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硅谷银行、普华资本、君联资本丨对话不确定性中的硬道理

2022-09-14
市场永远不缺钱,市场缺乏的是信心

9月7-8日,一场创投大咖云集的行业盛会,在“太湖明珠”无锡盛大开场,两天时间里,DEMO CHINA创新中国峰会汇聚百余位产业专家、一线投资人、新锐创业者,以演讲、对话、路演等形式带来最新的行业洞察,共寻时代转折点的创新力量。

今年是DEMO CHINA举办的第16年,作为中国创投界标志性的年度品牌活动,现已成为多维度、多元化、多角度融合的创投圈盛事。本次,主办方创业邦以“转折点”为主题,联合高通创投、红杉中国、惠普战Club、喜屏传媒、出海宝 GO GLOBAL GEM、H50等机构与品牌,打造了智能互联、新商业、社区营销、出海、医疗、数智等专场DEMO SHOW与垂直论坛。

浦发硅谷银行行长、硅谷银行亚洲总裁陆珏,普华资本董事长曹国熊,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王俊峰,以“不确定性中的硬道理”为主题进行了对话。犀利观点如下:

image.png

1. 我们在过去几十年见证了全球的许多个创新周期,也留意许多优秀甚至伟大的企业也会诞生在周期底部,或者在寒冬实现自我突破。浦发硅谷银行期待与投资机构一起帮助优秀的创业者延长生命跑道,等待下一个时代机遇。——浦发硅谷银行行长、硅谷银行亚洲总裁陆珏

2. 想要培养一个行业里的“寿星”企业,除了要观察其所在市场是不是足够大、足够深,能够产生“大家伙”之外,还需要观察企业自己是否有王者气质,有独门绝技,能有一项“顶破天”的能力。——普华资本董事长曹国熊:

3. 市场永远不缺钱,市场缺乏的是信心,缺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时,如何下手的决心。——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王俊峰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主持人(陆珏):非常感谢创业邦和南总的邀请,很高兴能够来到无锡这片热土。今天的主题讲到不确定性和跨越周期,我感觉非常应景,我相信两位老朋友也是这种感觉。

巧合的是本场的圆桌讨论也体现了这种不确定性:本来应该还有两位嘉宾,但有一位前几天被封控了,无法出席大会;另一位今天在火车站也被拦住。所以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感受,从去年到今年,这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频率和维度都在增加。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周都有事情超出大家的预期。

所以今天圆桌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我们邀请了两位特别好的伙伴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其所在机构和专注投资领域,以及我们看到的一级市场的不确定性。

image.png

我先抛砖引玉。过去40年,硅谷银行都在专注支持全球的创新生态;而在过去10年当中,浦发硅谷银行在中国也支持了4000多家本土科技创新企业。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三个变化。

第一,投资机构的投资节奏分化了。有的投资机构说他们今年的投资节奏没有放缓,依然是比较高频地出手投资;但也有投资机构表示今年的投资频率“慢”下来了。

第二,创业伙伴们对未来的预期是很看好的,但在短期的融资环境里却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感觉融资变难了;有的感觉融资OK,但是估值环节却很难达成共识。

第三,我们看到了全世界都在变化。在国内,我们感受到的是疫情的不确定、政策的不确定,但在国外,我们更多是感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不确定,能源危机、加息和其他多重因素,都代表不确定性的维度和力度在增加。

下面我们邀请曹总简单分享一下您所感受到的当下最新变化。

曹国熊:大家好,我是普华资本的曹国熊。普华资本的总部在杭州,现在在北京、深圳、成都都有我们的办公室,今年是第18个年头。我们主要聚焦四个领域,分别是硬科技、医疗、新能源和消费文化。随着行情的轮动,有的行业正是当好的价值期,有的相对地进入了“寒冬”。大家感受到的各种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正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第十二届世界储能大会今天在杭州召开,“火热”的不得了。而前几天博纳影业的上市则更多是振奋人心的作用,因为影视业“冷”的不得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说说我们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我们意识到要扎根到行业深处、抓住具体的产业,所以分了四个领域。大家说医疗行业好,但医疗也有寒冬,其实都在轮动。

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的对策和体会是:第一,深扎产业,我们和产业深入合作、多交朋友,把自己变成产业的人。第二,我们也搞“四会”,从周会、立项会、预审会和投决会。其中,在预审会环节我们加重了力度,邀请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这样既可以保证我们的独立思考,同时也做到了集思广益,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一个企业,因此我们评判标准也更高了。

在数据方面,今年和去年的投资数量相差无几,只在具体的细分领域存在一些变化。

王俊峰:大家好,我是君联资本的王俊峰,在公司主要负责医疗健康方向的投资。

提及医疗行业,大家第一印象是抗周期行业,属于相对刚性的需求,毕竟人吃五谷杂粮,怎能没有生老病死。不过现在的医疗需求升级了,比如原来吃药是3颗/天,现在变成1颗/天或1颗/周等。吃药打针这件事情肯定是越少痛苦越好、越高质量越好,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好的患者获益是构筑整个医疗的底舱基石。

医疗行业,我认为还面临很多挑战,企业“内卷”非常严重,以及集采压力,还有各种各样的招标、准入等,企业花了很多钱,最后却发现挣不了大钱。

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地走向国际化,让In China For Global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以前国际化大家盯的是欧美日韩,但现在更多其实是看向“一带一路”和新兴市场。

我们经常讲,30年前如果不进入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最大的财富;但在未来,我认为如果不关注新兴市场,可能也会错失新的机遇。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东南亚延伸,以前是美国的模式复制到中国,现在是把中国的模式、技术复制到东南亚,复制到新兴市场。在这个大背景下,外部的环境可能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因此怎么在战略上积极应对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市场投资节奏方面,我们在上半年的节奏会稍微慢一点,主要是由于无法出差做尽调。5月份恢复正常之后,我们的投资速度也在提升,我相信后续会提到一个与往年持平的水平。

2020年和2021年的市场有一些过度繁荣,投资节奏非常快,这本身是不正常的。我觉得从不正常回到正常才是合理的。市场不可能永远是高速,就像跑步一样,不可能永远是冲刺,总要调整一下节奏才能跑得更远、跑得更好。

大家总说市场很缺钱、市场估值很差。我并不这么认为。市场永远不缺钱,市场缺乏的是信心,缺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时,如何下手的决心。

今天的企业融资环境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有收入有利润的企业,一票难求;二是有收入但刚刚持平的,投资人愿意积极交流;三是没有收入,略有小亏,投资人还会愿意保持关注,悄悄观察;四是没有收入,而且亏损严重的类型,投资人有些审美疲劳,避之不及,这样的企业后续融资会比较困难。

有些企业在过去很高估值的时候拿了融资,但现在高估值已经难以维持了,所以很难受。因为企业习惯了每次融资都有显著的溢价,如今突然没有了,就会觉得很不适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往靠烧钱模式发展的公司突然发现没钱可烧了,资金只够维持12个月或者18个月的运营,所以觉得很紧张。

这个时候必须要做的是主动把资产负债表降下来,把预算下调。今天不是高喊“我是一哥我怕谁”的时代,而是适合低调、闷声发大财,好好修炼内功,控制好预算,思考如何延长我们的生存周期的时代。

现在有很多医疗类企业都在调整预算,原计划用到今年年底的预算,现在可能要用到明年年底了;原来可能有十几个管线,现在必须要调到三到四个核心管线,其他管线该砍的都砍了。此外,还要更积极地拥抱产业投资人,他们也许不会投你,但可以买你的品种、买你未来的权利等等,用这样的方式变相获得融资。还可以和地方政府合作,通过业务换投资,使得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加健康、有更好的现金流储备,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存活下去。

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我觉得活下来是第一位的,要确保在下一次翻台的时候你还在台上,这很重要——否则你可能连再上场的机会都没有了。

陆珏:谢谢,我觉得王俊峰总讲得特别深入人心,一是信心特别重要,很多时候大家投资是被情绪左右,信心回来的时候,就都会回来了。第二,高筑墙,广积粮,确保活下来。这点我们深有感触,我们的银行医疗组团队最近都表示非常忙,各家机构都在给我们推荐好项目,说希望延长生命报道,所以打个广告:股债联动(投贷联动)也非常重要。

此外,曹国熊总也讲得非常棒,这两年,大产业之间的板块轮动特别明显,但是产业里还有多个细分领域,因此它的状况也可能非常分化。所以您刚才提到的“深入到产业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深入产业,可能比在美国、在全球做投资决策更为重要。

第二个问题,先问曹总。曹总有句金句说普华要投的是“寿星”而不是“流星”,这特别好。您刚才也讲到在普华四大板块里,里面有很多细分,他们在各自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都不同。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寿星”有没有共通性?

曹国熊:普华是个平台,四个领域其实也是由四组不同的同事组成的,他们各自的背景和研究方向都不相同,哪怕是大家觉得现在是相对低谷的消费领域,我们也有一波团队在检索,也有明星的企业日子过得挺好的。

之所以有“寿星”和“流星”的说法,来源于复盘时,经常会出现“今年我最闪亮”的项目,但过两年就换一个,再后面又换一个,好像老在变化,流失得非常快。难道我们不能培养一个常青的项目吗?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行业赛道想得特别深、看得特别远也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现在我讲案例并不是指它已经很闪亮了,而是我们觉得未来会很闪耀的项目。

总结一下。第一,要看清楚企业所在领域、特别是细分领域的市场大小,比如这个市场是不是足够大、足够深,是否能够产生“大家伙”,如果是小水池,那注定很难。第二,也是最显著的特征,企业要有王者气质,有一项“顶破天”的能力,要有一招鲜。它在这个领域特别领先、特别出众,甚至可能是世界领先或者全国优秀。这非常重要,不管你是哪个细分领域的哪个家伙,一定要有最强的一面。比如我们投的压缩空气储能的中储国能,陈海生老师在临界的压缩空气方面就是最强的,所以企业能够迅速起来;华晟新能源是异质结领域转化率做得最高的,他是一个行业“老炮儿”,这方面的确很强;航天领域的星河动力出来之后,目前已创造出最好业绩;这些企业都有他们最厉害的特长。第三,团队有灵魂人物,但是辅助的团队也配合得非常好。“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因此还需要要有比较互补的团队。

以上三点就是我总结出来共性点。

陆珏:特别好。我简单总结,第一是市场天花板够高够大;第二是技术非常棒,底层根基要扎得够深;第三是领导力和组织能力。这三点是无论哪个行业的“寿星”企业都会拥有的共性。

其实刚才王俊峰总在回答我第一个关于变化问题的时候,把我第二个问题也回答了,就是您的项目选择策略。我加问一个问题,您刚刚提到的将来医疗项目如何利用“一带一路”进入东南亚市场,医疗行业属于全球化紧密的行业,不像有些行业天生以内循环为主,因此资本化也很重要。过去很多优秀企业是在港股和美国IPO,但今年海外IPO的不确定性包含了估值的、法规的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的改革等等,您觉得医疗板块优秀的创业企业将来在IPO退出方面,有没有一些趋势性的变化?或者您会给到创业公司什么建议?

王俊峰:其实前面的话题我还可以再延展一下,关于投资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投资策略并没有过多变化。我们一直坚持不去热闹的地方,太热闹了容易中招,不太容易挣到钱。所以还是要敢为人先,要有拓金的精神,向“无人区”进军,才有可能挖到金子。

在2020年疫情之后,市场大举投资疫苗、IVD领域的时候,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向上游走。我们当时觉得新冠疫情不会长期存在的,但是围绕医药上游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长周期的事情,我们更愿意做长周期的确定性投资,所以我们积极地在上游产业链做了布局,今天看来确实赌对了。

我们在2019年前提出了In China For Global的策略,明确要求投资标的企业必须具备国际化能力和潜力。当年的逻辑是中国有巨大的临床资源,有很好的科学家基础,因此我们有可能在新药研发上实现“弯道超车”,率先做出一二期临床数据再授权到海外,实现中国创新药出海。“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国家成了我们关注的主要方向,这些地方具有广大的医药市场潜力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2020年,我们比较果断地选择在海外做投资布局,在印尼投了一家公司Etana。,这家公司后来慢慢在国内也有了影响力。我们在新加坡也与一些投资企业进行了合作,核心目的是建桥头堡,把中国优秀的技术和产品引到东南亚,在东南亚做临床、准入和商业化,也许现在市场还不大,但是我们看中的是未来,我们在意的可能是五年、十年之后的事情,而不是此时此刻,我们愿意做拓荒者。

做完这些后,很多产业内的公司主动找到我们,他们有很强的出海意愿,现在他们主动找我们帮忙引荐资源。我觉得做投资还是要敢为人先,走到曲线的前头,不能等到风口起来的你再进去,这样基本都会被风刮走。

同时,我们也是比较早地意识到要坚持早期布局,在内部,我很早就提出某些赛道就只投A轮及A轮以前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B轮以后收益算不过来账,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匹配。

回到你提的问题,就是未来怎么退或者有什么趋势上的判断。

首先我还是对医疗健康产业报有信心,而信心来源于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来自于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落幕,想要有更好的患者体验,这些是不会改变的。同时,我也认为医疗和别的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只要你不犯战略性错误,一般来说,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一直提升,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一个管线、三个管线、五个管线……价值一定会提升,所以千万不能犯战略错误。

第二,把现金流看住了,保证不再犯战略错误的时候确保你比别人活得长,这很关键。

第三,积极拥抱新科技的同时,也积极拥抱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借力打力,我做我最擅长的事,然后找别人帮忙实现产业链的一体化,才能跑得更快更稳。

陆珏:特别好,一是认知到自家企业的根基是什么,而不是只想追求做大、做全。第二,我们的投资策略一贯是看长远但是不扎堆,才能够实现收益。

第三个问题,因为今天是创业邦的活动,也聚焦到创业者支持,所以请两位给创业者一到两个建议,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即这种不确定性下,创业者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

曹国熊:用变化来应对变化,既要总结经验,又要反省经验,突破经验,因为事物是一直在变化的。

第二,守正,你的初心、你的价值观得守正,重视组织建设。尤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建设得好,可以把人发挥到120%的能量;组织建设不好,一群精英最后都“躺平”了。

陆珏:重视组织建设,守正初心,拥抱变化。

王俊峰:提到组织建设,我理解的组织建设是团队建设,包括管理架构。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发现有些创业企业拿了钱之后往往比较冲动,招人时显得大手大脚。其实人多了不是好事,管理难度也会变得更大。而疫情也使大家意识到好像有些人不是必需的,因为都可以远程办公了,会议也不是必需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控制规模,追求质量;控制速度,追求极致。在未来,我认为只有第一梯队才有被投资的价值,企业一定要确保自己在第一梯队,如果是腰部或者尾部以下基本上就很难被看见了。

陆珏:就像您说的,在这个周期下也是创业者回归理性的机会。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过去几十年见证了全球的许多个创新周期,也留意许多优秀甚至伟大的企业也会诞生在周期底部,或者在寒冬实现自我突破。浦发硅谷银行期待与投资机构一起帮助优秀的创业者延长生命跑道,等待下一个时代机遇。。

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更需要我们投资机构、需要我们所有人,包括像我们一样的创新银行一起支持中国的创业者,支持未来的中国创新穿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谢谢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