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中国药企

2019-04-18
从无到有,从仿到创——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这条道路已经历七十年风雨。

编者按:本文转自亿欧网,作者于靖,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新一轮带量采购对药企来说,或许是2018年最后一个另类“黑天鹅”事件。尽管,该政策给整个医药行业投下了一段很长的“阴影”,但当药企走出“阴影”回首往事时,医药市场格局或已焕发另一番秩序。

2018年12月6日,“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结果出炉。中选品种的降价幅度远超预期,其中恩替卡韦降幅高达90%,恒瑞厄贝沙坦也降价60%。受此影响,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现代制药、泰格医药等上市药企股价大跌,整个医药板块市值直接蒸发约1300亿元。

二级市场如此巨大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药品买卖双方对“囚徒困境”的担忧。带量采购用“以价换量”的杠杆,撬动药企与药品采买方,建立起新的价格体系和市场版图。可在这其中,不论“保量”还是“保价”,药企都必须经历利润下滑的危机。

“避免竞争是药企走出困境的方式之一,再往前推演,留给药企的就只有创新了。”一位医药研究人士向亿欧大健康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带量采购在压低虚高药价的同时,也为药企指明了一条主路。

从无到有,从仿到创——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这条道路已经历七十年风雨。

医药风云七十年

建国初期,国内医药行业尚处于保障供应阶段,缺医少药的问题使得整个产业一片空白,机构设置方面也没有独立的门类和产业管理部门。在人员配置方面,算上卫生部在药政处下设的药政科、药品供应科和中医药科三个科,共20余人管理药品。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医药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打上计划经济的烙印。为制定年度药品生产计划,中央定期召开全国性集体会议,计划涉及的药品种类和需求量,再将药品生产任务分配给地方药品生产企业。

当时,这些药企只有生产权,经营权则由国家垄断,实行统一购买和销售。在医药流通配送上,国家医药公司、省医药公司、县市级医药公司三级医药公司负责全国药品供应。这一模式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建国初期至80年代药品资源短缺的问题,统一购销优先填补了对药品有最迫切需求的地区缺口,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世殊时异,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落后于日益增长的医药需要,市场主体也随之活跃起来。日后成为首家市值突破3000亿元的A股药企恒瑞医药,其前身连云港制药厂也于1970年闯入中国医药江湖。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同年6月7日,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正式成立,中国医药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从80年代开始,《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指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系列文件的发布,一步步助推中国药企涌现。

开放有序的中国医药市场,也在此时吸引了大批国外药企的进军,包括天津大冢、中美上海施贵宝、无锡华瑞、西安杨森、中美史克在内的合资医药公司成为这一时期的特殊“玩家”。

1990年到2008年,可以称之为跨国药企赴华的“淘金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2001年中国加入WTO、2014年中国划定三大自贸区,这新一轮对外开放再次加快拜耳、默沙东、阿斯利康、罗氏制药等跨国药企,在华设立实体运营公司的步伐。到2008年,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的医药制造企业数量已达1444家。

然而“高歌”未能唱到最后。2010年,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的医药制造企业数量出现下降,至2011年已锐减为905家。部分原因在于,2009年中国“新医改”逐渐取消对跨国药企的超国民优惠待遇。

此外,彼时中国药企的迅速崛起也是原因之一。通过仿制药,中国药企与跨国药企就中国医药市场展开争夺。市场研究公司IMS的调研显示,2010年跨国药企在中国医药市场所占份额为27.7%,剩余72.3%的市场则由8000余家中国本土药企瓜分。

为应对市场竞争,跨国药企将经营模式转向研发为主、生产为辅;与之相对应,国内扎堆的仿制药生产企业中也酝酿着一场新变革。

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药品试点联合采购在上海召开座谈会,与以往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最大的不同,此次带量采购由国家层面主导,建立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基础上。

2018年11月,“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像一枚催雨弹,旋即使国内医药市场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仿制药与仿制药之间,仿制药与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之间,两两厮杀,在份额、价格和预期中展开博弈。

至此,故事也回到了开篇。中标结果公布之后,带量采购进入实施阶段,中国医药七十年风云,也即将迎来下半场。

医药产业的版图战争

从上下游来看,医药产业可分为研发、工业、流通、零售四个环节。足量的市场蛋糕,让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医药企业能在全产业链中一骑绝尘。但反观而言,每个赛道都各有壁垒,七十年的时间长度,也让这些领域跑出各自的“明星”企业。

研发:“仿一代”的涅槃

作为医药产业最上游的一环,研发能力成为医药企业越来越倚重的方向之一。去年底,普华永道筛选出“全球创新1000强公司”,统计了2018财年(2017.7.1~2018.6.30)的企业研发支出。在大健康领域,中国共有8家药企在列,累计研发投入14.25亿美元。

整体而言,入选“全球创新1000强公司”的8家中国医药企业大多成立于世纪之交。此时,外资药企原研药可享受单独定价的超国民优惠待遇,这即促使了大批跨国药企赴华“淘金”,也刺激了国内“仿一代”初具雏形。

但“仿一代”中也有较早布局原研药的企业。高居8家中国医药企业2018财年研发投入首位的恒瑞医药,在2000年IPO后便投入近两亿元分别设立连云港和上海两处研发中心。过去8年来,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收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以上,近3年更是连续超过10%。

同样,复星医药也值得关注。2018年1至9月,复星医药研发费用共计1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13%;2018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05亿元,同比增长69.65%。在此推动下,复星医药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的研发成果也在不断推进,2019年2月复宏汉霖旗下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率先获批上市,实现国产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

工业:百强趋稳定,三甲各所长

去年8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在2018年(第35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发布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修正药业位列前三。值得注意的是,榜单前三强已保持4年未变。

医药工业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近年来,大型制药企业加速并购重组,医药工业百强格局渐趋稳定,资源向头部集聚现象明显。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百强企业集中度由2016年的22.98%上升至25.17%。

根据艾迈迪科的药品市场分析研究,2018年中国药品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为华东区,占比25.41%,而扬子江药业位居所在华东区首位,旗下拥有166款不同规格的医疗药品,占据所在区域0.40%。产品结构方面,以化学药见长的扬子江药业,2018年拳头产品分别为碘海醇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而广药集团,无疑是南派中药的集大成者。这从公司旗下上市公司白云山所发布的数据可见一斑。以中成药起家的白云山,如今已形成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大南药板块共有包括中一药业、陈李济药厂、奇星药业在内的25家医药制造企业与机构。地域分布上,华南是白云山的重镇,主营业务占比达68.72%,随后为华东、西南、华北、东北,以及对外出口。

修正药业在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都有布局。2018年,修正药业共有140种、163款注册药品,占据所在东北区域药品总数的0.60%,位居第二;药品种类高出国内医药企业平均水平438%,高出东北区平均水平311%,高出吉林省平均水平239%。

流通:政策风口下迎来整合

医药流通环节与回款周期有关。由于药品销售与付款存在时间差,医药流通企业便应运而生。

2018年6月,商务部发布《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从规模看,国药控股稳占国内药品分销龙头,其后分别是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和九州通。这四家具有辐射全国药品市场分销能力的超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对全国药品市场规模的贡献度接近40%。

地方性医药流通公司虽然绝对数量很多,但包括上广州医药、华东医药、南京医药、重庆医药等30余家分销企业在内,对全国药品流通市场的集中度贡献仅为20%左右。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146家,可以料想剩余40%的流通市场多么碎片化。

不过,这一现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商务部预判,随着“两票制”的推行,未来几年内药品流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全国性药品流通企业跨区域并购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也将加速扩张发展,规模小、渠道单一的药品流通企业将难以为继,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零售:多买“店”,缓称“王”

受制于网售处方药等条件,医药电商业务尚未迎来真正爆发的节点。因此,线下门店仍旧是各个医药零售企业“秀肌肉”的主阵地。

截取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三家医药零售上市公司的门店分布各有所重。其中,一心堂在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全国范围内都有设立线下门店,西南地区门店数量共计4424家,是当之无愧的“西南一霸”;大参林则深耕华南市场,该地区内共有门店3080家,并有向华东、华中扩张的趋势;老百姓除西南地区未曾布局外,在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区都设立相应根据地。

这只是医药零售市场格局的一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44万家零售药店。在医药分家、处方外流等政策推动下,2017年以来上市公司“买买买”的节奏不断加快,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四大医药零售企业至少共发起61起收购,涉及2000多家门店。

不过,购买门店进入当地医药零售市场只是第一步。药店的经营还涉及药事服务、品类管理、资源调度等方面。大规模的并购后,等待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将是又一轮新的整合与消化。这期间仍然会有地方巨头的涌现,但全国性医药零售的战争还在拉锯。

尘埃落定前的医药新变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医药企业已然冲破白手起家、外企林立的“至暗时刻”,开始向下一个纪元前进。

尤其令人注意的是我国原研药物的进展。2018年底,两款国产PD-1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填补中国药企在这一热门领域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的PD-1单抗市场,完全被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和默沙东的“K药”垄断,而终结这一局面的君实生物与信达生物,放在一众国内医药企业中仍属“年轻”,未来发展可期。

“新玩家”的异军突起或与“新资本”关系颇大。2018年4月,经过近五年的酝酿,这项被业界称为“香港市场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上市机制改革”新规最终落地。新规对生物科技领域略有“倾斜”,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随即,歌礼生物、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五家有着海外背景的明星药企先后选择赴港申请IPO。得益于新融资手段的推动,这类高举高打的新药研发公司将国产原研药的水平大幅拉高。

百济神州总裁吴晓滨认为,中国制药和国际制药的差距,如果按照原有的速度,在小分子药物的较量上还需二三十年追平,大分子药物则相差约十年的发展。“而这是过去的东西,”吴晓滨说,“按照中国现在的速度,三十年的差距只需十年,十年的差距或可只需五年。”

中国药企的高速进阶离不开“新政策”与“新技术”的加持。近些年,NMPA不断简化新药注册流程、强化专利保护,以及探索“AI+药物开发”技术,中国医药研发已渐入快车道。

“新药发现、预测药物关键性质,以及药物开发后期流程的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些环节都有不小的发挥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新药研发的控本增效。”晶泰科技CEO马健表示。

除在研发阶段,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沉淀,也给医药电商的高效和精准营销提供可能。接受亿欧大健康采访时,康爱多总经理焦元宝以自身的发展经验举例:“2017年,康爱多就已经完成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这个过程积累下的4000万患者端数据与资源,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服务病患,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业务拓展打下基础。”

医药电商也好,新药研发也罢,模式与技术的更迭,只是中国医药行业漫长发展史的几个分页符。在新的商业变量到来时,进击的中国药企能做的是把握好机遇,在一次次医药行业的角力赛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