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吸引力

2021-10-03
要补齐这个人才缺口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半导体产业纵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今年3月,德州仪器前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加入汇顶科技担任总裁;在随后的8月份里,壁仞科技宣布,前AMD全球副总裁李新荣正式加盟团队,出任联席CEO,专注组织、管理及产品设计端。

从他们的从业经历上看,胡煜华于2000年加入德州仪器,2015年被任命为德州仪器中国区总裁,再到今年离开德州仪器,她在德州仪器的工作时间长达20余年。李新荣在加入壁仞科技之前在AMD就职15年,担任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负责AMD大中华区的研发建设和管理工作。

这些在知名半导体企业工作数十年的高管纷纷转向选择服务于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中国半导体市场到底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吸引力?

受到青睐的中国芯片厂商

从已经公开的消息显示,胡煜华加入了汇顶科技,李新荣加入了壁仞科技。在这两家国内芯片企业身上都存在着什么闪光点?

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凭借着光学屏下指纹业务,他们一举拿下了华为、OPPO、vivo、小米等重量级客户,成为安卓阵营全球指纹识别方案第一供应商,也缔造了一个在A股市值超过千亿的芯片企业。

光学屏下指纹为汇顶科技向更多领域拓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汇顶科技2021年半年报的财务会议消息显示,汇顶正处于综合型IC设计公司转型的重要阶段,从产品线结构变化上看,除了指纹识别芯片和触控芯片两大主要产品线外,生物识别产品、人机交互产品、语音及音频产品和IoT产品在汇顶科技的营收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多,在无线产品方面,BLE产品和NB-IoT产品也将在今年得以进一步的成长,在这些芯片领域的投入,则会助力公司在物联网(IoT)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布局。

作为国内芯片企业的代表之一,汇顶科技也在逐渐向全球化迈进,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着丰富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人才,可以帮助汇顶构建全球统一的运营体系,促进全球化团队之间的合作,提升运营效率带动业绩增长。

除了有意迈向全球化市场的国内半导体企业需要有着丰富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人才,国内初创企业也吸引着这类的人才加入。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推动下,GPU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英伟达乘势而起,他的成功也引起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关注。壁仞科技是国内初创芯片企业的明星之一,他们也选择了专攻高端通用算力的芯片设计,以GPU为其中一个突破点开始发展。在今年4月,成立仅一年多的壁仞科技就已经获得了累计超过4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创下该领域融资速度及融资规模纪录,成为成长势头最为迅猛的“独角兽”企业。

从产品进展和公司发展策略来看,根据相关报道在今年6月的报道显示,壁仞科技首款7nm GPU芯片预计今年三季度流片,明年正式发布。前不久,壁仞科技又宣布,在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的通用计算产品线之外,正式启动图形GPU新产品线研发,为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产通用算力产品。

在新兴市场的推动下,壁仞科技所选择的这一领域吸引了相关人才的青睐。李新荣在宣布加入壁仞科技时也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拐点,需要有更多的有志者加入,共同努力,这是所有半导体技术从业者的机会,也是责任。”

除了上文提到的人事变动以外,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拥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才开始转向国内企业,包括申威和兆芯等企业也都吸引了这类人才的加入。

不断扩大的中国半导体市场

无论是走向更大的市场的国内芯片企业还是国内初创半导体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个大环境。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中国在电子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而半导体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也就意味着,庞大的中国电子市场供应链需要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产品的支持。

SIA在其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20 年,中国进口了高达 3780 亿美元的半导体;组装了全球 35% 的电子设备;占全球电视、个人电脑和手机出口的 30% 至 70%(取决于产品);并消耗了所有支持半导体的电子产品的四分之一。他们表示,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对于当今和未来任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芯片公司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也因此,很多国外芯片巨头企业都将中国视为是其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市场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半导体产品对于未来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也使得围绕着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产化的呼声开始席卷全球。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芯片企业也成为了半导体竞争这股浪潮下的重要一员。

但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起步较晚,大多数芯片市场都是由国外厂商所占据。在SIA的这份报告当中显示,中国仅占全球芯片销售市场的7.6%。但他们也指出,这个数字正在快速增长,而且由于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无晶圆厂公司和 IDM领导者在中端移动处理器和基带、嵌入式 CPU、网络处理器、传感器和功率器件开发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图片来源:SIA)

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不断进步的势头之下,国内芯片销售正如SIA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出现了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统计数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从2016年的4335.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848亿元,5年增长了超过一倍;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1739.3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8.1%。

新兴市场为国内半导体厂商带来了发展机遇,而不断扩大的中国半导体市场,则为国内半导体厂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正在加速的国内半导体厂商

正如上文所说,国内半导体厂商正在崛起。在半导体产业纵横此前发布的《国产半导体厂商盘点(一)》一文当中,就曾列举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芯片厂商。

在这些厂商当中,也有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当中实现了国产化。在IPC芯片市场、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国内芯片厂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种类繁杂的模拟芯片市场,国内厂商也选择了从多个方向突破,以试图抢占这个市场。此外,包括射频、CIS在内的多个赛道,中国芯片厂商也在来势汹汹。

在这些国内芯片厂商的追赶下,国外芯片企业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因此,我们也看到,在某些细分领域,国际厂商之间的并购开始加剧,国外芯片厂商寻求向更利润更高的高端产品领域的发展,以抢占市场先机。

而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中国芯片企业的迅速成长。

写在最后

中国市场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为国内芯片厂商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尤其是在国产化的推动下,随着本土半导体厂商的成长和初创企业的涌现,国内对半导体人才的渴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但事实情况是,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过20万人。并且,随着近几年集成电路行业的不断升温,到2025年人才需求量更大,缺口预计在30万人左右。

而要补齐这个人才缺口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热闹的中国芯片市场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建设的工作中,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