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有必要去日本“自讨苦吃”吗?

2020-10-20
国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人一种正在崛起的感觉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ID:D-entertainment),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国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人一种正在崛起的感觉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将目光转回到被称作“国产动画电影元年”的2015年。那一年《大圣归来》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于国漫“低幼化”的认识,让国漫IP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然而,国漫在国内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对全世界ACG最发达市场日本的反向输出,后者成为了我们特别想要去展现、征服、获得认可的地方。

“《灵笼》是否能超越进击的巨人?”

几天前在知乎上看到的这个问题,反映出了一个有些尴尬的事实:部分国漫迷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国漫已经能与日美动画业界抗衡的错觉之中。而在让中国的观众产生这种错觉的诸多原因之中,经常听到国漫对日本的反响输出播放,其实是一个客观因素。

就拿国内头部的人气动漫《一人之下》来说,其在B站的播放量第一季为1.4亿,第二季为2.9亿,同时前两季在豆瓣的评分也均在9.0分左右,也许不少国内观众们也都期望着自家的动漫能够走出国门,让日本也重新认识到国漫如今突飞猛进的实力。但遗憾《一人之下》在日本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第一季的表现甚至可用“凄惨”来形容,N站的再生数只有两位数甚至不到,虽然进入第二季的“罗天大醮”篇之后有所好转,但再生数也不过一万上下,与国内的高人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同样地,《狐妖小红娘》、《凸变世界》等知名国漫也在传播到日本之后遭遇了滑铁卢。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国内的人气国漫在日本会这么不受待见呢?在已经有了那么多失败的前例之后,为什么优秀的国漫还是要坚持往日本去输出呢?

首先,在谈及国漫日本行这件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动画的推广也存在“主场”和“客场”的区别。由于国漫在漫长的沉寂之后终于有了抬头的迹象,加上观众们爱国情绪的渲染,国漫的观众在面对国漫时多多少少都会用较为宽松的眼光去看待。“国漫起步才几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国产动漫目前还在发展,更加需要大家的支持”类似的言论总是会出现在国漫的评论区之中,这说明我们在看待国漫时常常是戴着“情怀”滤镜,这种时候一部作品的缺陷往往容易被掩盖。

但日本观众是没有这层滤镜的,相反,由于日本本身的动漫产业极其发达,日本的观众对待外来的动画往往都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对于作品的要求只会是更加严苛。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眼光,造成了国漫在本土和在日本表现的强烈反差。

客观因素方面,国漫起步较晚,与已经建立起完善动漫商业体系的日本不同,国内目前仍在建设动漫产业链的过程之中,声优、配乐、原画等部门依然没能有效率地实现整合,因此在制作出来的成品难免就有会瑕疵存在。

而更深层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国漫中所包含的“有中国特色的梗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隔阂。

一般来说,国漫为了能吸引观众非常喜欢在故事中插入一些网络上的段子或者梗,以此来增加作品给观众的亲近感,但问题就在于,中国人的梗对于日本观众来说很难以get到的,甚至有些梗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以《一人之下》的漫画为例,第一话中楚岚因为一边上厕所一边打电话导致尿到了裤子上,这个情节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无伤大雅,但却引起了部分日本读者的强烈反感,以至于关于漫画第一话的讨论完全跑偏到了尿裤子这一话题上。

同时,许多国漫作品中的设定都有相当硬核的中国文化色彩,比如《一人之下》中的道教文化,这些背景设定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毕竟多少有些认识基础,但对于大部分日本观众来说则是陌生的,就算能通过翻译的注解解决一部分问题,想要顺畅地接受并不容易。但偏偏很多设定都和剧情直接相关,比如炁体源流,如果弄不清楚就会导致观看体验大减,自然无法吸引日本观众继续观看下去了。

目前为止登陆到日本的国漫几乎还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的大放异彩。《一人之下》第二季的在N站一万上下的再生数,已经是国漫在N站里的最佳战绩了。其余的国漫作品稍微好一点的再生数也不过三位数以上,更别提贡献了再生数的观众中还有一大半都是翻墙过来的中国网友贡献的。

而在日本观众对国漫的评论之中,有很多反映“没有看到预想中的中国特色”,直言国漫抄袭日漫风格的评论也是存在的,尤其是《雏蜂》更是因为涉嫌抄袭《I"S》而一度被顶到风口浪尖之上。可以说一些国漫在日本的推广不仅没有让日本观众对国漫改观,反而让国漫的口碑有所下降。

(知乎上网友搬运的日本观众对于《雏蜂》的评论)

可为什么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折戟的先例,国产动漫还是没有停下走出国门的脚步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逆输出这件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噱头。通过将国漫推出到海外市场来制造话题,再通过媒体营造出国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假象,从而给作品镀金,利用这点再重新进行一次宣传,就能让一个IP收割一波人气和粉丝。

虽然交出的答卷不让人满意,但客观上来说目前为止输出到日本的国漫还是帮助国内业界完成了日本市场的试水,让业界人士察觉到了国漫走向国外市场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同时也让国外的观众多多少少看到了国漫的进步。尽管这些不能掩盖国漫在日本市场铩羽而归的瑕疵,受流量驱动下国漫输出的过程也必将持续,而挫折与嘲讽在未来依旧不可避免。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