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都续不起了!一年营收11.6亿,知网的暴利从何而来?

2022-04-19

毕业多年的你,是否还能记起,毕业论文被知网查重支配的恐惧,还有那让人肉疼的查重费用?

心疼钱的不止是你,这回,连中科院都“穷”到用不起知网了。

近日,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流传。

尽管知网否认上述新闻,但从高校到科研机构,从教授到学生,天下苦知网久矣。

大家好,我是阿邦,知网究竟是个什么网?它怎么利用知识赚钱?凭什么年入11.6亿,毛利超过50%?

咱们一条条往下扒:

做学术、搞科研,苦于毕业“论文狗”们,对中国知网不会陌生,知网是国内最大的知识数据库,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作为一家学术数据库,知网做的是知识传播的生意。

举个例子,阿邦随机找了篇高下载量的文章,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刘峰的博士论文,截至发稿,该论文下载量为33888次,下载费用为9.5元/本。

咱们粗略算算,这份博士论文可以为知网带来约32万元的收入。

那么,知网给作者多少稿费呢?

可以大胆的猜一下。

答案是100元现金,加价值400元知网阅读卡,500∶320000,以极低的稿酬收录论文,再批量高价转卖。

知网这算盘真是,打得噼里啪啦响。

还有更过分的,去年年底,89岁的退休老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知网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自己下载自己的文章还要收费!

最后以知网败诉赔偿70多万收尾。

肯定有人要说了,我当初用的也是知网,为什么一分钱都没充?

因为有学校为你负重前行,下载论文、查重的钱,学校帮你出了,这中间便不乏苦知网久矣的高校。

近10年,至少有6所高校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售价涨幅过高,其中就包括top2的北京大学。

连北大都扛不住知网的使用费!也不用惊奇,这次不是轮到了国家社科院。

但是,但是,过一阵,绝大部分高校都会迫于压力,继续与知网合作。

知网凭什么这么硬气?咱们来看看知网的发家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那时写论文查资料,就只能去图书馆一本一本的翻书。

1995年,清华毕业生,留校任教的王明亮下海创业,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合作创办了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

同年8月,在该公司的推动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次年12月,《光盘版》正式创刊,开始按月定期发行。

1999年3月,王明亮在《光盘版》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设中国期刊网工程。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项目。同年年6月,《中国期刊光盘版》实现网络化,“中国期刊网”开通。

2003年,“中国期刊网”更名为“中国知网”。

2020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毛利率53.93%。

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赚钱是天经地义。

但,知网源于国家大力支持的一个学术成果数字化工程。

如今,在这个体系内,论文作者、论文刊发机构,以及学术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均苦不堪言,却唯有作为学术传播者的知网,赚的盆满钵满。

更过分的是,因垄断产生的高额费用,阻碍了学术传播,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商人”知网还能走多久?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你用过知网吗?大胆说出你在知网的氪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