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创业下半年迎来转折?如何在低谷期抓住机遇

2022-05-24
元宇宙将给未来社会带来哪些重要价值,引发怎样的深刻变革?

图片

作者丨周峰

编辑丨子钺

2022年5月18日,由创业邦、睿兽分析联合主办的“元宇宙内容创作线上峰会”通过直播渠道,以元宇宙形式在线上顺利召开。此次大会聚焦元宇宙内容创作生态领域,邀请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共话元宇宙精彩未来。

在峰会圆桌对话环节中,高通全球副总裁、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创世伙伴(CCV)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知春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禹媚共同围绕“元宇宙与新经济形态”话题,探讨了元宇宙将给未来社会带来哪些重要价值,引发怎样的深刻变革。

犀利观点如下:

  • 我们可以把元宇宙理解成互联网的升级版,即空间互联网,元宇宙的热度上升与数字体验以及行业数字化有密切关联,而各种硬件产品是进入元宇宙的钥匙。

  • 元宇宙和当年AI的商业化会走出非常相似的发展曲线:经历一两年的热潮后会进入低谷,转折点有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在低谷期最有价值的公司会浮出水面,并且成长成为未来的元宇宙巨头。

  • 元宇宙至少应该包含四点要素:1、沉浸的在线体验;2、无限的内容生产;3、完善的经济体系;4、真实的社交关系。

  • 展望元宇宙本质上是在瞭望下一个科技周期。在这个更大的周期中,3D交互和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互为犄角,齐头并进。

  • 元宇宙和Web3是从不同维度来描述数字世界的未来。元宇宙是人和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级,强调高度沉浸感和低社交门槛;Web3是用户和信息所有权关系的升级,通过强调区块链技术确权信息资产,进而刺激创造力。前者更偏重生产力的提升,后者突出生产关系的变革。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

图片

元宇宙为什么突然火了?

王禹媚:大家好,我是知春资本的王禹媚。随着AI的进步,人的创造力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解放,而只有虚拟世界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更好地交互信息,更好地分配收益。因此从2017年开始,我们先后投资了Oasis绿洲、开黑啦、ACE虚拟歌姬、Gemsouls、NXGen、RSS3、快音等一批用算力解放创造力的企业。今天来看,这些都在“元宇宙”的范畴之内。

各位投资人肯定也有类似的感受:从其他行业切入,最终交集进了元宇宙。希望大家也分享下自己的元宇宙投资经历。

沈劲:高通创投是一家CVC,我们的投资方向和高通的业务方向有所关联,目前高通创投主要聚焦XR以及人工智能、5G、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谈到XR,高通很早就在这一领域布局,目前大概90%以上的XR设备都采用了高通的芯片。近期高通还发布了 Snapdragon Spaces开发者平台,方便开发者通过我们提供的开发套件、示例代码、文档和支持等来开发各种内容和软件。

高通很早就针对XR(包括AR、XR、MR)有所投资。从2015年到2017年的前期阶段,我们在中国主要以投资技术为主,同时在美国投资了一些内容公司和游戏公司。

我们理解的元宇宙是万物互联的愿景,是互联网的升级版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空间互联网。元宇宙的热度上升和数字体验以及行业的数字化有密切联系。

周炜:创世伙伴CCV是我们在运营国际基金KPCB十年后,和团队一起创建的专注早期和技术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现在管理着大约7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25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基金。

我们2016年就投资了玩美移动,他们在美妆方面实现了一些今天可以定义为元宇宙的技术,但当时是从数字孪生或者“新一代交互技术”角度来投资的。2017年我们也投资了MetaApp,这家公司今天被认为是中国最像Roblox的公司。

后来我们在这个方向上陆续投资了虚拟人公司次世文化和云舶科技。我们还在深耕,近期还会投资一家在渲染技术和表现形式上,更符合大家对元宇宙想象的公司。

郑庆生:大家好,我是来自红杉中国的郑庆生,目前主要侧重科技板块的投资,其中包括大量的早中期项目。

红杉中国将种子基金单列之后,在科技方向上下了比较大的功夫。我们目前70%的新投项目都是硬科技、深科技公司,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元宇宙公司。

我们目前在元宇宙相关的物理引擎、芯片、云游戏、光学仿真渲染、场景模式、人工智能等领域里都有布局。

朱天宇:蓝驰创投是一家典型的早期投资基金,在科技和消费领域都有布局。

我们之前投资过一家AR眼镜公司亮亮视野。他们的产品可以帮助听障人士交流,可以将语音实时转换成文字。我们在2014年投资的艺术教育公司美术宝,也大量运用了AR技术。

我们对元宇宙的态度,其实是瞭望下一个科技周期的核心科技驱动因素。

图片

王禹媚:现在大家对元宇宙的理解还比较混乱。很多人疑惑,元宇宙为什么突然火了?元宇宙和Web3的区别是什么?

我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元宇宙和Web3是从不同的维度来描述数字世界的未来。元宇宙是人和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级,强调高度沉浸感和低交互门槛;Web3是用户和信息所有权的升级,强调通过区块链技术确权信息资产,进而刺激创造力。前者更偏重生产力的提升,后者突出生产关系的变革。

希望各位嘉宾一起来讨论下这两个问题。

沈劲:谈到数字空间,其实我们还是要谈高通比较擅长的领域,也就是和硬件技术相关的,除了智能眼镜、头显之外,还有和连接、声音、视觉等相关的技术。各类硬件产品是进入元宇宙的钥匙,将在元宇宙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刚才提到我们在2015年到17年投了一些公司。今年3月,我们发布了一个1亿美元的骁龙元宇宙基金,专门用于投资打造独特的沉浸式XR体验开发者和企业。

我们看到有一些证据表明元宇宙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比如设备的使用量,据第三方报道,Meta Oculus Quest出货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在中国,使用高通XR平台的厂商有30多家。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感觉今年到明年这段时期,会迎来一个XR硬件出货量的拐点,和2011年到2012年时的智能手机市场非常相似。

周炜:我们预测元宇宙和AI商业化的发展曲线会非常相似:经历一两年的热潮后会进入低谷。转折点有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但往往在低谷期,最有价值的公司会浮出水面,并且成长成为未来的元宇宙巨头。

元宇宙的概念这么火热是有道理的。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会发现有些概念能够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科幻作品里。但现在很多人想象中的元宇宙超出了已有硬件的支持能力。《头号玩家》里那样的体验也许5到10年也实现不了。

我们投资时,关注生产关系的变化。内容平台从文字阅读发展到了图片、音频、视频、短视频。一路下来,可体验的维度越来越多。所以下一步,内容必然会发展出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创作者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去释放表达力和创作力。

所以在我看来,元宇宙平台是通过底层技术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有机会、有能力创造,哪怕他是个技术小白。

Web3和区块链技术在其中起到了确权作用,帮助创作者能够实现作品跨平台转移,让价值不被平台束缚。

郑庆生:我们认为元宇宙至少应该包含四点要素:1、沉浸的在线体验;2、无限的内容生产;3、完善的经济体系;4、真实的社交关系。

从现状来看,Oculus Quest去年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了;但从周期上看,我们可能还处在类似智能手机在2008年前后的阶段,只是看到了雏形。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元宇宙出现大量杀手级的应用,甚至软硬件的呈现形态和用户交互界面也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所以尚未迎来彻底的爆发。

在当前这个阶段里,早期投资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计算机图形、半导体、传感器、各种软硬件应用等科技投资的逻辑。我觉得在这些垂直领域里投资,以前的逻辑仍然有效,我们以此为基础再去探索元宇宙的前景,会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好方法。

大家对元宇宙的最终形态,还是需要有一些创造性的想象。不像今天我们这场在元宇宙中召开的会议,还是离不开对物理会场的直接模仿。伴随人类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元宇宙应该以什么新形态出现,还是有很多探索的空间。

朱天宇:我们表达投资策略和筛选目标时,把元宇宙分解成了三个关键词:3D、交互、全真。3D意味着从2D到3D;交互就是指下一代交互界面;全真,就是虚拟现实。

我和郑总的看法比较接近。我甚至觉得当前的元宇宙更接近2007年前后的样子。因为2007年时第一代iPhone真正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还在等待真正定义下一代交互界面的硬件形态出现。

但元宇宙的爆发,可能会比移动互联网用时更短。这也意味着整个层次都会被重构。从底层的基础设施和算力开始,到操作系统、引擎、应用、界面,每一个层级都有改变的机会。

第二,元宇宙不是一个科技周期中唯一的技术趋势。它和AI、区块链齐头并进,三者互为犄角,相互影响。

未来我们会提升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处理这些数据,帮助我们用数字化的方式探索空间,这是人工智能真正强大的地方。

Web3是新能力产生之后,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手段。很多智能合约,实际上和以前讨论的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相关。

图片

图片

谁会是元宇宙中最先爆发的应用?

王禹媚:大家期待出现哪些元宇宙的应用场景?

沈劲:在中国,VR to C方向的应用目前还比较单一,基本只有游戏和观影。AR to B方向有很多垂直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但规模还比较欠缺。现在大家都在期盼AR to C的方向,但还没有比较好的应用。

刚刚大家谈到,今天的元宇宙好像2007、2008年时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其实我会更乐观一些:现在可能已经到了2011年的阶段。

2007、2008年,没有人谈论微信,没有人讨论Uber,也没有人讨论短视频这些Web 2杀手级应用。包括投资人在内,这些应用在当时都没有人预测到。所以除了我们投资人自己去关注和支持,还需要很多创业者去探索。

但总体来说,我比较看好两个方向:第一是社交;第二是Live Events(现场活动)/Live Production(即时创作)。这些新场景中虚拟和现实可以即时融合,而且也有别于游戏等这样的纯虚拟场景。

除场景之外,现在可能也是投资一些工具的好时间,如数字孪生、数字人、空间计算这些底层技术,一些轻量级引擎也是我们看好的方向。

周炜:比方说今天的虚拟会场,就是一个应用场景,但离我们理想的效果还有距离。虽然有不少公司在努力建造流畅的、激发想象力的空间,但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是游戏。我相信元宇宙中最先爆发的应用,应该出现在与游戏场景结合得更广泛的环境里。它会有游戏的内核,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而是用更泛娱乐的方式吸引大家来参与和创作。

另外,从国家战略支持和国家需求的角度来看,工业元宇宙、工业数字孪生领域会产生大量需求。但今天的数字孪生不只有底层的设计软件,还应该包括完整的IoT生态,以及与AR设备的结合,能做到逐层向上延伸。

郑庆生:前面提到了不少应用,我在大家的基础上补充几个。

首先,我觉得显示技术可能会迎来比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基于XR设备的解决方案,还是面向裸眼环境的解决方案,都有可能再次出现突破。

其次,我认为物理图形建模、仿真、渲染等这些领域会出现的创新公司,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也会在不同的垂直方向上支持原有的产业上的图形应用。

第三,在元宇宙基础设施层面上,无论是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还是提供形体、面貌、身份认证的基础设施级别的解决方案,都是值得探讨和有望出现的。

最后,未来元宇宙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互联网流量进行重构:在平面数据时代,每个人平均拥有的数据量在10GB-100GB之间,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会以几何级数增加。另外个人行为模式也会因为数据量暴增出现巨大改变,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大幅增强,也会产生更大的信息量,企业需要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从数据量、数据处理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中,长远来看可能会有新的商机。

朱天宇:互联网经历了从信息向商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在每个领域当中,直指人性最底层需求的应用往往最先出现。这样的顺序,对于预判元宇宙的趋势,寻找创新方向而言,是有借鉴价值的。

我们期待AR眼镜,或者说下一代的交互能力普及之后,我们的感知能力会增强,就像我们之前有了搜索引擎之后,对人类世界知识的感知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一样。

当个体拥有更强大的生产力后,对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需求会变得更加迫切。这就又回到了我回答刚才的问题,解释为什么元宇宙、人工智能、Web3这几个方向上都会有机会。

王禹媚:元宇宙的具体面貌在今天或许只能依靠想象来了解。但将眼下每一件事做好,最终会让想象落地成为现实。

过去10年,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使全世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需要投资打破流量垄断和马太效应的工具和应用,解放大家的创造力。可能所有人的创造力都被激发出来后,元宇宙也就完善成型了。

图片

图片

资本进入寒冬期,元宇宙创业者怎么办?

王禹媚:请在座各位为已经在元宇宙方向上创业,或者即将开始元宇宙创业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些建议。

沈劲: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很重要。创业者在元宇宙方向上要有阶段性的成绩,同时又要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有开阔的视野。

周炜:今天的经验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包袱。我们经历了太多Web1、Web2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固化思维,要打破它们。

我的建议是看更大的规律。每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出现的时候,一定是某些方向先出现模式。就像刚才大家讨论的,2007、2008年时不可能出现滴滴这种应用。这背后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

所以从规律出发,建议Web3方向的创业者要研究清楚,判断好在当前阶段下,最先出现的模式会是什么。

第二点建议是希望创业者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更勇敢。

最后,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寒冬期。我的建议是管好现金流,能融资的时候尽量融资。

郑庆生:短期来看,融资确实会比过去难一些。但我觉得有两类企业是比较受欢迎的。

第一类是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公司,它们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另一类是国产替代类技术企业,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建立新的护城河。

元宇宙的创业者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事实上在今天,脚踏实地更加重要。元宇宙是若干现有技术方向集合的交集,例如图形学、显示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等等,企业可以更加脚踏实地,从具体的垂直应用技术和场景切入元宇宙,这样可以让企业生存和发展地更加健康。

朱天宇:创业者要有这种预期:在任何时间、任何周期中,都有资源在支持优秀的创新。如果你有不可遏制的创业欲望,这样的年景恰恰是更好的时机。因为噪音都已经被市场过滤掉了。

接下来是时机。元宇宙从诞生到爆发的时间周期可能会被压缩得更短。因为当前各种技术的底层能力、人才成熟度都比以前高出很多,创新迭代的速度也比以前加快。

所以时不我待,看好了机会,有了想法,就要大胆尝试,敢想敢干。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