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放的心态来回应现实竞争,女性视角下的职业成长之路

2024-04-01
每个人的经验值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所有问题,学会协作、保持开放

3月21日,2024创业邦女性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轨道与旷野”为主题,邀请来自创业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大企业以及文化跨界领域的杰出女性代表,围绕“世代与思潮”“进阶与超越”“创业与投资”“成长与阅历”这四大主题进行分享、对话,发掘各行业女性力量,鼓舞女性在商业、人生历程上的多元探索。

会上,汇丰银行董事总经理陈青、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胡维琦、世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姜慧芳、普华永道合伙人张勤、启赋资本投研合伙人马思远在圆桌对话《无法拒绝的竞争,新周期下的女性职业规划》中就女性在职业规划、工作平衡等话题展开交流,精彩观点如下:

启赋资本投研合伙人马思远:我们听到“女性力量”,是超越性别的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更加创新,更加引人,更加纯粹的精神符号。

汇丰银行董事总经理陈青:在我看来,中国女性的地位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要高,中国企业中有非常多成绩斐然的女性高管。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要有激情,更要懂得取舍。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胡维琦: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叛逆过也新潮过但无论你年纪有多大,希望你能放下标签,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要被定义。

世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姜慧芳:每个人的经验值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所有问题,我们要学会从管理到协作状态的转变。而要拿到结果,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可寻。

普华永道合伙人张勤: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女性应该拥抱更璀璨多元的人生,享受更多姿多彩的人生拥抱变化,敢于创新。

image.png

以下为对话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她们这样帮助更多女性“向前一步”

马思远:《向前一步》的作者曾说过女性在职场上所面临的压力是多元的,这些压力既有来自外部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也有源自我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怀疑和完美主义的追求,甚至还包括对家庭照顾的责任。我们谈到女性在职场的进阶,当前社会治理正在积极倡导多元化,鼓励打破女性在职场上所设定的隐形天花板,这里想请几位嘉宾分享一下,在各位的企业或行业领域里,有哪些创新的举措或制度来更好地支持女性在职业成长和发展方面的需求?

张勤:我是普华永道的合伙人,我曾在硅谷工作,之后选择回国发展。我的愿景是助力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走向全球。我与很多客户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其中,贝壳链家、逸仙电商(完美日记)、快手以及滴滴等四个客户是近期更为成功的。希望有机会跟在座的合作走向国外,走向全球。

普华永道作为一家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在支持女性发展方面确实走在了行业前列,这里有更多的机会去鼓励和支持女性员工。事实上,我们在中国香港的合伙人中,女性比例已经接近40%,这一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20%。我认为,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在中国,家庭支持体系相对完善,阿姨、司机等职业的普遍存在为女性减轻了家庭负担,使她们能够更专注于职业发展。

其次,我们行业内部的公平和清晰的晋升机制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成功的女性榜样在行业内层出不穷,她们的存在为其他女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和指引。

此外,整个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日益重视,以及立法层面对女性参与职场比例的明确要求,都为女性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姜慧芳:法律行业确实独具特色。这个行业极度依赖对规则的精准掌握,要求从业者熟记法条并通过司法考试。这是一个既费脑子又费时间的事,费不是对公式的了解、而是对规则的熟悉程度。但女性往往能凭借其细致入微的特性,在掌握和理解法律规则方面表现出色。在我们所,一直是女性多于男性,那天我数了一下,合伙人中终于被反超了一点点。

我们律所在运营过程中,也积极发挥女性的优势,扬长避短。女性律师在项目执行中展现出极高的细致度,“大概”“差不多”这些是不能出现地,需要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她们还擅长积累经验和知识,用于培训和传承,也保证了项目质量。

当然,我们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怀孕生子期间的职业中断。为此,我们律所也在做AI、做智能化律所建设,做内部的整个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的打通,为怀孕的律师提供了灵活的转岗机会,她们能够转岗到中台,从事内部支持管理和建设工作。后续生产过后可以选择回去做律师做项目,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中台。目前,我们有几位律师选择了留在中台继续做支持管理,现在也挺好的。

此外,律所的结算方式相对简单公平,主要依据年终业绩进行评定,80%看创收,另外20%看内部和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上等,平衡了长板和短板。因此在我看来,女性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胡维琦:华为给大家的印象是比较科技和硬核的。公司理工科员工占比非常高,硕博占比也非常高。而理工科的硕博中,男性多于女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女士是女性,同样海思总裁何庭波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领导者,这些都能看到华为在很多核心关键岗位上,女性同样能够担当重任。

就我个人而言,进入华为后,我从未感受到性别给我带来任何特殊影响或优待。华为有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某某用。”在这里,我从没因为是女性受到优待或者歧视。每个人都需要把事情做好,对结果负责。

我认为,决定女性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是公司政策。女性高管是否比其他人做得更多,或者是否在项目挑战下被特别提拔,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女性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对自身能力和事业的持续拓展。

如果我们因为性别而得到优待,这对男性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平等竞争的机会。凭借学识和能力,女性同样可以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时候不是公司没有给女性机会,而是女性可能因为自身定位的变化,或者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回退事业、回归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公司年轻一代的女性员工完全没有这样的压力。比如95后或00后的小朋友,她们在公司中的比例比我们那个年代更高,她们更加有活力、更加勇敢,自我意识和觉醒也更强。

因此,我认为女性职业发展的核心在于自身的规划和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各种优待。我们需要的是公平的机会,而不是相对于男性的额外优惠。

陈青:我其实今天坐在这里才看到提案,而且刚刚加入汇丰九个月,具体公司在这方面怎么做的还未深入了解。仅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我发现汇丰里有不少女性高管,这与我之前在SVB的经历相似。那家美国公司非常注重性别平衡,高层管理团队中女性占比不少。而在更早之前,我在世界银行的私营投资部门也看到了同样的现象。

之前我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也说过,我认为中国女性的地位其实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要高。我们从小的教育中就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使得女性在社会中一直都不逊色于男性。因此,在中国企业中,包括国有企业,女性高管的比例相当高,我认为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

今天和同事讨论时,我们还提到了今年计划带一些投资人去中东。我发现中东地区现在对女性也越来越开放,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自己要对自己有比较好的定位和认识。尽管我们表面上看到很多女性担任高管职务,但在专业领域中,最高级别往往还是男性居多。

我曾与一些美国的投资创始人交流,他们普遍认为女性在这个领域面临的挑战不少。这也是为什么Women in Leadership这样的组织存在,是要为女性提供一个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平台。再打个比方,投资圈里也是男性投资人居多,他们周末去打高尔夫或者抽雪茄,我都是不参加的,我还要去陪孩子。

我妹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现在是全球亚太区的主席,她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孩子全部扔给老公管,到了她这一步势必要放弃很多东西。

很有意思的是,我这个级别在加入汇丰时,要做很多题和测试。有人看到我的测试结果后,感觉完全不是我本人。其中有一条说我不愿意take risks(接受挑战)。但我做投资就是要take risks,而且我也很愿意向前推进很多事情。所以说,从这个测试看到的并不是我。后来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发生变化。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相信自己的能力。女性在职场上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就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同时,我们也不应该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做到最好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前在投行工作时,我曾经历过严重的咽炎,甚至在重感冒的情况下仍需要坚持外出演讲一周。还有一次在俄罗斯做项目时中风,半边脸都没办法动,连喝水都困难,但还是坚持做完了项目。我在SCT的时候得了乳腺癌,这个时候我才意识什么对我最重要,是我的个人健康我的家人。

现在刚才看到年轻的你们,觉得特别好。有激情,也懂得规划职业与生活,知道什么时候该付出,什么时候该取舍。

马思远:非常感谢各位的分享。从你们发言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女性在职场成长的不同层次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现状问题。现在整个社会也在越来越关注这样的话题。比如美国有一家叫IPDN的公司,它诞生于我国,致力于帮助女性等少数群体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管我们暂时无法得知这家公司的具体业绩,但它的理念已经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这足以说明,经济力量的角逐也在向着更加关注性别平等的方向倾斜。

应对世界变化,更要开放心态

接下来,我想提出一个超越性别的话题。我们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00后、90后进入职场,他们对自身的定义和期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愿意被传统的标签所束缚,比如“打工人”这个身份,他们希望整顿职场环境,用“发疯文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拒绝内耗。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性别定义的多元化,比如伊能静的儿子所展现的那样。面临创新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我们从女性视角去看是不是竞争会消失呢?是不是平衡家庭和生活会带来新的姿态?请各位看看能不能从创新的角度,看看新时代下的竞争,新时代下的平衡以及新时代下女性的优势?

张勤:我曾与女儿深入讨论过这个话题,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见地的概念——“斜杠人生”。一个人可以有很多角色,这点对于女生来讲似乎是更为自然和容易接受的,在未来,这个概念或许会更加契合女性的发展轨迹。

作为女性来讲我们应该拥抱有多角色的人生,有更璀璨多元化人生,这里面确实很多新的东西,我们要拥抱变化,比如说时间有限,我们就要多用AI各种方式,把不想做的让AI帮我们做了。这些我觉得是完全新的时代,我女儿他们用很简单的方法就把这个事情做掉了所以可能新的一代里他们真的是会发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角色可以享受更丰富的人生更多姿多彩的人生,我觉得我们要拥抱变化,敢于创新。

作为女性,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种多角色的人生,追求更加璀璨和多元的人生,在这过程中我们更要拥抱变化。比如说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多多利用AI等技术,把不想做的交给AI去完成。我的女儿她们这一代,能够用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机会,享受更多不同的角色,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变化,敢于创新。

姜慧芳:看到这个问题,我认为它实际上超越了性别的界限,是和年龄、年代有关的问题。当我们与95后、00后合作时,可能经常出现告诉他这样这样做,结果他就不听,甚至常常挑战我们。为什么?后来我意识到我们可能需要换个视角想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从管理转向协作。做好工作是大家一起的,并不只是管理者的事情。我们的经验虽然宝贵,但也不可能应对未来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更多地需要与他们协作,了解他们的专长,合理安排工作。

当我们视角不一样,身段也柔软之后,就会发现与他们的相处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以既定的答案去要求他们做事,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以适从。而当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量,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时,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其次,要重结果,而不要拘泥于过程。作为律师,我们以前思考和做事都要严丝合缝,但现在,我们或许可以稍微跳跃一步,直接关注结果。有了结果再复盘,好的结果用来刷经验值的,坏的结果则可以一起讨论。但并不是说一定要用一条路径走到结果,这对于00后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做人谈事之前都要先对齐,谁能做什么,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协作方式,可能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总的来说,我们的角色更多地是协作者,而不是管理者。

胡维琦: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对科技的变化比较敏感。我前一段时间很焦虑,感觉有太多新的技术让我觉得随时要被各种取代或者打败。不过我现在释怀了,既然不能阻止变化就要拥抱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叛逆过也新潮过,不同的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是潮流的定义者。

我觉得标签是一个非常刻板的印象,从心态上无论你多大,都不应该被标签所束缚,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未来五年的变化可能要比过往十年加起来还要多,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对于你看不懂的东西,不要急于否定,先去采纳它、观察它,再慢慢融入它,以更好适应变化。

同时,尽管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有些内核是不变的,比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我成就的追求、对亲情的珍视。这些内核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要透过表象看到这些不变的内核,找到与新一代人类同频共振的东西。这样,我们不仅能打开新的视野,还能保持年轻的心态。

陈青:我非常赞同拥抱变化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观点,但同时我也认为,有些基本原则是不可改变的。

以我的两个孩子为例,他们都是00后,都还没接触职场,性格截然不同。老大是一个特别随和的孩子,他选择学校时说不要TOP,不想有太大压力,而是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舒适度。他知道自己喜欢物理,并一直在这方面努力,而对于不喜欢的事务就特别不愿意花费精力。

而老二则是一个特别有进取心的女孩子,有人说特别像我。确实和以前的我很像,永远要拿第一。老二现在TOP的学校,但是成绩排名却不怎么样,压力特别大,反而真正快乐的是老大。但是我和他们说,既然你做出了选择,就要接受结果。而我作为妈妈,可以告诉你这个选择的背后是什么,你需要为此做哪些准备。

现在年轻人对竞争和事务的看法与我们这一代不一样,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学会接纳他们的想法。尤其是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父母或许有了好几套房,作为独生子女,他不工作也完全可以,所以他就不愿意在工作中有太多压力。

不过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例如按时完成工作、对工作负责这些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遇到压力就选择逃避或放弃,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职场人,我们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底线和原则。

马思远:非常各位关于你们的人生观、哲学观乃至世界观的见解,非常深刻而独特。

女性的力量,不仅仅是一种性别力量,更是一种超越性别的精神力量。它代表着创新、引人深思和纯粹的精神符号。这种力量不仅存在于女性身上,也在男性以及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希望大家在今天这场论坛中,都能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超越自己的人生局限,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