奇迹?深圳奇迹能否复制?从企业视角切入,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启示。

平安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样本。

1988 年成立的平安到今天也走过了 32 个年头,从当年的一间办公室、「十来杆枪」,发展成为了现在全年营收破万亿,名列《财富》世界 500 强第 21 位的航空母舰。

掌舵平安的马明哲,从企业创立一直执掌到现在,还在日前获得了由深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40 年 40 人」荣誉。

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是与时代密切相关,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平安与深圳高度重合的发展脉络,正是这种缩影的体现。

01 深圳精神 敢闯敢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对经济特区的性质进行概括:「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当年之所以要成立特区,本质上,就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一系列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试验。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们,看到了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当时和深圳仅仅一河相望的香港,人均 GDP 已经超过了 4000 美元,和内地相比经济发展完全处在两个世界。


由于毗邻香港,深圳,这个原本属于宝安县的辖区,被单独划分出来建市,和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划定的四个经济特区。也是由于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深圳在得到体制倾斜后,迅速引进香港资源开始来料加工,并对一系列对外开放、社会治理的政策进行试验探索。

在当时,国家的各项体制主要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这就使得,当深圳作为一个窗口,开始与外部经济进行频繁往来时,无论是金融管理、商品流通还是劳动制度等等,都显示出了种种不适配的矛盾。

应该看到,从成立伊始,敢闯敢试,就是这座没有历史包袱的城市最鲜明的底色,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使命。

平安的诞生也来自于敢闯敢试。

在马明哲和袁庚筹办中国平安时,中国保险业还处在一个刚刚恢复的状态,市场上只有人保一家企业,完全没有其他选择,这使得当时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市场需求显得愈发迫切——市场需要更多选择的商业保险。

为了拿到「牌照」,马明哲在两年时间内三次北上,不断去找各部门领导沟通,终于在 1988 年 3 月拿到了正式批文。

两个月后,1998 年 5 月 27 日,平安保险正式对外营业。


和深圳的发展历程一样,平安在发展过程中「吃了无数次的螃蟹」,正如最初给平安批复牌照的时任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的期望那样,「要把平安保险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

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是中国金融业第一家引进现代精算体系的企业,是第一家引进寿险营销体制的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金融企业。

站在今天的视角,我们常常会将前人的成功进行「英雄视角」的历史归因,但实际上,不计其数的「第一次」背后,每一次都需要在决策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

在今年接受央广网经济之声采访时,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 CEO 谢永林表示,深圳有很多先发优势,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比不上改革开放、勇于创新、敢于破局的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东西」。

很多事物在萌芽阶段就已经奠定了发展基调,平安和深圳的发展,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一路走来,以平安为代表的深圳企业,也都秉承着创新、勇敢、勤奋的「深圳精神」。

02 民营经济下的产业网络

深圳的经济腾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胜利,也是民营经济的胜利。

据亿欧网报道,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截至 2019 年 5 月,全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 314.3497 万家,在全市商事主体的占比高达 97.66%。其中,民营企业 195.3459 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 96.29%。

制造业是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的产业名片,深圳原副市长唐杰曾总结,「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达到深圳这样的产业复杂程度。分工极细,关联企业构成复杂,这就是深圳的特征」

从 1980 年到现在,深圳的国企员工从最高占比 91%,降低到了 9%,上百万家企业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工极细的产业网络,能够根据需要迅速的整合成为生产链条。

从产业结构上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深圳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 41.3%,也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的。

这其实让金融领域的标杆企业中国平安更显特别。


从保险业务做起,平安构建起一张庞大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涵盖寿险、产险、银行、信托、证券、资管、基金等几乎所有业务领域。

而这张金融网络的一项要义,就在于服务实体经济。

据每日经济新闻,截至 2019 年末,平安已投入逾 4.6 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建设,让金融充分发挥融通作用,帮助实体经济高效运转。

比如说,平安依托险资规模大、期限长的优势,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要战略项目提供包括资金、风险保障的金融服务,其中,截至 2019 年,平安支持「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融资金额逾 400 亿元,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保额超过了 1000 亿元。

又比如,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科技的投入,平安银行不断探索解决服务小微企业的行业难题,其开发的供应链金融 2.0 版本,能够以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和数据为基础,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末,平安已累计为超过 300 万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超过 5000 亿元人民币。

实体经济运作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提高周转效率,借助科技力量,让优质的企业早一天拿到「便宜的钱」,就能够有效加速资源的流转,「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从来都离不开与之配套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深圳的服务型政府,给企业搭建了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而随着有竞争力企业的不断增多,商业链接变得更加稠密,这张合作网络就会开始显示出生命力与韧性,能够自发增长。

集聚会带来进一步的集聚。知名学者薛兆丰曾分享过在西雅图的一个见闻,他们一行人在当地参观一家做脑电波技术的公司,而这家公司之所以设立在西雅图,就是因为全美所有做脑电波技术最出色的公司,几乎都在西雅图,无论是人才招募、学术研讨还是当地的税收政策,西雅图相较其他区域优势都太过明显。

在医疗、教育资源等硬件条件上不占优势的深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城市序列中稳居第一梯队,聚集 2000 万人口,其实最为倚重的,就是由平安、腾讯、华为带头的企业网络。

03 40 年再出发 创新造就「深圳奇迹 2.0」

深圳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四十年的进程中,这座城市也曾走过许多弯路,陷入过彷徨和迷惘。

比如说,1994 年时,广深高速公路开通,大量的产业沿着这条高速公路转移到了更具比较优势的东莞,后者在五年内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台商和港商聚集地。但也因为这种挑战,深圳能够放下「三来一补」的路径依赖,开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又比如,十几年前,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帖引发广泛关注,最终还引发了深圳市领导出面与作者的当面对话,风波逐渐平息,却也显示出这座年轻城市特有的危机和紧迫感。

还有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深圳的经济增速一度低迷,而在这背后,随着中低端制造企业的不断迁出,深圳也完成着潜移默化的产业升级,蛰伏数年的大疆、比亚迪逐渐有了声量。

在这不计其数的试错、调整、再出发之中,我们总是能缕出一条「向产业链上游进发,向先进生产力靠拢」的主线。

是的,先进科技的不断落地,是深圳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2019 年 12 月,「2019 智慧中国年会」上发布了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其中,深圳以 77.4 分在 108 座样本城市中拔得头筹,远远高于平均分 56.8 分。

由平安智慧城市助力深圳市政府打造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i 深圳」已经将政务民生推向了数字化时代,近 8000 项服务事项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办理,其中 260 项能够实时核验、自动审批。


事实上,拥有「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的平安,基于自身业务优势,已经提出了一套「1+N」的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定位于智慧城市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i 深圳」,正是该体系在「惠民」领域的落地体现。与此同时,像是平安智慧交通打造的「预约通行」系统,则有效缓解了深圳的道路交通压力——自 2018 年实施以来,景区拥堵指数同比平均减少 52%,交通警情同比平均减少 90%,平均车速同比提升 12.4%。

整体而言,智慧技术渗透到城市运作的方方面面,来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伴生的种种问题。而随着「深圳模式」不断被总结、迁移到更多城市,平安、腾讯、华为等企业,也因为深圳智慧城市的标杆样本,影响力不断扩大。

目前,平安智慧城市已经上线了 230 余个项目,遍及中国 118 个内地城市,以及日本、菲律宾、意大利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深圳是如此特殊,放眼全球大都市,我们几乎找不到第二座城市,在城市与企业中形成如此难以言说的羁绊——企业有着鲜明的城市烙印,而深圳的精神和内核,也在由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深圳的奋斗者所定义并诠释。

我们之所以要为深圳「鼓与呼」,归根结底,不是因为过去岁月的怀念,而是想要总结经验,找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线。

筚路蓝缕 40 年,对于深圳来说,没有岁月静好,只有奋进向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