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底层逻辑及VC的操作方法

2021-03-05
机构是一个商业组织,它想生存下去,发展壮大,需要盈利。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春涧资本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资的目的

机构是一个商业组织,它想生存下去,发展壮大,需要盈利。如果它的业绩很差,亏了LP的钱,那么很难募到新的基金。投资首要问题是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赚钱。

赚钱的逻辑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投资行为,大到投资几百亿造火箭,小到买入0.0001个比特币,如何保证我们一定能赚钱,而不是亏钱?投资第二个问题是弄清楚我们赚钱的逻辑是什么,即基于A,投资某个项目,能实现结果B,它中间存在一种必然性和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投资是在寻找逻辑,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式,证明这个逻辑是成立的,才能把它作为决策的依据。投资背后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和追求知识、真理,寻找事物的规律是同一套东西。

在搞科研、考试、解题时,我们得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命题,哪些是关键命题,哪些是次要命题,最后努力寻找每个命题的答案,确保自己可以实现赚钱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有赚钱的想法,类似提出一个观点和假设,它的可靠性没有经过验证,就不能作为知识、结论和规律运用。它带着个人不切实际的期待、幻想和意淫,或者是一种碰运气的行为。

VC赚钱的逻辑

VC主要投资早期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的风险和失败率比较高,所以估值比较便宜。等它们发展起来后,估值会跟着涨。如果VC可以顺利退出,可能得到几十倍、上百倍的回报。当然,如果项目没有发展起来,就会带来损失。

为什么项目发展起来,估值就会涨?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逻辑和前提条件,即市场是有效的,它会把项目的价值反应在价格中,给资产合理的定价。至于价格是收入,或者利润的多少倍,由当时的市场环境决定。如果碰上牛市、风口行业,可能资本市场会给100倍PS;如果碰上资本寒冬,这个行业倍受冷落,可能是15倍PE。

用同类型上市公司类比的方法,我们有把握赚到估值涨到15倍到30倍PE的钱,至于资本市场会不会给项目更高的估值,我们能不能赚到更多钱,要看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

VC如何确保实现赚钱的目的

VC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每个问题的答案,弄清楚项目能不能带来几十倍、上百倍的回报,确保可以实现赚钱的目的。它的行业规模有多大,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产业结构是怎么样的,涉及哪些玩家,它处于行业什么位置,它的产品有没有需求,可以从哪些维度验证产品的需求,它的客户是谁,付费情况怎么样等等。

如果投资是基于主观的偏爱、感觉,没有经过审慎的分析,严密的论证过程,没有弄清楚能赚钱的原因、途径和方法,具体赚的是哪部分的钱就投资它,凭什么保证项目能成功?那么这样的决策和判断是有漏洞的,不是说投资一定会失败,只是说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未来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哪怕侥幸成功了,也是因为运气,而不是能力,不具备可复制性。所以,我们要克服贪婪的欲望,放弃这种看起来很诱人实则为陷阱的机会。

其实,世界上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只是我们有没有能力看懂其中的门道。参与那些自己没有看清楚,没有任何优势的游戏,会被别人当韭菜收割。只有把每一个点都揪出来,弄清楚,找到答案,投资才具备坚实的基础,才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投资的纪律体现在找到每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没有找到自己能力圈之内的项目,那么要耐得住寂寞,等待自己能看得明白的机会,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发现更多赚钱的逻辑,让自己可以识别和看懂更多机会。

是信号还是噪音

因为不同的赚钱逻辑对应不同的方法,所以同样的信息,对A方法来说是信号,对B方法来说是噪音。

价值投资学派认为,股价短期的波动不是风险。当价格出现严重低估、或者高估时,可以提供买入和卖出的机会。它一方面赚因为大众恐慌、或者还没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价值而出现错误定价的钱,当市场大幅度波动,造成价格远远低于项目的价值时,坚决买入,而不是因为恐慌,割肉斩仓;另一方面赚企业抓住行业机遇,不断成长变得更有价值的钱。

相反,如果被市场的价格牵着鼻子走,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因为决策的基础已经发生变化,我们不是因为这家公司被低估;或者它具有增长潜力而买入,而是因为股价的量价关系,别人的行为——多人抛,股价跌;多人买,股价涨,那么就会陷于被动。

而索罗斯善于利用反身性原理赚钱。他喜欢寻找那些存在巨大泡沫和潜在危机的市场,有裂缝的鸡蛋,然后无情地戳破它,从中谋求巨大的利益,像当年狙击英镑和泰铢。他决策时关注的点和价值投资学派完全不一样。

何时卖出

无论用什么逻辑赚钱,都要经常review当初投资决策的依据,检查赚钱依靠的那个逻辑和支撑点还存不存在。如果已经不存在,那么我们要退出;如果还存在,我们要坚持持有。

「春涧资本」是一家新兴的精品投行。团队成员来自中国银河证券、国中创投、创业邦天使基金等机构,拥有顶级商业咨询、知名VC基金、一线创投媒体等多年的行业经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