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城觅:精编的吃喝玩乐指南,能成为新大众点评吗?

2015-07-01
在城觅的最最初创期,李琪缘孤身奋战,一边亲自上手写餐厅推荐,一边在微博上找吃喝玩乐达人,发现了麻宁,请她帮忙写几篇。麻宁一边写一边吐槽李琪缘“写得太粗糙”,写着写着就成了城觅的联合创始人。

微博上有个城觅粉丝跟李琪缘说起经常用城觅,比用大众点评的时间还多。李反问他:“你在什么情况下用大众点评,什么情况下用城觅?”粉丝说:“城觅上推荐了餐厅,打开点评查分数。”李特地把这个答案截图存在手机里,但答案中讲到的事实却不是他想要的。

这个场景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可能都发生过: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想吃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鳗鱼饭,却不知道该去哪儿吃。打开手机搜“鳗鱼饭”,却发现搜出来的是远近不一的一大堆鳗鱼饭餐厅的名字;或者想为自己的周末安排些有意思的活动,却不知去哪寻找最新最好玩的信息。

今年5月18日,城觅对他们的应用软件刚刚又进行了一次升级。在这些场景下,一个建立在庞大数据库之上但又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平台才是用户所需要的,而城觅新版本则迎合了用户“找”的需求。虽然这个目前只融资到A轮的初创团队,目前只做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数据库的规模也不足以和巨头体量相提并论,但这次改版提供了很多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更加立体的《Time Out》

在升级之前,城觅更像移动版的美食杂志,现在则通过使用小标签来整合不同主题的内容,更方便用户检索,从而增添了工具化属性。比如用户在使用城觅新版本APP时,可以根据“吃”、“喝”、“玩”、“逛”检索附近的特色去处,例如“撸串圣地”、“咖啡厅”、“现烤鳗鱼饭”、“露台”等,更有针对性和更精细地为用户提供不同店面特色的信息。

当用户想吃路边烧烤时,就可以在城觅搜索到不同特色店面的图片和具体信息,以及具有概括性的介绍,为了突出精编后的餐厅特色,城觅甚至愿意把餐厅基本信息放在第二屏。

与此同时,城觅还有“上榜”和“下榜”制度,每个推荐都由亲身体验过的用户打出“笑评”或“泪评”,“泪评”多了就下榜,以此来保证推荐的质量。

除了为大概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用户进行推荐以外,新版城觅APP添加了“周末必去活动”等标签,可以从不同品类中快速提出活动,让用户能够利用城市生活的碎片时间来计划安排周末。

如果说大众点评是“第一代生活发现类软件”,城觅就是第二代。“第一代使用大数据逻辑,但现在用户需求在变化”,城觅创始人李琪缘说。

当人们吃喝玩乐的经济实力提高时,好奇心也跟着提高,而尝试成本仍然不高的时候,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就拿最基本的吃饭举个例子,人们之所以吃饭的原因已经经历了从“饿”到“馋”,到“局”(环境、品味)到“品”(爱好)的变化。不仅在寻找一家餐厅,更是在寻找一种体验。由于这种消费升级,大量传统平台做不到的东西便产生了。然而,现代人的life style却没有形成。

李琪缘说:“中国人很勤奋,但不太会玩”,因此在“玩”上面就会需要指导。大约10年前,主打城市吃喝玩乐指南的《Time Out》杂志在教用户怎么玩,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本平面媒体能做的事显然太少,而城觅则在一层POI的基础上,从北京四十万生活服务点中挑选十分之一,再在挑选出来的POI上构建内容层。内容可以是编辑写的、达人写的、用户写的。内容层往上是推荐选品层和特色层(例如标题的提取等)。由此可见,城觅的库就相对而言在结构上非常立体,而“附近”正是城觅把库投入使用的模式。“利用评价的方式让老数据有新东西,这就是新媒体形态与老媒体整合方式的不同。”李琪缘说。

所以,从入口层、组织层和POI层抓住“推荐特色”,才可以为用户形成一个轻松而快速的消费决策过程,真正节约时间。

将“发现”做透

为什么不打通餐厅,而是只做内容?这是城觅运营模式中十分与众不同的一点。李琪缘说: “我们为了找好用户需求点,不急于与商家对接。虽然有人说我们拒绝了很多机会和广告费,但我们认为城觅的机会就是把‘发现’这个点做透、做到极致。因此我们不忘初心,保持一种客观推荐的模式,暂不考虑对接。”

城觅对内容的专注还有另一个原因,李琪缘现在不想把它做成重公司:“最近两年流行重公司,很多公司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企业,所以大量公司都做了连接。但如果所有餐厅都连接完了呢?”初创公司都在围绕B端创新的时候,一个打车软件都会出现顺风车、快车、专车等多种形态,反而令用户的生活变得尤为复杂。

城觅的内容贡献者,目前大部分是城觅团队的编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联合创始人麻宁。在城觅的最最初创期,李琪缘孤身奋战,一边亲自上手写餐厅推荐,一边在微博上找吃喝玩乐达人,发现了麻宁,请她帮忙写几篇。麻宁一边写一边吐槽李琪缘“写得太粗糙”,写着写着就成了城觅的联合创始人。

但是,未来城觅还要将内容来源再扩大,李琪缘强调了鼓励用户贡献的重要性:“很多用户评价都很有质量,城觅现在已经开始积累用户评价。”这些评价的价值还在于未来可能会纳入城觅自己的打分体系。文章开头提到的“用城觅发现,用点评查分”的用户行为,在那时可能就不复存在。

“你不能依赖大众点评的评分系统。”李琪缘说。在同类APP中,饭本一度做过这件事,在自己的APP上接入了大众点评的评分,但结果是方便了用户,饭本却并未从中受益。很快,这个接口就被关掉。

这个暑假,城觅还会开启“找到城里最会玩的人”活动,希望用户能够把城觅当做社区来使用,“当然,目前还是要一步步来,先聚合用户。”城觅从生活发现的逻辑入手,先做媒体,逐步工具化,然后社区化。他们选择了在消费需求升级过程中找好用户的点,专注于从用户的维度出发来聚合信息。

零品牌忠诚度时代,如何凸显商家价值?

从Color Run抢票只用了两个小时,到餐厅更新菜单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城市生活中新东西的欲望如今已经十分强烈。李琪缘判断,“零品牌忠诚度的时代已经到来”。

城觅也有自己的迷茫:更新新店应该维持什么样的速度?是否要快过群众的好奇心?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贡献真正有质量的内容?目前,城觅做出的尝试是利用特色标签来分开层次。“我们还是要构建一个金字塔,而目前也在摸索的过程中。”

城觅对于商家有什么增值?商家进来对于用户又有什么增值?这可能是城觅八九月份可能会做的探索,让商家成为其数据库的来源之一,给商家参与和贡献的渠道。“例如看一部话剧,不仅话剧本身,它的彩排阶段等等都可能是在城觅上出现的内容。”

李琪缘希望让商家的价值更好地凸显。“我们现在考虑的点是商家其实是最有资格,同时也最有需求来说出他的特色的,只是原来他没有这样的平台,但不一定是从交易的角度来切入,商家还可以从发现的角度来切入。”

来源:创业邦|http://www.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