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硬战派首秀

2019-07-04
强技术背景的“硬战派”纷纷走上高管职位,对今天的百度而言意味着什么。

图片1.png

编者按:本文来源自创业邦专栏作者深响,作者马小军,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今天百度AI开发者大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刷了屏。这场原本相当有技术含量、亮点颇多的年度AI开发者大会,一时有点失焦。

实际上,这是在百度今年密集的高管调整后,王海峰、沈抖、景鲲等新晋领导者在晋升后的第一次高规格集体亮相。而开发者大会本身面向业界而非普通大众的性质,也本该是一个行业了解百度作为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军者之一,在重金投入人工智能下的多个领域后、在大量内部调整之后,得到了哪些成果的机会。而百度接下来又将有哪些新的产业动作和策略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因此,回归产业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百度这大半年来的调整、本次大会上的发布,以及目前种种变动,对于今天的百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硬战派崛起」

看看今天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亮相的这些新晋高管,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有很强的技术或业务背景。

据媒体统计,百度近期已经公开了12名新晋高管,其中内部晋升的5名高管王海峰、沈抖、景鲲、李震宇、侯震宇,无一例外,或是强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或是业务上连打硬仗立下战功的管理者。

在这几位新晋高管中,近期比较吸引舆论关注的是刚刚补上了百度空了10年的CTO位置的王海峰。

图片2.png

百度CTO王海峰

从履历上看,王海峰是一个相当典型的技术高管:哈工大博士毕业之后,王海峰作为 NLP 组的第二名到岗成员,加入了刚刚成立没多久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向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直接汇报。其后,王海峰加入了东芝中国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员。

2010年王海峰加入百度,从高级科学家一步步晋升到高级副总裁,直到今年担起了百度空缺已久的CTO重担。

而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ACL历史上首位出任过主席的华人,王海峰实际上是一个学术能力过硬的工程派代表,还曾创下过ACL年会上一人中了 5 篇文章的记录。

王海峰在百度的履历,也说明了他不仅仅是个技术专家。

加入百度之后,王海峰凭借自己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专业,一手为百度创建了自然语言处理部(NLP),后续又陆续创建了推荐引擎和个性化、图片搜索、语音技术等技术上的多个技术部门,并且创立了百度的人工智能事业群(AIG),协助建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有很强的团队组建能力。14年转岗至搜索业务群组任副总经理开始,王海峰则先后负责了搜索、信息流、手机百度、度秘(DuerOS)等用户产品——在技术实力之外,产品、业务经验也同样深厚。

今天,从百度大脑5.0,到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再到新款芯片的发布,王海峰所负责的部分,基本上都可以被视为百度最底层技术能力的展现,可以说充分满足了业界对“百度CTO”的期待。

这次大会主论坛第四位讲者则是沈抖,也是继李彦宏、王海峰之后出场的第三位百度高管,现任百度高级副总裁,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在百度Q1财报发布后即被委以重任的沈抖,同样是在重要业务中打出来的将领,且也有强技术背景。

图片4.png

百度高级副总裁、MEG总经理沈抖

加入百度前,沈抖曾在微软的西雅图总部担任研究员、科研项目经理,后来有短暂的创业历程,所创办的Buzzlabs公司,被当地线上媒介企业CityGrid Media所收购。

2012年沈抖加入百度,从联盟研发部总监做起,负责百度实时流量交易系统,后来又短暂地在后来被拆分为度小满金融前的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担任过执行总监。2017年,沈抖回归搜索公司,晋升为百度公司副总裁,并且开始全面负责百度APP、信息流、好看视频、百家号等移动业务的用户侧产品。

在2019年Q1财报发布之后,沈抖全面接管了包括百度APP、信息流、短视频等关键业务在内的整个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可以说,在百度现在“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中,沈抖扛起的移动生态的大旗,是百度AI业务落地的前提,也是百度接下来商业化收入的基本盘。

今天的大会上,沈抖负责介绍百度针对移动端平台推出的飞桨移动端部署库,这正是百度深度学习平台飞桨的子集,目前已支持8种软硬件平台,可在移动端全平台覆盖。基于飞桨移动端部署库,百度App实现了“超级分辨率”以及“动态多目标识别”两项技术,与百度智能小程序结合,直接在C端落地,能为用户实现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目前上海车展、中关村在线等百度合作方已经有所应用。

而今天会上另一个吸引了不少关注的主角是小度。另一位百度“硬战派”高管景鲲在主论坛上发表了相关演讲。2017年百度开发者大会上,景鲲曾被称为“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他在百度的表现也确实担得起这一称号。

图片3.png

百度副总裁、SLG总经理景鲲

2014年加入百度的景鲲,在百度曾出任大搜的总产品架构师、搜索公司产品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还推动了度秘等多个创新产品的孵化及落地。2018年,景鲲被任命为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SLG)总经理,全面负责小度助手与小度系列硬件。

图片6.png

在他的手上,由度秘发展而来的小度助手与小度系列硬件,已经是百度目前人工智能战略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了,也是目前百度人工智能综合能力的开放输出口。根据百度官方数据,截止到2019年第一季度,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量已经超过2.75亿,在智能音响等各个领域也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另据IDC、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小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已经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全球第三。

百度管理团队目前对景鲲以及小度团队的评价很高。在景鲲晋升副总裁的通告邮件中,李彦宏就曾表示 :“景鲲带领SLG团队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更对用户体验高度重视、持续发力,小度系列在用户体验上的成绩远超竞对,构筑了良好的产品口碑,这些都在当今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除此之外,曾经负责筹建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百度AI平台部的李震宇,架构师出身且目前负责百度基础架构业务的侯震宇,更是技术出身的业务领导的典型。

一众业务将领、强技术背景的高管到位,再加上史有才等老百度回归,以及曾在SAP工作多年的尹世明等拥有身深厚行业积淀的领军者执掌百度智能云等重要业务,百度目前各业务线的将领配置可以用严丝合缝来形容。

今天大会上的这群主角,不少都得到过“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评价。那么这群“硬战派”的崛起,要如何带领百度打接下来的仗呢?

「“硬战派”领导下百度接下来要做什么?」

从管理层面来看,百度正在全面回归曾经那个以技术闻名的、创业之初的百度,那么在战略落地上,这群新晋领导者接下来要带领百度做什么?

前面已经提到,百度现在战略层面的说法叫做“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结合百度目前的业务形态可以看出,百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搜索、信息流等移动生态产品为依托,以小度、自动驾驶、智能云等人工智能关键赛道业务为长期部署和生态培育抓手,以及以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为增长引擎的战略发展方向。

这套打法也在李彦宏今年的OKR中有所体现。根据《财经》报道,李彦宏今年的OKR中的第一、第二个目标,正是“打造一个空前繁荣、强大的移动生态”,与“主流AI赛道模式跑通,实现可持续增长”,也就是「移动生态+AI」。

图片9.png

李彦宏今年的OKR

那么,这两个目标目前各走到了什么位置?

移动生态自不用说,显然是落在了由沈抖率领的移动生态事业群组(也就是原来的搜索公司),既包括传统的搜索、手百等百度的核心优势业务,也包括这两年的重点信息流和短视频业务。移动生态就是百度所有业务的根基,等同于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既是流量入口,也是百度大量核心技术能力的落地应用场景,更是现阶段支撑百度收入的重点。

而在AI方面,业务场景就要更分散了。

在先前媒体报道中,这个目标之下的三个关键结果分别是:

1)小度进入千家万户,日交互次数破亿;

2)智能驾驶、智能交通找到规模化发展路径,2019、2020均能有N倍速收入成长;

3)云及AI2B业务至少在N个万亿级行业成为第一。

也就是分别对应了,DuerOS、Apollo以及百度智能云+百度大脑三条业务线,涉及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自动驾驶事业群组IDG、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人工智能事业群AIG等多个事业群。

从这次大会上也可以看到,在百度AI的大战略之下,DuerOS、Apollo以及百度智能云+百度大脑,以及作为技术支撑的AIG等,都已经由有强技术及业务实力的硬战派所带领,且发展相当快。

这次大会上表现最为吸睛的还是小度助手,也就是DuerOS。李彦宏在演讲中亲自展示了小度的“全双工免唤醒”能力,可以实现“一次唤醒,多轮交互”,同时小度还能在用户与他人沟通的同时,识别出针对自己的指令,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在会场嘈杂的环境下,这项技术的表现依然不俗,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性能外,伴随着百度激进的智能硬件市场增长策略,小度系列硬件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增长也非常快。会上景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份小度助手的月交互次数超过了36亿,在过去的一年半内增长超过1800%。

在自动驾驶业务上,除了现场展示的自动泊车、智能红绿灯以外,百度也宣布了与吉利汽车合作的车机互动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百度已经在长沙测试了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7月1日百度又拿到了北京首批 T4 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的牌照——这是目前全国最高技术等级、最高标准、测试场景最难的开放道路测试资格认证,可见百度在自动驾驶上路的尝试上推进得相当积极,也将通过上路真实环境测试,逐渐构筑起不那么容易被打破的竞争壁垒。

图片8.png

百度拿到的北京首批 T4 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方面,王海峰亲自挂帅介绍了百度大脑从去年3.0的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到今年5.0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的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百度还发布了一款针对远场语音交互的芯片“鸿鹄”,未来可能将应用在车载语音交互、智能家具等场景上,与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有可能实现协力。

与百度大脑有业务承接关系的百度智能云在市场份额上也有突破,负责百度智能云业务的副总裁尹世明在会上披露,百度智能云在公有云市场的份额,从2018年下半年的第五,前进到了今年一季度的第四。从他在会上的讲话来看,接下来工业制造领域或将成为百度智能云一个重点开拓的市场。

图片9.png

飞桨的特性(图片来自官网)

除了前面的这几条发展时间较久的业务线以外,在本次大会上百度还宣布了百度飞桨与华为麒麟芯片达成深度合作。前面提到飞桨是百度近期发布的深度学习平台,集核心框架、工具组件和服务平台为一体,具有端到端的开源能力。

据王海峰介绍,百度通过飞桨提供了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等等各种模型库,且“所有这些模型都是在工业界大规模应用打磨、验证过的,非常可靠的工业级模型。”不难理解,这显然已经展现了百度在深度学习领域,想要成为国内产业“水电煤”、基础建设的野心。

在今年初2018年年报发布后,李彦宏曾在内部信里写道:“人工智能业务也在聚焦核心领域、强化竞争实力。DuerOS、Apollo以及百度智能云的平台优势和行业影响不断拓展,使更多用户、客户和合作伙伴从中受益,对于AI商业化的探索也正在拨云见日。”

在硬战派的带领下,从移动生态到AI,百度的战略落地似乎比以往要更加激进。

「从人事到战略百度全面回归技术?」

那么,在看过了百度这大半年来的人事变化,以及这次大会上展示的各种战略推进结果以后,回到一个本质问题上:百度这一年来的种种变动,意味着什么?

一个比较明显的答案恐怕是,百度正在全面回归技术主导的时代。

百度为什么要回归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流量见顶、商业模式难以创新的今年,技术提升就是各家目前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

在过去的这两年中,百度也已经看到了技术投入所带来的回报,无论是算法驱动信息流给百度带来的业务数据及财务收入增长,还是接下来DuerOS、Apollo以及百度智能云等业务在可见的未来就能实现的增长潜力,都是必须有技术实力支撑的。这个时代需要技术 ,百度也需要技术。

今天的百度,也依然是有能力回归技术。国内互联网行业有一句老话,“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以搜索起家,百度本来就是以技术实力在BAT中获得的一席之地,直到今天也是国内技术文化基础最好的企业之一,还曾一度是互联网技术领域的黄埔军校——在推荐算法、智能驾驶领域,都为整个行业输送了不少人才。

图片10.png

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现场

而在已经为行业输送了这么多人才的情况下,百度仍然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像王海峰这样的NLP领域的工程派典范自不用说,百度还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EMNLP的创办者、前ACL 主席Ken Ward Church,另一位前ACL主席吴华,ACM 杰出科学家、长江学者熊辉,量子计算科学家段润尧等等学院派的人物,继续为百度做基础技术领域的支持。

与此同时,百度也有相当好的技术人才自“造血”基础。从过去业界的评价来看,百度在前沿技术人才培育方面,有几点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是技术人才确实在百度有一定的话语权,能获得比较强的“尊重感”和主导权;二是百度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上,“传帮带”机制较为成熟,前期人才积累启动得也比较早,所以不同职业阶段的人才,都能获得合适的指引——不同层次人才梯队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也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套人才培育体系才是为什么“很多比较过于前沿、或底层的东西只有百度能做的真正原因。”

在中国互联网过去的近20年中,技术驱动时代变革,每一次行业头部企业的大洗牌,无一不是技术变革所驱动影响的:从PC门户到移动,从移动再到算法,技术与平台一次次对行业版图进行了再造。

而随着5G商用近在眼前,下一代互联网平台和核心技术变革是什么?在哪里?将如何影响用户行为和产业生态?对于这些核心问题,企业需要有同时兼具技术理解能力和战略视野的管理团队,看懂接下来技术发展及产业融合的方向,提前实现技术布局上的卡位。百度管理层的变动,也正是今天互联网头部企业人才需求变化的一个佐证。

从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曾经是最典型的网络技术型公司。而今年,百度成立19年以来首次对外公布自己的愿景,要“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当技术重新成为百度的核心驱动力,有技术能力及背景的高管也成为了百度各项业务的领军者,接下来就是百度在关键领域如何“打硬仗”,如何“打胜仗”的时候了。

今天现场的一个小插曲,倒是换来了一句展示百度对人工智能决心的金句:“AI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前行的决心不会改变。”

过去的近十年间,百度曾几经坎坷,但对技术的坚持却的确是始终如一。接下来就看变革后的百度,从移动到AI,将如何打这场战略全面落地的硬仗。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深响