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登台选美,手机成了对版模特

2022-05-10
2022年,手机壳和手机终于要开战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先前被一则“女孩子买点手机壳怎么了?”的视频洗脑,女孩们丢出一叠又一叠的手机壳,细数了其中一位竟足有60余个,款式精致不重样,评论区一片“一人血书求链接”,且该话题目前的播放量已高达2841.9万。

近日#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的微博话题达到了4.1亿阅读次数,与手机壳形成鲜明反差。对此我采访了一位还在用“古董”iphone7的宅女朋友:“因为穷啊,再说现在的手机都性能过剩,留着换手机的钱买2斤排骨不香吗?”

一边是手机厂商们急着出新品“哄骗”这届Z时代倔强的年轻人,一边是疯狂走量“躺”着赚钱的手机壳厂家及电商铺主,就连老罗也在几年前就预言:卖手机的不如卖手机壳的赚钱。

2022年,手机壳和手机终于要开战了?

01.被“爱”包裹的机身

2019年华为曾发售一款号称“全球首款玻璃渐变色”的手机,隔年三星打着“折叠屏是未来”的旗号发售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苹果虽从头到尾主打简约风,但仔细想想其精细的厚薄程度和摄像头的疯狂走位,任谁看都是在外观上下了苦功夫。

在官方店里“裸奔”的机子凭借自己初始皮肤得到买主的青睐,带回家后那面耗尽厂家心思的“美背”就被小香风、ins风、带镜壳等捂得严严实实,只留下满脸“黑线”的显示屏勉强呼吸,甚至只有在夏天熬不过高温时,自己才会被脱下外衣出来透气。

据NPD Group数据,75%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会使用手机壳,25%以上的人会购买两个以上手机壳。从消费用户数据来看,超过50%的购买手机壳用户为老用户,活跃买家人均购买近50只手机壳,复购率达200%以上。

而Canalys 全球报告显示, 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11% 。今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22.6% 。

看起来没有对比性的数据,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联结,结果竟然是手机壳赢了。

还有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一千万的用户每年购买超过12个手机壳,其中87%为苹果用户。据较早的《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统计,中国大学生使用苹果手机的占比已经达到第一名,而苹果用户是购买手机壳的主力军,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苹果手机更值得被保护。

小红书上关于手机壳的笔记达167万+帖子,147万+商品,可爱风、复古风、简约风,甚至有明星宋妍霏亲自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机壳,作为一名合格的爱豆,周洁琼每每对镜自拍的壳都不重样,很大一部分人冲着明星同款等字眼消费。

同时他们买壳的理由有一万种:冬天用毛茸茸的材质暖和,夏天得换上清爽的透明壳,做完美甲要买个小香风壳当“背景”,出去游玩要换上亮眼的颜色,运动时要换上防摔效果一级棒的气囊壳......

“买手机壳那都是小女生干的事,就像她们喜欢买衣服一样!”某直男朋友每见到卖手机壳的线下店铺时都忍不住吐槽,瞅一眼他的手机壳,我顿悟了:

根据淘宝搜索,手机壳的定价在5~40元之间销量最高,这类商家走“量产”路线,不参与图画创作,不参与材质选择,也不参与对版倒模。

那300元的手机壳是什么存在?CASETiFY曾震荡整个“壳界”,主打高端路线还获得了C资本数千万美元融资,“球王”梅西、名模Kylie Jenner等知名人士均为其站过台。

因为其创始人是不折不扣的“果粉”,也预料到苹果手机会长期大卖,从2011年便开始深耕苹果手机壳市场,为Instagram的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同时,和不同IP联名(迪士尼、BTS、NBA等),并推出附属电子产品airPods、iPad等保护壳,均由一种叫作Qitech的材料制成,号称“从3米高摔下,手机丝毫不会损坏”。

“中国手机壳第一股”的光环于2020年落在杰美特公司的头上,它和很多大牌手机之间有合作,如大家所熟悉的三星、苹果、华为、中兴、OPPO,“先国外,后国内”的打法有效提高了全球市占率,2019年,杰美特的利润率已经超过了15%,而当时很多手机厂商的利润率只有5%。

杰美特一开始就不想参与国内质量参差不齐的手机壳“价格战”,而是注重产品质量与品质,“三级防水、五级防摔”都不在话下。

可即便如此,也得经受“后浪”的猛攻。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7万家手机壳相关企业。2019年,全国新注册相关企业1906家,同比增长22.9%;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5个造手机壳的“后浪”企业加入这个领域。

手机壳怎么就突然这么抢手了?想想十几年前的按键小灵通,最多只是贴贴小钻,放放大头贴,手机真的需要穿衣服吗?

02.“有壳,面子都足了!”

知乎一大佬对手机壳做了个定义:一种能够将手机提供拥有保护之外 提供改变外观,提供与原厂提供方案不一样的外观个性化更换配件。

以年轻人的角度看,手机壳不再只是保护套,而是一种新型社交货币。既要社交,就要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形成“撞衫可怕撞壳更可怕”的统一认知。

由此不少商家另辟蹊径,将手机壳的制造权交给顾客本人,淘宝上搜索“DIY定制手机壳”,除了招牌的“来图定制”,还有奶油胶自制材料、手绘图片+定制壳、放情侣创意照片等,有商家透露此款手机壳的净利润高达70%-80%,不仅省去设计成本,还避免了款式不合适造成库存积压问题。

如此大的市场就连奢侈品也“垂涎”,买不起LV的包包,不妨来件入门级奢侈单品手机壳,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00元,价格最高的定制哑光面鳄皮革材质的手机套售价41500元。

壳是手机的几倍价格,“第二面子”有了奢侈品的加持,似乎整个人都精神了。

作为手机厂商必不能放过“官方出品”4个大字带来的黏性收益,去年5月华为P30 Pro 限量版套装开启预售,在原有手机的价格上加了400块,只是多了个礼盒包装和限量版星钻手机壳。

魅族官方曾限量开售 iPhone 13 Pro / Pro Max “黑化独角兽” 手机壳,售价 129 元,甚至在主页上架了iPhone12系列,售卖同行产品已是大忌,该营销策略让粉丝彻底失去对魅族的信心,同时抱上苹果大腿的魅族遭到声讨:为何不放眼安卓机的手机壳市场?

与安卓对比,苹果的用户数常年保持领先,尽管在2019年被华为超过,但其更新迭代的速度不得不让安卓厂家信服,再者苹果的使用周期长,按照官方的说法,基本能在 3 年时间里能维持它原来的性能,对于商家来说,一款壳能连续卖到2年以上已是“壳界”的优等生。

这并不代表安卓机手机壳在国内就没有市场。华为、OPPO、一加、小米、魅族等均有自己出厂的手机壳,OPPO曾就散热表现与武汉大学研发出了一款退烧手机壳,中兴新发售的一款 X Games联名滑板手机壳售价达199元,价格中便含有版权IP成本。

甚至2020年有消息称小米提交了一款实现为无线耳机充电的手机壳专利,可用性很强,但能否将专利变成现实还不好说,若真能发售,价格必然不低。

正常来说,手机壳的材料有:塑胶、pc材质、皮革、金属材质和TPU,防水、不泛黄、防摔的材质则不存在于低价市场。

例如潮流品牌PITAKA称其在天猫店铺内比较受欢迎的,是芳纶纤维、碳纤维等新复合材料制作的产品,最畅销的一款磁吸芳纶纤维手机壳零售价为389元,月销量超500件,回购者主要看中的是质感。

苹果329元的纯色液态硅胶软壳也并非全是品牌溢价,据官方介绍,此款壳采用的是高透光聚碳酸酯,结合柔韧的TPU材质,还拥有不会开胶也不会泛黄的黑科技,是手机塑料保护壳中的最高标准。

因此被各种种草,只为外观成箱囤低价手机壳的“买手”们叫苦不迭,9.9的硅胶软壳没两天就发黄,明星同款的硬壳模不对版,避雷贴应运而生。“开关键被壳卡住,手机自动开关机一晚上,第二天手机烫的快要爆炸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壳行业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上的手机壳质量参差不齐,差距悬殊。”

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达到一年3亿部,哪怕一个手机壳只卖10块钱,也会有高达30亿元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大部分做手机壳的还是小厂家,整个市场终端的价格必然不会高于海外市场的定价,终端低价,原始材料成本自然下降。

这也是手机壳质量参差不齐、花样多而不精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商家选择“走量”而不是非打造原创IP,与国外反差明显。

据悉,有三类手机壳制造商正在带动行业升级,一是手机厂商的原厂手机壳品牌,二是手机配件品牌,三是正在涌现的原创设计品牌。

原创设计离不开“版权纠纷”这一魔咒,无论是自创还是借鉴选用,一不留神就满盘皆输。

罗永浩曾在一次锤子坚果手机发布会上说为坚果手机推出限量版后壳,其中包含经典形象马里奥。很快版权方任天堂找上门给他当头一棒:不会在“中国”做任何类似授权。

本想靠“情怀+手机壳”的法子让锤子摆脱“街机”的命运,无奈其没法通过“傍大款”的方式博取欢心。

“我是设计师,我产出的不是手机壳,是设计作品。”手机壳设计师王鹏说道。在他工作的几年时间,作品被无数商家剽窃、滥用,在别人的店里用更低的价格售卖,销量却是他的好几倍。

对于设计师而言,作品的外象和精神不随着它附着的物体而贬损或升值,只要你的设计稿交出去,来瓜分这份收益的绝大部分都是盗版厂商。

2012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曾对5家中国公司生产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壳发起“337调查”,从而让有版权问题的这几家中国公司被隔绝在美国市场之外。

有需求就有市场,具有充电、钱包、多功能的手机壳在暗处萌生,我们不知未来的手机壳会发展成什么样,脑洞大开试想一下:未来可以飞天的手机壳,可以潜水的手机壳,甚至可以秒变玫瑰花的手机壳......

人靠衣装马靠鞍,手机作为人们的“掌中宝”自然成了人们需要美化的目标,未来手机壳市场有着巨大想象空间,可若想获得长期增长,需在品牌上下苦功夫,同时加大版权意识的保护,用真正优质的、吸引无限复购、值得收藏的手机壳撑足年轻人们的“第二面子”!

参考:

审美意义反超实用价值,个性手机壳撬动“大生意”——北京日报

手机壳,大生意——人民网

卖手机壳,究竟有多暴利?——科技狐

IP联名玩得好,手机壳也能做成大生意——界面新闻

一个手机壳背后的版权战争 ——张书乐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