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史上最差业绩,何小鹏为何还能信心爆棚?

2023-08-19
情况不会更差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每人Auto(ID:meirenauto),作者:王小娟,编辑:李欢欢,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下半年就看G6了

资本市场先一步嗅到了危机。美东时间8月18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小鹏汽车美股盘前跌近7%。开盘后,小鹏股价持续走低,截至8月18日收盘,报14.975美元/股,跌幅4.31%。

也难怪投资者情绪低沉,2023年二季度,小鹏几乎交出了史上最差一份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二季度总收入为50.6亿元,同比减少31.9%;汽车业务收入下滑得更多,同比减少36.2%。

图片

▲ 2022年—2023年Q2小鹏主要财务数据对比。图 / 每人Auto制作

收入下滑,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现金储备进一步缩水、亏损面持续扩大。第二季度,小鹏净亏损28亿元,达到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幅度。毛利率也已触底,其中汽车毛利率跌落至-8.6%,整体毛利率为-3.9%。

最直接的原因是二季度交付量持续低迷。4-6月,小鹏的交付量始终在7000-8600辆徘徊,二季度合计交付23205辆,虽然环比小幅上涨,但依旧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毕竟,隔壁理想单月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并向着4万大关迈进,毛利率更是一举超越了天花板特斯拉。要说小鹏不急,是骗人的。

图片

▲ 2023年Q2特斯拉、理想、小鹏主要财务数据对比。图 / 每人Auto制作

希望在小鹏G6身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计,9月G6的交付量将会显著提升,带动小鹏整体月交付量突破1.5万辆。第三季度小鹏的总交付数量约为39000至41000辆,环比增长68.1%至76.7%。7月小鹏交付量为11008辆,也就是说,接下来的8/9月,小鹏的月均交付量要达到1.4万辆,才能符合预期。

为了提升交付水平,下半年,小鹏已经开始加速渠道商业模式变⾰,加速销售⽹络的优胜劣汰,并推进小鹏销售渠道在二线和低线城市下沉。

当然,小鹏也不只有G6一张牌。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到第四季度,随着G6产能持续提升,第⼀批用户的⼝碑效应显现,G6单月交付有望过万。此外,现有车型将推出更丰富的配置,这些新版本将与G6一起,帮助小鹏在四季度冲击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

提升交付量同时,小鹏也在努力扭转负毛利率的困局。据何小鹏在电话会上透露,小鹏将通过在动力系统、整车硬件、供应链等多个领域推进降本项目,以此改善毛利率水平。乐观来看,预计今年四季度小鹏毛利率就有望转正,到2024年将进一步得到显著改善。

在谈起降本举措时,何小鹏主动Cue了总裁王凤英,“我会和王凤英⼀起对标全球和中国车企最优秀的成本控制水平,把降本作为研发、制造、供应链各个团队的核心目标。”

尤其是在小鹏扶摇架构推出后,小鹏在动力、整车、智能化等环节都采用平台化模式,实现多款车型使用大量通用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随着交付规模扩大,采购成本可不断摊薄,实现有效降本;另一方面供应链采购变得更简单,帮助小鹏在面对更大交付需求时能够迅速匹配相应产能。

传统汽车巨头大众正是平台化生产的受益者,理想也凭此生产出L系列“套娃”车型,成为新势力中最先盈利的玩家。

按照何小鹏的说法,通过多维度共同降本,小鹏将在2024年底实现成本降低25%的目标。

让15万的车也拥有智驾

虽然二季度业绩极为惨淡,但在电话会上,何小鹏几乎未显露一丝沮丧的情绪,相反,透过激昂的声音,何小鹏向外界传递出坚定的信心。

这份自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G6的Max版订单。

据何小鹏透露,G6上市首月,Max版本订单占比达70%,远超预期。客户“用脚投票”,证实了小鹏死磕智驾的选择是对的。“客户选择智能辅助驾驶的拐点比计划来得更快、更猛烈。”

何小鹏认为,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历史,AI定义汽车正在来临。小鹏汽车将会是这一浪潮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何小鹏将建立公司级的智能化研发、规划和运营团队,并亲自带领这个“大智能”团队,统⼀规划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多个智能创新技术的演进。

最近一段时间,小鹏的城市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领航辅助驾驶)正在试验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无图模式。无图版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准备高精地图,手机导航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不需要政策批准;此外,无需购买地图、无需对地图进行维护,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10月,小鹏将为用户进行新一轮OTA,通过这轮OTA,小鹏将在第⼀批城市向用户推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至2023年底,小鹏预计在约50个城市开放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

如果无图版城市NGP可以落地,小鹏或许有能力推出更便宜的搭载智驾能力的车型。

此次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要推翻自己两年前“15万元左右车型不可能有完全自动驾驶”的观点。⾼级别的智能驾驶不应该是豪华车的专属配置,小鹏的目标是,让最主流的15万级别市场用户也能享受到自动驾驶技术最前沿的成果。

当智能驾驶照进更多用户的现实,智驾业务也有望自给自足,甚至是养家糊口。按照何小鹏的规划,2024年,通过技术创新使XNGP的BOM成本降低50%,使智能驾驶硬件成为全系标配,届时,小鹏将探索为用户提供软件订阅的灵活付费方式。

失去吴新宙,如何打好“开城之战”?

进入下半年,身处卷出圈的汽车赛道,小鹏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恐怕就是“失去吴新宙”。在智能驾驶进入“开城之战”的关键时刻,失去核心人物吴新宙,就如同失去灵魂。

8月2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宣布将离开小鹏汽车,引起外界不少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吴新宙于2019年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自动驾驶副总裁。彼时,小鹏的智能驾驶自研之路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吴新宙加入之后,梳理技术架构,整合团队,带领小鹏的智驾业务步入正轨。

在吴新宙离开之际,何小鹏曾发长文回应,称吴新宙已经在内部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工作交接,接下来AD(自动驾驶)团队将由李力耘接手。

李力耘是吴新宙在清华的学弟,比吴新宙小10岁,2013年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计算机专业,一直负责小鹏的自动驾驶核心产品XNGP。何小鹏给予了李力耘高度认可,“相信团队和业务过渡是丝滑流畅的”。

因此,尽管吴新宙离开,对小鹏智驾业务来说,是一大损失,但负面影响可能不会在短期内表现出来。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车企研发都有时间差,目前正在立项的都是几年后要应用的技术。吴新宙离开前已确定好的项目会继续推进,但对未来的项目可能会有影响。”

按照规划,小鹏要在年内将城市NGP覆盖50个国内中大型城市,并且在持续开发无图区域能力。今年下半年,友商也纷纷跟进辅助驾驶在更多城市落地。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年底前城市NCA(城区内点到点辅助驾驶)功能将覆盖45个城市;而理想则更加激进,计划年内在100城落地。

图片

▲ NGP概念图。图 / 小鹏汽车官方微博

可以说,2023年是车企自动驾驶的“开城之战”。在如此重要的当口,失去吴新宙,恐怕或多或少小鹏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自动驾驶的领军者特斯拉也开始推进FSD落地中国市场,有消息称,特斯拉正在组建本地运营团队,并派遣工程师进行培训,以确保FSD能够在中国市场顺利推广。

就在官宣离职的前几天,吴新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想和特斯拉在同一赛场正面PK。或许不久之后,小鹏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终将经历一役,但是吴新宙将确定缺席了。

完成产能爬坡是当务之急

与失去智驾业务主帅,同样令小鹏头疼的,是G6正在遭遇交付瓶颈。而G6能否加速完成产能爬坡,直接决定了小鹏能否追回落下的销量进度。毛利率能否转正,甚至攀升至两位数,G6的销量表现至关重要。

从小鹏公布的订单情况来看,G6确实没有辜负“全村的希望”。官方数据显示,上市一个月,G6订单已超过4万辆。

订单火爆,但“甜蜜的烦恼”也随之而来。7月份,小鹏月交付量重回万辆水平,但是G6的交付量只有3900台,也就是说,一个月只交付了订单量的约十分之一。

北京一家小鹏门店的销售人员向每人Auto表示,目前G6 Pro版本的交付期为6周左右,而Max版本需要等2.5个月以上。在社交媒体上,已经被锁单的G6准车主表示,小鹏官方App显示,交付周期大约是12周左右。

两三个月的交付时间,放在一两年以前,并不算长,那时候提新车需要等半年的情形并不罕见。但到了今年,内卷加剧,越来越多的车型上市即开启交付。比如蔚来ET5T上市后,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如果有现车,可在一周左右交付;如果没有现车,锁单后一个月内也肯定能提车。

相比之下,G6让车主等得确实久了一些。有些车主感到“累觉不爱”,“要不是锁单了,真有些不想要了”。

车主着急,小鹏其实更着急。对于小鹏而言,急需摆脱持续低迷的月交付量,所以G6的交付能不能跟上显得格外关键。

平安证券研究员王禁认为,小鹏后续的销量能不能持续攀升很重要,现在大家对新势力讲的故事已经听腻了,各家都有特色,短期内评价一个公司是否有前景的主要因素还是销量。

G6上市时,何小鹏曾特意强调,为了保证G6的交付,小鹏已经在供应链等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在现实中,小鹏在供应链和生产线两方面依然出现了问题。据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透露,小鹏Max版本搭载的激光雷达供应不足,是造成交付缓慢的重要原因。何小鹏也承认,Max版本在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上准备不够充分。因此,G6 Max版普遍比Pro版交付周期更长。

与此同时,据多家媒体报道,负责生产小鹏G6的工厂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宋武在广州从事劳务派遣工作,G6上市后,小鹏的招工需求大增,宋武和同事们便加班加点招人。有时候招工需求集中发来,宋武便催着候选人抓紧填简历。

为了吸引工人,小鹏开出了相对较丰厚的薪资条件。每人Auto了解到,在小鹏,总装工人底薪在4500-5000元之间,加上加班费等补贴,月薪大约为7000-9000元。这个水平在汽车圈可以算中等偏上。与车圈薪资天花板特斯拉相比,并未相差太多,此前因为“中国工厂普通工人月薪一万”特斯拉曾登上热搜。

不过,赚得多付出也多。为了赶产能,进厂后,工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一位7月底通过劳务派遣入职小鹏武汉工厂的工人描述,从8月1号到16号,他一直在工作,没有休息过,每天最少工作10个小时,工作体验就一个字“累”。宋武招人时也会跟候选人强调,“要接受白夜班”。

不少人没做几天就放弃了。宋武表示,他们帮小鹏招进去的几批人,从7月至今大约有30%选择离职。8月中旬后,小鹏工厂开始集中招涂装厂部的工人,考虑到稳定性,35岁左右且定居在武汉附近的女性优先,“没有经验的也可以”。

为了追赶产能,小鹏正推着供应商⼀起,全力提升G6特别是Max版本的产能。

眼下的小鹏,正在经历至暗时刻,但何小鹏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有信心。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说,“经过过去几个季度的自我变革,小鹏汽车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进入了销量、品牌、士气、现金流初步的正循环。我们会在AI改变汽车的浪潮中持续进步,在明年、后年进入更大和更全面的正循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宋武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