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企业在香港的N种可能性——“科创·香港新印象”线上沙龙圆满落幕

2022-11-15
11月3日,“科创·香港新印象”线上沙龙圆满落幕。

11月3日,“科创·香港新印象”线上沙龙圆满落幕。此次线上沙龙由国际知名的在线支付平台和独角兽Stripe主办,创业邦承办。

活动邀请香港科技园以及园区内项目、出海企业等参加,通过带领大家走进香港科技园,了解最真实的香港科创生态,从而激发合作的可能,帮助更多中国出海企业走向世界。

香港大湾区腹地,链接世界市场,拥有绝佳的创新环境。而香港科技园是香港的科创中心,一直致力于利用香港的研发实力、推动再工业化,支援先进制造业,以及人才策略,带动多元经济的发展。吸引本地及海外科创人才,及世界顶尖的研发团队,共同建设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

在名为“在香港的N种可能性”的圆桌论坛中,香港科技园业务发展部经理周川、维格创始人&CEO陈霈霖、FinTech独角兽CTO高超、Stripe大中华区业务经理黄凯玲、周生生全渠道业务整合副总监梁志晖发表了精彩观点如下:

香港科技园业务发展部经理周川:30年的1983年,港币就是通过与美元建立连续汇率制度,让港币保持了30年的稳定。如今,港府研究发行数字港币,会不会让港币拿到新的货币霸权呢?我们拭目以待。

维格创始人&CEO陈霈霖: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跟内地的文化跟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属于软件行业,在国内,对于软件的付费意识并不强。但来到香港就不会了,他们能够接受软件付费这个概念,香港整体市场都非常的国际化。

FinTech独角兽CTO高超:香港在政策、财富流动、现金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但人才数量和质量仍然是个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来,香港科技公司成功的寥寥无几。但是新加坡十年之前也缺少互联网科技人才,经过这十年的耕耘,头条、蚂蚁金服、腾讯、Facebook、Google、Twitter都推动了当地在人才上的积累。

Stripe大中华区业务经理黄凯玲:我们不断的与sheln沟通,通过他们的头部效应,慢慢的影响整个市场。我们亚洲区域内部刚刚开完会,将会建立一个微信支持团队。我们在对于大中华区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视。

周生生全渠道业务整合副总监梁志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怕错,因为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这其中最重要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里,不要让错误重复第二次。

圆桌对话完整内容如下:

周川:请介绍一下自己。先从陈霈霖开始吧

陈霈霖:我叫陈霈霖,我是维格的创始人,我们在国内叫维格表,可以理解成一种新式的多维表格,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万能的项目管理平台,以及通过API接入数据库。

那我们是2019年成立的,早期的时候比较幸运,在内地获得了不少美元基金的支持。在此之前我是在喜茶担任CTO,最早的时候我在金山软件任职。其实今天我做的业务,其实就是回到我的本行,就是做一个出色的办公系统软件。

高超:大家好,我叫高超。我最近过去的几年一直在FinTech工作,在此之前在美国做了一家发信用卡的初创企业,得到了美国的顶级风投资,也有几个很大的商户使用我们的产品。现在我在一家东南亚的独角兽FinTech做CTO,非常期待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梁志晖:大家好,我叫梁志晖。其实本场上我们配有两个讲师,一个讲师是负责全渠道的基建发展,因为全渠道对于整个零售的行业越来越重要的,所以我们放了很多的资源信息在里面,以便让我们的基建能够配合业务发展。

我负责香港台湾跟海外市场的电商业务,发觉这几年,尤其是台湾出海的电商业务发展很快。周生生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在很多华人心目中都有一定的地位,我们发觉很多海外华人也有购买需求,我们就着力服务这个客群。希望在今天的活动里,跟大家多交流分享。

周川:听了各位嘉宾的介绍,发现真的是卧虎藏龙。维格是我们园区内的企业,在你看来,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大陆企业开始出海?你觉得,如果来把这些企业放在香港,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还有,我知道维格准备拓展全球市场,如果进入了全球市场,你最看重的是哪几个方面的条件呢?

陈霈霖:我觉得最大的一个考虑应该是市场,或者我翻译一下,叫消费观念。我本人的从业经历虽然一直在国内的公司,其实十年以前,我在大学的时候创业,就是帮澳门公司做网站。也在澳门公司做过面向日本的游戏,所以我总结下来,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跟内地的文化跟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最初我们也在怀疑,香港能不能作为我们业务的发展基地,来到香港之后发现其实是可以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属于软件行业,在国内,对于软件的付费意识并不强。但来到香港就不会了,他们能够接受软件付费这个概念,香港整体市场都非常的国际化。

我们有拓展全球市场的想法,软件行业天然比较适合做国际化的,其实我们很早就准备了,但因为疫情被耽误了。我们在2020年底的时候已经把总部放到香港了,但行动比较缓慢。

周川:再问一问梁总,周生生作为一个非常老牌的珠宝商,其实1973年就在香港上市了。您能否聊一下,目前周先生在全球主要市场的经验啊,虽然你刚才提到了一些,但请跟大家分享的详细一点。同时,能不能说一下,数字化对周生生的业务起到了哪些关键性作用呢?周先生能否跟其他的科创企业一起迭代,加速走向全球化呢?

梁志晖: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吧,数据化这个趋实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很多的时候,都需要通过data去认识客户,尤其在周生生,大家对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卖金子。

但其实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卖金子,我们还有宝石,以及不同类型的金子,分出了很多不同品类,不同的客人对这些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有些是送礼,有些是可能是自用,所以如何做科普,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数据,告诉职员如何卖产品。同时数据化也帮助我们开发了很多程渠道和服务方式。

比如,我们线下的分店里,基本每个同事都会配有工具,让他们进行客户经营,销售下单,以及送货服务。这也个新生态已经覆盖了整个零售行业。所以,我觉得数据化是不可逆的,也是每个企业的竞争优势。

另外,我们也在进行全球化布局。全球的华人有4000多万,分布在全球各地,去年这一数字是3600万。我们可以看见,这个数字未来也会不断增长,所以市场其实是很大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你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在你结婚的时候,会到那个唐人街一家不太知名的珠宝店里面去买金银首饰,还是在网上购买周生生?这个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我看到的海外市场机会。我们今年在应该已经开出了15个到16个店,分布在北美、

澳洲、东南亚还有欧洲。有些是自营的,有些是加盟的。疫情导致我们的市场小了很多,在这个危机中,我们发现海外市场的机会比想象中更大。目前我们海外业务的发展速度,呈现着几何级的增长。

此外,目前我们正在跟全球各个不同的银行合作,在克服了一系列问题后,我们实现了非常快速的成长。无论是在澳洲、美国、新加坡,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再单纯的聚焦在本地,会更多的面向全球寻求机会。

周川:谢谢梁总,疫情催生了很多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革,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变化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让加速了数字化进程。

目前金融科技是香港的重点发展领域。就在四天前,香港政府刚刚发布了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确实非常振奋人心。而且财政司长陈茂波也表示,要推动了香港成为新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建立虚拟资产的规管牌照。同时,也要发掘分布式记账和web3.0的潜力,甚至还要发行稳定币,推出数字港币,将其用作衔接虚拟货币和资产的骨干。

我们知道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在30年前的1983年,港币就是通过与美元建立连续汇率制度,让港币保持了30年的稳定。如今,政府研究要发行数字港币,和虚拟资产衔接,会不会让港币拿到新的货币霸权呢?我们拭目以待。

凯琳和高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目前你们有没有关注过香港的金融科技市场?对香港的期待是什么?是否在香港做了业务团队上的布局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现在内地企业出海蔚然成风,针对香港与内地出海的金融科技帮扶都有哪些?对于内地企业来到香港,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黄凯玲: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有两方面的看法。第一方面,其实金融科技有很多不同的种类,MY、capital以及钱包类的等等,以及投资类的APP。但是接下来几年逐渐增长的,应该是capital。目前已经有很多很大的capital公司都在香港建立了。

二.stripe要如何在支付方面帮助他们呢?Stripe目前专注于将普通货币转为coin,stripe目前还没有计划在香港建立团队,我们用的是新加坡主体。当然香港仍然是我们很主要的市场。在这方面,高超应该有更多的建议。

高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个观点。我觉得香港的优势很明显,香港的政府现在正以更开放的态度接受新技术的发展,引入人才的政策也更加开放,这创造了很多别的区域可能并不存在的机会。但香港面对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新加坡、迪拜等地区

中国科技公司上市要么在港股,要么在纳斯达克。针对这一群人的财富管理,未来十年跟前十年的思路又不一样了。前面十年股票就放着,反正股票是往上走的,接下来十年,也许就不能放着了。

在新加坡我们看到了很多家族办公室,香港也许也存在这样的机会,此外B2B之间的支付也是存在机会的。如果对标美国的话,其实stripe在美国的投资非常的活跃,我之前在美国的公司也是拿到了stripe的投资,此外有一些兄弟企业,也都是做B2B的FinTech。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趋势下,也许对stripe是一个机会,如果stripe能够支持出海企业境外支付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香港在政策、财富流动、现金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但人才数量和质量仍然是个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来,香港科技公司成功的寥寥无几。但是新加坡十年之前也缺少互联网科技人才,经过这十年的耕耘,头条、蚂蚁金服、腾讯、Facebook、Google、Twitter都推动了当地在人才上的积累。

香港怎么样把这些公司的总部吸引过来,我觉得人才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现在香港更多的是合资公司,金融和法律的人才比较集中。所以也想了解一下,香港科技园有没有什么样政策,支持科技人才的积累。

周川:感谢高超,你的见解非常犀利。香港在科技方面缺失了快20年,我们也在迎头赶上。希望凯琳和高超都来香港看一看,走一走。

世界上的两大虚拟货币交易所,或多或少都跟香港有一定联系,大家知道,孙宇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待在香港,他并不在新加坡。所以在香港也有他的优势。我们背靠大陆,希望以后人才还会源源不断进来。香港跟新加坡永远都是如同双城记,这两个地方我都生活过工作过,有很多故事,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合作。

来到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今天有做传统珠宝生意的,有做SAAS的,也有做金融科技的,可以说是一次跨界的对话,我们互相提问,我先开个头。陈霈霖,你以前是喜茶的CTO,喜茶有一个低端品牌叫做喜小茶。昨天喜小茶在广州的最后一家店也已经全部关停了,因为现在喜茶开始降价了,导致喜茶的价格区间和喜小茶是有重叠的,所以喜茶在战略方面做了调整,把低端品牌全部关停了。我也看到,现在整个内地市场,喜茶的增长没有之前那么迅速,由于市场缺乏信心,导致其发展没有之前那么强劲了。我想问问你,对初创企业有什么建议?对自己的发展有哪些期许?希望科学园未来能够对你提供哪些帮助?

陈霈霖:首先,我就不讲宏观的消费端习惯了,只说我自己这一年养成了两个坏习惯,一个是叫外卖,一个是在冰箱里放饮料。以前我都是每天出门吃饭,每天下馆子,喝30元以上的喝喜茶。现在,我都是把一堆汽水放到冰箱里。这一年半左右,从我自己身上,就能看得到消费习惯的变化。

谈到我自己的话,我们其实非常看重接下来国际化业务。我们公司未来可能是八二开,80%是全球化的,20%是国内的。最近的这一段疫情,反而也催生了SaaS行业的国际化。这其中有个很奇怪的点,其实软件行业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但过去一段时间却都集中在了中国市场。所以我觉得最近这一段时间,反而加快了国内科技企业的全球化步伐。

让事业版图变得国际化,这一个应该是未来一到三年之内的大趋势。我问一下周生生的梁总,不同国家做不同的渠道以及APP,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挺复杂的,需要处理支付整合、供应链整合、监管、技术等问题。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网上下个单,但其实背后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那周生生的经验是否可以分享给到大家?

梁志晖: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想拓展全球市场,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应的监管,尤其是税务等问题。我们在准备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我不会首先看监管,而是观察市场的深度,是否有足够的机会。有机会的话,通常我都会问几个关键的问题,然后去找答案。

比如税务问题,美国的税费是比较高的,但有一个利好,就是800美金以下商品不用上税,我们就主攻这一范围的订单,做高销量。当我们理解了当地的特点以后,整个商业模式就会跟着调整。另外一个重点监管的地方就是洗黑钱,尤其是对于珠宝行业,所以我们会重点关注这个问题。新加坡等地在这些方面要求也很高,因此一定要制定一个内部控制规则。

这都是通过经验的累积,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怕错,因为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这其中最重要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里,不要让错误重复第二次。

此外,大家都会遇到个人隐私政策的问题。这就需要找一些专业人员去协调处理。

因此,我们需要抓住四个点,监管、税务、个人隐私问题以及人事。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地区的所有反馈,所以只能处理一些关键的点。

我想向高总提一个关于人才的问题。新加坡、香港各有优势,其实两个地区有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我想听一下你的看法,在你看来,新加坡和香港有真的可以在某些方面互补吗?

高超:我觉得,新加坡和香港的优势互补是肯定存在的。从人资策略来讲,我个人觉得,华人在香港会有比较好的优势,因为是毕竟还是同一个国家。新加坡的话,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在海外。新加坡的整个环境和文化,虽然说是以华人为主的,但毕竟在语言和沟通上,包括回大陆的便利程度上,成本都会相对高一些。

也许香港会成为一个窗口,吸引更多希望从大陆搬到海外的人,以及久居海外的华人。但是长期来看,全球科技公司和人才的配置,肯定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因为多元化更能够促成创新。

不知道周生生有没有考虑过做NFT相关的产品。随着政策开放,这也许可以变成一个新的东西。人才方面,目前更集中在北美和新加坡,香港政府人才开放策略怎么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多元化的社会人才发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新加坡目前的优势是起步早,香港需要加速追赶。那讲到这里,我觉得,资本和大公司在基础设施层面上的进驻和支持,都会对整个香港的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我比较好奇stripe在整个大中华区市场的运营策略,和北美欧洲的策略会有什么不同吗?

黄凯玲:这可以分两个方向来讲。第一,针对出海企业,我们最主要的策略,就是确保他们想覆盖的市场,我们也能覆盖。哪怕他们是不同的行业,我们也都可以渗透进去。我们现在服务的企业包括汽车、商超以及Amazon这样的平台公司。

目前,我们在北美和欧洲已经可以支持各类国际货币。如今很多中国公司想要进入拉美,所以会在拉美建立团队,确保我们了解本地市场,并开通相应的支付。

我们也在考虑以后可能用capital作为支付,所以我们也是想了解一下,国内出海商家的需求是什么,所以我们不断的与sheln沟通,通过他们的头部效应,慢慢的影响整个市场。我们亚洲区域内部刚刚开完会,将会建立一个微信支持团队。我们在对于大中华区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视。

其实我有个问题是针对高超的,有一些需要BMPL的客户,往往是无法在银行申请到信用卡的,你们针对的主要用户群是哪些?在身份证验证等问题是,你们的策略是什么?

高超: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大。我们的市场主要是在印尼和越南,印尼是一个基础建设极度缺乏的社会,没有中心化的信用系统,需要从头建立KYC、underwriting,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非常多不同的数据提供方法。

在美国银行信用卡整个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啊,做起来就会简单一些,在印尼,基本上都需要靠企业自行研发模型进行风控。

在监管方面,整个东南亚市场还处于正在理解BNPL的状态,企业也是在密切关注BNPL的业态。目前来看,东南亚市场的风险还是比较高。尤其是现在,宏观经济下行,利率增加,这对信用卡、借贷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是在积极的响应并应对各个方面的风险。

周川:感谢各位的提问,从各位的提问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香港最大的一个科创平台,希望大家来这边多走一走,看一看。本次线上沙龙直播就结束了,如果想以香港为跳板,走向全球,记得选择strip和香港科技园,选择靠谱的小伙伴一起同一起前行,这样全球化的道路才会更加顺畅,我们将持续关注全球化市场,推出更多出海相关的线上活动,与志同道合者一同探讨,携手前行。

感谢大家关注创业邦,关注香港,关注创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