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里的隐形失业人口

2021-03-28
市面上传递的都是腾讯阿里创业成功的书籍和案例,却从来没有人去深度解释大部分死掉的创业企业为什么走向了失败。

编者按:本文来自职问,作者吴五五,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时常看到人们鼓吹的金融行业的高薪,从业几年便是年薪百万。而作为财经大学的学生,也亲眼目睹了有不少的师兄师姐,恰好遇上了前几年公司债、城投债发行火热的行情,遇上了新三板兴起的风口,从业3-5年便实现了年薪50多万的收入。

但当这样的一阵风过去了,行业里的人又靠什么吃饭呢?

任何行业都遵循着二八定律,人人似乎都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行业中的20%,而剩下来的人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常常忽视了幸存者偏差,例如主张读书无用论的人,经常会说,同学里一个小学毕业的人,还不是现在混成了百万富翁。

其实,大多数小学没毕业的人,日子过得并不会太轻松,但并不会出来对方的观点,因为他们内心愧疚,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比如那些鼓吹金融年薪百万的人,如果自己真的可以年薪百万,那又何必出来宣传呢。因为“死人不说话”,在行业里混的很差的人,会不会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结合我在行业中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看到金融的另外一面。

实习无法留用,无奈参加秋招

也许是受周围环境熏陶,也许是出于对金钱的热爱,我自上硕士以来,也对这个行业拥有着痴迷和向往,一直都在金融机构实习。

看到陆家嘴那一栋栋的金融大厦,我相信我站在了中国的金融中心,每天感受着金融圈的沉浮。

我也曾经一直十分坚信,进入金融行业便能够让我步入中产阶级,也不辜负自己的学历背景在金融业所享有的声誉。

之后我顺利地进入到了基金公司实习,所以之后的求职方向也一直是资管或者基金公司,只是因为对这个行业了解更多,因此在求职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有自信。

经历了日常实习的体验,我又开始准备着暑期实习,毕竟据说暑期实习是能够最好地体现你的能力,并且获得最终的留用机会的最好途径,我之后也顺利地拿到了几家金融机构暑期实习的offer。

可以说那时候的我信心十足,虽说没有赚大钱的指望,但是只要在金融业坚持下去,一定是可以拿到高于社会平均的薪酬,说出去也会比较有面子,至少是能够安稳地度过接下来的职业生涯。

经过一番选择,我去到了一家行业内颇有声誉的资管公司实习,然而最终因为岗位工作年限的要求,我最后也没有获得相关的留用机会,因而加入了茫茫的秋招大军。

而后来的历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一方面可能是气场和自信不足,另一方面在海投之后要忙着去应付各种行业各种岗位的面试,导致有人认为我职业规划不清晰,尤其是在我的实习基本都在金融领域进行。

和公司的蜜月期

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结果也还算满意。

拿到自己第一个正式的秋招的Offer也已经是11月底了,虽然没有办法进入到公募基金,但是能够拥有进入到一个比较大的私募基金的机会我也十分珍惜。

何况在面试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名校海归,都有着不错的专业素质,因而我拒绝掉了其他的机会,接受了offer,而且早早地在1月份就进入单位实习,熟悉周围环境。

进入实习期之后,和公司也度过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实习工资给的不错,又恰好一个部门有同事离职,于是便有机会调动过去,因为踏实严谨,空余时间也热衷于学习专业知识,从而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后来也很快地融入了团队,能够做到独当一面*80%的程度。

对于私募基金而言,业务模式比较复杂,并不像公募基金那样基本上都是标准化的产品,这侧面也给了我学习的动力。

工作着实能够让我感受到专业所学能够有用武之地,同事朋友都有着比较高的素质和学历,能够学到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自己的预想也还算符合,想着先在这里稳定地做几年,有一定积累之后,再考虑内部和外部发展的各种机会。

工作的初期,基本上每天都起的很早,对工作充满了新鲜感,享受周围人一起学习和处理业务的乐趣。

往往8点多左右的时间就到了公司,有工作处理工作,没有的话就在内部看看有没有培训的机会,培训的时候热衷于写笔记和会议纪要。

对于不懂的感兴趣的问题,自己收集资料,同时跟周围的同事进行讨论,也时常接受一些其他部门的咨询。

资本寒冬,无情裁员

我以为事情会永远这么顺利下去,然而2018年资本寒冬之年实为名不虚传,跑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计其数,私募募集量创近几年新低,资管平台在去通道去杠杆下又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尴尬。

虽有道听途说一些裁员降薪的事例,但也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发生到自己身上。

团队刚刚接下了一个新的项目正在运营,并且后期还有几个项目正需要上线,因此我也相信自己未来会有更多发挥作用的地方。

期间有一些同事离职,还有一些其他人告诉我的职场八卦或是网上看到的职场心得,致使我偶尔也会产生一些对于公司或者职业前景的担忧。

“私募受政策影响太大了,他们就是这个业务做不了,又哼哧哼哧地去研究法规,想着又换一种业务来做。”

“你这个专业背景,应该去XX比较好,才能发挥你的专业优势,在这里看起来高大上,事实上也就是打下手而已,资源都是合伙人取得的,对于你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短处,能够将自己的长处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自然会有人找你合作,你的专业背景和性格特征其实很难在金融行业混出头。”

同时也了解到,之前公司招进来了一些常青藤高校毕业的同学,因为进来后在轮岗,但好像却是在不同的部门实习,被当做外人,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又白白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此时我便有想转行的意向,加上公司前后有几个法务离职从事律师工作,这也侧面给了我一些可供参考的案例。我了解市场上对于各个职业类型的需求,结合学校资源和周围人的经历,初步有些想法,也在看着其他的机会,却又不敢贸然离职。

没想到到了12月份中旬,有一位团队领导告诉我说,公司因为组织架构的精简以及人事关系的变动等,HR打算在试用期通过之前想要跟我解除劳动合同,让我提前也做好心理准备。

团队其实一直在帮助我想办法在集团内部进行调动,甚至打算让我签订外包的合同,至少能够给我一段时间的缓冲,也能够让我的工作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毕竟大家也都理解第一份工作对于应届生的重要性。

“私募受政策影响太大了,他们就是这个业务做不了,又哼哧哼哧地去研究法规,想着又换一种业务来做。”

“你这个专业背景,应该去XX比较好,才能发挥你的专业优势,在这里看起来高大上,事实上也就是打下手而已,资源都是合伙人取得的,对于你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短处,能够将自己的长处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自然会有人找你合作,你的专业背景和性格特征其实很难在金融行业混出头。”

进退失据 被社会狠狠地教育了一次

我思前想后,找了一些朋友聊这件事情,经过很痛苦的内心挣扎,选择了离开公司,寻找其他的机会。

领导找我谈话之时,我说道:“其实很多的工作自己都可以尝试,但是如果能够找到自己能够把他当作事业的工作,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才是职业生涯最幸运的事情。”

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而我的使命并不在这里。

我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也遇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有不少人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我希望自己找准目标,找准榜样,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努力,我便无怨无悔,至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成功的指望。

如果继续呆在这里,不稳定的业务和高层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让我觉得是在往火坑里跳。

越来越觉得,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自己是怎么样的性格,只有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同时看准行业的机会和方向,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回想了自己的专业,其实有不少的前辈在专业上的坚持确实让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甚至学历背景也一般。

而基金行业虽然前景尚可,但多如牛毛的平台,也让不少高学历的人失去他们努力的方向,可能到了三十多岁还一事无成,只能在不同的平台换个地方打工而已。

一位高管曾经说,人才是金融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事实上,后来又有人澄清,说其实平台才是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东西,行业发展之初是人才壮大了平台,而后来只是因为平台厉害所以能够对人才挑三拣四。

所以我也在反复思考是什么,可以让我脱离与平台要生存?是什么可以让我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只有当我可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的时候。

或许眼前的利益得失很重要,但是在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希望回想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选错职业,没有放弃努力,没有被眼前的既得利益迷惑,没有工作这么多年还是一事无成。

人力后来找到了我,跟我说:“团队应该和你说过你的事情了吧。”

“对,我知道,是解除劳动合同对吧。其实在这里也不太符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想离开。”

“能找到新的工作吗?”

“能。”

“那你看是你主动离职还是协商解除呢?协商解除有赔偿金。”

“那就协商解除吧。”

我虽然内心很鄙视他们的这种做法,但是我还是接受了事实。我很感激有不少人愿意对我好,包括我们团队的前辈想办法留下我,包括也有愿意给我机会让我重新开始的前辈。

家人说不比在学校里,走上了社会就会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而单纯的我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就被社会教育了一课。

被忽略的失败经验

调整还在继续,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在年前接到了整个部门全部裁撤的消息,不管是在公司做了多少年的老员工,从别处高薪挖过来的部门精英,还是刚刚入行2年以内的初学者,全部都难以幸免。

还记得去年老板在年会上信誓旦旦地说:以后要培育XX氛围,以XX为以后的重心。没想到一年后,XX部门最后就被全部裁撤,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只能承认老板画饼水平一流,灌鸡汤水平一流。

当然有些业务条线可以调配的项目资源较多,能够找到更多的资源安排人员编制,但是在这样的公司,人员来来往往十分频繁,需不需要你可能就是老板一句话。

如果没有很好的跟老板处理好关系的能力,没有应对内部这些复杂人际关系的手腕,不会搞一些形式化的东西,那真的就是往火坑里跳。

那些靠小伎俩,靠人际关系厚黑学,甩锅能力,排挤能力,巴结领导能力暂时谋得岗位高收入的,最终不是长久竞争力。

当然我也听说了一些在资管行业工作的同仁们,不管学历背景多么光鲜亮丽,现在还是照样被裁,甚至有些人在传说中的大平台,但是因为团队或者政策的原因,该被优化的还是照样被优化。

我这时候也稍微感到心里至少平衡了一些,这样的失业必然不是自己的问题,更多是行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斯坦福毕业的学生照样还是去当电梯工。

除了被动优化的,也有不少人了看到公司的不稳定和潜在的风险,自己选择了离开。

公司虽然已经度过了创业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但是也有一些业务也并没有完全成熟。

大公司如京东美团时常有不少的裁员消息爆出,很多的互金公司稳定运营了好几年,还是说跑路就跑路,在一个老板画的大饼下活下去,但这样在火坑里呆着的经验其实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帮助,还要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职业风险。

一开始跟着这个业务条线混,跟着这个领导,等后来业务不行,或者项目做完了公司不再需要你,再换个公司换个平台,难道这就是职业规划吗,是挺美的吗?

到了35岁还没有做到核心岗位,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水平和竞争力,跳槽也找不到下家,难道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吗?

人们总是痴迷于学习那些成功的经验,往往却忽略了失败可能带来的教训。

人们往往给成功者戴上了光环,但他们成功的原因可能只是在同等条件下幸存下来了而已,而没有幸存下来的人和成功者的做法可能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出来讲而已。

市面上传递的都是腾讯阿里创业成功的书籍和案例,却从来没有人去深度解释大部分死掉的创业企业为什么走向了失败。

大到创业,小到择业。父母希望孩子去从事稳定的工作,自然是因为父母见过了太多人生的变动,所以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

而很多的人都相信金融业是站在所有行业的食物链的顶端,但这是站在最宏观的角度说的,而微观到个人则差异太大。

有人开玩笑说,做金融原本是可以赚钱的,后来做的人多了,也就慢慢地变成为人民服务了。从微观的个体来说,有些人就在政策和团队的变动中,失去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人生的方向。

而我不希望这样。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