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68块买一个“监督员” | 00后的新职业

2022-04-14
如果要形象地形容这一体验,《三体》一书中的“思想钢印”是夸张但可以类比的名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作者巴九灵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从现实生活来看,小巴以及目之所及的人大多属于第二、第三类人。想要找到第一类,似乎还要追溯中外历史。比如康德、鲁迅之类的人。前者的人生唯钟表时间马首是瞻,后者有一句名言:“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

商业不会缺席有利可图的场景。以提高自制力与监督人为卖点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包括了随时随地可以跟着健身教练健身的健身App,各地兴起的专供肥胖者减肥的训练营、考生专用的线下自习室。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还有许多线上自习室,每个人打开摄像头,露出脸,低头做事,接受五海四海的陌生人的监督。

图片

小巴体验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一对一远程监督,总共花了168块钱,为期一周。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这段特别的经历。

典型一天:被监督员支配的日子

4月6日,是被监督的第一天。早上7点30分,一分不差地,微信电话铃声响了,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当意识到铃声之前,小巴还沉浸在梦乡,一夜无梦。这也说明,此前生物钟没有相应的适应经验。

结果很是狼狈,“监督员”林钰连续打了两次电话,说了一些“别再睡了”“怎么这么久”之类的“狠话”。

图片

林钰,一名山东某大学外语系大四女生,00后。论文已定稿,即将毕业。因为长期居家学习,干起了线上兼职工作,做监督员累计一年余。

小巴是在14分钟后才进入计划状态,并且按她的要求,把看的书的内页(当时看的是许知远的《新闻业的怀乡病》)拍照发给了她,相当于“打卡”。以此来看,这是一个颇严肃的监督服务。

这是定的第一个监督时点。小巴计划把7点半到8点半这一个小时,作为看闲书时间。因为在朦胧的记忆里,这一习惯给人舒适、轻松的愉悦体验,有助于开启一天的生活。

作为一个工作在杭州,上班时间是10点以后(新媒体行业,上午上班时间相对宽松)的90后来说,早上7点半醒是过去不曾想象的。

4月5日,那是在正式开始监督的前一天,小巴把自己计划好的监督细则微信发给林钰。她同时拿走了电话号码,并强调说:“手机不要静音、七点半给你发消息,没有醒的话我会打电话叫醒。”

以下是这一周每天的监督要求,主要是多看点书、降低热量摄入、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以及早睡等可能是职场人的常见痛点,具体共有10条:

时 间 表

7:30

提醒早起,看书一个小时

8:30

洗漱,准备上班

11:20

吃午饭,多素少荤

13:30

少吃零食、饮料,提高工作效率

17:20

吃晚饭,不吃荤菜、少饭多素

19:30

不加餐,只喝牛奶、吃低热量水果

20:30

集中精力看书/工作/娱乐/其他杂事

22:30

洗漱

23:00

总结监督工作(20—30分钟)

24:00

提醒睡觉

由于第一天欠缺磨合。8点半时,由于没有及时回应,林钰又打了微信电话,强调“看到消息要回”。

中午吃饭时,她也要求拍照打卡。拍照打卡成了她主要的监督手段。下午1点41分,她说:“你要是想吃(零食),跟我说一下,打消你的念头。”当时想要喝杯咖啡,她说可以喝美式。最后妥协为不加糖的拿铁。可见她也不是完全严格要求,仍然有可以游说的空间。晚饭时加了一只鸭腿,在被她质疑后以“鸭腿热量低”为由获取谅解。

总结来说,监督员林钰均准时地提醒相应事项,必要时进行一些讨论,让人觉得她有机器人一般的准确度和执行力。事实上,她在各个时点设置了闹钟来提醒她完成相应的监督工作。“还没有这种智能的聊天吧。”在谈到这一点时,她调侃说。

在当天晚上11点的“总结会”上,她认为小巴的配合度和执行力都算合格:“算比较省心的,会有那种叫醒都得打好多个电话的。”

但这样一来,她在提醒时点、话术以及形式内容方面似乎就稍有些单调,不够可感。比如,以微信文字为主。于是,向她提出了新要求,希望更加丰富一些。第二天,便出现了迟1—2分钟的提醒、语音提醒的新形式等。

到了12点,准时熄灯睡觉,这是过去多年很少有的体验。

结果喜忧参半与计划讨价还价,与监督员和解

以上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监督者积极履约、被监督者积极响应。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起了变化。

第一天时,新鲜感占据上风。在往后的日子里,愈发觉得自己的监督计划有潦草武断之嫌,而“底线是不断用来突破的”这句话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潜规则。

以下是破戒史和与监督员的“和解史”,主要体现在控制饮食方面:

图片

在饮食控制方面,小巴与此前习惯相比有较大变化,比如此前在肉类、零食、奶茶等方面几乎是没有节制的。当时崇尚的是“高热量、高运动消耗”,但似乎未成功。

与监督员林钰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她承认当前的节制饮食“与标准减肥状态还是有很大差距”。

她拿出此前一位专门以减肥为目标的客户的监督表格,其中对三餐食物、运动时间与频次、减肥目标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比如早餐是一杯红豆薏米粥或欧包面包,中午玉米和一份菜,晚饭是水果柿子一个和一杯菜汤。

运动方面,“她一般用软件打卡,告诉我消耗热量,半个月瘦了有十斤。”林钰说道。

图片

但是,由于细节规划、目标相对模糊,也使得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一定的宽容度。

除此之外,诸如早起看书、下午工作时提高工作效率、晚上的时间安排、以及到12点时睡觉,基本是得到了坚决执行的,误差可能也只在十来分钟左右。这部分情况是乐观的。

下午上班神游时,会想起监督员提醒的话,“认真工作、提高效率”,于是回过神来。许知远的《新闻业的怀乡病》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知名媒体、杂志及核心人物的传奇故事,许知远如一个焦躁不安和鲁莽的青年滔滔不绝讲述着这些故事。小巴利用一周的早晨时间,刚好读完了。

在没有接触这样的服务之前,设计一个接近“理想自我”或“理想目标”的规划,再引入有偿的外部监督服务,使计划得到一定程度的贯彻。这样的实践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涉及个人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全局改变,当一部分(比如早起成为习惯并获得阅读愉悦)成功之后,也会对其他部分的进行起到激励作用。

管窥“监督经济”蹿起后的社会痛点

如果要形象地形容这一体验,《三体》一书中的“思想钢印”是夸张但可以类比的名词。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种技术为“思想钢印”,为的是给缺乏信心的人类的大脑打上一种必胜的信念,以更好应对三体文明。

而监督服务具有的强制性、重复性的特点,也容易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些信念。所以,在淘宝上已经规模性存在的监督服务工作室,一般以“强力监督”“超强监督”作为宣传口号。

图片

除了小巴这类容易焦虑的职场人,被监督人群范围还包括考公考编考研的大学生、面试困难的职场人、难以专心写作业的中小学生、希望控制体重的胖子、孤身在外的留学生等各种各样的群体。

“会不会有种感觉,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一个人在关注着。”林钰解释其中魅力时说道。

她举了一些例子来论证这一服务的吸引力:比如,有人喜欢被人看着学习;还有人要面试,需要视频演练。“某个作业快要deadline了,同学朋友提醒快写作业,这不很好吗?”

——她认为,这是监督服务最底层价值。监督员很大程度代替和发挥了人们身边自顾不暇、心慈手软的亲友的作用。

林钰遇到最刁钻的情况是“有个男生让她在中午、下午、晚上语音监督背单词”。因为与个人日常的生活学习计划冲突,最后放弃了。一般来说,监督员都是兼职,利用日常的一部分时间赚点零花钱。

相较而言,小巴的监督要求的难度是适中的。她手里还有两个客户,一个是监督每日学习4小时日语以上,另一个是监督日常学习和运动。

对于林钰来说,这份兼职也有一定吸引力。除了认识有趣的朋友外,“有时候很想偷懒,客户却特别努力,自己也会多跟着学会,需要配合客户时间,延长学习时间。”她说。

日本作曲家久石让在自传《感动,如此创造》中提到一个“自我监督”的创作窍门,“整个过程中,我尽力保持‘另一个自我’,让自己能够客观地监督自己。在我的构想之中,‘另一个自我’不会受到个别场合的状况影响而对事物做出主观判断,反而能够凭着第三者冷静的视线,从客观的角度提供建议。若能有‘另一个自我’指引、管理自己,会是一个很棒的状态。”——显然,能够内化出“另一个自我”监督自己的人并不多。

当然,市场需求的热度和相对私密的服务场景,掩盖了监督服务的粗糙。

当时小巴购买的是服务名称为“炼狱一周”,客服提供四种监督员风格的选择,分别为严格负责、严厉凶狠、温柔鼓励、刚柔并济。小巴选择了“刚柔并济”。随后,监督员林钰加了小巴的微信,具体监督细则由小巴这边来定,由她执行。

首先,林钰没有提供服务细则,只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说法:价格越高监督次数越高、越具深度,比如小巴购买的可以提10次以上的监督提醒需求,半个小时的总结。而价格为108元的“魔鬼一周”套餐的监督次数最高是10次,没有总结。

面试模拟等视频类监督、考编考公辅导等占用监督员大量时间的套餐,价格更贵。如果是月度套餐,客单价在千元左右。

图片

其次,没有专业的监督模板或者注意事项之类作为参考。且就监督员构成群体而言,类似林钰这样高校女生监督员居多,专业领域的经验有限。因此,主要是客户按照自身需求制定。这会考验客户对自身需求的认识与妥当设计计划的能力。

第三,监督员的监督本质是远程监督,且主要以微信消息、电话监督为主。对于被监督者来说,如拒不配合或者嘴上一套、背地一套,监督员是无力干预的。“有人买了监督就不回消息、不配合,这种一般也不退钱,摆烂!”她也提到这类情况。

单纯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说,整个“监督经济”不乏魅力以及价值。值得一提,一位职场工作多年的员工在第一次听说此事后也跃跃欲试想要成为兼职监督员,她强调“主要是不仅仅是在监督别人,同时也在监督自己。”

不过,借用《新闻业的怀乡病》引用过的、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段话来说:“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股商业潜流,是否意味我们这个社会的人缺乏自律与独立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注:林钰为化名。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