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产品进了Top50榜单,三方输入法靠AI焕发第二春?

2024-05-09
上个月,a16z 推出了按 MAU 排序的 Top 50 AI App 榜单,其中有一个不太引入注意的品类,输入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 张凯然,编辑:殷观晓,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而这种古早品类,遇到了 AI,怎么就焕发了第二春呢?

图片

百度 8 年前的老产品 Facemoji,翻身了?

入榜的三款产品中,Bobble AI 的开发者来自印度,Genie 则来自土耳其。而成绩最好,排名第 9 的 Facemoji 来自百度。

图片

PRNewswire 上关于 Facemoji 加入 AI 功能的新闻稿

根据 PR Newswire 报道,Facemoji 在 2023 年 4 月开始加入 AIGC 功能。首先加入的是包括更改我的语气、智能回复、语法检查、社媒标题生成和智能撰写等与文字内容相关的功能。随后,百度又在 Facemoji 中集成了 AI Chatbot,社媒文案生成和生图功能等,而 App 的名称也变成了 Facemoji AI Emoji Keyboard,所以 a16z 会把 facemoji 收录到AI App榜单中。事实上,2019 年,百度就已经在北京召开过“AI·新输入,全感官输入 2.0”发布会(参考选题《对话百度海外输入法负责人姜锋:后工具时代,如何做到发达市场细分品类No.1》)。

图片注:包括全球所有市场

而该榜单是按照 MAU 为标准排列的,根据点点数据,合并多个包体后显示,Facemoji 拥有 1600 多万 MAU,说实话在如今的 AI 产品里面,肯定算高的了,毕竟特别火的明星产品 character.ai 的移动端 MAU 也是千万级别,这解释了为什么 Facemoji 能够排名第 9。

但当我们带着“输入法遇到 AI,焕发第二春”的假设去更进一步观察的时候,事情好像又有点不一样。

图片Facemoji从2023.1.1开始的双端MAU|图片来源:点点数据

从加入 AIGC 功能的 2023 年 4 月份算起,Facemoji 的 MAU 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略微下滑,从 MAU 变化的角度来看,Facemoji 更像是因为被划入 AI App,所以被收录,而并未因为 AI 的加入,和输入法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图片

而当我们结合 DAU 来观察时,会发现 Facemoji 的 DAU 仅有 100 多万,说实话作为工具、尤其是一个日常会使用的输入法工具来说,DAU/MAU 数据只有 8% 还是略显寒碜,与其他 AI 工具 App 相比, Facemoji 的 DAU/MAU 数据也不高。

但三方输入法的 DAU/MAU 数据会存在一个数据核算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体验,下载 Facemoji 后,只需要在手机设置里添加 Facemoji 键盘,就可以在各个 App 中唤起并使用了,使用期间并不需要打开 App。而用户只需要在下载额外键盘皮肤、字体、表情或涉及付费时,才需要打开 App。这就可能造成每天使用键盘,但不打开 App 的用户不会被记录为 DAU,从而造成 DAU/MAU 偏低的情况。对此,我们也求证了点点数据,对方表示,在其他应用内唤起输入法,确实不会被计为 DAU。也就是说,从 DAU/MAU 代表的用户粘性的角度,暂时无法看出用户对于 AI 的偏好。

图片

结合三款入榜产品,AI 助力输入法的发展,也看上去是一个伪命题。

AI 到底能不能给输入法带来差异?

笔者体验下来、结合用户的评论,也印证了数据反映的现象:AI 带来了一些不同,但并没有明显改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片

Facemoji 键盘

在唤起 Facemoji 的键盘后,除了各种表情、字体、快速回复、皮肤等输入法的常规功能外,AI 功能被单独放在了另一侧。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如果希望使用 AI 功能可以直接点击 AI 图标,跳转到单独的页面使用 AI 功能。Facemoji 的 AI 功能像是一个单独的板块,并没有深度嵌入已有功能中,脱离原有的使用流程。

图片AI 功能页面

用户点击 AI 图标后,首先呈现的功能就是 Ask AI,它是一个类似于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用户可以使用下方的输入框与 AI 进行交互。而 2 个输入框互不影响,用户可以在上面输入文字与朋友聊天,也可以在下面与 AI 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输入框切换交互对象,也可以在两个对话框中互相复制内容,咋说呢,在某些场景下,有点像开外挂。

在输入法中集成 AI ChatBot,可以让用户在同一个页面生成、修改、发送内容,相比于切换到 ChatGPT 等第三方应用生成内容,再复制回来发送,这个路径确实短得多。但问题是,多少用户,会涉及到这个使用场景。(这个问题,后面会分析)

图片

ASK AI 界面

体验来看,AI 机器人的回复质量与 ChatGPT 无法相比。虽然 Facemoji 的 AI 语言更生活化、会更频繁地运用“祝你好运”“加油”等一些词语加上 emoji 与用户互动,有点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意味,而且在发完消息之后,AI 还会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图片

图片

笔者问常识性问题(上),用户评论(下)

虽然 AI 貌似更“亲民”了,但不能避免它糊弄你。此外,在用户评论中,有用户表示 AI 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当下的年份都会错,除此之外,在好评中,笔者几乎没有找到涉及 AI 聊天功能的内容。

图片

Facemoji AI 改写功能

而除了聊天机器人,AI 改写功能被单列出来了。用户可以在 App 的输入框中打出自己想发送内容的大意,并且选择希望 AI 生成的文字风格或该文字的使用场景,系统就会生成一段文字。用户也可以在屏幕最底部的选项中选择细化的风格,并找寻最满意的回答。当用户选定回答后,可以直接点击 Apply,一键发送消息。

图片

图片来源:比达咨询

笔者并没有找到对外国用户输入场景的调查,这里就用比达咨询对中国用户的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观察。数据显示,社交聊天、搜索、文档处理、网络购物、回复社媒评论,是三方输入法 Top5 的应用场景。其中社交聊天与回复评论,与用户情绪强相关。

AI Chatbot 非常“亲民”的回复和改写功能,是 Facemoji 对应社交聊天与社媒交互场景做的设计。根据 AI 研究者 Enrique Leon 的研究,当人们知道社媒内容是 AI 生成的时,人们会倾向于认为,该内容是缺乏情感,真实性也存疑的。

对于一般用户的生活场景来说,聊天和评论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用户的情绪表达,用户大多数时候生成/修饰内容的需求并不强,在这些场景下,去提供“类人”改写,是否错位,还有待观察。

图片美国人用AI工具完成工作的调查|图片来源:Checkr

但是搜索信息、文档处理、网络购物等,更加实际且无关情感的场景中,AI 可能会有不小的作用。根据调查公司 checkr 的调查,在美国,有 8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在工作中使用过 AI 工具,完成信息收集与处理、撰写/修饰文字内容等任务。

输入法内置的 AI ChatBot 可以让用户在不切换窗口的情况下完成 AI ChatBot 的工作,适应线上讨论,回复工作信息等场景。AI 改写功能也能在手机发邮件、修改文档等工作上发挥作用,优化用户工作效率。

而在网购中,如果 AI ChatBot,能够让用户在购买页面中,就能完成全网比价、搜索同款、获得购买建议等工作,想必也会大大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

根据笔者的体验,在工作场景中,用户可以在 Facemoji 的 ChatBot 中可以实现一些文字生成和改写功能的,但是在单列出来的 AI 改写功能,并没有改写商业/公文语气的选项,用户无法通过这些工具一键改写工作场景邮件/消息。

图片

图片

Facemoji 给出的价格(上),笔者测试的键盘产品的实际价格(下)

而在电商方面,目前 Facemoji 的 AI Chatbot 还不能实时搜索,笔者在尝试让 AI 推荐商品、搜寻全网低价时,AI 可以给出推荐的商品名称,但是商品的价格和渠道信息却会出现错误。虽然 AI ChatBot 的泛化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一些任务,但到细分场景中,用户的体验确实不佳。

这里的刻板印象在于,市面上有大量专注于上述场景的工具,但在 a16z 的新一期 Top50 榜单中,我们会发现,当一个类似于插件的东西“入侵”到原有场景中,会得到迅速增长,所以我们会看到在 Top50 AI 网站中,有 6 款 Chrome Extension 增长迅速进入榜单,输入法具有类似的成长性。

图片

Facemoji 表情包生成功能

而 AI 页面里面最后一个生图功能,可能在聊天与社交场景中更有用一些。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文字让 AI 生成表情包,解决“表情包荒”的问题。但是就体验来讲,生成一次表情包需要 15-20 秒的时间,而且生成的表情包有水印,付费用户也无法去掉水印。

图片

用人像照片生成表情包的功能“Face Emoji”

而 Facemoji 独有的一项功能则是“Face Emoji”功能,这项功能主要是用人像照片生成表情包。笔者用自己的照片生成了一下,总体来说生成效果还是不错的,有评论区用户会用明星的照片生成表情包。但用户必须开通 VIP 或单独付费才能使用生成的表情包。

图片Facemoji 2023.1至今的收入变化曲线

Facemoji 采用的是订阅变现模式,VIP 价格为 4.99 美金/周或 14.99 美金/月,提供 3 天免费试用。而订阅的权限包括,自定义键盘、额外的皮肤/字体/表情、Rizz Keyboard(适应调情场景的键盘)、无限的 AI Chatbot 聊天次数和翻译次数,以及免费使用 Face Emoji 功能,在付费权益中,只有最后两项是面向 AI 的付费点。

而观察加入 AI 功能后的输入数据,在 4 月仅加入文字功能后,Facemoji 收入几乎没变化,而在 9 月加入 Face Emoji 和表情包生成功能后,收入确实有小幅上涨,但是过了 1,2 个月就又回落了。收入数据也侧面反映着,用户对 AI 功能付费意愿不强。

图片小红书上对百度输入法AI 功能的吐槽|图片来源:小红书

而在 Facemoji 的用户评论中,笔者几乎没有能找到涉及 AI 功能的内容,侧面反映了用户对输入法里加 AI 的态度冷淡。此外,在小红书上,笔者找到了非常多询问如何关闭百度输入法 AI 功能的笔记,用户们普遍反映自己几乎用不到这些功能,在聊天之中还容易误触,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图片

Facemoji 五星用户评论

而从用户的评论来看,用户选择 Facemoji,看重的仍是自定义键盘、键盘皮肤、额外表情、一键回复、滑动输入(swipe typing)等三方输入法的传统功能。是否加入 AI ChatBot 和改写等功能,对用户的影响并不明显。

被各大厂商玩坏了的输入法

从个人体验和用户评论来看,AI 的加入,对输入法并没有加成作用。但谷歌、微软、苹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都在乐此不疲地向输入法中加入 AI 功能。

图片微软SwiftKey界面

目前,微软的 SwiftKey已经集成了 Copilot、Bing 搜索,也上线了表情包生成等功能。

图片Google Gboard 界面

Google 的 Gboard 已经上线了 AI 自动纠错功能和加标点功能,也把翻译、地图、搜索、YouTube 等旗下的服务整合到了输入法中。而据媒体报道,语气优化、表情包生成等功能都在开发之中。

图片Gboard 自动回复|图片来源:9to5 Google

而在 Google 的智能手机 Pixel 8 Pro 中,Gboard 已经可以基于 Gemini 生成智能回复了,虽然目前仅支持 WhatsApp、Line、KakaoTalk 等几款 App,但未来,在更多设备中上线智能回复功能,甚至直接像微软那样把 Gemini 集成到输入法中,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苹果在 AI 方面的步子慢一些,目前还没有加入类似的 AIGC 功能,但在 iOS17 中,苹果输入法已经融入了 AI 记忆、纠错功能。且有媒体透露,苹果在 WWDC2024 将要推出的 iOS18 中,会在输入法中加入一些内容生成功能。

“输入”是用户与智能手机交互最普遍的方式,而且绝大多数用户一般不会想起来更换输入法。所以,输入法本身具有高频使用、能够触达用户使用手机的绝大部分场景、且用户黏性很高的三个特点。

图片

加入 AI Chatbot 后用户与 App 交互流程图,注:Interface 指 App 的输入框

相较于还只有 2 亿人使用的 AI Chatbot,输入法更像是一个极大的入口,且跨越多个场景,把 AI 加进去、培养用户习惯、找应用场景、并且用输入法做传送门、让用户不跳脱自己的生态,即便用户没那么买账,各大厂商一厢情愿也要做。(在《ChatGPT 这两天在内测的 @ 功能,要把谷歌和苹果的生意都抢了?》的选题中我们观察到,OpenAI 和苹果都希望通过 AI 技术让用户一直留在自己的体系之内。)

写在最后

百度的 Facemoji 作为 AI 产品被收录到 Top50 AI App 榜单里,可能是一个乌龙,但作为一个契机让我们观察到了输入法或者说三方键盘,在 2023 年的“整体 AI 化”。

将输入法赛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厂商们一厢情愿地加入 AI,有其对成功路径的依赖,都希望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抓住流量入口、甚至将用户圈在自己的生态立里,即便看上去有些一厢情愿。

而从三方键盘的角度来看,本身寻求用户的认可、在手机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已经有很高难度,而如果还一味地与大厂们一起卷 AI,感觉更无出路。

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初衷,一切还要回到用户中去,用户为什么使用输入法,愿意为什么样的功能留下来和付费,才是根本。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